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县乡村旅游
Ⅰ 重庆市石柱县枫木乡乡村道路硬化
感谢你对家乡的关注。因枫木乡新场镇搬迁至昌坪村昌坪组,至全乡的交通规划调整,经县同意拟修建昌坪至双塘至八龙的旅游公路(宽6.5米)和昌坪村至雷家梁至成万胜坝公路(8.5宽)。县乡组织多次论证应将哪条路作为主要公路,至决策未定。加之,两条路与原村道路有很多重叠线路,为避免国家资金的浪费(新修要进行大量的改线、拓宽),故决定暂缓该村通畅工程实施。2015年县已下达修建昌坪至双塘至八龙公路计划,县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昌坪至万胜坝公路纳入开工计划,两条路投资在1.2亿左右。鉴于两路修建,资金量大,原昌坪村新屋组(原新屋村)的公路纳入2016年撤并村公路硬化项目实施。如有咨询请致电02373396001
Ⅱ 重庆市石柱县有神马好玩的地方
龙骨寨位于石柱县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六塘乡境内。 沿黔石公路可达。是集游览观光、避暑休闲、佛教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山岳型森林佛教旅游胜地。因山型似飞龙而得名。1993年向社会开放。龙骨寨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寨顶面积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543米,寨高500米。龙骨寨素有第二“峨嵋”之称。明嘉靖年间,法号“哪佗”的和尚,受“峨嵋”长老之令,寻访养性修行之仙境圣地。后在龙骨寨建寺庙,筑殿堂。“哪佗”大师收集整理上报的龙骨寨资料现存在峨嵋山金顶大庙之中。整座山寨极其雄伟秀丽,神奇隽永,四周悬岩跌宕,险象还生,自然风光优美迷人。主要景观有龙狮抢宝、三本经书、金扁担、金鸭子、梭米洞、义和拳神兵坛、古栈道、南天门、藏经阁、石碑、石刻等四十余处。每年观音菩萨庙会和“敬南天门”庙会热闹非凡,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银杏堂位于石柱河嘴乡境内的盘龙山。沿石(柱)万(州)路可达。距县城75公里。银杏堂始建于唐朝,因寺前有三棵银杏古树三棵而得名。与重庆梁平双桂堂齐名,有“川东二堂”之美誉。2004年向社会开放。银杏堂座北朝南,占地8200平方米,为台阶式砖木结构建筑,呈中轴线对称排列,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间僧舍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筑格局;寺内各式神像图案精美,神态逼真;各类碑刻林立,书法极佳,特别是飞檐下风铃垂悬,悦耳动听,别具匠心。寺院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柏树林,常年栖居着上千只白鹤。寺院后盘龙山近1000亩较为原始的中国优质树种一红色薄皮马尾松,群树葱茂、浓荫蔽日,将寺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现经旅游开发后,建立了大型山门、仿古围墙、民族宾馆、休闲亭台和各种娱乐项目。 西沱古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市级三峡库区迁建传统风貌镇。位于石柱县西北端长江边,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沿石西路可达。距石柱县城80公里。是展示明清建筑艺术和土家民俗文化的古镇。云梯街是西沱古镇的核心建筑群,其布局一反长江沿岸城镇街道平行于长江等高线而垂直于长江,沿山脊走向由长江岸边直达山顶。晴天隔江相望,石阶层层叠叠,石板光耀刺眼,状如云梯,直上云霄,故名“云梯街”。云梯街长约2.5公里,共有113个石阶台面,1124级石阶踏步。云梯街两侧主要包括下盐店、禹王宫、永成商号、南龙眼桥、北龙眼桥、民亭、万天宫、紫云宫、南城寺、张飞庙等。古镇还有保存完好的汉砖、古树化石群及规模宏大的地下洞穴——江南龙宫供游人观赏。万寿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沿石柱-湖北柏杨堂公路可达。位于石柱县城东部20公里处。是以明代秦良玉筑寨御敌古战场为主的历史文化景区。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史登陆的巾帼英雄,战功卓著,官封“太子太保总镇关防”。万寿山山顶面积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顶平阔,四周险峻。寨南北各有一酷似男女的石柱耸立,称为“男石柱”、“女石柱”。男石柱面北身长100米,高冠微髯,女石柱朝南,身高身高70多米,坦胸露乳,端庄秀丽。是今日石柱的象征。寨上有保存完好的白杆宾营、旗台、点将台、宫厅、练兵场、杀人坝、前中后三道寨门遗址,寨顶清泉,常年不涸。该景区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修建了上山梯道、接待中心,购物店等设施,逢年过节,游人不断。 秦良玉陵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柱县城东3公里。沿石柱——湖北柏杨堂公路可达,是明代巾帼英雄秦良玉的陵寝墓地。秦良玉陵园始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由陵园区和秦良玉家庙三教寺两部分组成,良玉墓呈圆形,坐南朝北,条石镶砌,体积106立方米,墓前27平方米拜台左右有华表、青狮、白象、石马、石佣各一,墓前宽3米,长50米神道两侧有明末风格石雕48尊。三教寺因素儒、释、道三教合一,故名“三教寺”。三教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由大山门,藏经楼,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厢房等建筑组成。现建设了步游道,休闲桌椅、观景台等设施,每年岁首、清明及节假日前往凭吊祭祀巾帼英雄的人络绎不绝。万胜坝太阳湖位于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东南部,平均海拔1450米,湖面面积3390多亩,是西南地区海拔最高、水质最好、植被最丰富的人工湖。太阳湖山水相映,绿树环抱,俨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湖面碧波万顷,平静得如一面镜子。泛舟其上,水色潋滟,山景旖旎,美不胜收。湖内有浑然天成的岛屿,四周有形态各异的半岛,岸上森林密布,芳草萋萋,无不令游人心旷神怡。目前,太阳湖景区正由重庆浦辉房地产公司投资开发,拟规划建设成集度假疗养、游览避暑、会议接待、水上游乐等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一号水杉母树位于黄水镇万胜坝八角庙,有“活化石”之美誉,树高45米、直径170厘米,树冠20米,树龄在140年以上,日本专家曾四次考察。1972年,周恩来总理用该树所采1公斤种子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传递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黄水湖 石柱县 位于石柱县黄水镇北部。沿川汉路可达,距县城65公里。是高原人工湖泊景区,黄水湖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自上而下由3级水坝4个水域组成,总面积23公顷,库容量140万立方米,两岸林木繁茂,湖水清澈见底,是游客湖上泛舟、休闲垂钓的理想去处。2001年4月底,重庆市交警总队投资1800万元进行旅游开发,现建立了电瓶船、机动船、脚踏船等交通游览设施和星级旅游宾馆。油草河位于石柱县黄水镇境内。沿老318线可达。距县城65公里。是优美的山水型景区。油草河,因河边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而得名。油草河两岸林木葱郁、怪石嶙峋、河水清亮碧绿,犹如碧玉,春夏之际,百花竞开,万绿丛中,红花点点,白花朵朵;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有“小小九寨”之美称。景区内的油草河大桥采用花拱结构,这种造型的大桥在全国仅有6座,该桥是最后建成的一座,在中外桥梁史上具有科考纪念的价值。景区建设有大门、步游小道、休闲桌凳、观景凉亭、厕所等接待设施。自2001年向社会开放以来,因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深受游客喜爱。毕兹卡绿宫 毕兹卡(土家人的自称)绿宫位于县黄水镇西南方,距黄水场镇200米,海拔1560米,面积约100公顷,海拔1560米,由人工林、自然林和峡谷风光三个部分组成,是展示绿色生态和土家风情为主体的主题公园。绿宫内绿树成荫,一行行整齐划一的柳杉树遮天蔽日。林间将规划建设绿色氧吧、森林野营、空中迷空、山路十八弯、土家乐园、山珍餐馆、峡谷探险、峡谷速滑、摆手堂、娱乐园、药浴园、药浴馆等项目。置身绿宫,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是游客休闲娱乐、纳凉避暑、体验土家风情的绿色宫殿。2000年该景区被评为AA级旅游风景区。千野草场距石柱县城46公里,景区面积3300公顷,海拔1000—1600米,气候垂直差异大,由大坪草场风情游览区、瓦屋游牧风情体验区、麻坪民情体育健身区、岩口接待区、火棘园区构成。景区内万亩石芽、万亩火棘、万亩森林、万亩草场四大特色资源相映成趣,宛若仙境,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南国草场风光。 大风堡市级自然保护区石柱县 区域面积21816.9公顷,森林覆盖率93%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46种,三级6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2种,银杏、水杉、珙桐、荷叶铁线蕨、桢楠、香樟、红豆杉、黄杉等珍稀植物星落棋布,豹、獐、锦鸡、雉鸡、杜鹃、黄鹂等动物随处可见,犹如一部森林网络大辞典。真可谓“森林的海洋,繁花的世界,动物的王国,飞鸟的故乡”。2000年4月18日,重庆探险协会专家和重庆青年报记者探险了大风堡景区。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区域面积32441公顷,可游面积6000公顷,景区平均海拔1560米,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9℃,全年平均气温11.7℃,与重庆主城区和相邻的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垫江城区相比,最热月均气温低10-12℃。景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地,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景色秀美,春如滴、夏如梦、秋如醉、冬如玉,是集避暑休闲、民俗风情体验、科普考察、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山岳型旅游胜地,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乐园、自然空调、天然氧吧”。
Ⅲ 重庆石柱有什么旅游景点
1、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主体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石柱县东北部的七曜山山原上,以黄水镇为中心区域,是石柱旅游的核心景区。
2、枫香坪旅游景区
枫香坪旅游景区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景区面积4平方公里。
区内文化底蕴深厚:有已经复建的土司民俗风情园——枫香坪民俗风情园,一座土司古城遗址——悦崃古城,一条古街道——新场古镇,现存古碉楼3座,土蛮古峒寨九个。
3、中国一号水杉母树
中国一号水杉母树生长在黄水镇万胜村田湾组八角庙,1973年国家挂牌保护。树高45米、胸径170厘米、冠幅20米,树冠覆盖面积200多平方米,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珍贵的树种,有世界“活化石”之称。
4、千野草场
千野草场位于重庆市石柱县西北部鱼池镇,景区面积6600公顷,海拔1000-1600米。
千野草场景区内资源丰富,集山、林、草、石、畜于一体,包含石芽、火棘、森林、草场四大特色资源,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南国草场风光。主要景点有火棘观光园、群羊下山、跑马场、观江长廊、石景长城、森林天井、石芽石笋、石林画廊等
5、毕兹卡绿宫
毕兹卡绿宫位于重庆市石柱县,是一个以绿色生态和展示土家风情为主体的主题公园,属重庆市旅游局投资旅游景区开发的重点项目。
Ⅳ 石柱的民俗风情
石柱之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西周、春秋时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战国时期先后分属楚黔中地、秦黔中郡。秦至东汉年间以境内七曜山为界分属巴郡、黔中郡和临江县(今忠县)、涪陵县(今彭水县)。三国至十六国成(汉)时期属涪陵郡涪陵县。南北朝至北周分属巴郡(今重庆市)、临江郡之临江县(今忠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浦州(今万州)之武宁县西界地置南宾县,为石柱建县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石砫 宣抚司始理民事,隶重庆卫。天启元年(1621年)升为宣慰司,隶夔州府(今奉节)。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土归流,置石砫厅,仍隶夔州府。二十六年(1761年)升为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石石主 县,隶川东道。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十月先后隶四川省第八(署址酉阳)、第九(署址万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砫隶涪陵专区。1959年6月16日,国务院批准改石砫县为石柱县。1983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1988年6月至2000年6月先后隶四川省、重庆市黔江地区(开发区),2000年7月直隶重庆市。
石柱县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全县共有民族29个(包括汉族),有土家族、汉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独龙族、侗族、哈尼族、瑶族、朝鲜族、满族、回族、布依族、藏族、壮族、彝族、黎族、傣族、鄂温克族、畲族、珞巴族、佤族、白族、水族、土族、塔吉克族、门巴族、基诺族、撒拉族。2009年末全县户籍17.03万户,人口53.92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3.11万人(城镇人口10.63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2.3%
旅游资源 有中国历史名镇西沱镇云梯街,佛教胜地千年古刹银杏堂,避暑胜地黄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城东回龙山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陵园,秦良玉屯兵抗清遗址万寿寨,城内秦良玉大都督府遗址,千古之谜的岩棺墓葬群,太白岩石壁置南宾县的碑刻,高原明珠黄水月亮湖、中国一号水杉母树,黄水镇仿土家民居一条街,绿草如茵的千野草场,山水交融的藤子沟水库。绿树成荫的玉带河公园、滨河长廊、旗山公园等景点。
石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人杰地灵。明末,石砫土司秦良玉亲率“白杆兵”两次援辽,屡建战功,受封太子太保忠贞侯,赐“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获得者(师党委追认)王顺蛟,“爱民模范”陈太江(成都军区授予),实践“三个代表”好干部黎昌和(市委、市政府授予)等都生长在这里。以石柱土家山寨为原形的电影《太阳出来喜洋洋》已在重庆、石柱首映,石柱“啰儿调”被国务院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在中国五十多个民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1982年全国民族调查,土家族有580多万人口,集中散居在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武陵山区和湖北宜都以上的长江沿岸,其中主要在湘西的保靖、永顺、桑植、永定、古丈、凤凰等县区有近180万,鄂西的长阳、五峰、恩施利川等县市有170多万,渝东的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区有100多万,黔东北的印江、德江,沿河等县有100多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人口占52万总人口的72%以上。据考察论证,石柱西沱镇是远古巴土民族集居重镇之一。土家人是巴人演变而来,是巴人的主体后裔。巴人是中国西南的远古民族,形成和得名于夏商之际,活动于商代后期到南北朝。在此之前,巴人中某一核心民族可能出自东方部族。
相传,远古时期,武落钟离山上(今湖北长阳县夷水河畔)有赤黑两个洞穴,住着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姓人家;巴氏之子生于赤洞,名务相,其未四姓之子生于黑洞;五姓人家渔猎为生,没有首领,五姓之子共掷剑于一石洞,中者为首,巴氏之子独中,众子惊叹。又令各乘船,浮者为首,惟巴氏之子独浮,其余四子皆沉。于是共立巴氏之子巴务相为首领,称“廪君”。五氏联盟,形成了巴人最早的部族。廪君乘土船逆夷水(今清江)而上到盐阳(今恩施),盐水女神告诉廪君,此处出鱼出盐,要与廪君长守共享,是夜要与廪君同宿,廪君不从,女神变成虫子群飞,掩天蔽日十余日,廪君射杀虫子,战胜了女神。于是廪君帅巴人定都恩施,形成了远古巴人部族最早的都城。
早期巴人以恩施为中心,活动于鄂西,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 巴人在清江流域繁衍。随着势力不断增强.兴盛时期,势力范围 发展到西至四川的阆中,北至陕西的汉中,东至宜都下面枝江, 南至黔东北与湘西的整个武陵山区,方圆数千里,巴人随着活亏领域不断扩张,一面由清江往上到利川入石柱,一面沿清江东行到宜都入长江,再顺江而上。同时,巴族也受到兴起的楚人的压迫,被迫向西面迁移、渐次将都城即中心区域迁至“枳(现在的涪陵市),再后迁移至重庆,西周时期,公元前1122之年,能征善舞的巴族参加周武王举伐殷商幕君的战争,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表现勇锐顽强,不但产生了“武王伐纣,前歌后舞”的世称同时增强了巴人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巴族社会的发展。于是巴族在汉中立为“巴国”,属于周王朝在南方的诸候国。从此有了“巴国”著称于史。
巴国和楚国是最重要的邻国,巴楚斗争几乎贯穿巴民族全部历史。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巴国受到压迫越重,巴成了楚的附庸国.这也是巴国势力范围从汉水.清江一带逐渐向西南重庆迁移的重要原因。入川后,巴国与蜀国因统治者族属相同,发展友好。不料与此同时,川北面的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就在公元前316年,秦国伐蜀,蜀国灭亡,秦国随及挥师东进,俘虏巴王,灭了巴国。至此,巴国历史结束。
秦灭巴蜀后,巴国作为政权消亡了,但以族人依然存在,势力还相当强大,秦国一时难以全部控制.为稳定政权,对巴人 贵族在赋税,刑法等方面给予极大优待,在巴国故地设郡,对归顺的巴族首领委任地方宫职。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巴人为挣脱北方和中厚秦楚的压迫,又逐渐向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交界的武陵山区一带推进,回到巴人起源的地方。武陵山区山大谷深林茂,沟壑纵横,崎岖险要,适合人的生活习俗。巴人在这一广袤地带火耕水耨,渔猎山伐,生息繁衍,在漫长的演变中“巴人”一词逐渐淡化,被称为“蛮人”,如板楯蜜、五溪蛮、武陵蛮、巴郡南蛮等。
到了唐代以后从梁、唐、汉、周五代起,原来意义上的“巴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土”字作称,如土司、土民、土人、土家等,亦或土、蛮混称或交替使用,“蛮”是侮称,土要客气一些,后来“土”就成了“蛮”的别称。
公元1206年即从元代起,由于大量汉人和其它民族如苗族、侗族、仡佬族人的迁入,“土”逐渐转化成了土家族的专用名称,以用于“土”与“汉”以及“土”与其它民族的对称和识别
综上所述,巴人与土家族根据空间、时间和人群的吻合,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活动在渝东、鄂西、湘西的巴人,汉魏时期演变为“五溪蛮”;五溪蛮分布生活于武陵山区的酉、辰、巫、武、沅五溪地带,生存绵延千年至宋代,民族特征稳定;之后,这支以巴人后裔为主体的五溪蛮融合少数民族和部份汉族,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了土家族。
Ⅳ 重庆市石柱县
打黑风暴怎么了 你有本事去惹惹那些混的人晒 娃儿你都惹不起 人家读小学都黑色会的也
Ⅵ 重庆市石柱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你可以骑自行车去大歇乡的流水玩,那里山青水秀,树木林立,环境优美啊。
Ⅶ 重庆市石柱县有哪些土家特色
土豆片吧!
Ⅷ 蓝勇的研究领域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时期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其影响研究》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图再现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2000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历代制度和政策因素对西部环境的影响:途径、方式和力度》子课题《西南部分》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理综合研究》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中国内河公慈善救生研究》
8、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自然地理典》
9、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清史·生态环境志》(西南及长江中下游部分)
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江三峡经济开发研究》
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广填四川与清初四川社会》
12、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
13、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八五”规划项目《巴蜀文化与地理环境》
14、重庆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重庆移民历史与安置经验总结》
15、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
16、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历史文献中的重庆》
17、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项目《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夔巫图组)
18、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巴蜀文化通史·交通文化卷》
19、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庆历史地图集》
20、湖北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三峡通史·历史地理卷》 1、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旅游规划
2、贵州修文桃园河风景区规划
3、重庆万盛黑山谷风景区文化创意
4、重庆鼎道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古川菜创意
5、重庆石柱枫香坪乡村旅游风景区文化创意
6、重庆武隆印象公司川江号子文化创意
7、重庆北碚乡村嘉年华景区文化创意
8、重庆市规划局:重庆三国文化研究
9、重庆市规划局:重庆文化分区研究
10、重庆市开县秦巴古道研究 1、《中国历史地理学》(独立,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中国历史地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独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南方丝绸之路》(独立),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9、《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独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中国三峡文化》(合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西南交通贸易与开发》(合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巴渝历史沿革》(合作),重庆出版社,2003年。
13、《千古三峡》(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长江文明》(独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唐僖宗》(独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二十世纪唐研究》(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丝绸之路大辞典》(参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中国都城辞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9、《三峡古镇》(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0、《诗城奉节》(丛书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1、《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2、《西三角历史发展溯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重庆古旧地图研究》(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4、《近两千年长江上游森林分布与水土流失研究》(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明清时期皇木采办研究》,《历史研究》1994,6。
2、《长江正源探索历史是非的考辨》,《历史研究》2005,1。
3、《清代滇铜京运路线考释》,《历史研究》2006,3。
4,《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四点认识》,《历史研究》2010,1。
5、《乾隆“金沙江全图”考》,《历史研究》2010,3。
6、《隋唐开边县治考辨》,《中国史研究》1985,4。
7、《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中国史研究》1993,2。
8、《清代西南移民会馆名实与职能研究》,《中国史研究》1996,4。
9、《有关先秦气候的研究方向》,《中国史研究》2009,2。
10、《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史学史研究》2013,2
11、《宋“蜀川胜概图”考》,《文物》1999,4。
12、《三峡最早的航道图――峡江图考》,《文献》1995,1。
13、《中国饮食辛辣口味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成因》,《地理研究》2001,2。
14、《近500年来长江上游亚热带山地中低山植被演替》,《地理研究》2010,7。
15、《现代历史地理学给予历史学的新启示》,《史学理论研究》1995,1。
16、《近代三峡航道图的编纂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5。
17、《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1。
18、《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转输贸易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19、《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制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
20、《清代长江上游救生红船续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3。
21、《清代长江救生红船救生地位和效果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3。
22、《西南政区教化名称分布变迁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4。
23、《明茶马贸易〈四川省四路关驿图〉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2。
24、《明清皇木采办遗迹考》,《中国历史文物》2005,4。
25、《历史时期西南荔枝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3。
26、《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及社会影响初探》,《中国农史》1993,1。
27、《历史时期三峡森林资源的分布变迁》,《中国农史》1993,4。
28、《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农副业开发研究》,《中国农史》1995,3。
29、《明清时期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与农田水利研究》,《中国农史》1996,2。
30、《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中国农史》2001,1。
31、《湖广填四川”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的地名学研究》(合作),《中国农史》2007,4。
32、《从天地生角度看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学术研究》1995,5。
33、《中国区域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学术研究》2002、1 。
34、《刀耕火种重评》,《学术研究》2000、1 。
35、《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学术研究》2005,7。
36、《中国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文化研究》,《学术研究》2008,1。
37、《清代长江救生红船的公益性与官办体系的衰败》,《学术研究》2013,2。
38、《中国地域方位嬗变与东亚大陆天地生背景》,《江汉论坛》2013,10
39、《南水北调与北人南迁的历史地理背景》,《天府新论》2007,5。
40、《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再探索》,《历史地理》12辑。
41、《历史时期三峡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16辑。
42、《从历史技术与环境互动的角度解剖中国西部》,《历史地理》17辑 。
43、《连续地理部面的新切入点探索》,《历史地理》18辑。
44、《唐宋川滇滇缅通道上的贸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1。
45、《历史时期长江上游航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
46、《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
47、《中国西南历史气候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
48、《唐宋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4。
49、《清初四川虎患与环境复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3。
50、《对古代交通里程运用要审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1、《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4。
52、《清代四川土著与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53、《明清时期西南城镇分布的地理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54、《四川居民个性特征的历史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3。
55、《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3。
56、《西部开发史的理论与现实思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3。
57、《中国历史气候与社会》(译稿,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2。
58、《近代日本对长江上游踏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3。
59、《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合作),《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
60、《采用物侯学研究历史气候方向问题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2。
61、《朦胧的理性探索》,《光明日报》1993,5,18。
62、《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教训》,《光明日报》1994,2,21。
63、《西南古代交通文化》,《光明日报》1994,10,3。
64、《小议地方史学观》,《光明日报》1996,2,6。
65、《在继续的基础上创新》,《光明日报》1997,1,21。
66、《历史上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光明日报》 1998,9,25。
67、《历史上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与保护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 1999,7,30。
68、《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光明日报》2000,2,4。
69、《长江三峡人地关系的历史思考》,《光明日报》2003,2,18。
70、《从移民史角度看三峡移民》,《光明日报》2001,10,16 。
71、《历史上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光明日报》2005,11,29。
72、《三百年来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08年,3,23
73、《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透露出的现实关怀》,《光明日报》,2012,1,5。
74、《中国历史景观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合作),《光明日报》2013,2,20。
75、《对“四川荔枝种植史”和“宜宾茶叶栽培史”二文的商榷》,《农业考古》1986,1。
76、《中国古代栈道类型与分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
77、《中国古代索桥形制及分布》,《中国科技史料》1994,1。
78、《严如翌的经世文献的价值》,《清史研究》1996,3。
7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品评》,《唐研究》第二辑。
80、《近2000年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推移与气温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1。
8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三峡特别行政区的建立》,《中国方域》2002,1。
82、《清代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史学月刊》1992,5。
83、《三峡得名和演变》,《史学月刊》1994,3。
84、《杨贵妃食荔产地考》,《史学月刊》1988,1。
85、《区域历史研究应有新理念和现实怀》,《史学月刊》2003,6。
86、《明代贡象考》,《安徽史学》1997,2。
87、《若干误区的误区》,《安徽史学》2000,1。
88、《川滇古道沿革初考》,《西南师院学院学报》1984,4。
89、《四川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4。
90、《历代西南人才分布的地域演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91、《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2。
92、《近10年来西南历史地理研究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93、《古代西南各民族交通科技与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增刊。
94、《云贵地区汉族移民的时间和地理特征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5。
95、《新时期利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考与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4。
96、《20世纪运用人地关系思维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97、《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4 。
98、《山川早水〈巴蜀〉与近代四川风情》,《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99、《巴蜀休闲好赌风考》,《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1。
100、《巴蜀朝天地名变迁考》,《重庆社会科学》,2010,7。
101、《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2、《明代贵州绥阳南宫木厂考》,《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103、《滇代滇铜京运对沿途的影响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06,4。
104、《中国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历史人文特征》,《时代建筑》2006,4。
105、《近代日本教习对四川文化教育的影响》(合作),《中华文化论坛》2004,2。
106、《巴蜀历史文化二则》,《中华文化论坛》2013,4。
107、《近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108、《论历史学的求真与致用的关系》,《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9、《历史时期西南盐业开发与环境变迁》,《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110、《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
112、《人地时空学――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浙江大学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3、《唐代长江上游的三大地域空间》,《盛唐地域结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14、《21世纪的史学新方向――关怀现实》,《21世纪中国历史学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5、《多重因素下的明清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和环境变化》,《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8年。
116、《蜀身毒道路线考证》,《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8年。
117、《从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倒置与回归》,《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9年。
118、《晒经石的历史考察与南丝绸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9、《一张安宁河照片的历史自然地理信息》,《中国人文田野》第1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0、《寻觅皇采办之路》,《中国人文田野》第2辑,巴蜀书社,2008年。
121、《四川汉源明代皇木七年探秘记》,《中国人文田野》第4辑,巴蜀书社,2011年。
122、《清代滇铜京运运道考察记》,《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3、《广元朝天关城门老照片判读》,《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巴蜀书社,2012年。
124、《汉源晒经石与南方丝绸之路》,《三星堆研究》第3辑,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5、《历史教学中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 2001,6。
126、《怎样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历史教学》2003,3。
127、《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空和人地互动》,《历史教学问题》2005,4。
128、《川滇古道上的石门关》,《历史知识》1994,6。
129、《高师历史教学中加强人地关系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师范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丛书》第七卷《历史学分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0、《历史教学应加强生态意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4。
131、《历史上的水电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3,10。
132、《川滇、川黔古今交通路线择向研究》,《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5,6。
133、《贡荔古道》,《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86,4。
134、《成渝间交通发展概述》,《公路交通编史研究》1990,2。
135、《“云南站赤”商榷》,《公路交通编史研究通讯》1985,6。
136、《对“历史上的小巴简道”一文的商榷》,《陕西公路交通编史通讯》1985,6。
137、《万胜入滇之界首何在?》,《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5,2。
138、《三峡历史地理考证三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1。
139、《隋唐石门道之石门辨误》,《重庆史学》1985,2
140、《重庆古史二题》,《重庆史学》1990,1。
141、《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川南战事补正》,《重庆史学》1991,2。
142、《四川地方史的可贵探索》,《重庆史学》1992,2。
143、《云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史志文摘》1985创刊号
144、《神州何处妃子笑》,《文汇报》1986,8,12。
145、《历史上的阴平道与阴平邪道》,《文博》1994,2。
146、《四川古代栈道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88,1。
147、《米仓道的踏察与考证》,《四川文物》1989,2。
148、《关于“汉白帝城位置探讨”有关问题的补充》,《四川文物》1996,3。
149、《四川屏山神木山祠考》,《四川文物》2001,11。
150、《四川汉源县水井沟皇木采办遗址考》,《四川文物》2011年,6
151、《重庆荔枝考》,《四川果权科技》1988,1。
152、《中国栈道》,《网络知识》1990,2。
153、《从地名看四川地区历史时期的芭蕉生产》,《地名知识》1990,2。
154、《唐宋四川馆驿考》,《成都大学学报》1990,4。
155、《元代四川站赤汇考》、《成都大学学报》1991,4。
156、《南方丝绸之路灵关、石门关考辨》,《成都大学学报》1992,3。
157、《南方丝绸之咱路线的再探索》,《成都大学学报》1994,3。
158、《“老四川”区域的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成都大学学报》1999,2。
159、《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变迁及影响》,《自然资源》1991,2。
160、《历史上中国西南华南虎分布变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1,2。
161、《历史时期三峡移民与经济开发》,《经济地理》1992,4。
162、《野生印度犀在西南的灭绝》,《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版)1992,2。
163、《南方丝绸之路丝绸贸易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4。
164、《现代历史地理学对中国经济建设的作用》,《科学··社会·经济》1992,3。
165、《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现在三峡经济开发》,《科学··社会·经济》1994,2。
166、《明清西南丝绸之路国际贸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2。
167、《清初四川虎患》,《文史杂志》1993,2。
168、《巴蛇食象新考》,《文史杂志》1993,6。
169、《“全蜀艺文志”的作者考》,《文史杂志》1996,5。
170、《古代西南的溜索》,《贵州文史丛刊》1994,6。
171、《三峡开县秦巴古道研究》(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4。
172、《历史时期重庆政区地名得名渊源初探》(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3,3。
173、《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规律及其特点》(合作),《三峡大学学报》,2012,3。
174、《三峡地区教育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合作),《三峡学刊》1995,4。
175、《三峡移民与川西南开发的新思路》(合作),《长江论坛》1997,3。
176、《汉中石门应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文史知识》1997,3。
177、《一部富有时代特色的区域通史》,《探索》2003,2。
178、《清代巴县档案中的皇木扎筏转运个案》,《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180、《环境驱动与中国早期文化空间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8。
181、《巴文化在今社会中的烙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8,2。
182、《重庆佛图关名实及地理定位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
183、《贵州威宁石门坎田野调查反映的环境变迁》,《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184、Three scroll maps of the jinshajiang and the qing state copper transport system ,Nanny kim ,Mining monies,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societies, 2013-08。
185、《中国古代图像史料运用的实践与理论建构》,《人文杂志》,2014,7,15。
186、《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思考》,《光明日报》,2014,9,24。
187、《成化<重庆郡志>和万历<重庆府志>考》,《中国地方志》,2010,2,20。 (1)杂文
1、《口舌田野》,《三峡论坛》,2012,6。
2、《田野随笔》(1),《三峡论坛》2013,1。
3、《田野随笔》(2),《三峡论坛》2013,2。
4、《奇幻地理的山水人文》,《国家人文地理》,2008,4。
5、《生活在辣椒时代》,《中国国家地理》2005,1。
6、《重庆火锅——天下第一锅》,《中国国家地理》2014,2。
7、《巴与蜀——四川盆地托出的“双子星”》,《中国国家地理》2014,2。
8、《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9、《首先是要适宜生存》,《南方周末》2000,10,19。
10、《三分天下四川人:成都人、重庆人、老四川人》,《重庆晚报》,2001,8,26。
11、《盆地意识与暮气传统:比较四川、重庆人与云南、贵州人》,《重庆晚报》2001,9,30。
12、《看古今巴蜀人体质容颜如何变化》,《重庆晚报》,2001,11,25。
13、《移民:文化传播的酵母》,《北京日报》2003,4,14。
14、《历史与现实——三峡经济开发与重庆发展战略》,《西南工商报》,1997,4,1。
15、《诸葛东渡金沙江以后》,《四川日报》,1987,6,22。
16、《重庆直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西南工商报》,1997,6,19。
17、《亿万斯年,沧桑巨变》,《中国三峡》,2008,1。
(2)杂论
1、《陈可之:画家笔下的三峡世界》,《中国三峡》,2008,12。
2、《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与系统三题》,《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1。
3、《维护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沉思》,《学术界》,2000,3。
4、《拍案惊奇——一个文抄公的抄书理论》,《社会科学报》,2002年12,5。
(3)序跋
1、《麻城孝感乡——巴蜀荆楚共同的心灵家园》,凌礼潮《明清移民与社会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序》,杨伟兵《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序》,严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巴蜀书社,2009年。
4、《西南史地发刊词》,《西南史地〉第1辑,巴蜀书社,2009年。
5、《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中国人文田野发刊词》,《中国人文田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丽江历代碑刻辑录与研究序》,杨林军《丽江历代碑刻录与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7、《于微深处的宝藏——活在重庆的宝贝序》,阿蛮、黄家骢《活在重庆的宝贝》,重庆出版社,2011年。
8、《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序》,郑维宽《清代广西生态变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三江文化年鉴》序,刘基灿《三江文化年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序,马强《汉水流域及蜀道历史地理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巴蜀旧影》序,山川早水《巴蜀》中译本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序》,杨光华、马强《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导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