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旅游组织的介绍

世界旅游组织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UNWTO) 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旅游领域的领导性国际组织。最早由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IUOTPO)发展而来。2003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56个正式会员国和6个联系成员1。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际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2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全年出境游人次已达1.2亿,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次预计将达近600万,中国继续坐稳最大出境游客来源国的宝座。

Ⅱ 2017世界旅游日的主题是什么

2017世界旅游日的主题是可持续旅游业如何促进发展。

因国际旅游业对于推动提高各地人民的认识、增进对各种文明丰富遗产的了解和让不同文化的内在价值得到更好的欣赏,从而推动加强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大会宣布2017年为可持续旅游业促进发展国际年。

选定这一天为世界旅游日,一是因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前身“国际官方旅游联盟”于1970年的这一天在墨西哥城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旅游组织的章程。此外,这一天又恰好是北半球的旅游高峰刚过去,南半球的旅游旺季刚到来的相互交接时间。

(2)2016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扩展阅读:

为普及旅游理念,阐明旅游的作用和意义,促进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旅游组织从1980年起每年都为世界旅游日确定一个主题,各国旅游组织根据每年主题和要求开展活动。中国于1983年正式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成员。

世界旅游日的其他主题:

2011年: 旅游: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2012年: 旅游业与可持续能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013年:“促进旅游业在保护水资源上的作用”

2014年:快乐旅游,公益惠民

2015年:“十亿名游客,十亿个机会”

2016年:“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Ⅲ 未来十年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是

金融分析行业
金融分析师即CFA,他们是一些接受良好教育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经过专业认证的高级金融人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金融分析师这一类人才十分抢手。以上海为例,未来2年上海对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CFA资格只有30人左右,所以高薪、争抢就在所难免。

传媒行业
伴随互联网的勃兴,新媒体不断涌现,传媒行业目前人才需求出现多样化和市场化趋势,专题编导、演艺经纪、制片、录音师等职位也呈现出多媒体发展的特色。而中国作为全球传媒业受众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受众的20%,电视观众超过9亿人,预计每年还会以一千万户的速度增加。随着国内行业准入许可度的加大,外资公司进入传媒业数量将越来越多,传媒行业的人才竞争与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互联网应用习惯出现显著变化,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电子商务类应用稳步发展。随着国家对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视和一系列相关保护正版政策措施的出台,网络广告收入将继续保持高增长,超过报纸广告收入,逐渐接近电视广告市场规模。

同时,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形成互联网电视、IPTV、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新型电视方式,这些方式既为广电有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兼并重组渐成行业发展热点。

三网融合中极有可能领跑的是视频业务,有理由相信,互联网与电信和广电结合在传媒领域可扩展的空间没有止境。前瞻预测,互联网在未来的十年内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个性化、最有生机活力和商业价值的重要媒体。

手机行业
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5

律师行业
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关的各种经济纠纷及贸的完善,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所以,律师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预计到2020年律师人数将达到300万,会成为未来最有前途的职业。

律师之所以是十分高尚的职业,因为社会上非常复杂的矛盾结点都是由律师这个行业来调整的。当发生矛盾时,如果是很小的矛盾,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商量就能够解决。一般

Ⅳ 最近2016年国外的旅游发展的现状是怎样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绍了旅游业的定义与投资特性,接着对相关行业、国际旅游业的现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的入境旅游、生态旅游、黄金周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旅游小城镇、主题公园、其他等进行了细致透析。随后对旅游业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业的竞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旅游业上市公司、我国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旅游业的前景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Ⅳ 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的发展前景

腾讯、高德进军旅游业,智慧旅游未来该如何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智慧旅游理念的深入,智慧旅游由一个点向四处不断扩散,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但归纳来说,智慧旅游所有的分支都体现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纵深发展。
无论是腾讯、高德还是飞猪,都在围绕游客,从不同的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比如,“长隆一键智慧游”的动态排队功能,让游客可以实时了解到各个游玩项目的排队时间,合理安排游玩顺序。“长隆欢乐世界一键智慧游”还可以直接查看表演时间、时长、演出介绍,距离演出开始前15分钟,游客可通过高德地图展示的演出提醒,及时前往,避免错过演出。
在智慧服务方面,VR、AR、5G等技术的渗透更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3D、4D、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轨道的动感交通技术等,颠覆现有体验模式。如深圳欢乐谷最近在国内开启5G+主题乐园的模式,今后将逐渐实施园内自动驾驶,随车智能导览播报、智能机器人、体验式导览等。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技术也便捷了涉旅企业的管理者,实现智慧管理。如梦旅程票务系统开通线上渠道购票,线下闸机检票,不再需要纸质票和人工售检票;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自动统计,不再需要花费人、财去管理;游客画像生成更是为管理者提供营销决策依据,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的供需不对称的现象。
至于智慧营销,其实早已涵盖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之中,三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智慧旅游。智慧营销包括旅游资源展示、游客资源分析、互动营销、精准营销、品牌推广、智能优惠券等方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无论是票务系统还是导览系统,都分为前端和后台,前端为游客提供服务,后台则为管理者服务。相似的是,这些智慧软件都很好利用了大数据技术,将涉旅企业的经营状况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直击痛点,针对性地作出营销策略。
除开数据驱动营销,旅游+技术、旅游+社交平台的方式也为涉旅企业吸了不少粉。比如,腾讯与故宫合作举办“Next Idea × 故宫” 腾讯创新大赛,推出《穿越故宫来看你》的H5邀请函,仅上线一天访问量就突破300万。2016年,徐州汉文化旅游节采用名人IP+创意新媒体营销,以H5为载体,衍生帝王刘邦系列表情包,在腾讯新闻、朋友圈等平台上定向传播,整个旅游节获得了2亿人次的曝光量。
可以说,在智慧旅游理念的支撑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依托下,在用户品质旅游不断强化的需求下,旅游行业的智慧化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最初的智慧旅游可能更具体,主要表现为智慧景区,追求景区业务的智能化,如无人售检票、景区导览导航等。但是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和成熟,智慧+旅游涵盖的内涵更多,比如旅游+文化、旅游+技术、旅游+其它行业等。
目前,梦旅程已经提出全域智慧旅游的概念,在智慧旅游的基础上整合区域资源,为职能管理部门、景区、 旅游企业建设“多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所以说,我们很难预测智慧旅游未来发展的具象,但想必会更加包罗万象。

Ⅵ 全球旅游行业逆势增长中国旅游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是怎么回事

4月6日,世界经济论坛6日发布《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称,尽管传统旅游强国依然领跑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但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旅游业正迅速崛起,旅游业的亚洲世纪已经到来。特别是中国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上的排名持续提升,文化资源指标更是名列全球首位。

在具体指标表现上,中国的文化资源(第1位)和自然景观(第5位)排名全球领先。随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开放程度(上升24位)、信息通信程度(上升8位)、旅游基础设施水平(上升9位)和游客服务水平(上升10位)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米拉什说:“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增长很快且潜力巨大,继续推行有利于环境与就业的旅游政策将有助于社会与经济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报告建议,中国应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旅游安全、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特有自然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

Ⅶ 世界上哪些国家的旅游业发达靠旅游业支撑的

津巴布韦是非洲的一个国家,津巴布韦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他们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是常年的平均温度约为22度最高温度才32度。它们的最高温度居然还要比我国的一些地方的最高温度还要低,这也着实让人很惊讶。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2016年意大利入境旅游人次位列世界第五,国际旅游收入位列世界第六。为了让游客对意大利文化有更直观的印象,意大利国家旅游局推出了一个手机应用程序,通过这个程序,人们可以利用模拟现实技术如临其境地领略意大利艺术历史文化,美食美酒道独特魅力。

Ⅷ 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快速的游客来源国了吗

日前有媒体来报道称,源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大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增长是他所见过的最大的转变。中国公民2017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达62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是全球增长快速的最大出境游客来源国。

此外该人士还表示,我们正目睹世界旅游业连续七年持续增长,这是1960年代以来的首次。2016年,已经达到了12.35亿人次,比上年增加了4%;2017年前8个月,已经见证了国际游客7%的增长。在此期间,超过9000万游客前往国际旅游目的地。

希望中国可以持续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Ⅸ 中国旅游业未来十年有哪些发展趋势

在前景向好的大环境下,中国旅游产业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

一、旅游产业,资本逐鹿。
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平均7.4%,从全球经济体排位第八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旅游业将是最值得投资的产业。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旅游业作为全球较大的产业之一,仅依靠存量资源优化配置是不够的,需要依靠增量资源的有效投入。
未来十年,大型非旅资本将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态势愈发明显。同时,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旅游资源将深度整合。

二、“旅游 ”,跨界融合。
融合性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依托多个产业,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在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融合发展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 正在与各个行业不断融合。“十三五”期间,旅游与国民生活及乡村、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的“ ”将成为新的发展热点。

三、“ 互联网”,全产业链渗透。
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系列政策出台,正在破解旅游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配置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资金、体制、机制、组织、技术、人力资源、品牌等。

同时,引导旅游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农业、教育、医疗、金融业互相促进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产品供给,从“资源 土地”到“投资 情怀”。
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旅游正在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然而,现阶段的旅游产品还存在着“不配套”的问题。
目前的旅游产品中,传统供给供过于求,新型供给供不应求;观光产品供应过剩,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产品供应不足,导致需求外溢、市场外溢、投资外溢、效益外溢,旅游业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传统的资源主导和土地增值主导的盈利模式下,“小情怀”等“看不见的投资”开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热门“小情怀”项目使精品乡村游和非标准住宿走俏。
因此,未来十年,旅游资本要注重“情怀”打造,旅游产品供给将在新业态、新体验、人性化配套等方面得到强化。不论项目投资的大小,都应更加重视情怀投入。

五、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建设,建景点、景区、饭店和宾馆,这是一种“景点旅游”的发展模式。然而,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旅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时代赋予旅游业的责任也明显加强,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旅游的发展需要,国内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
所谓“全域旅游”,简单说就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规划和建设,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最终实现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从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六、全球化趋势明显。
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要想成为旅游强国,还需要提升本国的供给能力,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515战略”,推进旅游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实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到“全面小康型旅游大”的决定性时期。
未来十年,将有更多的国际品牌加快中国布局,国内旅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将加快,中国旅游产业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为此,中国旅游企业要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中间的一环,从渠道到目的地都要加速资源掌控,争夺国际分工话语权。

七、旅游双创大有可为。
一项调查显示,从全球范围看,69%的游客将在2016年计划新的旅程,各个年龄层的游客都在寻求新的旅游体验。未来十年,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国民将对新型的旅游方式产生兴趣,比如游轮、房车、背包旅行、探险旅行等。这类新型的旅游需求也将在未来十年内催生旅游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双创”必将激发旅游市场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国民经济发展增速的“十三五”时期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政策利好诸多,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方式及途径多元,机遇颇多。但同时,非旅资本的涌入以及现有旅业资本的雄厚,亦将加剧行业竞争,新一轮优胜劣汰将继续上演。而当百花争鸣、群雄割据后,多足鼎立的旅游“大时代”终将在未来十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