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旅游行业调查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一般安排10周~12周。毕业实习一般都是半年。

② 旅游实践报告怎么写

旅游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各大中小学校早已放假。在众多的学生中,他们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纷纷去各地、各处游览观光,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拓宽自己的眼界。因此,笔者来到省旅局,对我省假日旅游做了详细的调查: (中科软件园 www.4oa.com 欢迎您投稿) 去年以来,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节、 “十一”、“五一”三个假日旅游“黄金周”,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旅游热情,国内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国庆至今年春节、“五一”,接连出现了公众旅游消费热的几个高潮。假日旅游有力推动了我省旅游业及铁道、交通、民航和餐饮、商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公众的旅游需求,丰富了节假日生活,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关注。 假日旅游带动假日经济大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一)假日旅游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亿元人民币,日均近3亿元,比去年国庆增长12%。全省各地的热点旅游区再度火爆,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厦门共接待海外游客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亿;去年刚刚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市接待游客达到10.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万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五一”期间,适逢湄洲岛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七天时间上岛人数达12万人次。三明市有卖票的48个景点共接待26.8万人次,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币,比增215%。过去属温冷地区的连城冠豸山接待3万多人次。由于假日旅游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红火,各地宾馆饭店频频告急。 (二)假日旅游带动民航交通业的发展。“五一”期间,厦门机场进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6%;飞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机场起降航班达170架次。5月1日,进出福州长乐国际飞机乘飞机出游人数达4900人。从5月1日开始进出福建的各趟旅游专列整天持续高峰,日均到发客流量达4万余人,超过春运,全省增开了30多对旅游专列。福州、厦门、泉州始发的中短程旅游列车趟趟爆满,其中观光游客占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专列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挂四节车厢,仍超员30%。节假日期间,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7.85%。公路客运也不逊色,如厦门特运总公司节日客运量达113065人次。据测算,交通费在旅游花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70%以上,铁路、民航、公路以及水运已成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游带动零售业的发展。厦门、泉州等地大型商场销售平均增幅约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长,其中一半顾客是来闽旅游的外地人。1999年全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6%,但接节假日的销售却增长了70%。这就表明,假日旅游带动旅游消费已趋明朗化,消费者正在逐渐形成假日消费的习惯。因此,假日商场的火爆可以说是假日旅游推动零售业追上国际潮流的表现。 (四)假日旅游带动餐饮的发展。“五一”到我省旅游的人数320万人次。这么多认得吃喝必然给饮食业带来巨大的商机,假如按40元/人天的标准计算,这将是一笔可观的数目。无论是“五一”、“十一”,还是元旦春节,许多城市、许多景点,出现人流如潮、、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不少洒楼、餐馆、快餐店要排队预约。而且,游人在饮食过程中,还可领略全省各地的饮食文化。 (五)假日旅游带动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假日旅游的启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镇居民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使“娱”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调查显示,节假日50%的人考虑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参与人休闲娱乐。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行业,如茶馆、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击、水上运动、网球、高尔夫和跳舞机等,到了节日这些地方都是处处爆满。另外,假日旅游还带动金融业、网络电信业、农牧业和建筑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假日旅游火爆,但是由于旅游业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假日旅游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知放假时间太迟;(2)受到旅游交通的制约;(3)热点旅游区住宿床位供不应求;(4)个别宣传媒体误导消费者。

③ 社会实践报告可以写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前景调查么

当然可以
我们的社会实践作业 “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就是一个推荐课题

④ 旅游产业政策的旅游产业政策的实践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批《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相当于地方层面的产业政策),构成了较为系统的地方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旅游业这个新经济增长点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1.各地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省份涵盖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同层次的地区,既包括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包括旅游业相对欠发达的地区。由此可见,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很多地区普遍将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各地制定旅游产业政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带动宏观经济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许多地区认识到旅游业在增加收入、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作为支柱产业的巨大培养潜力,因而积极采取措施,使其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
②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掀起了各地争创优秀的热潮,为了使城市综合环境有较大改善,提高旅游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各地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
③由于配套设施及产业基础薄弱,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确实需要地方政府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对其加以扶持和帮助。
④在许多地方,人们对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的经济地位认识不足,需要靠政策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以统一认识、加速发展。
2.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1)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报道,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大关,达到1.09亿,同比增长18.96%。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也首次突破4000万,达到4176万人次,同比增长26.66%,跃居世界第4位。200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824亿美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7.39亿美元,比2003年同比增长47.87%,占全年出口总额的3.9%,占对外服务贸易的41.2%,居世界排名第7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发展最快、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和长远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旅游促销经费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够完善;旅游消费政策受外部宏观环境制约较大;国家投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没有形成主导,难以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旅游产品的种类结构有待丰富和完善,知名产品和旅游精品的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等。此外,在税收政策、创汇鼓励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及资源开发、区域布局政策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2)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旅游产业政策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制定旅游政策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对本地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旅游发展的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同时,由于旅游发展涉及旅游目的地各个方面的利益获取和分配,只有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在旅游政策的具体制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①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本国、本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做深入的调查,充分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历史数据和横向比较数据),全面客观地研究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发展旅游业的劣势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调查研究是科学地制定旅游政策的基础,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决策。
②分析旅游市场。通过对调查研究所取得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研究,预测未来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要估计该地区的旅游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估计本地区的旅游供给能力,包括资源、设施和服务等,这是制定旅游政策的客观依据。
③确定目标和方向。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有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地区经济水平、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目标,也有加强人民之间往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加强团结等社会政治目标。一项政策必定有一条或几条主要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的日期。目标和方向是制定旅游政策的核心。
④拟定旅游发展纲要。根据目标和方向,拟定旅游政策纲要,作为实际执行和实施的准则。
⑤交付旅游组织执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不同,还需制定许多实施细则,以保证目标的完成。
⑥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旅游政策实施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对政策实施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将失误及时反馈,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高它的竞争能力,实现旅游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
(3)我国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旅游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现正处于新兴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定旅游产业政策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手段。因此,产业政策要有较强的针对性、相对的稳定性和适当的前瞻性。制定旅游产业政策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应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旅游产业政策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顺应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就是要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国际通行的做法和惯例、各国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和地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等。
②应符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综合环境等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此条件下,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关系问题。
③应具有前瞻眭。研究产业政策应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要考虑到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走势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对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趋势性导向作用。
3.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
结合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地方出台的政策,国家出台的旅游产业政策既应包含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总体原则、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区域布局政策、配套与保障政策等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类似的内容,也应包含创汇政策、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旅游市场促销政策、消费政策等旅游产业政策特有的内容。
(1)发展原则
国家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持和鼓励发展旅游业。制定国民旅游计划,鼓励开展国民旅游活动,积极为国民旅游创造条件;继续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总体指导方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坚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居民脱贫致富,提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吸纳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引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时尚,陶冶旅游者情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原则,在鼓励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调控发展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在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导向性投入、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投资政策
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市场促销。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增加对旅游业的基础性投入和导向性投入。建立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对旅游扶贫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旅游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实施旅游生态环保工程,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投资,吸引各方对旅游业的投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3)税收政策
制定减免旅游企业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例如,减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免新投资开发兴办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企业的所得税,旅游车船公司更新车辆实行税赋减免,对进口旅游大型车船适当减免关税,对国内汽车厂商生产销售旅游汽车减免增值税等。按照国际惯例实行海外游客购物退税制度等。
(4)就业政策
鼓励旅游企业吸纳社会就业和再就业人员。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5)产业组织政策
鼓励组建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旅游集团管理公司,实现网络化规模经营。积极开展中外合资旅行社试点工作。鼓励符合上市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本金,建立规范化的企业直接融资机制。
(6)区城布局政策
旅游区域布局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产品开发为纽带,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避免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促进区域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确定各旅游区域的发展定位及形象定位。
(7)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
健全旅游规划体系,建立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标准体系。鼓励建立旅游开发区和生态旅游区,鼓励旅游资源的重点开发和成片开发。鼓励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众旅游产品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品牌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禁止开发、建设一切破坏旅游资源区风貌的旅游项目。
(8)旅游市场促销政策
加强旅游促销工作的管理与协调,实施整体国家旅游形象宣传促销计划。国家鼓励旅游促销,建立专门的旅游发展基金,用于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促销。鼓励采用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旅游市场开发促销方式和手段。例如,组建区域联合的旅游信息网,加快旅游预订系统、分销系统及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开展旅游业电子商务活动。制止旅游市场促销中的虚假宣传、诋毁同业及贬损他人市场形象的不正当行为。
(9)消费政策
积极营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把旅游活动作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进行宣传和倡导,努力消除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传统偏见和误解。积极发挥旅游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促进部门联动,加强旅游市场培育,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扩大旅游消费,刺激内需增长。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时尚。鼓励旅行社、饭店、旅游景点等对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给予费用优惠。
(10)配套设施与保障政策
积极完善旅游法制体系,推进旅游行业依法行政,严禁滥用职权等违规行为。加强各项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鼓励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大力推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旅游城市,发挥其区域旅游中心的作用,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强市(县、镇)。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应配合旅游部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证游客安全。
4.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作用
(1)明确旅游产业的定位产业
定位是具体措施的根本和主要依据。近年来,全国多数省区市都对旅游业有了明确的定位,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等,但国家对旅游业一直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1998年年底,旅游业被列入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仅仅是导向性的说法,仍未能明确旅游业的重要产业地位。
(2)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导向
旅游业发展所应坚持的原则和导向,是产业政策中应明确解决的问题。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当解决的导向性问题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防止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破坏性开发、旅游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功能的发挥等方面。
(3)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目前各地虽然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尚缺乏全国范围的整体措施和政策。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⑤ 关于利用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的例子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问题

发展阶段

根据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过程
,
舒伯阳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
早期萌芽阶段
,
属自发式
,
旅游
主题不明确
,
仅作为休闲调剂
,
投资与经营主体是个人或小群体
,
市场供求关系模糊
,
以个人需求
为导向
;
初级经营阶段
,
仍属自发式
,
有一定的旅游主题和活动安排
,
中小旅行社也主动参与经营
,
市场以短期赢利为目的
,
并以产品为导向
;
成熟的经营阶段
,
属开发式
,
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
策划
,
投资与经营主体为大型
(
旅游
)
企业集团
,
市场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
,
以项目投资为导向。
据此判断
,
目前我国旅游观光农业已发展到成熟的经营阶段。

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起步较晚。近几年
,
在哈尔滨等大中型中心城市郊区出现了“现代农
业示范基地”、“绿色农业实践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形式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此外
,
还有部分个人或集体参与投资经营的“风情园”、
农家乐”等项目
,
但是从其投资与经营
主体、
开发规模、
功能等方面分析
,
并以舒伯阳的旅游观光农业三阶段论来判断
,
黑龙江的旅游观

光农业正处于从初级经营向成熟经营过渡的阶段。

目前
,
黑龙江很多地区投入运营、在建或者拟建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较多
,
按其内容不同
,

分为
5
种类型
:
综合农科知识类
:
如黑龙江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
哈尔滨的
“绿山川”
生态园、
二龙山现代高效农业科技成果展览园等
;
瓜果品尝类
:
如密山市绿色观光农业走廊等
;
民俗生态类
:
如大庆胜利民族风情园等
;
花卉养植类
:
如鸡西润丰绿色园区等
;
种养殖产业类
:
如大庆国家级现
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牡丹江大湾农业科技园区等。
其中
,60%
以上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属于综
合类型
,
即集农业、科普、观光、餐饮、经贸等于一体
,
进行农、
林、果、
牧、
渔等立体综合开发。

存在问题

从目前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现状来看
,
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
但是并没有摆脱目前旅游观光农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品牌不突出、配套设施不齐
全、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
尤其以下列三大问题较为突出
:

规模较小
,
而且地域分布不平衡。
根据国外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当旅游观光农业区半径
大于
29.5
公里的区域
(
面积
)

,
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
而黑龙江的项目绝大多数小于这个数字
,
因此项目主要集中于经济较繁荣、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附近
,
尤其以哈尔滨和大庆一线较

,
而资源相对丰富的中部、
北部地区较少。
随着其它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山区脱贫
,
其发展潜力不
容忽视。

目前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景点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非旅游企业投资兴建和管理。
政府缺
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
,
很多项目又缺少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
,
造成投
资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
使一些地方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题开发重复、
雷同或近似
,
景区
少总体布局规划
,
往往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这给今后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埋下了隐

,
同时
,
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
,
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

项目的市场定位、建设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
缺少鲜明的北方农业特色和传统的文化基础。许
多项目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评估审查
,
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
,
并没有
将种、养品种的新、奇、特和传统文化底蕴做实、做强、做大
,
是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
的直接原因。此外
,
有的地方没把旅游观光农业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与旅游业的
有机结合
,
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的收入来维持园区的发展
,
而客源的组织又以当地散客和学生为

,
与旅游组织联系不紧密
,
许多参观学习都是免费接待
,
因此
,
很多的旅游项目入不敷出、
举步维
艰。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的基本思路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
,
应以超前的眼光
,
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进行整体规
划和宏观调控
;
应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来实现黑龙江特色鲜明、
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
,
实现
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的拉伸
;
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
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
顾的原则
,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综合效益
;
应以农业为核心
,
以生产为本
,
走特色品牌、
精品项
目之路
;
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
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保障
,
稳健地发展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
,
既为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黑龙江的支柱产业做出贡献
,
也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起到长足的推进、示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范作用。

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项目模式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特点和区域优势资源
,
并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其旅游
观光农业项目的发展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

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主题公园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
,
以大农业或农业的某一领域为题材
,

农业生产场所、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
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建
设项目。
在功能上
,
可建立粮油、
果品、
花卉等专业性农业公园
;
在利用方式上
,
可将作物的观赏、
采摘、制品及其有关的文艺活动、节庆活动等融为一体
,
提高其经营效益
,
丰富游览乐趣。

农业生产基地

有先进生产水平的、
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
本身隐含着较高的观
光游览价值
,
广阔的田野、
大群的牲畜、
食品的生产流程等
,
都是看点。
例如密山的绿色观光农业
走廊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50
万亩的“走廊”上
,
建有白瓜生产基地、西红柿示范区、绿色水稻示
范区、
果园示范区等。
这种项目的旅游服从于生产、
服务于生活
,
利用现有的生产项目开展旅游
,
并利用旅游客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
,
相得益彰。

农业科技示范区

农业科技示范区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创新、示范四个方面主体功能于一
体的农业综合大学科。
在示范区自身的科研、
生产设施的基础上
,
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并把农
业科技普及工作溶汇到游览中去
,
是现阶段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要模式之一。例如哈尔滨农业
高新技术园区
,
不仅担负着
“设施绿色蔬菜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科研任务
,
还被哈尔滨市
委宣传部和市教委联合确定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绿色农业实践基地”。

⑥ 调查旅游业社会实践活动准备情况怎么写

一、什么是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目的是调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或某一现象,以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解决。社会调查报告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公众关心的社会经济与发展问题,它注重真实、具体、典型的事例与数据,注重分析事情产生的背景、成因,意义或危害性,也可适当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二、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本次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必须结合专业内容进行选题、调查,同时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前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三、社会调查的方法1、普遍调查2、重点调查3、典型调查4、抽样调查四、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二)导语:此为社会调查的开头部分,也称前言、导言。此部分需写明社会调查的意图、性质、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查的范围和采用的调查方法。(三)主体:这是社会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也称正文1、情况部分:介绍调查所得到的基本情况,应注重具体事实、统计数据、文字应简明、准确,条理分明,也可兼用数字、表格、图示说明。2、分析部分:重点分析所调文章版权归文秘114网作者所有!查事情或现象的产生背景、原因、实质,条分析缕,有事这有依据,抓住问题的实质、规律,揭示出其重要意义或危害性,给人印象深刻,提醒世人或领导注意。3、建议部分:在有力的分析下,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有关部门恰当处理提供参考。(四)结语:总结全文、深化主体、警策世人,也可在建议部分结束五、社会调查报告的结构方式(一)纵式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如果是针对某一件事情,通常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如《某某贩卖毒品的犯罪调查》、《某某公司不正当广告炒作的调查》。(二)横式结构:根据材料的内容、特点、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针对某类社会现象,通常采用此种结构方式,如《关于中、小学实行强行补课的调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调查》,社会调查报告一般立足于某类社会现象,故这是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三)纵横式结构: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但应确定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另一种为辅。六、社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一)写作前目的明确,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选择调查对象,认真制定调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1、确定调查对象(范围、程度),选择公众关心、有调查价值、自己也有能力驾驭的社会现象。2、确定调查目的、调查项目、调查方法。3、准备调查需用的工具(如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经费,安排好调查日程。(二)认真进行调查,搜集有关资料,注意材料的准确性、典型性。(三)整理分析调查到手的材料,进行分类、鉴别、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四)撰写社会调查报告1、确立自己的观点、看法,但必须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判断。2、实事求是,不夸张、不隐瞒实情,如实将调查到的情况写出来,注意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3、重点在于客观分析,在掌握的事实基础上分析,透过揭示其本质、规律。4、讲求实效,贵在及时。参考自:172校园活动网/

⑦ 旅游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旅游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旅游区的地理位置
是否处于经济区,处于旅游发达地区或者商业化地区,或者人流量大的区域。
二、旅游区的规划
是商业旅游,还是自然风景旅游或者是文化景区
三、旅游区的项目
具体项目是什么,人流量有多少,有什么吸引点。

⑧ 旅游经济的实践指导意义

旅游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以经济形式实现的社会文化现专象。旅游属活动是一项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生活美为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而这种活动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研究通过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浅析,揭示其普通、特殊和个别的审美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