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发展模式研究
①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版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权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1、聚焦重点区域
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建设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
2、注重品质提升
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3、打造精品工程
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
4、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② 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有哪些
首先,农业电商需要理论创新
农业电商大致包括三大块,即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和与农业相关服务的电商。农业电商的特殊规律,产生于农业自身的特点。比如,农业是一个生物过程、生命过程,不同于工业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它的季节性、非标性、环境生态依赖性等,是开展农业电商必须面对的因素。
其次,农业电商需要市场创新
农业电商的市场创新,必须充分依靠、发挥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市场的空白与痛点,需要通过市场创新去填补和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解决。“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距离市场需求最近,也最了解市场的痛点所在。
第三,农业电商需要商流创新
农产品的B2B,要从打通信息流,到实现信息、产品和资金三流合一的电商交易,需要有更多商流要素的加入。农产品B2C的产业链、供应链,恐怕也不能直接用于B2B、或用于B2B2C的电子商务。再加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虑,农产品B2B商流的创新,势在必行。
第四,农业电商的服务创新
现阶段,农业电商的发展越来越不仅限于开网店了,越来越依赖于相关的服务体系的支持。鉴于大多数地方农村市场的现状,构建和转型升级落在当地、O2O、上下行贯通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已成为推进农村农业电商的战略任务。
③ 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能否相互带动
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带动,打造区域的特色(文化,景观方面),通过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借助产品留住顾客,传递口碑。可以参考优必上模式
④ 如何利用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手段发展电商
推进作用,电商发展网络营销功不可没,而且给电商的形象树立的比较好,网上的东西比实体店便宜,这个想法深入人心。
⑤ 农村电商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
电子商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正在从多个领域深度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未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一、农村电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涉农电商规模将向多样化发展,与智能农业、智能流通、智能消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我国每年有1900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将从沿海向内地拓展,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国际化将成为农村电商的重要选择。
二、农村电商服务环境日趋改善
各类专业服务商开始进入农村,提供货源供给、仓储、摄影摄像、网店装修代运营、融资理财、品牌推广与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各类主流电商模式如B2B、B2C、C2C、C2B、O2O以及微电商、本地生活、跨境电商等在涉农电子商务领域全面涌现。
三、农村电商产业链不断延伸
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一些涉农电商企业开始拓展产业链,从零售商转为分销商,从单纯的渠道商转为品牌商。从原材料采购到品牌设计,再到寻找生产厂家代工,最后将货品分销给其他小型网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为主体的电商纵向产业链层级。同时,农村电商的交易类型开始从单一的网络零售向复合模式转变。
四、农村电商线上线下逐渐融合
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发挥线下实体店的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推动实体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实现线下实体市场的转型。
⑥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哪几种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经验模式对于起步较晚的地区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有6种发展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务农体验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产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和农事参与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利用乡土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和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和乡村酒店等。
(6)科普及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如广东高明蔼雯教育农庄、沈阳市农业博览园、山东寿光生态博览园等。
⑦ 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劲猛,如何抓住机会搭建农村
现在的农村电商不只是简单的“网上做买卖”,其已经形成了上下联通打造全产业链的新模式。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正式进入电商服务时代,将全面提升行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改进行业企业的经营销售方式,改变城乡居民休闲旅游的消费习惯。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类电商平台会成为桥梁一般的角色,连接乡村旅游资源及游客,更重要的是能起到串联作用,多点互补。利用平台资源能帮乡村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吸引游客到访,从而促进乡村经济活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网民结构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为2.01亿,较2015年年底增加526万人,增幅为2.7%;城镇网民占比72.6%,规模为5.31亿,较2015年年底增加3772万人,增幅7.7%。
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达3530亿元;2016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823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8633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
中国农村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
2017年全国农村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78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占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4.28%。我们测算2018-2020年农村电商件复合增速将达到46%。
农村电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涉农电商规模将向多样化发展,与智能农业、智能流通、智能消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农电商服务环境日趋改善。同时,我国每年有1900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将从沿海向内地拓展,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国际化将成为更多农村电商的重要选择。
农村电商服务环境日趋改善
各类专业服务商开始进入农村,提供货源供给、仓储、摄影摄像、网店装修代运营、融资理财、品牌推广与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各类主流电商模式如B2B、B2C、C2C、C2B、O2O以及微电商、本地生活、跨境电商等在涉农电子商务领域全面涌现。
农产品跨境电商日益兴起
依托“一带一路”这个新的世界经济带,农产品跨境电商助力农产品引进来与走出去,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丰富和支撑,更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将释放沿线各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及时互通互惠互利,让沿线各国人民受益。
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农村居民带来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为推动农村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未来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值得看好,电商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线上线下的零售企业或可通过渠道下沉打开更大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