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罗斯为何出兵克里米亚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一结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就尽全力表明了他想让乌克兰新的临时政府越难过越好的打算。
首先,他下令在乌克兰边境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约有15万名军人参加。虽然有观察家指出,演习中没有包括足够的医疗队,不足以表明出兵,但这次演习很明显是一种挑衅行为。
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普京在乌克兰半自治地区克里米亚(Crimea)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与他在2008年俄格战争(Russia-Georgia War)前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
亲俄分裂分子身穿没有徽章的军装,占领了该地区的政府建筑、机场和通讯枢纽。然后俄罗斯军队进入戒备状态,以在该地区“保护俄罗斯公民”。克里米亚的新任总理要求俄罗斯给予帮助,而他本人正是俄罗斯公民。
现在,在看起来像是一场掩人耳目的“伪旗行动”(指通过使用其它组织的旗帜、制服等手段误导公众以为该行动由其他组织所执行——译注)中,乌克兰军队被指控袭击了克里米亚内政部。克里米亚已经制订了公投时间表以决定该地区的地位。俄罗斯议会已经批准对乌克兰动用军事力量,并且召回了俄罗斯驻美大使。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个半自治地区,这意味着虽然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却在很大程度上自治。它位于黑海边,风景秀丽,起伏的山峦向沙滩绵延。克里米亚是很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在政治上,克里米亚是一个微妙的地区。1954年,赫鲁晓夫(Khrushchev)颁布命令,克里米亚成为了乌克兰的一部分,很多俄罗斯人至今仍把这一举动视作不合法。该地区有略多于半数的人口是俄罗斯族,四分之一是乌克兰族,其余大多数是克里米亚鞑靼族。1944年,克里米亚鞑靼族被斯大林(Stalin)从俄罗斯境内驱逐,所以反俄情绪强烈。
1992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决定加入刚刚独立的乌克兰。
克里米亚在俄罗斯历史上地位突出。1850年代,在这里爆发了抗击法国、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战争。虽然俄罗斯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俄罗斯士兵的英勇直到今天仍然让俄罗斯人引以为傲,非常类似于德克萨斯的阿拉莫(Alamo)。这里的度假城市雅尔塔正是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巨头会面的地方。
然而,俄罗斯对于克里米亚的兴趣不仅限于怀旧。如下面的地图所示,克里米亚在该地区地缘政治上的重要地位甚至超过了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
位于克里米亚西南角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的海军基地是俄罗斯唯一的暖水海军基地,也是通过地中海向外扩张力量的主要通道。据说在叙利亚目前的内战中,塞瓦斯托波尔对俄罗斯向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提供支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与乌克兰签署的基地租约有效期一直到2047年,黑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北约盟国控制,只有东部的格鲁吉亚和北部的乌克兰除外,而格鲁吉亚正在积极寻求加入北约。
简单来讲,没有位于克里米亚的海军基地,俄罗斯作为全球军事大国就完蛋了。
需要强调的是,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的一部分。该地区选择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这里生活着很多乌克兰人,它同时也是乌克兰人的夏季度假胜地。事实上,克里米亚对乌克兰的重要性相当于佛罗里达或者德克萨斯对美国的重要性。
虽然克里米亚的很多地区是积极亲俄的,特别是塞瓦斯托波尔以及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市(Simferopol),但相当一部分地区却并非如此。特别是鞑靼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成为俄罗斯公民。
还有,在1994年的《布达佩斯备忘录》(Budapest Memoranm)中,乌克兰同意放弃核武器,俄罗斯也发誓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通过违反这一条约,普京发出信号: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衰落时期签订的任何协议都是无效的。

② 南丁格尔的生平事迹(300字)

主要贡献

1.创立护校

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尔将英国各界人士为表彰她的功勋而捐赠的巨款作为“南丁格尔基金 ”在伦敦圣多马斯医院创建“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

圣多马斯医院成立于1213年,在英国久负盛名。该院与其他医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从来不受宗教的控制。这所被后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校的办学宗旨是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职业,试验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

她对学校管理、精选学员、安排课程、实习和评审成绩都有明确规定并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这一伟大事业。这对整个人类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为此,她当之无愧被后人誉为护理事业的先驱。她深感培育护理人才极不容易,遂订立两项原则:其一,护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过训练,否则,不可做护士长并教导他人。

2.护理理论

南丁格尔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南丁格尔一生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论著,包括《护理札记》、《医院札记》、《健康护理与疾病札记》、等多部专著。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阐述了护理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理,详细论述了对病人的观察病房卫生影响。该书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学的概念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

3.统计和卫生改革

1863年时,英国的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各地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疗统计标准模式,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被公认为一件了不起的贡献。她所使用的饼图,虽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莱费尔所发明,它在当时仍是一个新颖的显示数据的方法。

南丁格尔被描述为“在统计的图形显示方法上,是一个真正的先驱”,她发展出极座标图饼图的形式,或称为南丁格尔玫瑰图,相当于现代圆形直方图,以说明她在管理的野战医院内,病人死亡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她使用极座标图饼图,向不会阅读统计报告的国会议员,报告克里米亚战争的医疗条件。后来,南丁格尔对于印度的农村生活,做了全面的卫生统计研究,并在印度改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在1858年和1859年,她成功地游说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研究印度的情况。在1873年,南丁格尔报道,“卫生改革10年后,在印度士兵之间的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69人,降低到至18人。在1859年南丁格尔被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第一个女成员,她后来成为美国统计协会的名誉会员。

(2)去克里米亚旅游扩展阅读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英语: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英国护士和统计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的家庭。在德国学习护理后,曾往伦敦的医院工作。于1853年成为伦敦慈善医院的护士长。

克里米亚战争时,她极力向英国军方争取在战地开设医院,为士兵提供医疗护理。她分析过堆积如山的军事档案,指出在克里米亚战役中,英军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圆形图以说明这些资料。南丁格尔于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护士到克里米亚野战医院工作。成为该院的护士长,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又称“提灯天使”。

由于南丁格尔的努力,让昔日地位低微的护士,于社会地位与形象都大为提高,成为崇高的象征。“南丁格尔”也成为护士精神的代名词。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网络——南丁格尔

③ odessa 城市属于克里米亚地区吗

敖德萨(Odessa),乌克兰南部城市,是乌克兰共和国第二大城市,敖德萨州首府。
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工业、科学、交通、文化教育及旅游中心。
位于德涅斯特河流入黑海的海口东北30公里处。
1805年为诺沃罗西斯克边疆区行政中心。

④ 克里米亚被吞并时,为何乌克兰没有向俄罗斯宣战

乌克兰当时的动荡进程。2013年末,新上任亲俄派乌克兰总统直接中断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率先打起了乌克兰危机的第一枪,引发国内诸多抗议。2014年2月,总统被弹劾下台,新选举于5月份进行。而在2月到5月期间,克里米亚在3月份回归俄罗斯,仅仅从时间进程上来讲,当时那个没有总统的动荡期,谁也不敢挑起战争

自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经济每况愈下,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整个国家,以无力发动战争,特别是在与东部武装力量的抗衡中,以死亡一万多人,可见其军队作战能力不堪一击。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大国,能与其对抗的只有美国。单其核武器的威力就足以震慑四方,连美国为之知忌惮。乌克兰同俄罗斯开战了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⑤ 芬兰有哪些旅游景点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 芬兰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艺术家:伟大的音乐家西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创了民族音乐的新纪元,被誉为芬兰民族音乐之父;语言学家伦洛特搜集编撰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以实用功能性主义的浪漫风格设计建造的建筑为芬兰留下了众多凝固的艺术珍品。

芬兰堡
“芬兰堡”要塞位于赫尔辛基南面的岛屿上,由6个岛屿组成。历史上是个军事要塞,内有明堡、暗堡、军营、大炮等古迹。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着从芬兰湾进入赫尔辛基的海上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岛上至今保存有过去的城堡、古炮台、兵营和仓库,并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过的潜水艇和大炮博物馆。这里的博物馆、画廊、咖啡馆和海滩会使你在岛上度过难忘的时光。
“芬兰堡”要塞是芬兰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现已成为赫尔辛基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夏季,轮渡频繁地来往于该岛和南码头之间,从市中心南码头坐摆渡仅需用5分钟,人们常到这里游泳、钓鱼、野餐和进行日光浴。夏季时分,这里不仅有戏剧演出,还举办展览和音乐会等各种文化活动。
塞乌拉岛上的露天博物馆有18世纪的庄园,农舍、作坊、小店、教堂、浴室、磨坊等都是从各地赶来的。

罗瓦涅米
罗瓦涅米(Rovaniemi)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省省会,是世界上惟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也是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二战期间这座城市遭到严重的破坏、曾被夷为平地。 战后,按照芬兰著名建筑大师阿尔托(AlvarAalto)的规划进行重建.据说阿尔托是按照北部驯鹿的形状设计这座城市的重建蓝图的。市内随处可见阿尔托当年设计的建筑,如拉毕大厦和图书馆。90年代初修建的北极中心(ArktkumHouse)向游人展示了拉普兰地区土著居民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以及北极地区的自然风光现已成为来北部观光游客的重要参观地点之一。
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每年源源不断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这里,以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为快。在圣诞老人村的礼品店里。港客可以买到带有芬兰特点。设计精美的礼品,馈赠亲朋好友。还可以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

古堡遗址
奥兰群岛(Alandislands)是芬兰惟一的一个自治省,位于芬兰的西南沿海,由6500个小岛组成,岛上居民2.5万人,大多以瑞典语为母语,奥兰岛的首府是玛丽港(Mairenhamn),是群岛上惟一的一座城市。

玛丽港
奥兰岛人常以自己的古老航海传统而感到自豪,停泊在首府玛丽港西码头的四桅杆帆(Pommern)是奥兰岛的象征,也是奥兰岛远洋船队漂洋过海的见证,现已入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奥兰岛的海洋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馆之一,在玛丽港东边的船坞还可以看到传统船只建造的过程。
星罗棋布的小岛,巨大的礁石,野花灿烂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这个群岛别具神采。奥兰岛的风光与芬兰内地截然不同,岛上众多的古迹有中世纪的城堡,教堂,还有博马松德海上要塞,1854年,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建造要塞这一庞大计划搁浅,刚刚建成一半的要塞遭到了英法联军来自海上和陆地的两面夹攻,英法联军夺取要塞后将它炸毁。
奥兰岛夏季气候宜人,在岛上,游人可以租到自行车,并同时获得一份地图及指南,沿途有许多营地,度假别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岛上还有一个36洞的高尔夫球场,除打高尔夫球外,游客还可以在海边垂钓,乘船在海上游览打猎。
年度活动6月仲夏节活动夏季集市7月爵士音乐节海洋节8月玛丽港艺术之夜10月文化节奥兰岛马拉松赛12月圣诞集市。
世界最大基督教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凯里迈基教堂。

至2008年止,芬兰共有6处世界遗产,其中1处自然遗产,为克瓦尔肯群岛;5处为文化遗产,分别为佩泰耶韦西古教堂、萨马拉赫登迈基德铜器时代墓地、劳马古城、韦尔拉磨木和纸板厂、芬兰堡。

⑥ 克里米亚的行政区划

克里米亚共和国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拥有许多著名的海滨疗养城市,如雅尔塔和米斯霍尔等。克里米亚主要港口有刻赤、塞瓦斯托波尔、叶夫帕托里亚等,其中塞瓦斯托波尔是一个深水不冻港,是俄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

克里米亚共和国向北克里米亚半岛与欧洲大陆通过一条仅数公里宽的地峡相连。半岛的东部是刻赤半岛,它与大陆隔刻赤海峡相望。刻赤海峡连接黑海和亚速海。

(6)去克里米亚旅游扩展阅读:

克里米亚的国土面积

面积2.5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50万,其中俄罗斯人占主体,乌克兰人居次,还有少数克里米亚鞑靼人和白俄罗斯人等。当地居民主要说俄语。首府为辛菲罗波尔。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该地区存在主权争议。俄方实际控制,并划为本词条所示的行政区。乌方将当地划为自治共和国,区域与俄方行政区完全重叠,有关机构设在赫尔松。

克里米亚半岛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拥有许多著名的海滨疗养城市,如雅尔塔和米斯霍尔等。

⑦ 中国护照在俄罗斯怎么办理去乌克兰的旅游签证

不要听他们胡说,坐火车去百分之百会被抓到,然后给你遣送回俄罗斯。你最好是通过旅行社办签证,直接去乌克兰大使馆咨询一下也可以。通过有经验的旅行社加急一上午就可以了,一般两周左右。

⑧ 克里米亚为何选择并入俄罗斯7年过去了,克里米亚得到了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对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进行明确的行政区划,即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独立的国家,而克里米亚是俄罗斯联邦的成员。

早在1783年,克里米亚就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后来,赫鲁晓夫在他的政府期间以“庆祝俄乌联盟300周年”的名义将克里米亚作为礼物赠送给乌克兰,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埋下了巨大隐患。

国家内部行政区域的调整是可以理解的,但赫鲁晓夫不可能预见到37年后苏联的解体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争端陷入僵局。毕竟,克里米亚的主要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战场。

这个连接良好的岛屿不仅是通往欧洲和中东的航线,也是俄罗斯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港口。无论如何,克里米亚陷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最终的结果很明显:俄罗斯利用其铁腕外交重新获得了对克里米亚的行政权力。

对于超过50%是俄罗斯人的克里米亚来说,吞并更像是归乡。

独立后,乌克兰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国内经济困难。当然,俄罗斯不会在分裂势力猖獗的克里米亚投入太多资金。其结果是,原本相对富裕的克里米亚不仅遭受了越来越多的苦难,而且还面临着当前动荡的风险。

作为一个海港,克里米亚一直以旅游业而闻名,旅游业带来的收入一直是这个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

然而,在属于乌克兰期间,由于局势不稳定、经济恶化等因素,前往克里米亚的游客数量大幅下降。

自然,克里米亚希望俄罗斯能引领自己的经济复苏。克里米亚的回归对俄罗斯人民来说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大批俄罗斯人涌入克里米亚观光,也使克里米亚整体经济在短时间内反弹。

这里有一个悖论。克里米亚坚持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部分原因是乌克兰经济不景气,但俄罗斯的经济也陷入了严重困境。

那么,人口和领土都不算太小的克里米亚,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欧洲小国那样独立呢?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克里米亚并非没有独立的条件,那么它为什么还想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呢?

首先,让我们从“历史上的克里米亚”开始。

一个民族的现在是它的过去的展示。克里米亚的许多俄罗斯族人实际上并不是当地居民。

300多年前,沙皇俄国强行吞并克里米亚后,民族同化遭到镇压,导致克里米亚鞭笞者受到严重迫害。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里米亚自愿向德国投降,希望借助德国力量摆脱沙皇俄国。然而,德国纳粹早已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二战结束后,苏联甚至在克里米亚进行了一种“叛逃”的报复性屠杀。

灾难消失后,克里米亚的景观上开始点缀着俄罗斯人的痕迹。

克里米亚民族也已经从一个轻佻的民族变成了俄罗斯人。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克里米亚的居民实际上是俄罗斯人。

因此,在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并入乌克兰之后,分裂分子从未退却,而对于被并入乌克兰的俄罗斯人来说,尽早返回祖国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克里米亚不寻求独立,而是要求融入俄罗斯——这是其祖国的召唤。

其次,克里米亚之所以不能选择独立,是因为它弱小,只能站在大国一边生存。

克里米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但这实际上是港区最大的危险。克里米亚的军队一直依赖于俄罗斯的武器,而它的人口太少,无法与欧洲的人口竞争,这让它很容易遭到抢劫,而不是自卫。

所以,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中,克里米亚只能选择“站队”的方式,以避免战火的燃烧。

俄罗斯当局很难知道西方的经济困境何时会结束,也很难知道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会进一步恶化还是会好转。在这样一个危险的形势下,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应该积极寻求一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克里米亚当局还将发展目标确定为对外出口贸易、对内吸引外资、重点发展新型旅游业、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科技产业。

在引进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后,克里米亚经济在过去10年也实现了飞跃。全国经济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5倍,苏联解体和乌俄混合战争带来的半个世纪的经济停滞和人口减少有了明显改善。

克里米亚融入俄罗斯在七年前就受到了人民的青睐,从现在开始的七年内,甚至从更长远来看,这无疑将是一个既有挑战又有机遇的选择。

一方面,克里米亚现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得到了大国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对于克里米亚来说,如何摆脱西方的束缚,人民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