A. 民宿怎么经营管理

民宿经抄营管理:一个袭成功的民宿,持续良好的运营服务与营销推广必不可少。

1、硬件建设在完成之后,短期内无法做出较大改变,而运营服务与产品营销却有着无限潜力。

4、民宿人员的服务品质,民宿里的每一个服务人员都需要被充分挖掘和调动,展示他们愉快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流程之外的好服务。

(1)开民宿运营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社交网络包括微信、社群、微博、豆瓣、贴吧、各种旅游论坛等。对于体量比较小的民宿,社交网络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2、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口碑营销中,忠诚消费者向周边人进行积极的口碑传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传播也是将潜在消费者转化为最终消费者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B. 民宿该如何经营

一个成功的民宿,持续良好的运营服务与营销推广必不可少。硬件建设在完成之后,短期内无法做出较大改变,而运营服务与产品营销却有着无限潜力。如何维持民宿后期的运营及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服务运营、营销推广等方面下功夫。
1.民宿的服务与运营
依照民宿的新型体验类产品的特征,可将其服务划分为日常规范服务和个性特色服务。
(1)标准化服务保障民宿有序运营
民宿本质是住宿酒店业,作为服务业,建立一套标准流程化的服务极为重要,这能为有序运营提供保障。民宿运营的标准首要是安全管理,包含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突发状况应急措施等。其次是日常卫生管理,民宿运营方应建立各项卫生执行要求及标准。再次是入住流程管理,运营方应对预定、入住、就餐、离店等服务节点制定标准化的服务要求。
运营方应依照这些标准的建立指导民宿员工的日常工作。对一些相对偏远或是体量较小的民宿来说,普通服务人员往往是附近居民。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订立各项标准,做好岗前培训非常关键。
(2)以个性特色服务为民宿赋予温度
个性化是民宿品牌的核心要素,民宿应摆脱星级酒店或快捷酒店千店一面的工业化标准,在保障有序运营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有情感和温度的服务。民宿服务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富有情调的空间场景布置,从民宿入口接待空间的环境到房间内物品的摆置,都有丰富的营造空间。如对环境绿化植物进行美化修整,室外家具、灯具、个性装饰物的摆置,接待处温馨的室内装饰物布局,房间内场景化布置和精心准备的入住小礼品等。
第二个方面是民宿人员的服务品质,民宿里的每一个服务人员都需要被充分挖掘和调动,展示他们愉快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流程之外的好服务。
第三个方面是特色配套服务提供,如具有地方风味的美食,儿童娱乐的活动设施,或者是组织的农事活动等,都可以成为配套服务的一部分。民宿规模小,配套做硬件建设,相对总成本会大幅增加,可以考虑以软性的经营、小型体验活动的组织为客人带来增值服务。配套设施或服务所形成的二次销售不但给入住的客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同时也能成为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民宿根据自身的核心定位提供特色的服务项目,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特色鲜明。
个性与标准两者之间矛盾的协调是成就民宿的关键性要素。单纯依赖员工自发性的个性化服务,不利于服务的执行和管理,难以确保服务的持久和品质。因此,把个性特色服务标准化、流程化是保证民宿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服务标准化的过程中,也成就了民宿的标签与品牌。标准的个性化服务在民宿品牌的连锁经营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发展初期,参与管理的民宿主的个性在特色营造上起了重要作用,一些民宿主个人的爱好、情怀或态度行为成了民宿的标志。而在民宿主不参与日常运营的情况下,或是连锁经营的民宿中,民宿特色运营的发挥就要建立在一定的流程之上。
2.民宿的营销推广
产品营销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民宿的销售方式具有下沉式、在线化特征。一般来说,民宿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山区、乡村,受限于区域地理位置,在互联网媒体和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民宿的销售几乎完全依赖于在线销售。在线销售的主要方式有社交网络、电商平台、口碑营销等。
(1)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包括微信、社群、微博、豆瓣、贴吧、各种旅游论坛等。对于体量比较小的民宿,社交网络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第一,相对传统及网络媒体,社交网络免去了大量的媒体渠道投入,成本低,见效快。第二,这一方式直接面对潜在消费人群,宣传比较直接,可信度也比较高,有利于口碑传播。第三,社交网络具有比较高的参与性、分享性和互动性,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这会放大预期的传播效果。第四,社交网络还能实现目标用户的精准营销。
运营者通过对社交平台的经营和挖掘,能够建立属于自己专有的社群,并扩充专属于民宿的会员体系。这是用户二次消费、长期消费的大本营,也是民宿初期维护和建立品牌的根据地。客人体验过以后,也可以参与到社交媒体的传播当中,他们对产品的传播力度也更大。营销上有一个词,叫“自传播”,社交网络就是“自传播”的重要平台。民宿“自传播”基于不错的民宿产品体验、独特的营销事件或者人物等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人们自发自愿地分享和传播。
(2)电商平台
(3)口碑营销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口碑营销中,忠诚消费者向周边人进行积极的口碑传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传播也是将潜在消费者转化为最终消费者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忠诚的消费者会有很强的品牌粘性,也会积极影响周围人的购买决策。消费者成为品牌营销代言人的最根本原因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对民宿价值的认可,所以民宿经营者要做好从预订到售后的每一个服务环节,在日常经营中务求顾客满意。在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推动顾客的传播行为,鼓励顾客在互联网销售平台做出良好的评价,写出产品体验。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社交圈,顾客在社交媒体上的记录和展示都会给民宿品牌累积不少名气。做好口碑营销,不断丰满品牌价值,是民宿品牌推广的有效路径。
3.民宿的持续发展
民宿的发展分为就地扩展和连锁经营。无论哪种发展形式,适度规模化都能降低整体的经营和管理成本,促进民宿持续良好的发展,但规模化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
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民宿就地扩展相对容易实现。随着民宿客房量的增加,相关业态配套和环境景观配套也随之增加。但是,民宿体量及整体空间的增加,往往造成环境品质的相对降低、“大而难精”的问题随之出现,同时,过大的规模也增加了特色运营服务的难度。因此,民宿的就地扩展型发展应适度控制规模。
在良好经营的条件下,民宿连锁会带来更大的品牌价值和收益。但民宿最大的魅力是个性化与人文特征,在民宿的复制过程中,如何防止其成为流水线产品,保障个性特征是很大的课题。放眼民宿市场,在政策和资本的积极推动下,部分民宿必然走向品牌连锁的道路。真正走向连锁的民宿最终会逐渐脱离原本民宿的概念,转型精品酒店或度假村,着重品牌价值的输出。

C. 开一个民宿需要什么

开民宿需要取得6个证件,分别是:

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检查合格意见书,以及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

2017年8月2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等4项行业标准,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5基本要求

5.1旅游民宿经营场地应符合本辖区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所在地旅游民宿发展有关规划,无地质灾害和其它影响公共安全的隐患。

5.2经营的建筑物应通过 JGJ125房屋安全性鉴定。

5.3经营场地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同意。

5.4经营应依法取得当地政府要求的相关证照,满足公安机关治安消防相关要求。

5.5生活用水(包括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应符合GB5749要求。

5.6食品来源、加工、销售应符合 GB14881要求。

5.7卫生条件应符合 GB16153、GB14934、GB9663、GB/T17217 要求。

5.8旅游民宿建设、运营应因地制宜,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废弃物排放符合 GB 8978、GB18483、CJJ/T102 要求。

5.9开业以来或近三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

5.10从业人员应经过卫生培训和健康检查,持证上岗。

5.11服务项目应通过适当方式以文字、图形方式公示,并标明营业时间。收费项目应明码标价,诚信经营。

5.12经营者应定期向旅游主管部门报送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突发事件等信息。

(3)开民宿运营扩展阅读:

在创业创新方面,除了民宿本身属于创业外,也催生了一批在线短租平台,如蚂蚁短租、途家网、木鸟短租以及小猪短租等。去年开始,又涌现出一批如有家民宿、城宿等专注于民宿房源供应链端的企业。

此外,优质民宿本身已经成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风景区,民宿成为旅游的重要品牌,也成为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从经济方面来说,民宿行业的潜力十分巨大。如今,游客对于传统住宿的需求已近饱和,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更为舒适和温馨的民宿。许多人外出旅游,不仅是为了看风景,也是为了体验特色民宿。有时候,反而是民宿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发展。”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喻少如说。

D. 做民宿需要办什么手续

一、需要的手续:

1、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复印件和房屋租赁合同等证件,到旅馆所属的工商所报审旅馆的名称。

2、消防。消防大队对旅馆的审批主要包括两方面:前期的建筑审核和装修完毕的验收。最初的10个工作日内,经营者需要准备好旅馆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配合消防大队完成建筑审核。

3、 申请经营旅馆业的备案手续,凡经营接待旅客住宿的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客货栈、车马店、浴池等,不论是国营、集体经营,还是合伙经营、个体经营、中外合作经营,不论是专营还是兼营,都一定依法履行开业审批备案手续。

4、开办旅馆,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一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等相关规定,并要具备必要的防盗安全设施。

5、治安。消防部门通过对防火措施的验收后,会给出消防意见书,这是公安局治安大队发放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旅馆门窗、出口等防盗设施都要按照要求跟进,服务员要进行两天左右的治安培训。

6、卫生许可证审批。拿到工商部门的名称审核后,就可到辖区卫生局办理卫生许可证。

7、环保审批。 有了初步意向的选址,还要先到环保分局办理登记手续,环保部门根据登记的内容进行实地审核。

8、领取工商营业许可证.消防、卫生和环保三个部门的审批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去领取工商营业许可证了。

二、携带的材料:

1、经营者签署的《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表》原件(一寸照片一张);

2、经营者身份证复印件;

3、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有房产证的提供复印件、无房产证的提供由街道(乡镇)盖章的房屋产权证明原件,租赁的还需提供房屋租赁合同);

4、场所用途功能为“住宅”的,应提交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证明和住所登记表原件(同幢建筑物相连的业主都认定为利害关系人);

5、委托代理人办理的,应提交经营者签署的《委托代理人证明》原件及委托代理人身份复印件;

6、《个体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申报前,需先到市场监管窗口办理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取得《个体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开民宿运营扩展阅读:

经营者可以据此申领工商部门的营业许可证。但是,在接下去的一个多月里,环保部门还是会根据国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相关指标,对经营中的旅馆继续考核。如果考核通过,则发放排污许可证,反之,经营者会收到限改通知书。

领取工商营业许可证。消防、卫生和环保三个部门的审批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去领取工商营业许可证了。

参考资料:

家庭旅馆-网络

民宿-网络

营业执照-网络

E. 日常管理中民宿客栈该怎么运营

想要经营好民宿,其一,选址是关键。李嘉诚说过
“地段、地段、地段”,选址的重要性也直接性关系到客流量,如果靠近景区,交通便利,那肯定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而相对的,靠近景区也意味着压力大,租金高,除非是自己的房子。

其二,环境与装修风格。

首先大环境要优美,位于郊外的话,必须空气清新,有山有水,。小环境则要干净舒适,即便是老旧房屋也要装修翻新,卫生是首位。一个有装修特色的民宿,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泉州兮遇民宿,他们将各式园林风元素与闽南风韵相结合,极具艺术美感,受到不少旅客的热捧。

其三,口碑、服务。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民宿服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顾客的回头率。从客人预订感受到的及时与准确,到客人入住后的贴心服务,让客人在陌生的城市里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再到客人离店后的轻松愉快,都与民宿服务息息相关,只要服务好,口碑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客人也会帮忙转发宣传,何乐而不为呢?

其三,民宿管理。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房主们往往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预订的平台各个渠道不互通,如果A平台有人预订了一间房,那么需要手动把B、C、D、E平台的房源同步关闭,步骤繁琐又容易出错,还会导致财务统计错乱、不统一,造成极大不便。

此外加上人工工资成本,不仅烧钱还收入减少,甚至亏损。而用客栈先生民宿管理软件,直接成本节省33000元!

F. 如何经营好民宿

经营好民宿需要根据民宿自身定位和对应客户群体来,以及良好的服务层次来服务客户,具体如下:

1、民宿所经营的是小众的相对市场,不可能满足、适合所有的人,经营者必须有自己的方向与坚持,以满足您所想要接待的人为要求,用良好的理念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然后用心经营。

2、符合当地环境氛围的建筑,具特色且吸引人的建筑,再加上优美的自然景观,绝对是魅力民宿的基本条件。

3、优质的民宿经营者必须了解所拥有的环境和空间可以容纳多少人是舒适的;另外,更必须知道所有的工作人员到底可以服务多少的客人,才能创造出更高的满意度和质量。

4、坚持良好的特色与风格,选对合适的客人,才更能创造民宿本身的魅力与价值。

注意事项:

1、一个好的民宿经营者,必须对当地投入更多的关怀;对地方的资源要充分地了解,才能扮演好民宿经营者的角色。

2、除了对当地有清楚的认知外,更必须清楚都会人士的需求。贴心的服务、舒适的空间和美好的环境,将是民宿经营的基本条件。充实自己,营造更美好的小区、更是民宿经营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6)开民宿运营扩展阅读:

对于如今民宿服务质量的问题,新行业标准还提出“旅游民宿评定实行退出机制,经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的将取消星级”。其中包括:发生相关违法违规事件;出现卫生、安全、消防等责任事故;发生重大有效投诉;发生私自设置摄像头侵犯游客隐私等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其他事件;日常运营管理达不到或不符合相应星级标准要求。这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对于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如何实现差别监管和服务,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各地不断探索。对于民宿的监管,应参考目前对酒店行业的管理,同时还要考虑一地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