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篇关于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的论文

我国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仔细研究发现,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地图上,那些具有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大多是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而发展起来。如在美国,汽车产业主要集中于密歇根的底特律;在德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于多特蒙特、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在我国,海宁的皮革、东莞虎门的服装、温州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等等。理论界把这种集聚于某些特定区域,依托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空间称为产业集聚。当然,产业集聚的这种经济现象不只限于制造业领域,在服务业中也同样存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服务业也是最大的产业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同样也存在着显著的产业集聚现象。

一、旅游业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中发现,一国有竞争力的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特征。波特指出,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并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国外学者Donald (2004)等人根据波特的产业集聚理论从产业链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界定旅游产业集聚,提出了“旅游竞争集聚”的概念(见图1),他们认为:旅游集聚是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其目的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协同作用以便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中国旅游业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达到和超过现在一流世界旅游强国的发展水平。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历史上的新转折期。在这一转折期中国的旅游业要想实现对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促进其产业集聚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已经初现端倪。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三驾马车”苏沪杭、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国内城市群落已经开始了一轮全新的合纵连横,以建立超级都市圈的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与之相对应,活跃在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热点产业旅游业,也积极表现着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并逐渐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向构建大都市旅游圈的目标迅速跟进。苏沪杭长三角旅游协作区以上海市为龙头,依靠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完善的城市旅游集散功能,率先实现了连横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区域旅游功能要素的配套,一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最大的经济产出地。自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面积仅占中国1%的长三角地区接待海外旅游者600多万人次,占全国的16.53%;旅游创汇40亿美元,占全国的19.68%;接待国内旅游者2亿4千多万人次,占全国的27.66%。广东省则利用珠三角的城市集群品牌优势和港澳市场的辐射作用,也争先做“大旅游” 的文章,同样获得了1260.83亿元的丰厚回报,表现了不可替代的大区域旅游的优势。目前,泛三角旅游区域旅游也逐步形成,旅游业将会在更大区域和更多企业间集聚。与此同时,一个以京津两大巨型城市为“双核”,以河北省的11个城市为卫星环绕的大北京旅游圈正在加速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旅游圈将形成 “三足鼎立”之势。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在一些领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旅游的综合经济就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区域管理、行业管理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割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阻碍了旅游业的行业集聚的形成。所以虽然我国旅游业的产业集聚化非常的迅速,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并未最终形成。

三、提高我国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对策

(一)制定区域旅游市场开发专项规划,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旅游发展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即需要编制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旅游规划,对于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统筹安排。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旅游经济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特色,并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避免出现内部竞争的混乱局面。编制规划时应立意高远,站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角度,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导向,通过大思维、大手笔、大创意为旅游的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2. 旅游产业在我国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旅游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当地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经济收益等都是大有裨益的。更重要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的观念将会发生根本改变,即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搞活流通,以信息化取代封闭的传统的生产模式。旅游可以使单一资源产生规模效应,扩大单一资源的产品转化和升级,将市场建在家门口,对外提高当地的影响力。如:武术之乡、杂技之乡、五金之乡、皮革之乡、苹果之乡、大蒜之乡、曲艺之乡、啤酒城、煤城、服装城、鞋城、花卉城、汽车城、钢城、雪城、鬼城----,品牌一旦建立,客商必然云集,淘金就在当地,发展就是真理。

3. 发展旅游业意义是什么

一)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增加资金积累和国民收入,为国际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难得的经营管理经验。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够增加外汇收入,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我国,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许多外国投资者都是通过旅游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投资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市场。旅游的宣传效应率为1比8,即一个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可影响8个人。旅游业一般不受贸易壁垒干扰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发展旅游业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量的企业家、专家和学者通过旅游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利于我们低成本地学习和借鉴别人有用的东西,加快观念更新,促进本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及与国际接轨。
(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4. 我国旅游标准化的推进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从旅游的实际感来受可以得知,近源年来,我国旅游景区、景点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非常显著。
游客中心的建设,或许有一些旅游者并没有理会其中的益处,但是,具体到景区、景点的厕所标准化建设,广大游客还是感触很多的。前几年,一些著名的景区、景点被摘牌、被降级,厕所的标准化建设不达标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找厕所难,厕所的脏乱差让人望而却步,这都会使游客对景区、景点产生差评的印象,甚至是厌恶的心理。无论是差评的印象,还是厌恶的心理,都将会给景区、景点的发展前景带来极大的副作用,甚至是给旅游业的发展制造障碍。
如今,随着标准化建设的深入,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服务设施以及管理制度、服务制度越来越完善,广大游客对景区、景点的感受和印象越来越好,而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品牌形象,也招致更多的游客踊跃前来、慕名前来,这就是标准化建设最直接、最突出的积极意义。

5. 我国旅游业发展说明了什么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繁荣(2004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经超过4%,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超过金融业)外,还具备和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作用”。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据推算,在经济增长其他条件相对平稳的情况下,国内旅游消费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拉动居民消费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约1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方面的合理调整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0%,旅游服务贸易约占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的30%。通过加快发展旅游业,也将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地位的迅速提升。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大幅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耕方式、改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收入水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城镇化。
四、对平衡国际收支减少贸易摩擦方面
由于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花费较多的国家,很多属于我国货物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欧盟一些主要国家等)。因此,通过发展出境旅游,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我国同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
五、对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功能作用
从我国Ⅰ、Ⅱ、Ⅲ产业每万元GDP能源消耗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约为0.48吨标准煤/万元,第二产业约为0.9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约为0.3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单位能耗是二产的1/3,是一产的60%。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的目标。
六、对调整收入差距方面的功能作用
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实现财富的转移,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更多情况是实现由相对发达地区富裕人群财富向相对落后地区贫困人群的转移。我国目前2万多个景区点,其中70%以上坐落在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通过发展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6. 试论述旅游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旅游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1、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从劳动就业来看,旅游业是一个拉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旅游业的发展,对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作用:
(1)旅游业完全收入对GDP的作用
:
旅游业完全收入=旅游业直接收入+旅游业相关行业收入。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它不仅可以为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提供巨大的市场,而且还可以带动和促进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
(2)旅游业外汇收入增加对外资利用的作用

旅游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大量人、财、物的加速流动。由此形成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投资决策机率大大增加,旅游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说,也是投资环境的重要构成,所以,旅游业通过正面促进对外开放,使区域内的引资和投资额增加。
(3)旅游业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旅游业的种种特性,旅游业日益成为消除地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旅游扶贫是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或独特的山区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即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带动贫困山区的脱贫。
(4)旅游业在扩大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就业的增长点。

7. 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意义

1、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2、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7)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