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附近一日游景点
『壹』 醴陵的旅游景点有哪几个
醴陵拥有渌江书院、渌江桥、宋名臣祠、醴泉井、状元洲、文笔峰及日本佛教曹洞宗发源地云岩寺等人文古迹。还有仙岳山、西山、官庄水库、醴泉井、寨子岭等自然景观。
『贰』 春天到了,醴陵周边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春游呢
韶山红色文化一日游 线路特色:畅游伟人的故乡线路设计:D1毛泽东铜像→毛泽东纪念馆→滴水洞→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园线路指导: 上午:先去毛泽东铜像,毛泽东铜像位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大门前80米处,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然后去毛泽东纪念馆,纪念馆现有十二个展厅,其中八个展厅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业绩展,四个展厅为专题陈列:《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一家六烈士》。展厅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突出陈列主题。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参与情景陈列,互动感强。从纪念馆出来,去滴水洞,滴水洞似洞非洞,神奇秀丽。青山如屏,漫步其中,吸一口清新空气,听一回清脆的鸟鸣,真是神仙过的隐居日子。进入门楼,左边是个小水库,右边是傍山建筑。沿途山壁上有许多碑石题字。
下午:先去毛泽东图书馆,再去毛泽东故居。故居属三合院,泥墙瓦房。房前农田阡陌,一池碧水中,荷绿如茵,结白的夏荷花,吐着缕缕清香。走进故居,里面的摆设一切依旧。毛泽东纪念园景区内主要有清水塘湘区委员会旧址、武昌农运所故居、遵义会议旧址、茅坪故居等15个微缩景点,从多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光辉的革命历程。 井冈山其实是一个行政区域名,主要由井冈山市(指山下新城区),厦坪,茨坪(山上主景区),茅坪(八角楼等),龙市(会师地)等地构成。每年的4月-10月是主要的旅游季节,7月-9月是旅游旺季。下面就井冈山旅游的各方面介绍如下:
一、行
从红色旅游推行以来,井冈山的交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都能直达井冈山。
机场:目前开通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的航班,机场经高速距井冈山市约40分钟车程,距茨坪约一个小时。
火车:目前开通了北京,上海,深圳和南昌的直达列车。井冈山火车站位于山下的新城区,是笔者所见过的全国最好的县级火车站。出站后可搭乘公交车(9元)或的士(要是运气好,有返程上山的车,大概15-20元每位)去茨坪景区(属于老城区)。
汽车:南昌长途汽车站(在八一大道新天地电脑城旁)有直达车,但班次不多。也可在南昌长途汽车站坐高速到吉安长途汽车站,转由吉安城南车站坐车去井冈山(注意是茨坪车站)。另长沙和深圳还各有一班汽车直达。
自驾游:井冈山高速公路属于赣粤高速的分支泰(和)井(冈山)高速,南边经赣州,北边经南昌,吉安。
井冈山目前景区实行景区交通,自驾车和旅行团用车都被要求在游客服务中心换乘。随门票发售。能去到所有的景区,车票与景区门票的有效时间都为48小时(票面只显示上午与下午,时间安排得好的话可达52小时)。
二、住
井冈山因红色旅游的特殊性,主景区茨坪有大小宾馆上百家,几乎江西所有的省级机关在井冈山都有接待用宾馆(以前叫招待所)。7-9月最好提前预订。房价因季节而有所变化
三、吃
俗话说:靠山吃山。在井冈山要想满足嘴,那最好以山野为食:竹笋,石鱼,石蛙,山鼠等等,还有一些山里面的野菜。一则因为山货野味,二则因为是风景区,所以价格一定要问清楚,最好先讲定。要不然在市场经济下,革命老区的人也不会太淳朴的。大家也可以品味一下“红军套餐”----红米饭,南瓜汤。还可以品尝下井冈山的红米酒。
四、购物
井冈山购物以食品和纪念品为主。本人觉得,工艺品方面,有特色的东西不多,竹制的笔筒还不错。食品如香菇,木耳,茶树菇等都还可以,还有蜜饯,价格方面都还算合理。
五、玩(最重要的)
井冈山景区实行通票(只有此门票),门票从出售时间算起,有效期为48小时,价格156元,需外加80元景区交通车费。 包括历史人文景点:黄洋界,北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旧居(*),大井旧居,百竹园造币厂(*),红军谷(*),小井红军医院(*),南山公园(*),会师广场,龙江书院,会师纪念塔,八角楼,茅坪红军医院,步云山练兵场,红四军部,象山庵。自然景点:水口,龙潭,主峰,笔架山。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行免费制度,需提醒的是周一下午闭馆。
由于井冈山景区非常分散,而门票的有效期只有48小时,故无法到达所有景点。上述景点中加(*)为不推荐行程,以免浪费时间。重点推荐两日游景点及线路为(括号内为大致需要的平均游览时间):
A:笔架山(最美的自然景区,四月中下旬风景最好,十里杜鹃竞相开放,4个小时。当然也可以坐索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1小时)----大井旧居(0.5小时)----水口(以瀑布为主,需爬山,2小时)-----主峰(五指峰,远观即可,一定要和钱山留个影,0.5小时)。
B:龙潭(以瀑布,潭水为主,需爬山,2.5小时)----黄洋界(领导人去井冈山必去的地方,0.5小时)---茅坪景区带(八角楼,茅坪红军医院,步云山练兵场,红四军部,象山庵,2小时),时间充足的话可去最远的龙市景区带(会师广场,龙江书院,会师纪念塔)。
散客自助游的话,中途各景点之间换乘交通车需要点时间,故尽量将时间设定得充裕点。
要是还有闲暇的话,下山后可去井冈山市新城区转转,一座完全新建的现代化城市,唯一让你觉得奇怪的是无法找到中心,因为这是一座目前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城市之一,空旷,冷清,马路上都少有人经过。
长沙两日游 线路特色:风光无限,遍览长沙风情线路设计:D1湘江→烈士公园→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D2岳麓山→岳麓书院→橘子洲→天心阁线路指导: D1:
上午先到沿江风光游览,长沙湘江风光带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沿湘江南的湘江黑石铺大桥,北至月亮岛北端,长约10公里。全线风光带充分体现了湖南自然风光,环境优美,是游人观光小憩的好去处,也是市民晨练晚游的佳境。中午可在沿江风光带橘子洲大桥附近的好吃街——坡子街解决午餐。
下午行程约10.5公里,沿途可去烈士公园,烈士公园是长沙市最大的公园,位于长沙城东北部东风路1号,是座集纪念、游览和娱乐的综合性公园。接下来去湖南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创办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开福区,与风景秀丽的烈士公园毗邻。湖南省博物馆荟萃了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展现了湘楚文明的来龙去脉,每年吸引数十万南来北往的中外游人前来参观,是人们了解湖湘文明进程、领略湖湘文化奥秘的重要窗口。
最后去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在世界之窗玩到晚上,再看夜色的世界之窗又是另一种景色,晚餐可在附近西湖楼吃。
D2:
岳麓山是南岳72峰之尾峰,海拔300.8米。岳麓山风景区既有幽谷峻岭、江河湖泊、以及种类繁多的自然动植物,更有久远丰富的文化古迹。它坐落于长沙市二环线之内,象一条绿色的巨龙卧在湘江西岸,是十分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下山后可去游览“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潇湘洙泗——岳麓书院,看看之后游览长沙市小景区,先去王陵公园或橘子洲,橘子洲位于长沙市湘江之中,砥柱江心,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俨然似一艘墨绿色的巨舰浮于湘江之上,为湘江中名洲之一。
最后再去天心阁,天心阁与岳麓山遥相对峙,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亦是古城长沙仅存的城市标志,是人们到长沙必游的胜境。炎帝陵殿:始建于公元967年,1654年毁于香火,1986年6月重新修复。炎帝陵殿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亭前矗立着“炎帝陵”汉白玉碑;第三进为主殿,殿堂正中厝放香樟木雕塑的炎帝神农氏金身祀像;第四进为墓碑亭,中央竖汉白玉墓碑;第五进为陵墓,封土高4.58米,宽6.47米。殿外有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御碑园: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之北,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由碑廊、九鼎台、《神农功绩图》等构成。园中珍藏了自北宋以来,历代皇帝每次祭祀完毕所刻的御碑,数量多,规模大。介 绍 炎帝陵位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炎陵山上,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寝陵。陵山方圆1公里,山上古木荫蔽,山下洣水环流。炎帝陵殿金瓦红墙,庄严肃穆,壮丽堂皇。陵殿附近依山傍水,建有圣寺,天使馆、咏丰台、圣火台、鹿原亭等建筑群落。
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自古以来便得到上起帝王、下至百姓的尊崇和祭奠。对炎帝的祭祀,民间始于夏,官方见于周,帝王起于唐而兴于宋。以后历代皇帝便“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每次祭祀完毕即刻御碑以作纪念。
建国以来对炎帝陵的建设和祭祀活动,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政府领导的重视,举行了多次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 门票·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08:00-19:00。
交 通 从株洲汽车站到炎陵汽车站,每天有10余班汽车往返,路程225公里左右
『叁』 醴陵市旅游景点
(一)醴陵八景
三刀石(许真君杀恶蛇)、状元洲、醴泉井、白鹤晴岚(相传丁令威在此成仙)、南屏耸翠(昭文书院)、圣池瑞渌、金鱼烟雨、东台集凤(几个青年在此结茅成庐,后名就功成,后人把此称为东台集凤)。八景中只有状元洲算保存比较好的。
(二)渌江桥与状元洲
渌江桥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始建于南宋处间,曾名渌水,渌江,至正,乐乐,惠民,以渌江桥名最久。原为木墩木梁结构,改建为石墩木梁。自宋至清多次毁于洪水和火灾。清朝乾隆处间醴陵富绅彭之冕曾二次捐资重修渌江桥,两次带领民众修筑渌江桥。1918年北军在撤退时在木梁上挖坑数十个,塞以棉絮,浇以煤油,纵火烧桥,全桥烧成灰烬。1924年富绅陈盛芳倡议建石拱桥,并捐银元3.4万元,田租250石,连同政府拨款和全县认捐等25万元由傅熊湘方主修。(长186.7米,宽8米,10孔) 。全桥用望城麻石建成,当时来醴的船只均义务承运几块建桥麻石至工地。1925年竣工,康有为日题写“渌江桥”3字,傅熊湘撰写渌江桥碑文,刻嵌于下首桥侧。
1928年1,2月,秋收起义的醴陵农民军与安源革命军第二团组织农民攻城,均在渌江桥激战。
渌江桥有6孔麻石拱支桥连状元洲,“孔”与“公”相通,因此人们习惯称它为“六公(孔)桥”。状元洲宛如一停泊在渌江河中的绿船。醴陵虽有“状元洲”,但从隋科举到清朝1300多年,醴陵文人,武将名臣很多,却从未出过1个状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以此为刑场,在此屠杀了大批革命志士。孙小山就是被害于此。1930年毛泽东与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曾驻于此。
(三)屏山寺
屏山寺,位于王坊乡屏山村与萍乡交界外头。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寺内有唐朝宰相房龄亲笔题写的“吴楚古刹”石碑1块,在株洲地区堪称“第一碑”。现在的屏山寺由萍乡、醴陵两地的民众捐资所建。大概是这个原因,它朝醴陵和萍乡开了两扇大门,一庙朝两省开山门,这在全国都不多见。
(四)云岩寺
唐朝年间昙晟和尚云游至贺家桥九峰麓,见此山岩陡峭,祥云萦绕,遂面壁坐禅。他归寂后,皇帝赐建寺。唐皇帝谥“无住大师”。昙晟圆寂后,得舍利千余粒。醴陵云岩寺各江西云岩寺平分,两处建塔。。
经其弟子洞山良价创立了曹洞宗。南宋期间日僧道元入宋,在其十几代第子天童如净处学法,回国时如净传给他四副法器(袈裟、《宝镜三味歌》、《五位显诀》、半身佛相)。1227年永平道元携四件法宝回日本,在日本发展迅速,至今延绵不衰。云岩寺是曹洞宗之发禅地,被称为“曹洞祖庭”。1983年日本佛教界曾组团来云岩寺寻根。云岩寺建筑群体宏伟壮观,有山门,大雄宝殿,昙晟塔等,除此之外还有放生池,云岩,龙井等景观。
(五)仙山公园名胜古迹
1、红拂墓、靖兴寺
红拂,姓张名出尘,是隋朝宰相杨素的艺妓,当初李靖以平民身份拜谒杨素,红拂女执拂其中,仰慕李靖才华,夜晚红拂女女扮男装,与李靖私奔。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奉命征伐,其妻红拂相随,不幸在途中染病而亡,李靖将红拂女葬在山水环绕、风景优美的西山,并修建靖兴寺。1829年靖兴寺移建现址,1924年红拂墓重修,座西朝东,为三合土筑,基部为八方形,墓碑正面刻“红拂之墓”,左右刻对联“红拂有知应识我,青山何幸此埋香。”
2、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座落在西山半山腰,三面环山,面向渌江。
渌江书院渌江书院以宋,元,明的学宫(原在武装部文庙内)故地作基础,于乾隆十八年创建的。最初建在城内朱子祠内(现醴陵一中内)右侧。后鉴于书院办在场内,不便学习,1825年迁到西山,。书院座北朝南,依次为头门,讲堂,内厅。内厅两侧有斋舍。渌江书院拥有保存较好的考棚,是当年学生们参加考试时的地方,这在全省都属少有。
朱熹曾两次到醴陵,在学宫讲过学,醴陵人士为朱熹绘有画像,朱熹自题绝句,像与诗镌于碑石,至今犹在。
渌江书院一般均是名流掌教,其中最突出有左宗棠,陈梦元等人。左宗棠为第十届山长,在渌江书院主讲过。两江总督陶澍回安化,道经醴陵,官绅请左宗棠写了一幅门联,陶澍一看十分欣赏,即驱车书院见左宗棠。左回拜时,陶留之通夜长谈,并订儿女婚姻。渌江书院是左宗棠的发祥地。咸丰十年,左宗棠已是清廷名将。他率军过醴陵,满城文官武吏列队欢迎,左宗棠仅微微点头示意而已。但当他发现迎候队伍中有当年的学生时,却连忙下车握手,偕携行十余里,谈笑风生。后来左宗棠总督曾致函书院,邀学生们前往共事。可见左宗棠对书院和学生感情之深。
后书院由小学堂改为中学堂,后又办师范,一直是革命人士活跃的地方,李立三,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上将宋时轮、陈明仁等早年都在这里上过学。
3、宋名臣祠
宋名臣祠原名“三公祠”,清光绪年建于渌江书院左侧,为祭祀醴陵籍南宋名臣吴猎及杨大异,皮龙荣三人而建。
吴猎,南宋进士,曾经从朱熹读过书,颇有成就,官至学士、四川安抚兼成都知府,主张抗金,反对议和,曾抵御金兵入侵有功。在四川任职期间,推荐贤能之士,惩恶除奸,体察民情,减轻民赋。1213年病故,吴猎为官清正,家无余资。
杨大异,南宋进士。他的文治武功都颇有建树。在衡阳龙泉任职时,当地正遭饥荒,而浙西提刑官赵某与筐某向当地征购大量大米,致米价倍涨,民怨沸腾。杨按原价卖出,以平民愤。赵与筐大怒,企图加害,因无借口,调杨到安远。当地峒民顺不堪压迫,聚众反抗,多年未能平息。杨亲自面见峒族领袖,示以诚信,劝说罢战,解多年纷拢。
在广东刑狱时,他发现囚犯多为农民,因反抗地方官吏横征暴敛,敲诈勒索而被关押,杨一律释放,约定交税期限,后农民都一律纳税。后改任广西提点刑狱二司,奸吏收敛,盗寇绝迹,政清民安,道不拾遗。
在四川任官时,金兵入侵成都,杨大异在巷战中几处受伤,全家遇难。天明时,部下去收尸,发现他还活着,背着他逃了出来;在大理寺任职时,平反了7个冤假错案;他很重视教育,在粤东建曲江书院;在粤西建宣城书院。后被封为醴陵开国男。
皮龙荣也是进士,曾被封为醴陵县男,后封长沙郡公。为人刚直,为宰相贾追认道所不容,饮药自杀于衡州。
『肆』 醴陵有什么景点推荐吗
醴陵有西山公园,瓷谷,状元洲等等都很好玩
『伍』 醴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醴陵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一、古遗址
古城遗址——中三洲
转步乡古城村,地处渌江中游,东、南、西三面环水,形如半岛,人称中三洲。村北面山峦叠翠,中有数十亩水面的白鹭塘,一度绝迹的白鹭又回故地,或翱旋于山水间,或翔集于丛树中。20世纪50年代,白鹭塘曾创淡水养鱼高产纪录,且鱼味鲜美,吸引众多爱好者前来垂钓。村前渌水中另有一夹洲——元宝洲,树木苍翠,青草丛中散缀各色小花,林间百鸟争鸣,大自然绘就如画风光。
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王之相越为侯,在中三洲建侯城。现残存侯城城墙3段,东西横列,断续长约250米,高3~4米,厚14~18米。东汉初置醴陵县,在中三洲侯城旧址南约20米处建县城。城墙南垣呈弧形,长约1500米;东西垣各长约250米;北垣呈直线,长约600米。县城南北轴线长约300米。侯城、县城均存部分黄色粘土所筑城垣,层次清晰,夯窝深4~6厘米。在古城址内外,均发现泥质麻纹陶片,有明显东汉陶器特征。
在古县城遗址西南约2~3公里处,今新阳乡楠竹山、王坪、荷塘等村连片处,有东汉陶窑群遗址:距渌水0.5公里的山坡上,曾发现长约一公里的陶片层,厚度约0.6~1.2米,并有窑室残墙。陶片有釜、壶、盆、碗、缸、坛、钵、罐等10余种,纹饰清晰,有小方格纹、麻布纹、凹弦纹、横人字纹等。陶制口火候高,大多是夹砂灰陶,质地坚韧。部分陶瓷施酱黄色釉。说明东汉时,醴陵已有颇具规模的陶器生产。
1989年,中三洲醴陵古城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醴陵瓷业源头——沩山古洞天
东堡沩山,众山环绕,绵亘数十里,泉清林茂,风景秀丽,当地称“古洞天”。所谓“洞天福地”,是道教选定的仙境。“洞天”,指有山峦合抑,中虚而兼采阴阳二气的“洞室”,可直达上天,为神仙所居洞府,凡夫、道士居此修炼,即可登仙。这是道家之说,不足为信,但这些地方确实是神奇清幽,山灵水秀,有其独特魅力,日益成为令人向往自然的旅游佳境。
相对于十大洞天,唐代道士司马承桢《天宫地府图》,列全国道教36小洞天,72福地中,湖南有洞天6处,福地12处,醴陵沩山是第十三小洞天:为小沩山好生玄上洞天,相传为仙人花邱林和傅天师修炼之仙居。
唐代,大缘禅师在沩山建寺,宋殿元易祓书匾:小沩山寺。
清雍正七年(1729),自广东兴宁移居醴陵的廖仲威,在沩山及附近广大地区发现瓷泥,即向小沩山寺住持智慧赁山采泥,并邀约同乡技工20余人,在当地招工,传授技艺,创力瓷厂,生产釉下青花瓷,是醴陵瓷业发源地。后逐渐向赤竹岭、老鸦山、王仙、大林、漆家坳、五石窑前等地扩展。兴旺时、沩山有瓷厂百余家,成为醴陵的瓷业生产经营中心,成为造福沩山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兴产业基地,成为推动醴陵经济社会进步的新“洞天”,曾有“小南京”之美称。廖仲威等在小沩山寺后为先师樊进德(明朝人)建樊公庙。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为樊公生日,大开庙门,各厂业主、技师、徒工齐来拜祭。平时各厂开窑必祭祀。
小沩山寺于1990年前后修复,1996年再建山门。樊公庙于1958年拆毁无存。
花炮祖师故里——富里麻石
富里镇的麻石,虽是醴陵东北边境小镇,却给人民留下神圣、奇特,光荣的感观。
麻石神圣。因为她是李畋先师的故乡。据《中国实业志》载:湖南生产鞭炮“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未及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平并、浏阳、醴陵……均为爆竹制造之中心地”。醴陵麻石则是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唐贞观年间(627-649),流传李畋用火着竹,为唐大宗驱鬼治病的故事。后吴楚间瘟疫流行,李畋在麻石及其附近地区,用竹筒装填火药燃放,以图利用其爆炸时产生的气浪和硝烟驱散疫瘅。李畋开创用火药做爆竹的先河,故被尊为花炮业的祖师爷。醴陵东乡各花炮产地,历来有李畋先师会,并置有田产。农历四月十八日,是李畋的生辰,每年这一天,花炮业均歇业,前往麻石,焚香秉烛,杀牲开祭。附近萍乡、浏阳的同行,多前来拜祭。东乡凡花炮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家中,在正厅“天地君(国)亲 师位”旁,均设有“李畋先师神位”。
麻石奇特,是因为两省共一街。它地处湖南醴陵市与江西上栗县交界处,且邻近浏阳。武功山由江西进入醴陵,由大屏山尚湘赣界西北行,经笋屏、云峰岭,止于麻石。上栗县的栗江水在麻石进入醴陵,西行约两公里,在双江口汇入渌水支流澄潭江。麻石的栗江两岸,仍保留有古老的呆脚楼。湘赣两省共有的麻石老街,南边是醴陵的街市,北面是上栗的店铺。作为历史见证的古老龙王庙,主体座落麻石老街北面上栗县境,而戏台则在麻石南面的醴陵境内。以花炮为纽带,成为两省三县(市)物资集散交易的边陲小镇,已是千余岁高龄的麻石老集镇,必将重新焕发青春。
麻石光荣,因为这里是萍浏醴起义的圣地。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在麻石率先发难。1904年,黄兴准备借慈禧大后生日之机发动起义,自任主帅。指挥刘揆一为便于联络会党,策动清军,掌握全局,受聘为醴陵渌江高等小学堂监督(校长)。事泄,刘揆一与副指挥,湘、鄂、闽、赣四省会党首领,醴陵瓦子街人马福益出逃。后马福益在萍乡被捕殉难。会众推举浏阳人龚青台继任会党首领,在同盟会指导帮助下,继续筹划起义,指挥机关设麻石。起义檄文提出:破除专制政全、建立共和民国、平均地权和享受自由平等权利等主张。设计组织萍、浏、醴三县义军直捣长沙。1906年12月4日,龚春台率会众2万余人在麻石起义,李香阁、瞿光火文、谭开基各率醴陵义军数千人响应。清政府调集湘、赣、鄂、苏4省军队5万余人围剿,相持月余。起义虽然失败,但却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历史将永志麻石起义的光荣。
元未避乱险地——留仙寨
留仙寨,又名建安山,俗名油尖寨,位于八步桥乡东端寨下村,紧邻杉乡株树下村。山高、路徒、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宋元时,林密多蛇、鸟、走兽。但山顶较平坦。
历代醴陵兵祸,元未最惨,争战频繁,烧杀抢掠,加上灾疫不断,幸存者多外出逃生。县境仅存两百来户。民国版《醴陵县志》载:“丁、李、席、闵、彭、简、黄等18姓居生,结伙避居建安山,建寨以求自保”。传说山上居民,为迷惑过往军队,编织大于常人两倍的草鞋,锤软使变旧,丢弃于靠山脚小路旁。路过士兵偶见山上炊烟,欲寻路登山,见硕大草鞋,以为山上有神人(一说野人),不敢上山。
留仙寨田土极少,居民靠猎野味,采食草根树叶充饥。日常不敢轻易上山。偶因急要事上下山寨,只能攀枝爬岩。除留仙寨外,另有20多姓居民散居各偏僻山乡。现醴陵居民,大多为明、清两代来自江西以及广东、福建等地移民的后代。后人称避乱留仙寨的18姓居民为老寨户。
明初,时局平稳后,寨户返回祖居前,商量以后每年在留仙寨重聚一次,并在山下建有相聚时食宿的公舍。还碎釜为18片,各姓执一片为凭证。因年代久远,周年团聚事逐渐淡化而终止。“寨下”地名由此而来,留仙寨山顶,仍留有寨基遗迹,当地称为城墙坪。
在醴陵沦陷期间的1945年春,别动 队一大队派一6人战斗小组,在留仙寨构筑工事,利用大雾掩护,抵近作战,抗击配备钢炮和机枪的三百余日本侵略军,以一死一伤的代价,毙敌40余人。
明代砖窑遗址——窑下湾
新阳乡大土村的窑下湾及附近,为明砖窑遗址。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于洪武二年至十九年(1369~1386),役使20万工匠和农民,修筑周长33.4公里的南京城。所用城砖,由长江中下游5省的125个县的民户负担,烧制成统一规格的城砖。至今,窑下湾仍留存几座完整的砖窑,窑室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窑门尖圆。窑顶瓜瓢形,有排气孔。窑尾直线状,设3个烟囱。有效容积5立方米,按440×200×120毫米规格计算,每窑可烧青砖450块左右。窑型与汩罗县营田镇宋元时期烧制青瓷的瓷窑结构相似。大土村少数农家保存有完好的城砖,砖侧均压印有临制官吏、制作匠人和负担城砖户主的姓名和制作年月字迹。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此均有记载。据估算,平均每县至少要承制10万块,烧成后,水运城砖至南京交差。现南京中华门城墙、玄武湖畔城砖所砌栏杆和长沙市天心阁城墙上,都可找到醴陵烧制的城砖。
明砖窑遗址距中三洲古县城遗址约5公里。古县城遗址北渌水边有明代漕粮运输码头,码头旁山石上,镌有“红船湾”三个大字。红船湾极可能就是水运城砖至南京的码头。
二、自然景观
醴泉浸月——姜岭石窦泉
《名胜志》称:“县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明、清两代和民国时《醴陵县志》均采用醴陵因醴泉而得名的说法。这个醴泉井,位于城北姜岭北山腰,面向醴泉路,北靠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为醴陵老八景中的“醴泉浸月”。醴泉,即甘美的泉水。古人迷信,视醴泉为“水之精”。认为若皇帝圣明,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儒家论太平瑞应征兆,必言甘露、醴泉、景云、凤凰、捷脯*、嘉禾*、屈轶*等卓异事物。出现上述现象地方的官吏,定会逐乡上报,既是向朝廷报喜,歌颂天子功德,又可表明自己治理有方,致出现祥瑞征兆。
清康熙、雍正、咸丰时,知县陈九畴、张明叙等,先后为醴泉清淤、洗井、修坊、建亭,相继为醴泉作记、说、颂。石坊额曰:“醴泉浸月”,承以石碣,刻名人记文。知县段一★有五言律诗《醴泉吟》:“夜气辉陵谷,山泉见月盈。累觞乘兴醉,一勺照心明。石窦含珠媚,禾田泻玉清。地灵征瑞应,名邑重湘衡”。
关于醴泉所在之姜岭。曾有人说,蜀汉大将姜维曾驻兵于此,故名姜岭。其实,姜维并未来过醴陵。南梁天监四年(505),江淹之子江为袭封为醴陵侯,江为与姜维音相近,致讹传姜维曾驻兵醴陵。
姜岭扼治地水路咽喉,左有凤凰山,右有梧桐山。凤凰为传说中神鸟、鸟王,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故凤凰、梧桐二山对峙于醴泉之两翼,以醴泉东饮“凤凰”,西润“梧桐”。凤凰山上曾建凤凰阁、魁星楼,后均废。山腰有山石耸立如笔,高近7米,人称文笔峰,又名笏石。山下原有醍醐泉,从石壁中流出。近年因拓宽至中和街道路被填塞。1993年至2000年,热心人捐筹资金,在文笔峰旁陆续修建笔圣寺、笔圣亭和山门。电站旁有石砌踏瞳登山,经山门至寺、亭和笏石,可俯览姜源新区和电站拦河坝。
注:嘉禾:生长特别茁壮的禾苗,为禾中异穗,古人视为瑞征。
捷脯:古传说中一种神异瑞草。
屈轶:传说能指出佞人的草,又名指佞草。
锦锈靖兴——仙山公园
西山,座落瓷城河西,南接仙岳山,北濒渌水,《方舆胜览》记:唐李靖曾驻兵于此。石壁上原刻有李靖遗像,后在山腰建靖兴寺。故西山又名靖兴山。遍山杜娟,丛林茂密。唐诗人韩屋咏靖兴寺有:“杜鹃枝繁艳无比”之句。王守仁过靖兴寺诗;“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已指峰头路,始瞻云外台。洞天藏日月,潭窟隐风雷。欲询兴废迹,荒碣满蒿莱”。1993年建为仙山公园。
靖兴寺右侧为宋名臣祠,祀南宋抗南名臣、醴籍湖南派巨子吴猎和皮龙荣、杨大异等人。厅墙嵌有黄自元书“宋名臣祠记”碑刻。祠前有千年古樟。祠右为渌江书院,书院右下首有洗心泉。出书院后门,往右登山,有红拂墓。相传李靖南平岭桂时,红拂随行,在醴陵病逝,葬于西山。附近有傅熊湘、阳兆鹏、陈盛芳等名人墓葬。从书院后山往左上行约300米,有民主革命先驱宁调元墓,旁建太一亭,亭内嵌青石两方,一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褒扬令,一刻监察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书“宁太一纪念碑记”。墓上立程潜书“宁太一先生之墓”石碑。文化大革命中,墓地石建筑受损,亭毁碑失。文化大革命后,教师进修学校找回两碑,于右任所书碑刻,立于渌江书院考棚下庭院中。省文化厅拨款修葺墓葬,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后山耸立五老峰。传闻一樵夫见五老聚谈于山上,近前观看,已化为石。
自公园现大门上山,有游泳池,设多处游乐场所,散布人物和多种动物塑像。曲径蜿蜒,水榭亭廊,鸟语花香。进公园北大门右首拾级而上,为烈士陵园。再上为左权将军纪念碑,占地1400平方米,周边石栏围护,内植万年青。纪念碑高3米,上立高5.5米、白水泥浇注的左权将军塑像。碑正面嵌邓小平题“左权将军纪念碑”大理石刻。北面嵌大理石刻彭德怀撰《左权同志碑志》。碑后墙上,嵌刻周恩来、朱德、贺龙、叶剑英、董必武、陆定一题词。有石阶从两边进入前坪。纪念碑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为纪念花炮祖师,弘扬花炮文化,于1999年动工修建李畋先师殿,为仿古建筑,面积418平方米,殿宇宏伟庄严。2000年5月21日,醴陵各界人士,在仙山公园举行隆重的公祭活动。
南屏耸翠——仙岳山
仙岳山,又名丁仙山,海拔351.9米,屹立于瓷城之南。登山远眺,既可俯瞰全城,又见渌江如带,群山起伏,林木葱郁。春来杜鹃艳,秋到枫叶红,风不如画。相传东晋时,晋时县令丁令威,弃官学道,云游来醴陵,筑观于城南山上,得道后,乘白鹤飞升,因名此山为丁仙山,观为丁仙观。
明成化间(1465~1487),道士姚安禅重建丁仙观。清光绪时(1875-1908),在已毁观址建药王宫。民国22年(1933),改建南岳行宫,规模居境内寺观神庙之首。1945年被侵华日军炸毁。日本投降后修复。1958年被拆除。1986~2001年,信徒捐款新建护国寺,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大雄宝殿。前殿左首有丁仙观,“丁仙观“石额为原丁仙观遗物。大雄宝殿左侧有巨石(旧志称石坛),石上因风化自泐,加工人凿成“仙岳山”、“丁仙”、“王仙”、“彰仙”、“如来佛”等字。
1988年,在山顶建醴陵市广播电视台发射台,发射塔直插云天。仙岳山腰建有老祖道院,三进。前进为老祖殿,中进为圣帝殿,后进为三清殿。
2001年8月,成立醴陵市仙岳森林公园(省级)总面积1049.2公顷。
大山石室——三狮洞 网址:ssd.llzc.com
王仙镇东有大山,三峰矗立,外形似狮,下有深洞,名三狮洞。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因名王仙山,又名王乔山。《荆州记》:“醴陵县东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床,石白。父老相传,昔有道士学仙于此,即合金沙之白云。傅熊湘曾在洞口题直径一尽余“太山石室”四字。
卧狮伏光洞上,洞口高、宽、深各十余米,可容数百人,洞顶清泉滴沥。民国时,曾在洞中造石像、石龛等,后毁。现内设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等神像。光洞左30米有黑洞,内分三洞,内洞似楼阁。两旁分列观音和包公神像。有一伏流,总面积6000平方米。隔流有石床,石白遗迹则难找到。
站狮张口雄峙于卧狮右侧,登狮头,入狮口,须沿头侧小道下行,险峻异常。坐狮峭壁上,原有朱兰,春末夏初开花,每茎9朵,紫红剑叶,芳香四溢。
洞旁新建三狮农家乐园,设歌舞厅、休闲室、旱冰场、球场、游泳池、餐厅、商店。山旁水库内有游艇,鱼塘可垂钓,是集体闲、游乐、观光于一体的新景点。
王仙镇北观口村有青源山,即登真观旧址。相传藏有唐玄宗御书6个大字。宋太宗取去阅后归还,另赐御书飞白字。后建御书阁珍藏,欧阳修为作《御书阁记》。
『陆』 醴陵哪里有适合旅游的地方
中文名称
醴陵市
外文名称
Liling City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湖南省株洲市专
下辖地区
19镇、属4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
政府驻地
醴陵市仙岳山街道左权路59号
电话区号
0731
邮政区码
412200
地理位置
湖南省东部
面积
2156.46平方千米
人口
104.8302万(2016年)
方言
赣语、湘语、客家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渌江书院、仙岳山、官庄水库、红官窑、世界陶瓷艺术城
『柒』 醴陵市旅游景点名称及位置
同意楼上的说法
来醴陵旅游的人不多
如果你只是顺便的话
在城区
可以去西山爬山(西专山上有红芙墓,属左权墓,李略殿,也有农家乐),去仙岳山求神,去城南摘草梅,去李立山故居
在乡村就可去的地方多啦
可以真正领会到青山绿水
醴陵的乡村山多,多小山,一般用半天的时间就可以爬完
东南西北都有小山可去远足
其实很有意思的
东乡、南乡、北乡都还富有,西乡正在修路,可能麻烦点
乡村的人们都很好,很热情,
如果不知道路
只要问当地居民即可
『捌』 醴陵的旅游景点有哪几个
喜欢自然的有仙山公园、三狮洞、明月峰等处;喜欢山水的有官庄水库、望仙桥水库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