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非政府组织
Ⅰ 非政府组织如何协调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的关系 促进目的地的旅游发展
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一种协调和协商的作用,可以和旅游经营者更好的进行宣传和组织。
Ⅱ 请问中国旅游协会是不是NGO组织
不是的。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局主管的。
Ⅲ 旅游公共组织是什么
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
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具有公共性,即旅游公共服务需求是不特定人的共同需求,而不是特定、个别的个人或团体的需求。二是旅游公共服务性质具有辅助性,即旅游公共服务主要解决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的有益补充,因此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能由市场提供的应尽量让市场来完成,避免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上政府行为过多干预,但又不能完全脱离政府作用的发挥。三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即不管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是谁,采取什么方式提供,但政府始终是旅游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政府通过授权将旅游公共服务的生产或提供委托给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来完成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四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不同阶段,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旅游公共服务指为满足旅游者公共需要,政府和由政府授权的工商企业、非政府组织等针对整个旅游过程而通过政府行为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行为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和特殊私人物品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形式和行为过程的总称。
Ⅳ 政府支持旅游业发现的表现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
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提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但此前作为一种发展的实践,已经客观存在,并在政府支持的力度、涉及的方面上更为直接。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旅游业也没有排斥发挥市场渠道的作用,虽然那时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但它表明市场化手段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由来已久,并不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出现的;至于到了全行业都在大张旗鼓地贯彻“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时,政府对旅游业的投资实际已由最初的直接投资演变成为十分有限的导向性投入,而外商投资和市场化融资已经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拒绝过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手段,这是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旅游业发展模式所应搞清楚的一个背景。
二、“政府主导型”是对政府支持旅游发展模式的概括:
我国旅游界引入政府主导型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加以推动时,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说明,当时旅游主管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发展模式,而不是从国家经济体制上来考虑的。那个时期,全国正在大力宣传云南等省市党委、政府重视发展旅游的经验,开展以政府推动为龙头的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政府主导型”的理念便很快在全行业得到认同和推广。此后,这一理念在旅游行业上升为一种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因此,不能说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主导型”讲的是一种“型”、一种模式,单独把它割裂出来并论述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断章取义,但的确足以引发歧义和误解。
三、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分工是明确的:
政府主导型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有明确内涵的,它一不是排斥市场,二不是政府包办一切,三不是政府与市场之间没有分工。因此,政府主导型不等于政府包办一切,也不等于以行政手段、计划方式来配置资源,也得不出逆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而动的结论。
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在旅游发展实践中的分工,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一般来说,旅游业在发展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形象宣传和市场环境优化等方面,要充分依靠和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旅游投资、产品开发、市场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市场的作用。这种分工并不是单纯理论和形式上的,而是表现在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就以人们普遍关注的旅游投资而论,政府很早就已不是旅游投资的主体,除了一些大型旅游项目的导向性投入外, 99% 以上的资金投入都是通过市场渠道筹措。此外, 90 年代中期以来,全行业就取消了主管部门定价的做法,地市以上旅游部门也陆续与直属企业实现了脱钩,这与民航、铁路、交通等行业相比,旅游业的市场化程度是明显走在前列的。当然,也应该看到,旅游行业中还存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例如,地方旅游的壁垒、变相的行政干预价格、强行搭售旅游线路、阻碍外地企业进入等,都反映了市场化机制尚未健全,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手段,而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两种手段并用,否则就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时间,有可能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
四、政府作用与市场经济模式是相适应的 :
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有很多,但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如何发挥作用、该发挥多大的作用,是与市场经济的模式相一致的。就现在世界各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一是基本不干预型,政府仅限于影响宏观稳定和市场失灵状态的干预;二是政府干预型,即以行政的干预替代市场的作用;三是市场促进型,即政府积极地参与发展,但主要方式是支持非政府组织(企业、金融、农业社区等)的发展及协作。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看,政府的作用尚未达到第一种类型那样的“无为”,也不属于第二种主导一切的情况,而应该属于或接近第三种类型。采取第三种类型的国家一般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尚处于不甚发达的程度,市场化水平不是很高,一些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显然,我国旅游业的“政府主导”也不是政府干预型的那种模式,而更接近于市场促进型的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在资源配置中由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是发挥所有的作用,至于是否可以在旅游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这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发育的程度。如果单从旅游投资来看,这种主导作用是成立的,而且在所谓的“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就已是如此了,但影响旅游发展的远远不仅是投资一个方面。现阶段政府在旅游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整体形象促销、危机应对措施,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缺少的。 例如,埃及卢克索、中国千岛湖、印尼巴厘岛袭击旅游者的惨案,中国曾流行的 SARS疫情,都是危害旅游形象和旅游环境的事件,最终都是由政府出面尽快消除不良影响的;以旅游形象的宣传为例,目前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的作用,例如,美国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克林顿总统曾专题召开了1500人的白宫旅游会议;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香港特区政府拿出上亿元港币成立了盛事基金,通过举办大型促销活动加快复苏旅游业;在WTO谈判、在双边政府间的谈判中,发达国家更是把旅游服务贸易列为重要议题。
2、由于经济还不发达而需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公共和公益性建设,例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供应,以及 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购物环境、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这些大多属于公共产品或公益事务,不仅单靠市场力量无法做到,就是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全力去做也有难度。当然, 如果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政府这方面的职能可以有所弱化和减少。
3、由于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完备而由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例如,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旅游运行的地方壁垒、旅游服务的非规范化等,由于旅游产品 带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旅游消费是否满意往往受制于较多因素,不仅涉及了旅游六大要素,而且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还包括了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结合。因此,市场手段、市场作用只可解决旅游发展的部分问题,而并不能解决上述方面的绝大多数问题 。这些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旅游业发展,不是一个轻易就能回答的问题,但这是所有试图对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给出结论的人不能忽视的。
五、政府与市场推动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以后,旅游业发展是否应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不仅是一个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的问题,而且更是关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给予客观评价的问题。不论是实行“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其表面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更需要哪一种的支持。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个别党政领导认为,由于当地政府难以直接拿出钱来“主导”旅游发展,就觉得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了,还是交由市场去主导吧。这种看法,不仅是对“政府主导”发展模式的误解,而且把市场作用与政府义务对立了起来,属于思维和认识上的一种简单化,与“既然已经搞市场经济了,就应该由市场主导”的观点一样简单。以政府的作用来取代市场的作用,是错误的;
同样,寄希望于让市场的作用来替代政府应尽的义务,也是不对的。从现实情况看,在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建设资金的短缺,真正“市场化”的投资商也不可能去冒这个风险,只有在必要的基础设施具备以后,开发商、投资商看到赚钱的成本或风险不是太高了,才有可能进行实质性的投资,这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是无条件的。一些欠发达地区旅游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或根本就没有人来投资,问题就出在本该由政府设法解决的问题,政府没有能够去解决它。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希望通过“市场主导”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是经不起旅游发展实践检验的。
发展是硬道理。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到底是应由谁来主导或者谁都不主导,最关键的不是字面上的争论,而是区分清楚哪些应该由政府负责解决,哪些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如果以此作为各方立论的基础,其间的分歧应该不会是很大的,只要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就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发展模式可以暂且回避由谁主导的问题。
目前的现实是,一些人质疑“政府主导”的说法,另一些人也不认可“市场主导”的提法,如果从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发挥的作用看,似乎可以考虑只讲“政府促进”、“政府引导”一个方面,对于市场作用可不予提及,以减少不必要争论所引起的思想混乱。至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应承担的责任有何变化,我认为与几年前相比仅仅是量上的变化;但就全国的旅游发展情况而言,政府与市场应该发挥的作用不可一概而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可适当弱化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而经济欠发达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西部地区,则还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并兼顾市场功能。如不充分考虑地区发展的差别,泛泛而谈什么发展模式,不仅无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反而会对旅游业发展贻害无穷。
Ⅳ 非政府组织应如何协调,从而促进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
非政府组织应如何协调,从而促进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就是要成立个组织的,可以统一管理。
Ⅵ 一个国际旅游组织的名字
这里是世界旅游组织,你看看那有没有你需要的 1.世界旅游组织(WTO) 2.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3.世界旅行社协会(WATA)4.国际饭店协会(IHA)5.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6.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7.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8.国际旅游协会(IAT)9.国际汽车联合会(IAF)10.欧洲旅游委员会(ETC)11.美洲饭店及汽车旅馆协会(AH&MA)12.欧洲运输部长会议(ECMT)13.国际铁路联盟14.国际旅游联盟(AIT)15.世界一流饭店组织
Ⅶ 非政府旅游组织在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主要任务具体有哪些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处理社会危机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社会危机公关事件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抗击自然灾害等求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民间组织是脱离在政府职能管辖范围之外的正规组织,组织可以代表一个正规群体参与社会事件,如维护公民利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维权措施等,所以非政府组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性,非政府组织应有组织领袖,领导者还应承担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民间性,非政府组织是脱离在政府之外的正规组织,其权利和义务都受法律保护;非营利性,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参加社会活动时,都不带有盈利目的,表现出的组织活动属性是公益性、资源性、自治性。
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及表现
危机公关的主体。现阶段,非政府组织活跃在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在社会危机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非政府组织在救灾活动中的管理职能,探讨其危机公关的主体。最近几年,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非政府组织在近几年的抗震救灾活动中,为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募集资金、运输物资、救助灾情、维护秩序、提供关怀等方面,提供着物资、人员、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重要服务[2]。
公共资源使用和公共服务绩效的督促和监督者。社会出现公共危机时,要想有效解决危机事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要管理调度的事情有很多,如公共资源的运输问题、志愿资源的等级问题、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想有效的对其进行宏观调控,非政府组织必须制定一个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作为管理支撑点,在公共危机实践中发挥其公益作用。社会公共危机的制度管理通常是非常规的、紧急的、及时的,所以其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使用的效果是体现非政府组织管理效率的重要依据[3]。
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组织务实性功能。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为了让受灾地区的人民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政府要对其受灾地区进行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其涉及到的政府、组织很多。非政府组织要想实现其组织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必须要开展管理制度改革活动,提高组织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组织务实性,与政府一起发展灾区社会经济建设。
三、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发生紧急危机事件时,非政府组织都能够第一时间参与到公共危机活动中去。但是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大多处在管理瓶颈期,组织的层级混乱、组织中各成员关系错综复杂等问题都严重限制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的社会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缺乏活动资金,一个非营利组织必须有坚实的资金储备,活动资金是维持组织日常运营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很多非政府组织都过分依赖组织成员主体,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组织成员对人才选拔、培养的不重视,这些“非志愿”成员的公益服务积极性不高;组织内部各管理层职能混乱。由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其组织内部增设了很多管理阶层,但是在日常管理中,这些管理阶层的职能责任经常会出现重复错乱现象,这种不明确职能的管理模式,会严重影响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效率,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发展。
四、提高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作用的几点合理性建议
通过上文研究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可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以下几点合理性建议。
增强非政府组织自主性和独立性。社会中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是依托政府组织发展起来的,其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很差,所以一个非政府组织要想有效的发挥其社会价值,必须建立明确的组织发展方针,其涉及到的内容有:组织财务管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条例等,这些内容的完善会推动非政府组织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快速发展,能够使非政府组织真正作为组织主体参与社会公共危机活动,这样会使组织具有一定的自主机制运作权和独立决策权。
建立非政府组织及其市民参与的危机管理社会网络。近年来,小范围的公民求援组织发展十分迅速,这种非政府组织的人口基数很小,其组织内部成员的生活背景千差万别,所以要想完善这一部分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强其组织成员的社会联系,建立一个市民参与社会危机管理的社会网络,让市民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了解社会公共时间,当出现公共危机事件时,各地非政府组织可以第一时间集结起来,共同参与到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求援活动中。同时非政府组织也可以通过这个社会网络,将发生在局部地区的公共危机事件传至全国各地,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力扩大的全国范围内。
建立民间小区灾难联防体系,并动员民间慈善团体和民间宗教系统一起建立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网络。开展危机自救。包括建立训练装备较佳的紧急自救队伍,并对他们每年进行长达数天、数周的全面动员实兵演练,使人们熟悉各种危机状况[4]。
设立非政府组织紧急管道。当社会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由于各地政府和组织的求援积极性高涨,常会引发救援混乱,这种救援混乱现象会严重阻碍救援行动的顺利开展。各非政府组织建立自己的紧急管道,不仅可以明确自己组织的目标和使命,还能够让不同非政府组织和成员有序的参与到公共危机的管理活动中。
从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来看,其组织活动虽然在社会上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影响力,但其管理制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虽然在危机公关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非政府组织作为广大平民的代表,其发挥的各项职能是无法避免的。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以及政府职能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单纯依赖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忽视其它社会组织的功能的发挥,已成为过去[5]。非政府组织应该着力加强非政府组织日常管理的作用,在其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良好的社会效果。
Ⅷ 哪些旅游组织属于NGO(非政府组织)
全球著名非政府组织列表—NGO列表
NPP新公益伙伴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SEE)
保护国际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GVB)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MWPCCB)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BECon)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震旦纪公益信息技术中心
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SACOM)
道德茶叶合作联盟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
富平学校
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
公平劳工协会(FLA)
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国际计划
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中国大陆区分会
国际青年成就中国部
国际商业领袖论坛(IBLF)
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
救助儿童会
劳工教育及服务网络
绿色和平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美国家庭健康国际(FHI)
美国商会(中国)
南都公益基金会
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
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
帕斯组织
沛丰中国
气候组织
牵手上海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
全球环境研究所
全球企业抗艾滋病联合会(GBC)
仁人家园国际组织
日本商会
瑞丽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商务社会责任协会(BSR)
上海美国商会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ICO)
世界宣明会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碳信息披露项目
维泰国际机构
未来500强(中国)
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乐施会
亚洲基金会
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ASrIA)
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AMRC)
云南省互满爱人与人组织合作项目办公室
中法可持续发展中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DPF)
中国村络工程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委员会(RSCA)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CSPGP)
中国国际矿业企业工作组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
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欧盟商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企研)
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办公室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CYDF)
中国生产力学会生产力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专业委员会(CPDC)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投资性公司工作委员会(ECFIC)
中国消费者协会(CCA)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COSHA)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ACFTU)
Ⅸ .新型旅游方式有那些
真正意义的自由行,和三两好友,去一些特别但又不是很商业旅游的地方,比如去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乡下地方感受纯朴自然风土人情、或到大都市感受时尚创意元素等,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了,最好融入当地。现在的旅游景点太商业化了,总觉得好像赶场一样,太煞风景了。
Ⅹ 阐述国际旅游组织的作用
国际旅游组织的主张简介
--------------------------------------------------------------------------------
2005年01月10日 16:36
2005-01-10 15:40 聚源数据库
旅游业的社会关怀
人们不应该只关心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应该有一种更广阔的社会眼光——强调旅游业应在促进公平、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担社会发展之责,承伦理主体之重。
人们不应该只关心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应该有一种更广阔的社会眼光——强调旅游业应在促进公平、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担社会发展之责,承伦理主体之重。
近十年来,全球旅游发展的理念鲜明地反映出_种“社会导向”。这不仅是人们对旅游业众多问题反思的结果,也是近年来兴起的经济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思潮的反映,更与我国新一届政府所倡导的“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有深刻的契合之处。从WTO、WTTC和BITS三个国际旅游组织的倡导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充满社会关怀的目光,期待着旅游业新思维的转型.
世界旅游组织(WTO):“以无障碍旅行推动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旅游组织就提出通过旅游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在《旅游权力法案》和《旅游规范》中,WTO把“旅游为人们提供教育、交流和发展机会”作为「项重要功能看待。1999年WTO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高屋建瓴,提出旅游业应致力于促进人民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应尊重平等、促进人权;倡导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义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的利用与保护,促进当地人参与旅游业并平等地分享收益。
近10年来,WTO致力推动的主要工程如“旅游与消除贫困”、“保护儿童免受旅游性剥削”等,充分反映出世界旅游发展的“社会导向”。WTO提出的“可持续旅游——消除贫困”(ST-EP)计划,旨在帮助那些不发达国家通过旅游业实现脱贫。计划包括4个方面:成立一个基金会,为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促进社会科学和旅游业对贫困和可持续性的研究;建立为最不发达国家的旅游项目募集资金的运作机制;开展一年一度的论坛,使有关各方能从旅游业、赞助人和民间团体那里得到交流和反馈。
当今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LDCs),旅游收入已占总体服务产品出口份额的70%,是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WTO提出“以无障碍旅行推动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呼吁发达国家协助发展通往不发达地区的航空设施,消除人们自由旅行的政策障碍,进一步发挥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推动社会和谐的功能。
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新旅游的蓝图”
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是一个全球百强旅游企业的领袖论坛。作为旅游业者的代表,WTTC呼吁旅游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响应《新旅游蓝图》的号召,从长远看待发展,努力实践“新旅游”,促进旅游业——这个为全球创造约2亿个就业岗位和10%GDP的第一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使更多的人受惠。
WTTC的《新旅游的蓝图》提出了一个确保“未来旅游业服务于每一个人”的新战略框架。它将“新旅游”理解成一种伙伴关系,认为旅游应建立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为地方政府、投资者和当地人的带来多赢的、积极的成果,既使旅游者满意,又让利益相关者受惠。旅游业发展须基于:1)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2)经营者妥善处理追求经济收益与保护文化和自然环境、促进人类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3)参与旅游业的各方齐心协力,追求长期的增长和繁荣。
在另一份《企业社会领袖报告》中,WTTC号召其成员企业在社会事务中的担当领袖作用,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承担责任,为员工的成长提供机会,同时更好地评估和应对旅游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和威胁,确保平稳发展。企业应将社会责任溶入核心价值观并贯彻在日常行动当中,这将有助于树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吸引富有社会和环境意识的游客和投资者,并得到政府的嘉许。在今后的五年中,那些敢于在社会事务中做出表率的企业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
此外,WTTC还设立了“为了明天的旅游”奖项,奖励并推广在目的地、非政府组织和旅游企业在可持续方面的最佳实践。
国际社会旅游组织(BITS):“社会旅游:社会的塑造者”
国际社会旅游组织是一个致力于“在国际范围内推行社会旅游理念”的非盈利组织,在世界众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北美和南美)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会员。其成员既有跨国旅游集团,又有旅游俱乐部、青年旅舍和汽车公司和非政府组织,还有12家政府组织是其名誉会员。
BITS的一项重要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得到旅游机会,由此得到心灵的丰富和知识的拓展。BITS看到,旅游休闲服务的消费主要由收入决定。低收入者往往被排除在休闲参与之外,而不充分的休闲机会将导致社会排斥。为此,BITS倡导一系列消除休闲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活动,主张人人享有带薪假期,推动西班牙政府在旅游淡季为低薪的公务员提供休假,推动经营商们开发“低价度假村”和“野外宿营地”,提倡旅游地提供残疾人设施。在英国,该协会为单亲家庭和残疾人提供旅游资助,并说服一个大型连锁度假公司Butlins为单亲母子提供低收费的度假机会。此外,BITS还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伦理培训,帮助他们消除种族、文化、宗教、政治、心理等原因造成对游客的歧见。
BITS所倡导的“社会旅游”概念是与更广泛的“公平旅游”联系在一起的。霍尔将社会旅游定义为“吸纳经济贫困者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共同参与的旅游——这既包括让贫困者享有亲身参与旅游的平等权利,又包括通过旅游发展让弱势群体受益”。
BITS在其章程中提出了社会旅游的四大使命:1)减低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类自由发展;
2)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新型的伙伴关系,让广泛的参与者共享发展成果;
3)为落后地区带来新的非资源消耗型发展途径,促进可持续发展;
4)使旅游成为全球发展计划的一部分,促进经济资源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流动。
BITS的口号“社会旅游:社会的塑造者”充分表达了这一国际组织的社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