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国跟团旅游带三角架合适吗

允许带的,只是这个比较重。
跟团旅游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旅行社。这不仅仅是保障我们游玩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保障我们安全。要确保选择的旅行社持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千万不要被“低价团”迷惑,这类“低价团”往往伴有一些其他付费项目,或者带旅客到购物点购物的行为。要选择一个靠谱的旅行社跟团出行。
2、明确跟团旅游合同细节。需要详细阅读合同,明确旅行的行程安排,食宿标准,旅行时间等问题,待一切问清楚之后再确定参团旅行。
3、出行物品准备。
旅行前准备行李不免有一些烦乱,但不管你去哪儿,只要记得带上以下八件重要物品,准备行李就变得容易多了:
(1) 钱和钱包
钱包,装上贵重物品,比如信用卡,护照,现金等,贴身保存。一般来说,要带上比预算多20%的钱,再带上20张1元面额的小钞、硬币。为防止意外,还要把备用的信用卡和身份证分开存放。
(2) 旅行包
不同旅行包适合不同的旅行。明确你的旅行目的---体育、娱乐、野外活动还是探险旅游,然后挑选适用的旅行包。旅行包的大小最好可以放在座位下、飞机或火车的行李架上。
(3)鞋子
穿上合脚的鞋子,带上一些干得快的袜子以免脚受潮。如果要走长路还要带点滑石粉洒在鞋上,这在炎热的天气可以避免脚出汗或长皮疹。上飞机时穿上最重的鞋子,并且多带双轻便鞋,这样在长途飞行中你可以脱掉鞋子以免它变脏。
(4)医药包
感冒药、止泻药、绷带、苏打水、止血棉塞、防晒霜、驱蚊剂等。抗生素也是必备品,它可以治疗严重腹泻、炎症、上呼吸道疾病等。
(5)消遣书
带本书路上阅读,你可以跟游伴交换书籍。选一本跟目的地的国家、民族有关的书籍,最好不是虚构的游记,读一些与勇气、自信、独立自主精神有关的故事。
(6)易干的外衣
棉、羊毛、亚麻衣服又重又过时,对旅游来说是不合适的。易干的衣服便于路上换洗。某些织物可以防潮,在参加海上划船、漂流等衣服容易打湿的活动中,可以尽量保证身上又干又保暖。
(7)适合各种天气的服装
你带的衣服取决于目的地的气候和你的旅行项目,但一般来说,一件轻便的雨衣是必须的,这件雨衣要有口袋、有帽兜。如果要带防风衣,就要带那种宽松的,里面可以加几件衣服的风衣。
(8)塑料袋子
可以把脏内衣和湿的游泳衣分开存放,袋子也可以分门别类放旅行用具和化妆品等。记住带上塑料袋和橡皮筋等小物品。
4、注意个人安全。
较为危险的地方不要冒险尝试,在旅行之前,将导游电话以及同行伙伴的电话留给家人,以防联系不到自己的时候,家人可以与旅行团的其他人取得联系,获知自己的消息。
5、旅行时谨记时间点与车牌号。旅行时,最好可以跟着导游,不要掉队,记清集合的时间点和乘坐巴士的车牌号,如果真的在游览时出现掉队的情况,要尽快与导游取得联系。
6、理智消费。导游可以通过我们购物拿到回扣,所以跟团旅行难免会被导游带到购物点去消费,我们消费时一定要理智,不要看到别人买,自己就也很有消费的冲动,购物点的物品质量和真假是难以保证的,所以尽量避免在导游带我们去的购物点买东西。

❷ 带什么相机去旅行 详细

当场晕倒,几个小时白费了。 买手表这问题看似简单,要准确回答却让人抓狂。首先是你买表干啥?纯粹看时间?运动记步?时装的装饰?收藏与保值?显阔?然后要看你预算多少,因为一块表的售价可以从一美元到十万美元。最后手表这东西还牵涉到个人的审美观和颜色喜好,而这些东西根本无道理可讲。 我 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以帮助别人为乐。但当我被问"买什么相机"我一般都很难回答。因为这问题和买手表一样不是半个小时能讲清楚的。尤其如果这位朋友对摄影 常识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光圈和速度,那情形简直就是鸡同鸭讲。我很原意帮助别人,但如果每帮助一个需要几个小时,每天我也不用干别的事了。如果您不了 解这些基本的摄影名词,可以先看一下我先前的《几个必要的摄影名词解释》。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旅游摄影相机的选择 关 于摄影器材的价格有一点要强调,付出与收获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获越少。打个比方,一个六千元的镜头其综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 只比一个三千元的镜头好10%,而一万两千元的镜头比那个六千元的提高可能还不到5%。是否值得花大价钱因人而异,这个世界上富有的完美主义者总是有的。 个人的收入和体力不同,所以旅游摄影器材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个人必须先掂量一下口袋里的钞票,然后到摄影器材店掂掂相机和镜头的份量,看看自己长途旅行是否背得起。 经常有人说:这照片拍得真好,用很贵的相机拍的吧?单反吧?佳能还是尼康呢? 你能区别出下面哪张照片是用单反拍摄,哪张照片是用普通相机拍摄的吗? 很难回答吧? 没有人可以单凭一张冲印好的照片判定是用单反还是用小相机,是用什么牌子的相机拍摄的。换句话说,小相机大单反都可以拍出好照片,各种牌子的相机都可以拍出好照片。 说 到旅游,轻装前进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你需要便携性好(能塞进衣服口袋里),那就不可能买数码单反只能买小数码DC,而小DC 的图片在细节保持上不如单反, 如果你要冲印大尺寸的照片或者经常裁剪照片重新构图,那么小 DC 的画质可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并且小DC 在高ISO 下的画质是惨不忍睹的;数码单反能保持 细节,并能解决ISO400 以上图片质量问题,但你必须承受数码单反比DC 贵得多的价格,大得多的体积和重量。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就是妥 协。如果我坚持找一位美丽,体贴,勤劳,有钱,智慧型的太太,精通英文,床上技巧高超,下床又做得一手好菜同时又是钢琴高手,我恐怕一辈子要打光棍。同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台完美的旅游数码相机。就风光摄影来说,如果完美的图片质量是唯一的追求目标,那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数码相机纯属浪费时间,我们应 该每个人扛一台巨大的座机去旅游,这种座机的底片有8x10 英寸或者更大,照片质量巨好无比,解像度超过最贵的数码单反十倍以上。但这种巨型座机每拍一张 需要至少三分钟的准备时间,没有自动对焦,没有自动测光。图片质量举世无双了,但这种座机明显不适合大众旅游。所以有人想追求完美画质的相机,那么首先抱 歉的告诉你,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相对的完美,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在我们想要的所有的东西之间平衡、选择。 我们想要尽量好的画质,但又想尽量轻便,还最好便宜,以及操作简单等等。 所以妥协的结果就是,我选择一台中低端的单反尼康D80 以及具备全手动功能的佳能A650IS。 我选择单反的原因是它可以让我在拍摄风景的时候有广角以及更好的细节,可以让我方便的裁剪重新构图而基本不影响画质。当然还有一些不是关键的理由就是可以帮助我拍人像(拍人像需要中长焦大光圈),高ISO 画质比较好,让我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拍摄余地更大。 当然小DC 的优势也很明显,最大的优势就是轻便,可以放进衣服口袋,其次还有一个很大的有点就是拍摄的时候可以无声,对于很多不能出声的场合,只能使用小DC,比如音乐会,或者抓拍偷拍不想引起注意。 在 需要便捷并且光线尚可的场合,我就携带小DC A650IS,在专程做旅游摄影的时候,我会携带单反D80,在一些重要场合,比如长途旅行或者出国旅游,我会两个都带上,嫌单反麻烦的时候就把单反扔在 酒店带上小DC,而且小DC 也可以作为单反的备机,万一单反挂了也不用捶胸顿足了。 单反机身的选择 至 2008 年,全世界有8 家数码单反厂家,它们是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就旅游摄影来说我一般推荐 Canon 或者Nikon,不是因为它们机身特别好,而是因为这两家公司拥有最全面的镜头系列,其他镜头厂商 推出新镜头的话首先都会推出Nikon 和Canon 卡口的。 每个单反厂商都会推出低中高不同档次的单反产品,对于单反机身,我目前采取的 原则是,在预算一定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端的产品,将钱投资在镜头上。因为镜头主要是光学产品,更新换代没有作为电子产品的机身快。假设你投入5000 块 买了一个镜头,5 年后因为这个镜头还可以在二手市场上值3000 块钱,而你花了10000 块买个机身,那么5 年后可能连2000 块都不值了。 单反镜头的选择 1.关于焦段: 旅 游摄影常用焦距最广很少广过20mm,长焦很少超过300mm。总结近几年两万多张旅游照片,其中大约93%是用28-128mm 这个焦段拍的,有4%是 用128- 300mm 焦段拍的,剩下3%用广角拍。总结了这个规律之后,我现在一般就带 16-85vr 一个镜头(在D80 上折合的焦距为24-12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想负重行军,那就只带一个标准变焦镜头;如果你钱只够买一个镜头,也先买标准变焦,它可以满足你90%以上的旅游摄影需要。 2.关于定焦和变焦镜头 单反镜头可分为两类,一是定焦镜头,二是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光圈大,成像好,变焦镜头光圈小,成像稍差。 旅 游第一要考虑的还是方便和轻装。所以一般不考虑定焦镜头。以我常用的 Nikon 16-85vr 来说,需要6 支定焦镜头才能覆盖同样焦段,它们是:28mm, 35mm,50mm,85mm,105mm 和135mm。 定焦头的光学素质最好,但一堆定焦镜头丁丁当当的实在不便携带,换镜头也麻烦,而且相机CCD 换镜头时容易进灰尘。而且定焦头不利于街头抓拍,换镜头最快 也得几秒钟吧,等你换好镜头,那决定性瞬间和人物早没影了。 3.关于标准变焦镜头(标变)和套头 135 胶卷相机的标准镜头(标头)是50mm(视角45 度),所以任何包含45 度视角的变焦头都可称为标准变焦镜头。我常用的标变是Nikon AF-S DX 16-85 ED VR。 对 初次购买DSLR 去旅行,我推荐购买套机捆绑销售的标变,也就是机身加套装镜头(简称套头)。扣除机身这些套头只售几百元, 等于半买半送了。套头又小又轻,重量不超过300 克,背包旅游轻装第一,如果只打算带一个镜头出门,最合适的就是套头。 以后升级了这套头卖二手也亏不了几个钱。 目前尼康和佳能的入门机型套装都是18-55mm 焦段的镜头,大致相当于传统 135 相机的 28-85mm,这个焦距段是最常用的,涵盖28 和35mm 小广角、50mm 标头以及85mm 小长焦。不少品牌的DSLR 还推出双镜头套装,除了 18-55mm 标准变焦镜头,另外奉送一个55-200mm 的远摄镜头,价格只比单镜头套机贵一千元,相当划算。 对于资金仍有余力的朋友来说,选择18-200 这个焦段的镜头(佳能和尼康都有)作为旅游镜头是更佳的选择,因为这一个镜头就覆盖了两个镜头的焦段,而且成像也尚能接受。 对 于资金充裕又比较更追求画质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更小变焦的旅游头,佳能是17-85IS,尼康是16-85VR,这个焦段虽然长焦不如18-200 覆盖 大,但是实际使用中,85 到200(折算后是128 到300)焦段实用的频度并不高,相反,前者在广角端多出的1 到2mm,因为在旅游摄影中往往要拍摄大 量的风光,广角往往比长焦更重要,所以这部分是非常实用的,并且由于这两只镜头变焦都比18-200 小一倍,画质也要更好,当然价钱也稍微贵一点。 4.关于光圈的大小 毫 无疑问大光圈镜头优势明显,进光量大利于防抖,而且拍人像时虚化背景好(大光圈小景深)。但大光圈镜头很贵("三大元"14-24/2.8、24-70 /2.8、 70-200/2.8 每个都是一万以上),而且很重很大,非常不便于旅游携带,就风光摄影来说,几百元和上万元的镜头画质区别不大,反正都以 F8/F11 等最佳光圈拍。大光圈镜头的优势在弱光手持拍摄。当然,如果没有大光圈镜头,就靠铁手+提高ISO 来补偿。关于如何练就"铁手功",请参见前 面发过的《美女教你如何拍照片》。 关于防抖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有了防抖装置,则安全速度可以降低两档到四档,也就是说200mm 镜头拍摄时原本需要1/200 快门速度,现在可以低至1/50 秒甚至1/25 秒依然能够得到清晰的图片。 在 光线不好的时候,相机有没有防抖有时成为一张图片清晰还是模糊的关键。所以防抖技术是相机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1995 年,佳能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带 防抖的135 单反镜头EF75-300mm F4-5.6 IS,这"IS"就是图像稳定器(Image Stabilizer)。到目前为止,防抖技术已经演变成了三个类别:光学防抖、电子防抖和感光器CCD 防抖技术。 所谓光学防抖就是镜头 防抖,这种镜头里有一个探测器和一个浮动光学组件,探测器能够感知你手抖动的情况(方向和抖动力度),镜头里的浮动组件随之进行反向补偿,保证了图片的清 晰。佳能把镜头防抖简称为IS(Image Stabilizer),尼康把它简称为VR(Vibration Rection),适马Sigma 把它简称为OS,松下简称为Mega O.I.S.,这些都只是名字不同,光学镜片防抖原理是一样的。 奥林巴斯和SONY(包括以前美能达)的数码相机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叫CCD 防抖的技术,手抖探测器不在镜头里而在机身里,而感光芯片CCD 被安装在一个浮动支架上,同样能根据手抖的情况进行反向补偿。 2006 年之前镜头防抖要技高一筹,可以降低安全速度三至四档(有厂家号称五档),CCD 防抖只能降低两档。2007 年随着Olympus E3 和SONY α 700 新产品的推出,CCD 防抖也达到(或者接近)了镜头光学防抖的水平。 我 认为CCD 防抖比较厚道,是正确的发展方向。CCD 防抖意味着所有的 老镜头都自动获得防抖功能,而不管是佳能的IS 还是尼康的VR,你必须购买新的 IS 或者VR 防抖镜头。比如佳能EF70-200mm F2.8,此头售价人民币8,500 元,而它的防抖版EF70-200 F2.8 IS 则售价高达13,000 元,实在是太宰人了。 最后介绍电子防抖。电子防抖只出现在小数码相机里面,我还没听说哪台DSLR 有电子防抖的。对电子防抖我也只有三个字:骗人的。 第 二章的名词解释我们说过,光圈,快门和ISO 三者联合决定曝光是否正确。光圈只有那么大,如果快门低于安全速度两档,电子防抖就是把ISO 从100 提 高到 400。 这样一来快门速度上去了,图片清晰了,但付出的代价是图片质量的严重下降。其实我们根本用不着这个电子防抖,在菜单里面人人都会调 ISO。 结论:第一购买CCD 防抖的相机,第二购买光学防抖的镜头,不买电子防抖的玩具。 摄影附件 除了相机本身,以下三种摄影附件非常重要: 1. 三脚架。好脚架胜过好镜头。 2. 圆形偏振光滤色镜,简称偏振镜,英文简称CPL (circular polarizing filter). 3. 充电器,备用电池和充足的存储卡。 以上三种附件除了三脚架外都不存在重量的问题,无论如何是要和手机钱包一起携带的。 三脚架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克服困难也要带上,除非你从不拍风光和夜景,也从不和家人一起合影。 三脚架和云台一般也就是两公斤,坐火车上飞机作为行李托运,或驾车远游时放在行李箱,并不麻烦。 如果你实在嫌麻烦,可以在到达景点后把三脚架留在酒店里,但自驾车或者搭乘旅游大巴时一定要随车携带。为什么: 1. 三脚架可作防身武器,特别是在治安欠佳的景点。优质三脚架配优质铝镁合金云台,在歹人的头上砸个大窟窿是没问题的; 2. 三脚架还可作拐杖或者扁担使; 3. 方便自拍以及家人合影,使你不再咬牙切齿。没有三脚架你可以请别人拍,但很多时候那人拍得非常烂,不是人被腰斩就是关键景物没拍进去,你一边恨得咬牙切齿一边还得陪笑脸谢谢人家; 4. 风光片经常需要用到大景深,光圈一般在F8 到F16 甚至F22,而且拍摄风光片必须使用ISO100 最低感光度,此时即便是在白天,很多时候快门速度将在 1/10 秒甚至更慢,没有三脚架是万万不可的; 5. 对于日出,傍晚以及夜景的拍摄,没有三脚架还不如在家睡觉,省得浪费时间。 很 多促销活动都买相机送三脚架。这些三角架又小又轻,小数码DC 自拍用还马马虎虎,数码单反装在那些免费送的三脚架上,风一吹就晃,还不如不用。三脚架当然 是越大越重越稳,但旅游摄影不是影楼人像,太重的三脚架显然不现实。我们需要又轻又结实的三脚架,最佳选择是碳素(碳纤维)材质的三角架,其次是铝合金三 脚架。碳素三脚架价格昂贵,最便宜都要近人民币一千元,但三脚架多花点钱绝对值得。数码相机和电脑一样,过两年就不值钱了,但一个优质三脚架可以用二三十 年,依然结实,也不会过时 。 我认为好三脚架比好镜头还重要得多。风光摄影特别是夜景,一个几百元的套机镜头(所谓的狗头doggy lens)架在稳定的三脚架上用中等光圈来拍,比一个上万元的镜头用最大光圈手持拍摄的效果还要好得多。最好的三脚架也不过四千多元,对比那些动则上万的 镜头,谁更值得? 三脚架一般都和云台分开卖。云台是连接三脚架和照相机的装置,非常重要,三脚架再结实,如果云台很差,一样不稳。所以在买三脚架的时候就要一并考虑云台,架子加云台才是一套完整的三脚架系统。 下 面解释一下偏振滤色镜。在胶卷时代,风光摄影师都要随身携带大量的滤色镜,如中黄,浅红,灰渐变,星光镜等等,所以摄影背心都有很多口袋。在数码时代,除 了偏振镜以外其他所有的滤色镜都可以用电脑后期制作来替代。偏振镜从古至今都是拍摄风光片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消灭玻璃和树叶的反光,使色彩更加浓郁, 蓝天更加蓝,白云更加白,拍瀑布的时候还可以当中灰减光镜用,把流水拍得丝般顺滑。 关于偏振镜还有一点很重要, 如果几个镜头的口径不一样,就要带几个不同口径的偏振镜。当然也可以只带一个偏振镜外加几个转接环,但转接环扭来扭去的麻烦,而且转接环往往会让原装镜头 遮光罩无法使用。所以在购买DSLR 镜头的时候就要 想到滤色镜口径的统一。 对于佳能Canon 数码单反来说,EF17- 40,EF24-105 和EF70-200f2.8 三支镜头覆盖了从17 毫米超广角到200 毫米长焦,它们的 滤色镜口径都是77 毫米。 关于备用电池和存储卡这就不必解释了,当然是多多益善。现在是2008 年, 国产数码相机电池是白菜价,4G 的SD 卡还不到人民币一百元,多买几个吧。 结束语 我 本人并不是技术狂也不是摄影器材收藏家,我对照片本身更有兴趣,摄影器材只是我的工具。每次看到那些震撼的照片我都在想那作者本人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然 后再用镜头语言将这感受表现出来的,我并不关心他用的是什么相机和镜头,也不关心光圈和快门等技术数据,就如我看《三国演义》时并不关心罗贯中用的是什么 毛笔,中楷还是小楷。 07 年我在稻城和斯德哥尔摩用的是佳能A610,一款500 万像素的小DC,一样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照片。2008 已是数码相机的成熟期,现在任何一款入门级DSLR 用5 年前的标准来看都属于石破天惊之作。对于器材,我们不该再抱怨。 不管牛头狗头,最重要的还是镜头后面那个人头。如果一定要说器材,就风光摄影来说一个摄影者是否尽心主要看他是否总带着大中型三脚架,就人文纪实来说主要看他在上厕所的时候是否也带着小傻瓜机。只要自己用心,什么相机都能拍出好照片。

❸ 出国旅游,这33条禁忌你都知道么

1.英国:不要比划剪刀手
大多数人拍照喜欢比划可爱的剪刀手(V字),但在英国千万不要做这个手势,掌心不要向内手背向外,尤其你面前有人。因为这会被认为是挑衅或侮辱,手背向前在英国有“f~kyou”的意思!这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法国扬言要砍掉所有英国人射箭的手指头,结果最后英国大胜,因此摆出手指来炫耀自己是完好无损的。
2.土耳其、法国、希腊、中东国家:避免使用“OK”手势
在大多数国家“OK”手势代表“没问题”,“好的”等意思。但在巴西,做这个手势无异于对他们竖起中指。在希腊和土耳其,这个手势也相当低俗,相当于影射对方是同性恋者。在撒丁岛和希腊地区也表示“滚开”的意思,如果下出租车时别人对你说goodluck,你比划一个OK手势,那这就误会大了。在法国、比利时,类似像圆一样的手势代表着0,言外之意是你觉得对方很Low,没什么卵用,一钱不值!而在有些中东国家,“OK”手势更是邪恶的象征……
3.南美、西非、希腊、泰国等国:当心使用“顶呱呱”手势
竖起大拇指在咱们看来是表达“厉害”“赞同”的夸奖之意,但在许多南美洲国家、西非、希腊、俄国、萨丁尼亚和义大利南部,“顶呱呱”手势相当于比中指的侮辱手势,几乎就跟骂脏话一样过分。在泰国也表示谴责、辱骂的意思...所以也一定要当心使用这个手势。
4.菲律宾、日本、新加坡等国:千万别用“勾手指”手势
“勾手指”在咱们多为活跃气氛,开玩笑时使用,也是撩妹撩汉专用姿势!但在大多数国家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尤其在菲律宾!更是千万别用这个手势呀!因为这就是专门叫狗狗的手势。而在日本和新加坡,这个手势更是代表着死亡。
5.意大利:不允许喂鸽子
在很多影视剧里,男主女主喂鸽子的画面一定非常浪漫!兴许很多人也想着拍出一两张喂鸽子的美照,但如果你在意大利,千万不要这样做!意大利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喂鸽子”,如若不从,有可能面临高达600美元的罚款。
6.法国和英格兰:禁止在火车站台接吻
法国在1910年立法规定,禁止情侣在火车站站台上接吻,据说是为了防止情侣接吻难舍难分而导致火车晚点。虽然现在这条法律已经基本听不到了,但是也别贸然在站台接吻。在英国的柴郡,火车乘客不允许在站台逗留、亲昵话别,也不允许接吻。如果你真的有很多离别的话要说或想要接吻,你可以去接吻区,吻够了再回来上车吧。
7.新加坡:禁止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颁布口香糖禁令的国家,政府坚决禁止进口、销售和制造口香糖。在新加坡吃口香糖会受到处罚,想必大多数人都很清楚了,毕竟这个国家随地吐痰都可能被鞭刑……
8.马来西亚:禁止在公众场所吃榴莲
马来西亚、文莱、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虽然大量生产榴莲,但却因为榴莲味道太过浓烈,禁止在公众场所吃榴莲。在这些国家,很多场所都可以看到禁止榴莲的告示牌。新加坡更是铭文规定,在地铁、公交车上,禁止携带榴莲,违者会处以罚款。
9.不丹:全面禁烟
不丹这个佛教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禁烟的国家。他们认为,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还是严重亵渎宗教对行为。在不丹,如果房内有人吸烟,警察有权破门而入,掐息烟头。而且吸烟者必须出示海关收据,如果无法出示海关收据,将面临五年监禁。外国人最多可以带不超过150克的烟草入境,如实申报价格后会被课以200%的税费。
10.俄罗斯:驾驶脏车会被罚款
为了保持城市的干净美观,莫斯科禁止驾驶脏车出行。开着一辆脏兮兮的车上路,是要被罚款的,但罚款金额可以讨价还价。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条规定给了当地警察乱收费的理由。
11.丹麦:不开车灯上路是违法
丹麦规定,白天驾驶也要打开车大灯。很多车都会配备日间行车灯,行驶时一定要打开,否则将会面临70欧元的罚款。白天开车灯行驶是为了让行人更容易察觉到汽车行驶,否则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12.希腊:用三脚架拍照须经官方允许
在希腊,不准随意拍照,尤其对使用三脚架的拍照人员控制更严,立三脚架须经过官方同意(据说自拍杆不受影响)。也不允许随便拍摄古迹,否则会受到惩处。
13.诸多国家:某些情况下禁止拍照
在阿拉伯国家,未经允许不可拍摄女性,尤其是戴面纱的女性;在阿联酋,法律禁止对政府机构、王宫、军事安全要地,以及外国驻阿使馆等建筑物进行拍照;泰国人忌讳参观寺庙的人随意给佛像拍照或抚摸佛像,游客也禁止对僧侣和王族拍照;朝鲜不允许对军人和平壤的平民拍照;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较为保守,不喜欢贸然被拍照。总之,在国外拍照前,一定要分场合、先询问清楚为好。
14.伊朗:禁止议论婴儿的眼睛
伊朗人对婴儿的眼睛最敏感,来客若出言不慎,双亲会出钱让人挖掉婴儿的“邪眼”。所以一定要记住,到伊朗千万不要说人家宝宝的眼睛大,或者水汪汪什么的,就算你是夸奖也不要贸然!而且不要用手指着评论,更不要去主动抚摸宝宝……否则害了人家宝宝就不好了。
15.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不能冲撞黄牛
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黄牛是神明的“神牛”。尼泊尔政府甚至将黄牛定为“国兽”,谁若伤害、鞭打它,是要罚款和判刑的!若“神牛”走近身边,应把最好的食物送上。在公路或闹市遇到了“神牛”,行人或车辆都要回避、绕行。
16.清真寺:脱鞋,且注意穿衣风格
所有人,不管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在踏入清真寺前都要脱鞋。游客也应该遵循穆斯林的穿衣风格:男士应该穿长裤和长袖衬衫;女士应该遮住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虽然各国对此的严格性会有所不同。女士必须围头巾,如果你没有,在很多大的清真市入口处你可以借一条。
17.柬埔寨:不要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在柬埔寨,如果你吃光盘子内所有的食物,这表明主人没有招待好你,因为你没有吃饱还想要。
18.泰国:外出一定要穿内裤
这是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法规,泰国法律规定,离开寓所时未着内裤是违法行为!有人不服了:“我就不穿怎么了,-警察又怎么知道我穿没穿内内?-”千万别傻啊,泰国警察专业“透视”20年,一看小内内有没有透出边边就知道该不该抓了!对于不喜欢穿内内的亲们,出门前可别忘了这件事啊!
19.澳大利亚:周日下午不要穿粉色热裤
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法律规定女性在周日下午是不可以穿粉色短裤的。所以,如果你恰好在周日下午来到墨尔本,不管你多么喜欢你的粉色热裤,还是先忍忍吧…
20.意大利教堂:忌短裤和无袖上衣
无论何时,无论男女,去意大利教堂,都必须穿着谨慎,不允许穿短裤和无袖上衣。在教堂门口会有警卫或教民检查,所以在出发的时候记得带上一件长袖衫或其他套头衫。
21.美国:砍伐仙人掌可入狱25年
如果你对美国10年多次往返签还不过瘾,想在美国停留更长时间,可以试试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砍仙人掌,因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无故砍伐仙人掌是属于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
22.加拿大:不允许全用硬币结账
加拿大制定硬币的使用规定,其中也包括用多少硬币付款才合理。例如,价值10美元的商品是不允许全用硬币购买的。20美元以上的物品,也不允许全用一元的硬币。
23.埃及:不要向碗里放盐
埃及人虽然好客,但是他们的烹饪却有些温柔的自我。去埃及旅行,不要在你的碗里加盐,因为这被看作是对厨师的侮辱。幸运的是,由于埃及人烹饪时经常使用大蒜、洋葱和其他芳香剂,埃及的食物还是很可口滴~
24.匈牙利:切记喝酒水时不要碰杯
匈牙利人敬酒的时候不会碰杯,因为在1848年奥地利人曾经在杀害13个匈牙利烈士后用碰杯而庆祝。从那时开始,匈牙利人就发誓,在150年内不会用啤酒来干杯庆祝。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这个传统还一直保留。
25.沙特:公共场合喝酒违法
沙特阿拉伯是戒律最严的中东国家,在这个国家喝酒是违法的。虽然当地政府对游客相对宽容,允许居住在特定区域的游客饮酒,但也规定游客必须躲在房间里,紧锁房门,安静地饮酒才行。如果在公共场合喝酒且行为不检点,很可能被控告并遭受鞭刑。
26.泰国和印度首都:买酒有限制
在泰国有个规定,凌晨两点以后不允许买酒,否则会被警方处以罚款。而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周二周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为禁酒日,这些天就算再神通广大的人也休想买到酒。
27.乌克兰:送花的数量一定要是奇数
在乌克兰,如果你打算送花,一定要确保花束是奇数,因为偶数的花束是送在葬礼上的。如果你要给女主人送花,或为庆祝生日或其他特殊节日,不要送黄花或复活节百合,因为这些花也只是为葬礼准备的。
28.法国:不能送康乃馨
在法国,送什么都不能送康乃馨!!康乃馨在法语之中与“纽扣”同音,被称之为“魔鬼之眼”,在法国属于不祥之物。所以如果你送康乃馨给人家,碰到脾气大的,保不准就动手了……
29.西班牙:女人上街不戴耳环,等于没穿衣服
这主要来源于西班牙的一句谚语:如果一个女人没有戴耳钉或者耳环,就等于她没有穿衣服。在西班牙,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女士,哪怕是七八十岁,她的脖颈上也挂着项链,耳朵上戴着耳环。虽然这不是必须的,但入乡随俗也是一件美事。
30.美国和英国:不要随便说“I'msorry”
在美国和英国,“I'msorry”可不能随便说出口。它和“Excuseme”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抱歉(Excuseme)”是指无关紧要,轻描淡写的致歉语。更多旅行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一块去旅行,ID:TravelTV。而“I'msorry”的意义就相当深刻了,如果为了客气说出口,常会被对方抓住把柄,追究实际不属于你的责任,到时只有哑巴吃黄连了...
31.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摇头=Yes点头=NO
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摇头或者歪头表示同意,点头却表示不同意!正好和咱们相反,恩....去那边旅行的童鞋,真的要好好适应一下,不然就有可能误会了…
32.日本:忌讳三人一起合影
日本人很忌讳三人合影,他们认为站在中间的那个人,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详的预兆。所以,在日本和当地人合照时千万别和人家拍3人照,他们的“站在中间”可不是咱们理解的受人敬重的意思!
33.印度尼西亚:切忌抚摸孩子头部
印尼人认为头是人体最神圣的部分,孩子的头部则被视为神明停留之处。如果不注意触犯禁忌,会引来当地人的不满,可能会受到公然指责。所以去印尼旅行,切记千万别摸人家小孩的头。

❹ 有哪些国庆必备的旅行神器

1.一次性压缩毛巾
一次性毛巾有薄厚款可选,洗脸更方便,而且去污力很强,洗完脸内之后还可以容擦鞋,丝毫不浪费。
2.一次性马桶垫
公共马桶非常不卫生啊
尽量能不用就不用,如果一定要用那么要带一次性马桶垫
3.防狼报警器
女生出门旅行身边又没有男生,很有必要带一个,以防万一。
4.旅行隔脏睡袋
出去玩最重要的开心,但是卫生问题也是头等大事,带上隔脏睡袋免去一切烦恼。

❺ 中国游客在德国国会大厦前行纳粹礼遭当地巡警拘捕,出境游如何避免高调“作死”

想要出境游,一定要做好攻略,提前了解好目的地的文化禁忌。根据英国报纸《卫报》报道, 有两个中国游客, 在德国议会大厦外面因非法向纳粹敬礼而被逮捕。德国议会大厦, 在德国是一个强大的象征,根据德国刑法典的规定,传播或在公开场合使用违宪组织标志,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罚款。其中旗帜、图形、制服、口号、问候礼都属于“符号”的表达形式。

此外,还有很多国家也会有很多令我们无法理解的禁忌。在希腊,国家有一条规定,用三脚架摄影必须获得官方许可;在伊朗,不允许评论婴儿的眼睛;如果去意大利教堂,一定要避免穿短裤和无袖夹克;匈牙利人敬酒时不碰杯;在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家,绝不可以伤害或鞭打黄牛。此外,在各国主要机场的出入境窗口区域一般禁止摄影,在不同国家的军事区域也禁止摄影。

❻ 出国旅游三脚架必须要带吗

带好护照,就行!
三脚架,不是必须品!

❼ 出国旅行,带什么镜头

首先,要看你出行的目的,搞摄影创作就多带些镜头,两机三镜比较合适,5D3挂16-35,24-70,60D挂70-200。三脚架是必备的。

纯玩,拍到此一游照则尽量轻装,一台单反加一台小长焦机足够了。

我陪太太去欧洲8国游,拍摄目的是到此一游,带了一台尼康D700,临时配了一支腾龙28-300VC,出片并不显狗。还带了一台卡西欧18倍变焦的小卡片机ZR700给太太用,等效焦距25-450mm,远近皆宜。

❽ 外出旅游都应该准备什么物品

一、证件类

1、身份证:车票、门票、住宾馆或是特殊身份检查的时候会用到。

2、签证、护照:出国旅行的人会用到,上面是所有的个人信息,出入关卡的时候会用到,切记随身携带。

3、驾驶证:在外租车的时候会用到。

4、备好一个精致而多功能的钱包,收纳好现金、银行卡、车票等。

5、行程单:酒店、航班等预定信息。

6、行李牌,所谓行李牌就是填了个人的信息以及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的小牌子,栓到行李箱和手提上,如果行李丢失的时候手机没电啦可以联系紧急联系人找回行李。

二、洗护类
1、牙刷,牙膏,酒店提供的牙刷和牙膏一般材质都比较差,往往会戳的牙龈疼,个人也会觉得不卫生,所以备上便携装干净,卫生。

2、洗发水,沐浴露,身体乳。
3、面部护理,洁面乳,水、乳、霜、粉底,口红(唇膏),防嗮霜,面膜贴等。男士可按需携带。
4、梳子,小镜子,毛巾,小包装的湿巾,男士可带剃须刀,女士可带独立包装的卫生棉可防万一。

三、随行服装
1、要是去气候炎热的地方,可拿一些容易干的衣服。如果去寒冷的地方,可以带冲锋衣、抓绒、毛衣、牛仔衣这类衣服,耐脏不经常洗。
2、至少带上内衣两套,袜子3双(一次性若干)手套1双,帽子1个,口罩2个,U型枕一个,最好是充气式的便携,眼罩一个,飞机和火车上会用到,围脖1个(围巾太长繁琐不方便,建议用围脖同样起到保暖效果)太阳镜1个。
3、鞋子:舒适的运动鞋。

四、其他物件
1、电子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耳机,充电器,移动电源。出国手机需要开通全球漫游,备上转换插头,办好当地手机卡或流量卡。
2、相机,摄影爱好者会有一个专业的相机包里面包括了镜头,三脚架,充电器,备用电池,快门线等等,多配几张存储卡,如果去极寒地区还需保护好镜头,以防冻坏。
3、一个记录有旅游攻略的笔记本和一直笔(多带一只笔芯)可记录随笔。爱画画的可带一只速写本。
4、徒步旅行的建议携带:登山包,保温杯,户外手表,GPS或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