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游B2B有哪些痛点以及发展方向

近两年,旅游圈、八爪鱼、蜘蛛旅游网等旅游B2B同业平台先后获得亿元人民币以上融资以及欣旅通1.95亿被腾邦国际收购的消息接踵而来,中国旅游市场燃起的熊熊烈火正越烧越旺,而B2B平台的快速崛起正是给在线旅游行业浇了桶油。

从旅游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预计超40亿人次,旅游已成为刚性需求,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旅游对就业的贡献率将超过9%,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将帮助1200万人口摆脱贫困。2014年中国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在线旅游渗透率8.5%,预计到2016年在线旅游渗透率将超过10%,但年均增速不足1%,远低于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平均增速。

由此可见,旅游行业在未来仍然会有稳定的增长,不断涌现的新模式也会是投资领域关注的热点,作为旅游行业的B2B平台来说,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加快资源整合效率,对于提升旅游行业的线上渗透率有极大帮助。

旅游产业是比较典型的现金流充裕、低毛利、资源分散行业,随着公款出国的减少,中国民众旅游热情的提升,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碎片化转移,目的地产品SKU多而分散,更加需要B2B平台的交易整合。在旅游产业里,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情况大致如下图,对于B2B平台来说,无论切的是哪一段市场,其根本目的就是线上交易提升两端服务效率,通过互联网改造降低原有的人力和营销成本,缩短产业链,从而达到新的利润分配体系,做旅游经济运转的效率放大器。

目前旅游B2B平台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渠道运营模式,例如旅游百事通,通过加盟门市的方式聚集供应商和分销商形成分销体系,但这种模式不够开放和中立,只是参与了交易结算。

第二种是供应商或联盟自建模式,例如驰誉旅游,通过吸引原有的经销商在系统上查询下单,这种模式仍然是把线下业务放到线上的形成B2B平台的自我催眠,参与度和地域性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

第三种是开放平台模式,如旅游圈和欣旅通。这种同业交易平台通过整合形成了交易闭环和旅游生态圈,是未来在线旅游的趋势之一,从B2B2C的角度看,分为由B2B向C端拓展和B2C向B端拓展两种。

对于现有的旅游B2B平台来说,单做撮合或者形成一定程度的交易闭环的系统能力都远未达到真正的B2B平台所需要达到的效率需求,也由于庞大的线下门店体系,实时库存以及相应速度跟不上旅游产品的分销节奏,可能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类似“欢逃游”项目这种旅游分销体系2.0版本GDS(全球分销系统)出现在市场上,利用2.0分销系统完成对碎片化境外旅游产品的快速整合,降低人员值守成本。

除此以外,在线旅游平台也势必受到传统旅游平台的挤压,在产品资源、获客渠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上存在一定难度,而在未来行业资源更加集中的情况下,中小旅行社减少也会对旅游B2B形成一定的冲击。

纵观旅游市场,未来行业的大整合是个必然趋势,无论是从大交通、住宿向餐饮、娱乐产品的横向业务范围拓展,还是从目的地旅游产品供应商到客户的纵向产业链扩张,甚至是从国内到全球的旅游产品拓展,值得旅游产业整合的环节还给B2B平台留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方创研究院认为对于目前的B2B旅游平台来说,已有旅游圈、八爪鱼、欣旅通这种跑在前面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新模式新平台崛起的机会。评估旅游B2B的项目,核心是团队,其次具有切入机会的可以从信息技术、资源把控和资金变现三个维度去衡量。

比如,信息技术方面是否能够用更加强大的解决方案替代人工值守,保证全球旅游目的地众多产品的信息整合,而非单纯做一个电商平台;

资源上企业是否拥有旅游行业的多年积累,能否做到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的严格把控,上下游渠道的稳定和可聚合;

在资金变现方面,对于大多数 B2B平台来说,资金变现都是个难点问题,面对 O2O烧钱的玩法冲击,旅游 B2B 平台烧钱和刷单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对于旅游行业来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广告、流量变现方法,真正打通供应链,让平台服务越做越轻更加至关重要。

如果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B2B市场依然巨大,可取代的空间依然存在,至于是否能够在这块众人虎视眈眈的肥肉里揩到油水,就看众项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❷ 在线旅游产品目前有哪些急需解决的痛点

痛点在于旅游产品的内容。。。渠道和消费方式都玩透了,然后UGC也差不多了,旅游行业早就过了玩什么的时代,已经到了怎么玩,又要玩好,还要好玩。国内旅游地资源过度开发,鲜有人知的旅游地点等待被炒作,游人如织的地点游客如粥,要怎么玩?国际旅游就是玩什么,对国内大部分游客来讲异国都是新鲜的。

❸ 上海有哪些只适合旅行,不适合生活的“痛点”呢

相信在国内,很多人都曾经去过上海旅游,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南京路和外滩都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确实,对于从来没有来过上海的外地游客来说,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是一座充满了欲望的国际化大都市,很多人都期望来上海旅行,见见世面,但是当你真正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痛点满满”。

其实生活在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又岂止挤地铁,上沪牌,买房子这三大“痛点”,只是表面光鲜,性格要强且比较含蓄的上海人不善于表达罢了,来上海旅行和在上海生活完全是两种概念,您说呢?

❹ 三毛游要解决的旅游痛点是什么

近年来,中国境外游游客数量的急剧增长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到1.2亿人次,其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达到了8000万人次。数据表明,71.2%的自由行游客希望获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缩短旅游决策时间。数据显示,当地文化体验游、自驾游、美食游、海滩游、探险游成为80后最爱的TOP5主题旅游。然而,对当地情况不熟悉、路线不清楚、语言不通等是自由行游客面临的几大出行障碍。而三毛就是为解决这这几个问题而存在的,它以PGC形式构建世界旅行的语音导游库,收集不同国家、城市、热门景点相关介绍,涵盖当地衣食住行、人文风貌、实时翻译等。多角度、全方位,为游客深入讲解当地的故事及文化。

❺ 旅游景区的痛点有哪些

市场之痛:“一盘大虾”谁来管
出门,中国人讲究的是“穷家富路”,然而,旅途中的一些花费,却让人生了几分惧怕。
去年10月,一盘“青岛大虾”引起广泛关注。今年春节期间,“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在旅途中遭遇“黑店”,到底该找谁投诉旅游、工商还是物价部门谁该为此负责当遭遇相关职能部门“踢皮球”,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又该怎么办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直言,“青岛大虾”事件反映出来的是工商、物价、旅游等多头管理,未形成合力的体制现状。今天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行政执法手段分割,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旅游业综合发展需求。
“当旅游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常态化选项,当游客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旅游监管部门要适应旅游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打破过去封闭、部门分割的状况,创新旅游监管职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针对“多头管理”现状,一些地方加强了探索和尝试。去年10月,三亚成立我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综合协调处理旅游纠纷;国家旅游局也正谋划在全国推广“工商旅游分局”,把工商的专属职能因地制宜融入旅游市场监管中。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

消费之痛:购物狂潮为何留不在本土
中国人过一次春节,受到世界的普遍欢迎:中国游客涌入日本免税店“爆买”,购物就像周末逛超市;中国游客大举赴韩扫货,韩国百货店销售额最高增长70%……据统计,2016年春节中国出境游人次约600万,出境花费或达900亿元。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这实际暴露出我国旅游业供给侧出了问题。”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说,在当前百姓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国内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新产品、新业态结构性短缺,缺少精致生活用品,整体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如何引导巨额消费回流值得思考。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月亮说,海南离岛免税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限品种、限额度的情况下,三亚免税店2015年免税销售额达40多亿元,增长势头非常好。这证明我国消费需求确实旺盛,免税购物大有潜力可挖。
中国旅游智库主任魏礼群认为,应适应居民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其中应大力开发旅游购物,新增进境口岸免税店,吸引出境购物回流。

竞争之痛:游客缘何被“卖来卖去”
目前,96%的国内游、65%的出境游都是散客自助游。散客时代给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上在线旅游企业的竞争压力,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去年以来,几起“恶导游”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低价恶性竞争带来的是强制购物,云南等地比较典型,购物店返佣高达70%,旅行社完全靠购物来“赌团”。
记者调研发现,在低价旅游团中,游客往往被“层层转卖”。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地接社为了招揽游客形成恶性削价竞争,以低价从组团社手中“买”团,然后再将整个行程“卖”给导游,甚至将行程分段“卖”给不同的导游。导游“买”团后自然承担很大压力,只能通过让游客大量购物来收回成本,赚取利润。
不仅国内游如此,出境游也不例外。“五六年前,跟团去美国旅游的价格是2万元到3万元,现在3999元就能去。”一名导游表示,当前很多旅行社都要求导游接团出行前缴纳“人头费”,靠什么把这些钱“赚回来”,是导游在行程中考虑的第一问题。
价格战表面看来是给了游客实惠,而实际上,不管对旅行社、导游还是游客,背后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这颗“毒瘤”不除,旅游行业永远不会风清气正。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应提高旅行社准入门槛,改革导游管理体制,加强行业自律,还要引导游客形成成熟的消费心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素质之痛:文明出行何时蔚然成风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黄金周集中出行也使游客素质得到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出境游客越来越多,文明出游也成为对国家形象的一个重大考验。
为了遏制不文明行为,去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4批“黑名单”,共计16名游客上榜,其中12人涉及扰乱航空秩序。
国家旅游局表示,长期以来对游客文明旅游主要以宣传引导为主,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目的是希望通过公布不文明游客起到震慑作用。据透露,国家旅游局正在酝酿今年将不文明如厕行为也列入旅游“黑名单”。
针对不文明行为,多个部门也开始了联合行动。2月初,国航等五家航空公司表示,将建立“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对不文明旅客采取一定限制服务措施。“黑名单是‘长牙齿’的,进入黑名单的游客将要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收益之痛:景区何时摆脱“门票依赖”
大年初一,来自河南的两家7口人意图逃票进入云台山景区,结果被困悬崖峭壁之上,经连夜救援终于被安全救出。一些网友表示,说到底还是因为票太贵,如果门票便宜,谁还冒着风险去逃票呢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我国景区尤其5A级景区门票太贵却是不争的事实。黄山门票230元,九寨沟门票220元,武当山门票243元……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经迈入“百元时代”,有的甚至超过300元,拖家带口出游仅门票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大好河山、老祖宗留下的历史遗产本属于公共资源,理应全民共享。然而大部分景区收入主要靠门票,而不愿意深入挖掘景区内涵,拉长产业链。
“现在一些旅游景点的高票价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背离。”李金早表示,要改变我国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局面,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要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坚决遏制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
国内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去年9月,三峡大坝景区率先对中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与其利用垄断性资源圈地收费,不如做好服务让游客心甘情愿为你掏钱。”宜昌市旅游局局长孔磊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改变“门票依赖”现象,地方政府要树立公益观念,破除利益藩篱。

❻ 全域旅游建设痛点,都有哪些

全域旅游建设痛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建设方向、成本收益、使用推广、人才管理,具体如下:建什么?什么时候建?什么方式建设?需要有系统性规划方案、建设方案;花多少?总体花多少,分项花多少?建设收益是什么?需要明确目标、价值、意义;推广渠道有什么?推广方式是什么?宣传营销怎么做?需要吸粉引客、营销分销方案;如何培训?人员技能怎么提升?后续服务机制如何?需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❼ 斑马旅游解决了哪些旅游痛点

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这些年里,旅游行业中的导购、旅游产品的同质化、服务体验不顺畅等痛点仍然未被解决。一方面,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旅游的需求没有被很好的满足。另一方面,旅游行业售前环节效率和用户体验的零售品牌已经很成熟,但仍然缺少旅行产品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斑马旅游于2016年2月创立。

❽ 请帮忙分析下如今旅游业的痛点在哪儿

一是线路不熟,不知道景区哪些好玩:网上的线路攻略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难以选择;
二是景区服务导游讲解不足:去到一个景区运气好可以遇到景区有固定的讲解,运气不好去了没讲解像是没去过一样;
三是周边服务、便民服务不清晰,在哪吃、在哪住、在哪拉就是很需要清晰的地方;
四是周边交通不熟悉,包括公交线路、导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