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内蒙古3.5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了吗

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梨花镇东壕赖村,村民姚四宏谈起旅游业发展的效益乐得合不拢嘴,他说:“我们村原来种大田,靠天吃饭,现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环境好了,营生也多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来了。”东壕赖村党支部书记乔屹基说:“在旅游扶贫政策指引下,我们开办了农家乐富民山庄。目前,该项目吸纳本地村民、民间艺人和无业人员3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约1500人就业。”

11月20日从自治区扶贫办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多措并举推动扶贫工作,尤其是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广大百姓分享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近两年,自治区旅发委以发展全域旅游为目标,加快布局乡村旅游发展,加大创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牧业示范县和示范点、星级家庭接待户、组织特色旅游村、特色家庭旅游线创建和开展乡村牧区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工作,大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周末内蒙古”旅游品牌。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共有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97家、乡村旅游接待户4317家,2016年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0亿元,有3.5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⑵ 广西幸福源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广西幸福源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2017-04-1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版宁市西乡塘区注册成立的权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安吉大道13号怡和园小区时华大厦C座9层。

广西幸福源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100MA5L2T7693,企业法人陈桂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西幸福源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对养老产业、农业、旅游业的投资;农作物种植、花卉种植、销售(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的为准);农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餐饮服务(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的为准);家禽、牲畜的养殖(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的为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具体项目以审批部门批准的为准);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仅限初级农产品);农业机械设备销售;会议展览服务。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广西幸福源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⑶ 内蒙古有多少贫困人员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近年来,内蒙古多措并举推动扶贫工作,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全方位立体式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广大百姓分享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

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共有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97家、乡村旅游接待户4317家,2016年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0亿元,有3.5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实现脱贫。

⑷ 怎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或者休闲农业项目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或者休闲农业项目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研回究一下南宁--东盟经济开发答区山水田园小镇的开发理念,即:借助"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旅游生态自然化"的措施,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且平衡发展的"三生"产业,力促区域和谐发展。同时,以"三生"为主旨,以再造新型乡村为指导,统筹农业、旅游度假产业、居住地产,使其得以共生发展。最终使区域形成与中心城区相对立统一的二元城市空间,作为开发区再造城市的附属休闲配套,发展定位始终保持生态化、田园化、休闲化、乡村化

⑸ 临桂县乡村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新农村 新风貌 新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09年底,全区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全区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排第9位,在西部省区排第2位。广西旅游局还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的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和右江河谷沿线城乡风貌改造的乡村旅游村屯示范工作也初显成效。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西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属较早兴起乡村旅游的省区之一。在桂林国际旅游的带动下,在浏览漓江回程中转地的阳朔,由外国散客及背包旅游者的推动,广西乡村旅游悄然兴起。由于国家和广西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政策的出台,桂林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80年代中后期,阳朔、龙胜等县的农家乐得较快发展,阳朔还产生了职业的服务于乡村旅游的农民导游。阳朔高田乡枥村和龙胜龙脊和平乡就是这一时期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阳朔、龙胜等地的带动下,桂林郊区及恭城、兴安、资源、灵川、灌阳,南宁郊区及武鸣、邕宁、横县,柳州的融水、三江、柳江、柳城,玉林的北流,钦州的灵山,百色的凌云等地均利用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展了以“农家乐”、民族村寨观光游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国家和广西分别出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政策,2004年以后,广西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发展规模和涵盖范围明显扩大,并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如今景区所在的临桂县宛田乡东宅江村的60户瑶族村民,不再以“种稻”为惟一的农业生产,养殖、种植也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自景区开业来,牲畜、家禽、蔬菜、杂粮是供不应求。由于景区优先保价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所以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此外,村民还利用空闲时间,用祖辈相传的手艺生产草鞋、绣包等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手工艺品,自产自销。如今,瑶寨里有了村民投资的小卖铺、农家餐馆、农家旅馆,形成了一个围绕景区周边发展的经济带。村寨因开发旅游,修通了道路,原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子,因交通不便卖出的价钱很低,现在不仅有许多老板亲自到瑶寨里收购,价钱也由原来的3元涨到现在的15元。2005年9月至今,瑶寨农产品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比景区开发前同类农产品增加附加值60多万元。在蝴蝶谷景区的大力扶持下,东宅江村瑶寨每户的年均收入由原来750元提升到3100元,85%的家庭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小汽车,部分家庭还配备了家庭影院。 我只能给你提供这些,给你作为考,

⑹ 绿色发展中党的思想建设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要推进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广大党员群众心中。
2012年,上林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定位,并以创建先锋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绿色发展争先锋和党旗辉映团旗红,共建绿色新上林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邀请专家教授到上林开办颠覆传统观念,助推上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讲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浙江安吉等生态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并通过举办中国旅游日广西主会场暨南宁后花园·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等大型活动,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美丽上林和实现上林的永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在于榜样示范。
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活动中来,必须为他们树立样板,让他们学有标杆,赶有方向。上林县通过挖掘和培育绿色发展党员先锋,树立了深山导游人莫明文、有机栽培食用菌带头人韦翠兰、林下养鸡标兵覃先民等一批绿色发展致富的先锋典型,打造了罗堪村党总支部、排岜村党支部、覃排社区党总支部、下水源庄党支部、江卢村党总支部等一批助推绿色发展的先进基层组织,建立了大明山下水源生态旅游基地、上林县无公害优质稻种植基地、明山有机食用菌栽培基地等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为全县产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样板新标杆。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载体。
上林县委书记尹建华同志指出:生态县建设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贵在创新、重在实干。
2012年以来,上林县在创建先锋示范县中,以构建先锋示范体系为核心着力点,通过思想教育、榜样带动、典型示范等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建立公司+支部+基地+农户和项目+支部+农户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支部建在绿色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绿色产业链上、农民富在绿色产业链上的生态党建新格局,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在扶贫开发、交通设施、工业园区、城镇、生态旅游五个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13亿元的金莲湖生态旅游项目第一期基本建成;成功引进了企业投资40多亿元的生态项目,开发建设龙母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云里湖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等;初步建成了桑蚕有机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等一批低碳环保、带动力强的生态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

⑺ 乡村旅游建设应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 准确定位
“旅游大发展,规划要先行。”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市政府旅游兴市战略,按照大力推进、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形象和精品民宿建设质量总要求,对乡村旅游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邀请省内外著名的旅游规划编制单位,根据本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实施本辖区乡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把重点乡村旅游资源纳入旅游业总体发展布局,予以重点保护、重点建设,并出台乡村旅游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确保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开发,坚决避免低水平开发、重复性建设、同质化竞争问题。同时,要统筹和对接其他相关规划,如土地利用规划、各项农业产业规划等,做到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不能相互冲突。
2.加大投入力度 鼓励建设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要统一部署,多措并举,综合协调,把有限的扶持资金重点放在体现特色、打造品牌、增加效益、拉动经济、保护环境等方面,加大前期性、导向性资金投入力度。要设立用于乡村旅游示范区奖励、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投资贷款贴息、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等专项旅游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有条件的县区要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建设一些公园,如休闲广场、健身乐园森林公园等。要鼓励盘活农村房产资源,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合资、合伙等形式参与建设,鼓励他们出租或自办农家乐和民宿,吸引更多的人到农村体验生活,拉动更多的人参与就业。要充分发挥当地酒店、宾馆、娱乐场等服务业经营公司的优势,鼓励他们参与创建农家乐、民宿、庄园等乡村一线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乃至跨界经营等,为星级农家乐、精品民宿的提档升级奠定坚实基础。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市在发展交通、水利、环保等民生工程方面的政策,把乡镇景区公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建设、河道改造、污水处理站、畜禽集中养殖场、垃圾集中收集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省市建设的“大盘子”,提升建设标准,借力推进发展。
3.积极协同推进 形成合力
树立“一盘棋”思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责,制定并推进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发展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宣传部门要发挥中心城市营造旅游氛围的优势,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微信、宣传标语、雕塑小品等各种形式,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形象,让游客产生深刻的认同感。文化旅游部门要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红色文化等资源,支持各地定期举办一些民间艺术节、文化节和休闲体育、旅游论坛等节庆活动;在大型商场、宾馆酒店、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等人流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中心,方便服务游客,提升乡村旅游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发改经贸部门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国土交通部门要深入研究多方式供应乡村旅游项目的用地政策,在道路改造、交通指示牌设立等方面,充分兼顾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公安消防部门要出台适合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经营的治安管理办法和消防安全标准。农委部门要在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方面,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在“三化”“三农”建设方面向乡村旅游给予倾斜。
4.抓好典型示范 建立标准
当前,我市各县区的乡村旅游呈现出散、小、低状态,难以产生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顾客群。破解这个难题,一是要确立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典型,利用重点旅游资源打造好龙头示范景区,以龙头带动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桓仁县、南芬区等“全域旅游示范县(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结合各村独特产品优势,重点打造农业观光园、农产品产业基地、休闲体验园等特色主题品牌项目,使之成为地方乡村旅游的代表性景点,并利用节庆造势,重点塑造一些具有代表乡村旅游节事品牌的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四是要建成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线路,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科学布局景区、景点,科学规划适合自驾游的旅游线路;五是要出台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档次,满足不同类别游客的消费需求;六是规范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数据统计,要在统计范围、指标口径、测算方法以及数据反馈等方面建立一整套机制,夯实乡村旅游和精品民宿建设工作的基础。
5.打造“特色小镇” 建设带动发展
特色小镇不但具备与乡村联系紧密,在地理空间上一体化、在经济关系上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相互协作的功能优势,而且其优越的生活设施、优美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更容易跨界融合产生新兴产业,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市合乡并镇后的整体优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绿色产品资源,打造一批集农业产业、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小镇。一是以本地区满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手工加工为重点,做强手工艺术特色小镇;二是利用地方现有花卉品种基地,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带动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好农产品特色小镇;三是利用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着重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科普观光、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四是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跨界融合发展平台作用,在现有乡村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取得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教育、医疗、养老、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特色小镇。
6.壮大队伍 调动农民参与热情
农民是国家推动全面脱贫致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受益人,是繁荣农村文化、推动产业兴旺的建设者,更是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村幸福指数的生力军。调动我市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快出台支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立足当地旅游产业实际,不断挖掘、拓展新领域,对符合政策条件的新型旅游经营主体给予相应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方面的扶持。二是要搭建孵化平台,按照就地就近和个人自愿原则,充分依托现有闲置土地、厂房、校舍、科技孵化平台等存量资源,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整合创建一批农家乐、民宿、休闲农园、采摘园等旅游园区,为农民提供经营场所、创业服务、拉动就业等支持。三是要把营造包容、和谐、创新、平等、竞争的人才成长环境,列为与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样重要的工作议程;结合农民创业创收的特点需求,实行免费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和旅游产业创新培训,进行技术帮扶指导。四是引导成果转化。要鼓励和支持当地旅游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以及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外在成功人士建立市场化的新型旅游产业平台,帮助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企业拓展与科技创新的有序对接和联动发展。五是要结合各乡村社团和行业协会改建扩建“乡村村史馆、企业荣誉室、广场阅览板”等工作规划设计专栏,心怀崇敬、浓墨重彩地记录各类乡村旅游经营户、企业带头人和能工巧匠传承人的典型事迹。各县区政府部门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大力褒奖他们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要树立用人导向,结合乡村换届,破格选拔使用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乡村干部队伍中来,激发农民热情,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到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兴旺、繁荣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

⑻ 广西通过政府搭平台发展旅游取得哪些成果

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响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17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4%;乡村旅游消费约1405.8亿元,同比增长约29%。根据广西14个设区市旅游主管部门直报,预计2017年广西乡村旅游扶贫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33724户约14.71万贫困人口脱贫。

广西组织全区乡村旅游产品和贫困村旅游商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首届特色旅游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了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国际旅游商品展、“广西有礼”伴手礼评选等活动。其中在2017年乐游广西——乡村旅游嘉年华活动期间,组织20个重点旅游扶贫县的21位贫困村第一书记代表现场推介,反响热烈。

⑼ 浅谈党建如何引领绿色发展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强化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要推进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植于广大党员群众心中。
2012年,上林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发展定位,并以创建先锋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党旗红,绿色发展争先锋和党旗辉映团旗红,共建绿色新上林等主题实践活动。同时邀请专家教授到上林开办颠覆传统观念,助推上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题讲座,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浙江安吉等生态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并通过举办中国旅游日广西主会场暨南宁后花园·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等大型活动,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建设美丽上林和实现上林的永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切入点在于榜样示范。
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到推动绿色发展的活动中来,必须为他们树立样板,让他们学有标杆,赶有方向。上林县通过挖掘和培育绿色发展党员先锋,树立了深山导游人莫明文、有机栽培食用菌带头人韦翠兰、林下养鸡标兵覃先民等一批绿色发展致富的先锋典型,打造了罗堪村党总支部、排岜村党支部、覃排社区党总支部、下水源庄党支部、江卢村党总支部等一批助推绿色发展的先进基层组织,建立了大明山下水源生态旅游基地、上林县无公害优质稻种植基地、明山有机食用菌栽培基地等一批绿色发展示范基地,为全县产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样板新标杆。
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载体。
上林县委书记尹建华同志指出:生态县建设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和探索,贵在创新、重在实干。
2012年以来,上林县在创建先锋示范县中,以构建先锋示范体系为核心着力点,通过思想教育、榜样带动、典型示范等多措并举,积极探索建立公司+支部+基地+农户和项目+支部+农户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支部建在绿色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绿色产业链上、农民富在绿色产业链上的生态党建新格局,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在扶贫开发、交通设施、工业园区、城镇、生态旅游五个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投资13亿元的金莲湖生态旅游项目第一期基本建成;成功引进了企业投资40多亿元的生态项目,开发建设龙母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云里湖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等;初步建成了桑蚕有机食用菌无公害农产品等一批低碳环保、带动力强的生态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