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壹』 邻水县的行政区划
1953年,邻水县第四区高兴乡(今高滩镇)第五村(今大面村)全部划归江北县(今重庆市渝北区)第十三区茨竹、中兴2乡分管。
1953年,邻水县御临乡(今幺滩镇)第十村的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等6个邻划归长寿县称沱乡,御临乡第七村三邻车家湾、何家湾共13户划归长寿县万通乡(今万顺镇)。
2004年2月17日,邻水县四海乡政府驻地由大沟村6组迁至大塘村4组。
2004年,邻水县辖18个镇(鼎屏、九龙、丰禾、柑子、城北、城南、合流、坛同、高滩、幺滩、袁市、石永、兴仁、王家、八耳、观音桥、牟家、龙安)、27个乡(太和、新镇、冷家、长安、两河、关河、龙桥、黎家、椿木、梁板、三古、风垭、西天、同石、复盛、子中、护邻、凉山、长滩、甘坝、四海、九峰、古路、荆坪、柳塘、石滓、华蓥)。 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7亿元、增长1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162.2亿元、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亿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9365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03元、增长10.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15.5%。城镇登记失业率3.5%,人口自然增长率2.6‰。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3亿元、增长1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9亿元、增长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1亿元、增长14.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8亿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8401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7元、增长11.4%。 2013年,邻水农业产业基地快速推进,新建粮经畜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产业及基础设施一次成型,东槽产业环线闭合带全线贯通;渝丰葡萄园、八耳祖代猪场、关河种鸡场、兴仁万亩核桃基地基本建成;新建农民新村7个。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建成脐橙基地2.6万亩,成功引进成都圣德公司投资开发脐橙产业,建成投用西南一流的脐橙商品化处理生产线,“邻水脐橙”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基础上,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粮食总产44.7万吨,发展蔬菜45万亩,出栏生猪87.1万头。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县,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认定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实验室。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和产村相融“111”工程邻水单元建设,新建柳塘、复盛、丰禾粮经复合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建成脐橙标准化管理示范园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8个,新建幸福美丽新村6个,新改扩建农民新村101个,袁市天缘花谷等3个乡村旅游示范区加快建设,缪氏庄园等3个乡村旅游区正式营业。粮食总产44.3万吨、出栏生猪86.9万头,复种蔬菜45万亩,脐橙产量14万吨,西南一流的脐橙商品化处理厂建成投产。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新注册农产品商标56件,累计申创著名商标5件、知名商标22件。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丰禾、石滓、城区堤防工程、小农水等一批涉农项目全面完工,整治病险水库32座、山坪塘186口、渠道45.6千米,解决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2013年,邻水克服经济减速、煤矿关停影响,工业经济发展快、势头好。七大园区竞相发展。城南机电园、高滩川渝合作示范园突破推进,丰禾轻工园、磬滩铸造园、红狮建材园加快建设,规划启动渝邻物流园、九龙农产品加工园,经开区完成征地拆迁及场平3700余亩,新建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道路10公里,园区新拓展面积8.5平方公里,是2012年的3.2倍,新入驻企业27户,实现产值156亿元、增长31.9%,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纳入了全省重点培育的25个500亿级产业园区。产业发展质效并举。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83.9亿元、增长15.8%;机电企业达80余户,汽摩零部件产品350余种,生产摩托车16万余辆,机械铸造产业实现产值71.4亿元、增长59%,占工业总产值的38.8%;建材产业扩能增量,实现产值34.7亿元、增长45.3%,生产熟料水泥560.8万吨、增长43.4%;工业用电量6.4亿度、增长26.5%,均居全市第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集中开工重大工业项目3批23个,续建38个,建成投产20户,完成工业投资52亿元,其中技改扩能30.5亿元。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4户、小微企业521户,均为全市第一、全省前茅。城南机电园被评为“全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建设、小微企业发展经验在全省工作会上交流发言。
围绕“园区扩规模、产业提质量、企业增效益”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发展。七大园区完成场平3400余亩,新增道路管网骨架10.2平方千米,新建标准厂房22.9万平方米、安置房1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6万平方米。经开区创建为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发展成效得到省委东明书记的高度评价。产业转型成效显著,着力打造“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机电、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产值198.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1.4%,以汽摩配为主的机电产业成为首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入39.4亿元、增长28.1%,关闭煤矿4户、淘汰落后产能36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实现22亿元、增长24.3%。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园区80%的企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5项,广安市首家汽摩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邻水。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新引进企业32户、累计165户,新建成投产18户、累计102户;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8户、小微企业702户,连续三年均为全市第一。 2013年,天意谷创国家4A级景区通过省检查组验收,黄桷树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白龙峡景区招商成功、实现首漂;铜锣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梁板清水溪等乡村旅游实现突破。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搭建了旅游业投融资平台。全年接待游客2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亿元,分别增长29.5%、37.7%。中心商务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宏帆广场主力店、龙泰百货完成入驻商家签约;恒源美食街引进品牌餐饮23家,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时尚女人街创建为“四川省特色商业街”;泽达酒店被评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新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5户,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952户、私营企业629户。
重百新世纪、嘉裕影院等12个商业旗舰集中入驻宏帆广场,仿古商业街建成营业,龙腾新世纪、富全美食天街等特色商业项目推进顺利,恒源美食街完成升级改造,渝邻物流园完成总体规划,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全年新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15户、全市第一,新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8户,左军机械等3户企业获得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外贸出口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旅游业快速发展,天意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泥汉坪、铜板沟等四大旅游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年接待游客402.2万人次,实现收入28亿元,分别增长36.6%、45.9%。
『贰』 乡村旅游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乡村旅游规划包抄括,社袭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策划、规划与设计经验,对行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法规,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乡村特色休闲及景观建筑设计、乡村游乐项目策划、农家乐升级、民俗村度假开发、古村落文化休闲开发、农业生态园打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休闲农业园区策划、特色农业观光主题园区、休闲农业博览园、特色采摘度假区、新农村整体规划设计、新农村风貌设计、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乡村主题度假区规划、乡村会所、温室建筑设计等等。艾肯认为,做好规划选对团队很重要。
『叁』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怎么去做效果会更好
答案:合理规划,运用好农村资源,例如:垂钓,果园采摘,田园景区,农家小炤。
『肆』 乡村旅游规划总体构思思路有哪些
到我的文库下载,有一份我写的报告
『伍』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怎么做才好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北京建国慧景旅游规划设计院是一家擅长于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战略定位、项目策划、景观建筑创意设计、旅游综合体策划设计、大型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宗教文化旅游规划设计和红色旅游规划设计,具有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全程规划设计能力的专业旅游规划公司。我公司为国家乙级旅游规划资质(正在申报甲级),拥有职业规划师、设计师、培训师和客服人员50多人,吸引了来自中央美院、清华大学、中国美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著名院校的优秀青年设计人才,部分旅游咨询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海外留学背景,专业结构纵横贯通、完整齐全。
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类型。就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首先去除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等已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成型的景区。因此,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着眼于景观农业及乡村休闲。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对于不同的资源类型,应该有完全不一样的旅游开发模式和营销手法,也因此对新农村的效果及示范推广价值产生不通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在一个区域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易于成功开发的类型,进行试点。
『陆』 乡村旅游之我见
赣菜味型之我见
2006-9-1 www.elong.com
一个菜系,代表一个地方的风味特色,一个地方风味,代表当地人们的饮食口味。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和人们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各省区人们都有其特殊的口味偏爱和要求,如山东、东北多喜咸,江苏、浙江多喜甜,山西、陕西多喜酸,四川、湖南多喜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这些饮食口味的偏爱是形成地方风味特色的根本原因。
江西简称赣,江西菜又称赣菜。它的形成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物产资源各方面因素,气候环境、饮食习俗更是其主要因素。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四季气候为春多梅雨、夏炎热、秋干燥、冬潮冷。山区地带更为湿润,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所致,江西人的饮食习惯中也是多喜香辣和偏爱咸鲜,口味注重浓郁,菜肴形成的特色颇具鲜明。 赣菜菜品品种多样,赣菜调味丰富多采。它的调味和其它地方菜肴一样,也是充分利用当地调味用料,在菜肴烹制过程中,巧妙配合,使不同的调料相互扩散,相互渗透,并融为一体,产生滋味。同时,利用各种调味料的特殊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加以调和,达到清除异味,突出正味,丰富口味的效果。同时赣菜也不忽视加热中和加热前、加热后的辅助调味、补充调味,基本做到口味定标准,投料按比例,投料时间恰到好处,投料次序分明适当。赣菜的调味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又有其调味的基本格局,产生的赣菜味型独具特色。 赣菜的菜品味型较多,称得上多姿多采,其大致可划分为原汁原味型,复合味型和特殊味型三大类,其中尤以三杯味、家乡味、多味、姜茶味、桔香味最为突出。
原汁原味型中的三杯味
赣菜的不少菜肴属原汁原味型,它是赣菜菜肴的一大主要特色。即通过原料自身的鲜味相互渗透的烹调方法,辅以适当的调味料来突出主料本味的一种味型。三杯味型的调和是以一杯烹猪油,一杯甜米酒,一杯鲜酱油为调味料(一杯的定量标准视热菜原料质的老嫩而定,原则上75克一杯为度)。江西菜"三杯鸡"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它选用万载三黄子鸡,剁块后直接盛入砂钵内用炭火炉焖制,使鸡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调味料中只需投放酱油、猪油、米酒各一杯,以达到除去腥味,突出鲜味,增加滋味的目的,从而使主料的香鲜味得到充分的体现。采用三杯调料进行调味和炭火炉焖制出来的"三杯鸡"色泽红亮,鸡肉香鲜骨酥,汁稠味浓、原汁原味,风味独特。此外,赣菜中采用三杯调味烹制和以三杯命名的系列菜品尚有不少,如"三杯脚鱼"、"三杯乳狗"、"三杯石鸡"、"三杯肫肝"等。它们均属于原汁原味型的传统三杯味菜肴,其共同的特点是香鲜酥烂,汁稠味浓,原汁原味。 复合味型中的家乡味
由于江西气候环境的湿润,人们依靠食物进行补充人体的不适,以达到正常的生理平衡,形成的饮食习俗和口味偏爱是顺理成章的,因而赣菜中的偏香辣,重咸鲜,喜浓醇的菜品屡见不鲜,特别是家喻户晓的家乡味型,民间均广为流传。
家乡味:它是选用鲜蒜头、干红椒、葡萄豆豉、精盐、料酒、酱油等调味料进行综合调和形成的一种复合味,其中豆豉为不可缺少的调料,以突出它的家乡风味。豆豉中,含有人体多种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咸甜兼备,醇厚鲜美。制作家乡菜肴时,以精盐渗透,豆豉增香,干椒提味,用量上以达到咸辣浓醇为度,突出家乡味的特色,此味豉香浓厚,咸鲜香辣,四季皆宜。赣菜中?quot;家乡肉"是其代表菜品之一。取猪瘦肉刀片,加笋片、青蒜、生姜、干红椒、豆豉一起旺火煸炒出香味后,加精盐、料酒、酱油一起焖制而成。赣菜中家乡口味菜品的"家乡鱼"、"家乡豆腐"、"家乡鸡"、"家乡牛肉"等都具有咸鲜兼辣、豉香味浓的共同特点。
特殊味型中的多味、姜茶味和桔香味
赣菜菜品中,味型丰富多采,尤其是通过传统赣菜发展产生出来的新品菜式和形式的新型口味菜肴,构成了由多种各具芳香的调味原料配比、融合、形成的新复合味型,它们都具有开胃、健脾、助消化吸收等多种保健功效。因而,赣菜中视这些味型为特殊味型。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多味、姜茶味和桔香味。
多味:多味的产生是由精盐、酱油、白糖、黄酒、红酒、味精、胡椒粉、五香粉、姜末、蒜末、红椒粉调合而成。它具有咸、甜、辣、香、鲜等味感,别具一格。这些调味品的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复合后,使菜肴在食用中同时能感觉到多种的滋味。"烤多味肉串"就是新派赣菜中的多味菜代表,它选用前夹猪肉切厚片,经上述调味料拌匀腌渍,铁钎串好入烤箱,烤至金黄成菜。其特点是外香肉嫩,一菜多味。赣菜中采用鸡、鸭、鱼、肉,炸、溜、爆、炒烹制出来的多味菜品均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姜茶味:取老姜去皮切碎,与浓茶叶、精盐、味精、香葱、香油调和而成。其味清鲜淡雅、略显苦涩、又隐苦香、菜品爽口,在调味中,以精盐定味,重用姜茶汁,突出姜茶香味,味精增鲜,香油衬托姜茶的浓郁香味。生姜中富含醇、姜烯、姜酮等诸多物质,它具有驱寒、发汗、解毒等功效。茶叶含芳香油、茶碱、鞣质和少量维生素等物质,药用功能可解泻、提神、消食利尿。赣菜中采用姜茶味调味的"姜茶鸭子"就是典型的菜例。"姜茶鸭子"取姜茶汁与调味料一起烧焖而成,其味清淡,甘香、辛辣、鲜嫩、饶有风味。以此推演出来的姜茶系列菜品有动物性、植物性多种原料,烹调方法也以炒、溜、烧、焖、蒸皆宜。由此创新调制的系列姜茶味菜肴?quot;姜茶虾仁"、"姜茶桂鱼"、"姜茶鸽子"、"姜茶豆腐"等美味佳肴,它在赣菜中显得别具一格,并赢得消费者青睐。
桔香味:赣菜发展中产生的又一种新型口味。它是利用鲜桔汁,鲜桔皮、干桔皮的特有芳香气味烹制菜肴,以达到去腥除膻的作用,即调和菜肴的滋味,又增香添色。桔香味的产生,它是以皮薄肉甜的南丰蜜桔皮、桔肉汁、精盐、白糖、料酒、葱、姜调和而成的,其特点是菜肴桔香味浓,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鲜桔肉富含糖、核黄素、尼克酸、胡萝卜素等,还含有维生素P,桔皮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油精,它们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降血压等作用,还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桔香味调味的菜品在赣菜中也有多款,诸如"桔香狗肉"、"桔汁鱼"、"金桔粉蒸肠"、"桔皮鸡丝"、"桔味虾"等,均是利用鲜桔皮切丝去涩与执菜原料爆炒,桔汁鲜甜与调味料调和对汁烹制热菜,去肉整桔皮装菜肴作盛器取其香味作菜,特色新颖、风味别致。赣菜中调味的独到之处,味型的独特风格,丰富了赣菜的品种,增添了赣菜的花式。
进入现代餐饮消费市场后,烹饪行业发展迅猛,伴随着全国众多的风味菜点进一步在各地的交流、荟串、融合。赣菜也处在不断的探索、创新、发展之中、力求调味的技法、技巧和新型口味的赣菜不断开发,在注重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一改过去菜肴口味的偏咸、多油、重色、重芡的格局,正朝着符合现代餐饮消费领域、适合当地人们饮食习惯、适应各消费群体的口味要求发展。如果说烹饪是艺术,那么烹制菜肴的调和滋味则是艺术中的精髓。用江西烹饪原料结合新工艺,取新型调味用料,大胆、创新、改良制作的诸多新味型特色菜品,是现今赣菜的一大突破,如:用水发刺参作主料的"龙马精神"、鸡脚筋烹制的"酱炒凤筋"、庐山石鸡蒸制的"荷香石鸡"以及"爽爆鸡心球"、"红焖地虎"、"美极鸭咀"、"豉油蒸鳙鱼头"、"XO酱炒米粉"等,炸、溜、爆、炒、蒸、烧、焖的创新菜式都具有制作新颖、以味为重的特点,并形成了当地调料与外埠调料互相作用的新型复合味菜式,尤其是一些独特口味和特殊菜肴调味酱汁的综合运用,使之赣菜口味更为丰富。这些新味型菜式,业内人士称之为"迷宗新味型",其菜式色、香、味、形在创意、风格上均得到一种品味的升华,格调的提高,使之赣菜呈现出颇具新潮的风貌。
赣菜要步入全国性主菜系,必须要将传统特色与新派风格有机结合,要使赣菜系统的完善,要形成新风味特色的整体,尚须作出不懈的努力和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在赣菜厨师的共同努力追求下,定能将赣菜发扬光大,并挤身于全国知名地方菜系的行列之中。
著名菜点有:三杯子鸡、香质肉、冬笋干烧肉、黎毫炒腊肉、原笼船板肉、石鱼炒蛋、沼阳鱼片、炸石鸡、兴国豆腐、米粉牛肉、金钱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等。
『柒』 邻水县高滩发展规划
高滩应该修一条路到大湾镇,这样交通就方便了,不要指望子中那边。跨界建一座桥是必需的。目前从地图上看这个桥的跨度至少要200米。
『捌』 县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是属于发展规划还是专项规划
顾名思义,发展规划是对某一事物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做总体的规划和专设计,而专项规划则是以属某一特定发展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对总体规划的细化。
因此,县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果是对未来的整体规划,应该属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果是对某一项具体内容的落实,则应该属于“乡村旅游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