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
① 国家号召富人组织全国乡村游!带动消费发展!
旅游业关联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牵引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问题为导向,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成果反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就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② 走乡村振兴道路的难点包括什么
1、乡村相比城市收入低,产业单一,发展机会小。
小地方的状况就是这样,工资不高,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式也比较单一,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在大城市承受压力,也不愿回农村发展。
2、教育落后,为了孩子,很多人选择让孩子在城里生活。
不得不承认的是,乡村的教育,跟大城市的教育,是没办法比的。师资力量,学校规模等方面,大城市的优势都是很明显的。很多人选择大城市打拼,再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3、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满足不了人民的休闲需求。
如今人们讲究生活品质,生活体验,在大城市中,有灯红酒绿,有着很多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事物,这些都是乡村给不了的。在乡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年轻人能够长期面对这样简单没有乐趣的生活。
4、老龄化严重,老年人成为留守农村的主力军,人才流失。
目前很多农村都成为了“空心村”,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打拼,很少回来,家里就剩下老人和孩子,劳动能力差,对于建设新农村,也没有太大的概念。近年来的农村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村民回乡发展。
(2)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扩展阅读:
乡村振兴的实施目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③ 全域旅游怎么做如何规划设计如何落地实施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城镇发展体系,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符合城乡总体发展目标的产城发展路径是全域旅游科学性的重要一环;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联动,是全域旅游发展活力的支点;统筹农业农村发展是全域旅游体系建设的支撑(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观点)。在总体发展战略中应明确全域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发展,注重持续运营的产业体系构建,注重创新旅游+的实现区域发展活力路径的建设。
结合不同区域和资源禀赋,发挥本土资源优势,综合确定全域旅游品牌战略和主题品牌定位;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符合城乡总体发展目标,重点梳理城乡旅游资源,统筹确定旅游发展战略、运营模式、综合确定全域旅游品牌战略、分区建设主题定位,重点项目发展路径;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案例中,站位全域农业农村统筹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圈层,构建全域生态产城路径的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综合确定全域旅游发展定位,确定分区发展重点和主题定位,创新旅游运营体系建设。具体规划设计要点:
1、区域资源的再生挖掘。统筹资源优势,综合评定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提出现状旅游资源的重组与再生关系,创新提出发展方向与旅游体系构建。
2、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方向,综合评定旅游体系的业态关联,产城(镇、村)的发展单元,提出符合城镇发展需求,符合新城镇化路径的旅游体系建设;综合确定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定位及总体形象定位。
3、统筹旅游产业发展体系的建设,提出发展战略和不同功能片区的具体发展策略。并站位全域提出重点项目体系。
4、结合主题片区的发展重点,提出旅游功能产品,确定不同主题旅游方式和项目。综合分析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和支撑体系,包括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5、综合确定全域运营体制保障体系建设,区域旅游品牌运营策略,投资与运营管理策略。
④ 村委会书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这既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农村发展的总纲领,更是新一轮乡村发展的重大机遇。近年来,我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我的村庄我的梦”为载体,努力让农村更美丽、更文明,让群众更富足、更幸福。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产业发展缺乏持续能力、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村民文明程度不高、农村基层治理有待加强、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为此,建议:
坚持党建为魂
坚持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以党建统领美丽乡村建设。一是发挥堡垒领航作用。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推动支部作用核心化,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以开展“书记晒项目”等活动为抓手,狠抓项目落地。二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活红色细胞,建立以返乡干部、党员、乡贤等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委员会,把乡村振兴作为检验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主考场,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三是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积极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围绕乡村发展,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活动,建立党员包干联系、党员帮扶指导、党员带头落实等工作机制,打造基层党建铁军。
坚持美丽为先
以“美丽”为突破口,全民发动、全域提升,推动美丽乡村由“盆景”变“风景”,把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谋划。一是全域整治,让“干净”成为第一感官。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清理整治最急需”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全力推进垃圾、公厕两大革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开展卫生厕所建设、改造、普及,努力实现“污水不横流、垃圾不落地、危房不住人、杂物不乱堆”。二是全民参与,让“美丽”成为自觉行动。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做到村村整治、家家行动、人人动手,打一场全民战役。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即“包干净、包整治、包美化”,引导农户做到门前屋后见绿、见花、见小品,形成有品味、有特色的景观。开展“美丽家庭”等创建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坚持产业为本
把“富民”作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着力提升产业链的融合度,打通农村经济发展梗阻。一是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建议中央和省、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进行以奖代补,重点用于土地流转后实行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经营主体奖补,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实现产业链式发展。树立“一个村就是一家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行“村+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农业多样性,如发展深加工、旅游农业、创意农业等,引导农业产业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三是加快农村“触网”进程。坚持把农村电商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引擎,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出台农村电子商务专项扶持政策,充分激发草根创新智慧,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特色村,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坚持治理为重
大力构建“法治、德治、自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一是创新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实施村级“领头雁”工程,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基层网格员队伍建设,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二是规范基层权力。积极探索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全面梳理村级权力事项和村干部权力事项,深化农村“三务”公开,全面推行村务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管牢“微权力”。三是深化基层改革。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治理体系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
坚持文明为要
积极开展农村乡风革命,以党风引领村风民风,培育文明乡风,筑牢精神家园。一是破陋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移风易俗中来,从源头上破除乱堆乱放、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二是立规矩。坚持推进文明乡风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卫生管理保洁机制,坚决避免“突击一阵风、过后老样子”的现象。三是树新风。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村级文化礼堂的主阵地作用,以“最美榜样”引领文明,以“家风家训”传承文明,以“乡贤文化”涵养文明,让文明正气在农村蔚然成风。
⑤ 2020广东公务员申论模拟题:如何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给定资料】
冬日里的湖南株洲渌口区古岳峰镇白壁村一派风景秀美的田园风光: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上,红顶白墙民居错落有致,农家小院整洁干净,村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独特的美丽乡村风貌逐渐显现;10月底的龙门镇花冲村热闹非凡:小村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数百滑翔伞爱好者聚集于此,数千游客现场观摩刺激的滑翔伞赛事,“体育赛事+乡村旅游”模式将“花冲旅游”的品牌名片擦的更亮更响……像白壁村、花冲村这样的“高配置”,是株洲市渌口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打造山清水秀村美、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一个缩影。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3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9元,增长9%。”株洲市渌口区区委书记罗绍昀说,一直以来,渌口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健全机制、创新示范、强化落实等工作,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扎实的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村域面积大、人手少、处置不及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不高曾是困扰古岳峰镇白壁村发展的几大难题。如何发挥出线上微信群的更大价值,将微信群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一直是白壁村党支部思考的问题。为此,白壁村积极探索网上群众路线,创新“线上+线下”工作法,线上建立微信群组发动群众,线下成立突击队的模式。 “线上+线下”工作法不仅搭建了村干部与村民的桥梁,还打通了村里与村外村民的沟通渠道,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此外,白壁村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动助推乡村治理,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升班子履职服务能力水平,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以身说法、以案说法扎实提升村民法治意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门前三包”带动庭前院后绿化和美丽庭院的创建,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已形成村民的良好习惯,人人都来争当美丽家园的“保护者”。近期,白壁村凭借着创新的乡村治理体系更是入选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
白壁村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株洲市渌口区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渌口区按照“全面铺开、分类推进、示范创建、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示范创建”为抓手,选定了12个示范创建村(社区)和4个后备村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示范创建村制度,并向“12+4”示范村派出工作队,探索激发村支两委和农村群众致力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和内生动力,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人居环境铺就底色,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渌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克胤表示,全区按照“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整合相关资源,增强投入保障,将在示范引领上狠下功夫,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按照精心设计、精品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建成更多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力打造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龙门镇花冲村这次滑翔伞比赛很精彩,令人流连忘返。”从外地来观摩滑翔伞邀请赛的游客在花冲村航空滑翔基地不停地拍照,兴奋不已。10月31日,株洲市首届全国友好城市滑翔伞邀请赛在龙门镇花冲村举行,一时间,这个偏僻乡村忽然热闹起来,观摩人数达到数千人,各大餐饮、住宿等生意火爆,群众享受到全域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此次邀请赛填补了全市航空运动基地‘零’的空白,这仅是花冲滑翔的开始,未来将进一步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渌口区全域旅游的品牌名片。”渌口区区委副书记朱江表示,花冲村将围绕航空飞行营地,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家庭客栈等,打造四季水果、香菇、花卉等基地,在旅游发展中推进强村富民,在强村富民中深化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渌口区持续推进多元文化产业、绿色农牧业产业、全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扎实好“规划、整治、文明、富民”的文章,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遴选产业指导员,以高质量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全区产业发展更具活力、魅力、影响力。
“坚持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呈现全面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多元、人才支撑的发展态势”。渌口区副区长刘行国表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依托渌口区自身的自然资源,探索并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产业发展特色道路。
根据给定资料,就如何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要求:总结全面,内容具体,切合实际,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应做到:
一、巧“结合” 创新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1、积极探索网上群众路线,创新“线上+线下”工作法,线上建立微信群组发动群众,线下成立突击队的模式。
2、以德治、自治、法治互动助推乡村治理,强化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
3、 选定示范创建村(社区)和后备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创建工作,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示范创建村制度,并派出工作队,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
二、重“特色” 推动优势产业落地生根。
1、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的品牌名片,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家庭客栈等,打造果蔬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持续推进产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培育和打造,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新型职业农业培训,遴选产业指导员。
⑥ 15地入选!浙江首批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名单出炉
今年4月,浙江组织未来旅游景区试点、山地休闲旅游发展试点、民宿(农家乐)助推乡村振兴试点方案评审,全省共有100余家单位踊跃参与改革试点。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了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等15家单位为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
入选的各地要充分发挥民宿(农家乐)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富民增收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浙江样本。
杭州市临安区月亮桥改革试点
位于西天目山南麓的月亮桥村,千年古枫成林,村舍炊烟袅袅,一条清溪穿村而过……美景引来四方客,也带动了当地的民宿产业。近年来,月亮桥村对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回收、招商、出租,发展高端民宿产业,并引进雕塑馆、美术馆、陶艺坊等项目。宁波市宁海县汶溪翠谷改革试点“汶溪翠谷”是宁海县桥头胡街道打造的一条集乡风文明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线路。
在这条精品线路上,说起住宿,自然是双林村的民宿啦~桥头胡双林村目前有“双林农居”50余家,能同时容纳700余人住宿,1500多人就餐。在这里,游客可以在“水上乐园”避暑纳凉,体验烧烤、垂钓和采摘乐等农家风情项目。
温州市洞头区隔头改革试点
隔头民宿集聚区位于温州市洞头区本岛西部海岸,是温州市唯一的海岛精品民宿集群,森林覆盖率高达90%。
集聚区鼓励村集体和渔民多元参与民宿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旅游从业人口占就业人数15%以上。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改革试点
该试点将挖掘在地文化,塑造以“岕里人家”为品牌的文化主题民宿。提升“岕里婚庆”“小京班”等非遗项目,鼓励有条件的非遗传承人开办民宿,打造非遗主题民宿,并通过成立民宿非遗工作室,加强非遗人才与民宿业态的融合互动。
绍兴市上虞区“山居岭南”改革试点
岭南乡是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生态魅力乡,也是浙江山居特色文化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这里的休闲旅游业蓬勃兴起,民宿项目成为岭南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也铺就了当地盘活山区闲置资产、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雅庄村改革试点雅庄村是省3A级旅游村庄、市级生态文明村庄、省级农家乐特色村。村中有众多的民宿、农家乐,2019年,这里还建成了集农创文创产品展示、销售、体验为一体的“天姥农味•镜岭味道”主题馆。衢州市柯城区“一乡千宿”改革试点近两年,柯城区印发了加快建设“一乡千宿”民宿集聚区的相关意见,提出要新建成民宿集聚区2个、民宿集聚村10个以上、星级民宿达150家以上、直接从业人员达3000人以上、民宿床位达10000张以上等目标。
衢州市开化县金星村改革试点
近年来,金星村经过浙派民居改造、修建游步道、修建村文化礼堂和生态公厕等,村容的整体品味有了极大提升。多家高端民宿纷纷入驻,大大促进了开化民宿(农家乐)的发展。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改革试点淡竹乡是革命老区乡,地处国家5A级景区神仙居景区和仙居国家公园的核心区。近年来,淡竹乡全力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民宿200余家,床位4000余个,民宿经营户年均收入超15万元。
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改革试点2014年以来,四都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推进精品民宿建设。民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乡生态循环农业、文化产业、全域旅游等发展势头良好。
⑦ 振兴乡村旅游怎么搞才有前途
乡村旅游的兴起,既是时代发展进步的反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既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载体和渠道,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与风向标。各地应该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和系统工程,综合运用文化思维、生态理念、工业方式和市场手段扎实推进。
把传统农村当精神家园呵护
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维系城乡感情纽带的重要意义,尊重村落价值和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传统习惯,尊重乡村文明和自然遗产,确保把农村建设、改造、保护得像农村。让当地农民能记住乡愁,让外来游客能爱上农村。
⑧ 乡村旅游建设应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 准确定位
“旅游大发展,规划要先行。”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旅游兴市战略,按照大力推进、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和精品民宿建设质量总要求,对乡村旅游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邀请省内外著名的旅游规划编制单位,根据本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实施本辖区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把重点乡村旅游资源纳入旅游业总体发展布局,予以重点保护、重点建设,并出台乡村旅游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确保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开发,坚决避免低水平开发、重复性建设、同质化竞争问题。同时,要统筹和对接其他相关规划,如土地利用规划、各项农业产业规划等,做到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不能相互冲突。
2.加大投入力度 鼓励建设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要统一部署,多措并举,综合协调,把有限的扶持资金重点放在体现特色、打造品牌、增加效益、拉动经济、保护环境等方面,加大前期性、导向性资金投入力度。要设立用于乡村旅游示范区奖励、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投资贷款贴息、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等专项旅游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有条件的县区要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建设一些公园,如休闲广场、健身乐园、森林公园等。要鼓励盘活农村房产资源,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合资、合伙等形式参与建设,鼓励他们出租或自办农家乐和民宿,吸引更多的人到农村体验生活,拉动更多的人参与就业。要充分发挥当地酒店、宾馆、娱乐场等服务业经营公司的优势,鼓励他们参与创建农家乐、民宿、庄园等乡村一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乃至跨界经营等,为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的提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市在发展交通、水利、环保等民生工程方面的政策,把乡镇景区公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建设、河道改造、污水处理站、畜禽集中养殖场、垃圾集中收集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省市建设的“大盘子”,提升建设标准,借力推进发展。
3.积极协同推进 形成合力
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制定并推进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宣传部门要发挥中心城市营造旅游氛围的优势,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宣传标语、雕塑小品等各种形式,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形象,让游客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文化旅游部门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红色文化等资源,支持各地定期举办一些民间艺术节、文化节和休闲体育、旅游论坛等节庆活动;在大型商场、宾馆酒店、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等人流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中心,方便服务游客,提升乡村旅游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发改经贸部门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国土交通部门要深入研究多方式供应乡村旅游项目的用地政策,在道路改造、交通指示牌设立等方面,充分兼顾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公安消防部门要出台适合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经营的治安管理办法和消防安全标准。农委部门要在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方面,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三化”“三农”建设方面向乡村旅游给予倾斜。
4.抓好典型示范 建立标准
当前,我市各县区的乡村旅游呈现出散、小、低状态,难以产生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顾客群。破解这个难题,一是要确立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典型,利用重点旅游资源打造好龙头示范景区,以龙头带动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桓仁县、南芬区等“全域旅游示范县(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结合各村独特产品优势,重点打造农业观光园、农产品产业基地、休闲体验园等特色主题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地方乡村旅游的代表性景点,并利用节庆造势,重点塑造一些具有代表乡村旅游节事品牌的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四是要建成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线路,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科学布局景区、景点,科学规划适合自驾游的旅游线路;五是要出台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档次,满足不同类别游客的消费需求;六是规范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数据统计,要在统计范围、指标口径、测算方法以及数据反馈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机制,夯实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工作的基础。
5.打造“特色小镇” 建设带动发展
特色小镇不但具备与乡村联系紧密,在地理空间上一体化、在经济关系上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相互协作的功能优势,而且其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市合乡并镇后的整体优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绿色产品资源,打造一批集农业产业、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小镇。一是以本地区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手工加工为重点,做强手工艺术特色小镇;二是利用地方现有花卉品种基地,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带动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农产品特色小镇;三是利用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着重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科普观光、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四是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跨界融合发展平台作用,在现有乡村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取得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特色小镇。
6.壮大队伍 调动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是国家推动全面脱贫致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受益人,是繁荣农村文化、推动产业兴旺的建设者,更是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村幸福指数的生力军。调动我市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快出台支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立足当地旅游产业实际,不断挖掘、拓展新领域,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新型旅游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方面的扶持。二是要搭建孵化平台,按照就地就近和个人自愿原则,充分依托现有闲置土地、厂房、校舍、科技孵化平台等存量资源,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整合创建一批农家乐、民宿、休闲农园、采摘园等旅游园区,为农民提供经营场所、创业服务、拉动就业等支持。三是要把营造包容、和谐、创新、平等、竞争的人才成长环境,列为与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样重要的工作议程;结合农民创业创收的特点需求,实行免费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和旅游产业创新培训,进行技术帮扶指导。四是引导成果转化。要鼓励和支持当地旅游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以及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在成功人士建立市场化的新型旅游产业平台,帮助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企业拓展与科技创新的有序对接和联动发展。五是要结合各乡村社团和行业协会改建扩建“乡村村史馆、企业荣誉室、广场阅览板”等工作规划设计专栏,心怀崇敬、浓墨重彩地记录各类乡村旅游经营户、企业带头人和能工巧匠传承人的典型事迹。各县区政府部门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大力褒奖他们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要树立用人导向,结合乡村换届,破格选拔使用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乡村干部队伍中来,激发农民热情,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到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繁荣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