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日游景点
『壹』 蚌埠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中文名称
蚌埠
外文名称
Bengbu
别名
珠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安徽省
下辖地区
4区3县
政府驻地
蚌埠市蚌山区东海大道3115号
电话区号
0552
邮政区码
233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两岸
面积
5952平方公里
人口
381.25万(2017年)
方言
中原官话(信蚌片)老城区均为江淮官话(凤阳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淮河文化广场,龙子湖,张公山,双墩遗址,涂山、白乳泉、珠园等
『贰』 蚌埠市的旅游景点是哪些
蚌埠市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璀璨的古代文明
蚌埠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与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就是春秋时和氏璧发现之地。在荆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传当年卞和在此发现绝世美玉,献给楚王,却不为楚王所识,卞和所献的璧玉,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荆山还有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楼、启王宫等名景。特别是到六月石榴开花之时,满山石榴花似火燃烧,其景美不胜收。
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还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仅因古霸王别姬而出名,还因其是春秋战国的古城而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惊,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龙兴之地凤阳(凤阳属于滁州市)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有禅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还有号称“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丽的龙子湖风景区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经过整治,龙子湖已经成为十分美丽的4A级风景区。在风景区,还有明代所建的汤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兽。龙子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8.4平方千米。
诱人的淮河风光
淮河风光无限美,风台县峡山峡、怀远县荆山峡、五河县浮山峡为著名的淮河“三峡”,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闸,上桥水利枢纽工程等。乘船由蚌埠出发,可一览淮河风姿及两岸的风景名胜。
城市美景
经过多年建设,蚌埠市已经成为一个美丽的园林城市。市区有珠园、南山公园
、张公山公园、龙湖公园,还有大气磅礴的淮河文化广场,淮河文化广场有着亚洲最长的音乐喷泉,乃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叁』 蚌埠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蚌埠拥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与涂山隔河相望的荆山,就是春秋时和氏璧发现之地。在荆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传当年卞和在此发现绝世美玉,献给楚王,却不为楚王所识,卞和所献的璧玉,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荆山还有苏东坡赞誉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楼、启王宫等名景。特别是到六月石榴开花之时,满山石榴花似火燃烧,其景美不胜收。
霸王别姬的垓下古战场
在固镇镜内,还有一处楚汉相争鏖战之处——垓下古战场,现留有霸王城、韩信点将台、虞姬墓等遗迹。霸王别姬的故事就发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仅因古霸王别姬而出名,还因其是春秋战国的古城而引起中国考古界的震惊,垓下古城的发现与发掘,被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龙兴之地凤阳(凤阳属于滁州市)
蚌埠东20公里处的凤阳县,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现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宝刹古寺——龙兴寺,有禅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筑和石碑碣,还有号称“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丽的龙子湖公园
在蚌埠东郊,有一片湖泊,相当于四个西湖的面积 龙子湖公园。相传朱元璋儿童时代曾在这里放牛,此湖后被人称为龙子湖,现在已经成为十分美丽的4A级风景区。在风景区,还有明代所建的汤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兽。龙子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内湖,水面面积8.4平方千米
『肆』 蚌埠一日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
1、沱湖湿地风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水面开阔,面积近10万亩,省级自然保护区,沱湖生态系统完整,野生动植物种类较多,水质清新,水草茂盛,水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名的十大名蟹之乡,景区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沿湖一滩一水皆有美丽神奇的传说。
2、沟东梨园:
国家AA级景区,远近闻名的全国林业千佳村,现有果树占地3000多亩,其中百年老树200余亩,虽然他们历经沧桑,但每年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果园紧靠淮河北岸,景色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每年春天果园里果树花盛开的时节,周边客商游人慕名纷沓而来,赏花、踏青、拍照。
3、紫花苜蓿草原:
大巩山往东,过了樵子涧,便是满眼的紫花苜蓿,这里的苜蓿,面积近10万亩,是现代牧业数万头奶牛的大粮仓,辽阔的苜蓿从脚下一直向远处延伸,田埂上,红男绿女,三三两两,草间蝴蝶嬉戏,草上白鹭翩翩,穿行期间,尽情享受西北大草原的辽阔与奔放。
4、现代牧业研学基地:
在大巩山东面的朱顶镇,坐落在万亩紫花苜蓿间的现代牧业蚌埠牧场,是亚洲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牧场,集约化存栏奶牛4万多头,所养奶牛分别从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进口。近年来,现代牧业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游客越来越多,2018年3月份现代牧业研学旅行基地被评为第三批省级研学旅行基地。
5、山水赵庄:
位于104国道东侧,境内有省级森林公园大巩山,依傍樵子涧水库,风景秀美,大有皖北小江南的感觉,是个自然资源不可多得的村庄。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各类景点多达20多处,不仅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历史厚重的文化景点。
(4)蚌埠一日游景点扩展阅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蚌埠“旅游中心城市”,发挥旅游产业动力极、旅游活力迸发极、旅游线路放射极的极化作用,充分释放其战略潜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上带动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截至2020年底,蚌埠市有A级旅游景区28个,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2A级旅游景区13个。
『伍』 蚌埠市有旅游景点吗
1、龙子湖风景区: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区东部,南北走向,面积是西湖的四倍,西南岸有雪华山,东北岸有曹山。湖水波光粼粼,湖中设有许多栈桥,适合散步休闲。
东西走向的龙湖大桥将龙子湖分为南北两块,景点集中在大桥以北,又以湖西岸的龙子湖公园为主。从安徽财经大学前的兰凌路向东走到底,有一座高耸的南北分界标志,是龙子湖公园的地标,上面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雕塑。淮河流经蚌埠,南北分界线指淮河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在公园你可以沿着湖边随意走走,看看湖景,再看看不远处蚌埠楼房林立的城景。
湖东北岸的曹山有烈士陵园、蚌埠革命烈士陈列馆,曹山南麓还有明朝大将汤和墓。
2、禾泉农庄:禾泉农庄位于蚌埠市西郊的涂山山脚,是一个让游客体验农家乐的度假村。想要参与采摘活动,农庄里有石榴园、蓝莓园、桃李园、枣园、梨园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水果可以采摘。想要吃农家菜,农庄自己养的土鸡、小黑猪都不错。带小孩的游客可以去鹿场看一看,里面养着温顺的鹿。
禾泉农庄北边是荆涂山风景区,可以爬一爬涂山;南边是蚌埠花博园,过一条马路就到。农庄有可以入住的小木屋、小竹屋,如果想要悠闲地度假,顺便把周边的景点都玩一下,不妨在农庄留宿。
3、张公山公园:张公山公园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总面积72公顷,是市内最大的公园。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
公园由张公山和化陂湖组成,湖中有岛。园内山水相映,景色秀丽。湖岸曲折,遍植垂柳;山坡苍松翠柏,曲径通幽;山顶建有望淮塔。
园东部建有游船码头、半山茶社、水上餐厅、水榭长廊等;还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园中园,内建淮河碑林、酒楼等;园东南角建有少年宫,内有景墙、假山、花坛等。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陆』 蚌埠市的旅游景点是哪些
蚌埠市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璀璨的内古代文明 蚌埠拥容有璀璨的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淮河文化的突出代表。 大禹治水圣地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现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和氏璧发现之地
『柒』 十大旅游景点排行榜 蚌埠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荆涂山:
荆涂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怀远县境内,风景区因大禹治水、禹会诸侯、娶妻生子的历史故事而闻名。景区内著名景点有禹王宫、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灵泉、圣泉、台桑及农家乐禾泉农庄等。 主要景点:涂山、系马石、旷览石、卧仙石、台桑、启母石、圣泉、禹王宫、禹会村、禾泉农庄、荆山、荆涂山峡、荆涂大桥、白乳泉、望淮楼、卞和洞、三圣宫、含美学堂、涡口。
龙子湖:
龙子湖风景区座落于蚌埠市东郊,主要由龙湖、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龙子湖风景区青山碧水相连,湖岸曲折多变,水面纵深开阔,绝壁怪岩裸露,既有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又有韵味无穷的人文景观;既有城市交通干道环绕,又以现代化的城市为依托,景区内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古银杏(唐代)、石屋(唐代)、栖岩寺遗址(明代)、玲珑塔遗址(东汉)等古迹或遗址。近几年,景区建设跨步发展,已独具特色。 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湖东岸有曹山、锥子山,绵延起伏如龙,又称“双龙山”;南有大小九条沟渠,是龙湖发源地;西侧有雪华山、梅花山,山体植被茂盛,青山绿水,闻名遐尔。风景区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它景观如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等也是多姿多彩、各有特色。1998年,龙子湖风景区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龙子湖风景名胜区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锥子山:
锥子山森林公园位于蚌埠市东郊,合蚌公路南侧。锥子山是其主体,最高峰海拔97米,有东西二峰。一说东峰原有一自然巨石,形状如锥,故名锥子山。又说西峰原有东汉时期所建九层玲珑塔一座,远望此塔如锥耸天,因此得名。汉代时曾建有栖岩寺,隋唐时毁于兵燹,后虽经多次修复,都因历代争战未能完好保存。锥子山林木茂盛,景色优美,自古有八大景、八小景之说。八大景为玲珑塔、石屋、龙凤桥、银杏树、乳泉、石门、点将台、仙人床;八小景为飞来石、蟒石、鹦鹉石、老虎石、楼石、灯座石、石坛子、无意井。
花鼓灯嘉年华:
花鼓灯是传播于淮河流域的一种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从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白乳泉:
白乳泉背依荆山,面临淮水,卞和洞以谷为邻。周围峰峦叠翠,榴林似海,绿树掩映,芳草如茵,白乳泉是远近闻名的天然佳境。白乳泉原名白龟泉,相传唐贞元年间,泉内曾有白龟流出,因此得名。宋元佑七年,诗人苏东坡与其二子苏迨、苏过自河南赴杭州过此,见泉水奇特,誉为“天下第七泉”,并留下《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诗:“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杭,美石肖温瓒。龟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因泉水甘美呈乳色,后人改名白乳泉。
白乳泉泉眼位于“纯阳道院”的中央,径不过斗,四时不竭,受一株数百年的老山榆树覆罩着。炎夏盛暑,游客至此,荫翳蔽日,清幽宜人。泉水内多含矿物质,表面张力强,烹茶煮茗,芬芳清冽,甘美适口.茶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尝,无不称奇。泉东南有半山亭,原名梅风亭,亭的左下方有“双烈祠”。1987年,白乳泉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后,正式对外开放。
『捌』 蚌埠周边旅游景点有哪些
蚌埠市,简称蚌,别名珠城。是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交通便利、基础雄厚、物产富饶、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人民好客,是蚌埠的主要特点。
汤和墓:位于安徽蚌埠市东郊曹山。汤和,凤阳人,与明太祖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元末随朱起义,屡建战功,官至信国公,死后封东瓯襄武王。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水光山色,交相辉映,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当代古建筑学家认为,此系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现己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和雪华山之间,呈两山夹一湖的独特风貌。风景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兼有人文景观,是具有综合游憩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淮河支流龙子河流经此地,水面宽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在此撑船,船篙落水化为龙,故称龙湖。
蚌埠荆涂山:荆涂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怀远县境内,风景区因大禹治水、禹会诸侯、娶妻生子的历史故事而闻名。景区内著名景点有禹王宫、白乳泉、卞和洞、望淮楼、灵泉、圣泉、台桑及农家乐禾泉农庄等。
蚌埠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位于胜利中路科学文化宫西三楼,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由三个大厅组成半回行展厅,可以承接各种类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