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连市旅游业模式
1. 大连市人口流失,这对于大连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在东三省,最近几年经济下滑严重,所以人才流失已经是一个大问题,我记得在2018年统计数据,东三省每年60万人才的流失,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其实大连市人口流失也是比较严重的,这并不是个例,因为在整个东三省都是这样。
我选择离开大连的原因,就是因为环境和以前变了许多,我10多年以前在大连长兴岛买了一套房子,那时候长兴岛还没被完全开发,自从恒力石化这间工厂进入大连市之后,我觉得我的生活都受到影响,每天早晨的时候我都能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
所以我为了身体健康离开了那里,大多数人选择离开大连市,并不是因为这一点,就是因为经济下滑,物价升高,所以才选择离开这座城市。
2.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机遇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分析
摘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对海洋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滨海旅游热潮。大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素有“北方明珠”之称,是新确立的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创建的三个“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大连凭借自身良好的资源优势,便捷的区位条件和强大的区域经济支撑,滨海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结合大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大连旅游业经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大连海岛旅游业今后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大连 旅游业 现状分析 SWOT分析 对策
一、 大连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概况
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近代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旅游资源。大连市共有南部沿海风景区,旅顺口风景区,金石滩风景区和冰峪沟风景区这四大名胜风景区。市区内的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有森林动物园,星海广场,老虎滩公园,滨海路,棒棰岛等。还有每年一度的大连国际服装节、烟花爆竹迎春会、赏槐会、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活动,融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享誉海内外,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大连的支柱产业,成为大连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8年大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接待入境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9.4万人次、接待外国游客85.6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4.4%和14.1%。实现旅游总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23.3%。
(二)、大连旅游业定位
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主题是:“浪漫之都 时尚大连”。“浪漫”与“时尚”,是大连城市的性格和意象。浪漫是大连的个性品质,时尚是大连的价值取向。浪漫和时尚,暗合了大连的城市发展脉络,也符合游客对大连旅游形象的认知。
目前,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这也就是所谓的“大连模式”,这种模式已被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优越的区位和气候优势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属于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另外,大连是扼守渤海通往太平洋狭窄出口的门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和海外各地的主要出海口,自古以来,大连一直是我国北方海上交通要道和海防战略要地,素有“东北前哨”和“京津门户”之称。同时,大连又是东北亚的中心,处于亚欧大陆桥东端,为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最好的港口,在东北区域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丰富的资源优势
大连拥有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海滨风光是大连旅游资源的主体,海、滩、沙、景和山、岛、礁、路等精巧组合,浑然一体,形成了绚烂多姿、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景观,如温馨浪漫的滨海路、美丽迷人的星海广场、多彩多姿的海之韵广场,其他如星海公园、老虎滩海洋公园、傅家庄、棒槌岛宾馆……大连的滨海景区(景点)多达100余处,同国内其他滨海城市相比,具有滨海景区众多、景观奇特、精品荟萃的特点。
3、良好的环境优势
大连重视基础城市建设、美化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大连是我国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授予的“人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城市和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环境治理先导城市,授予“国际生态安全最佳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为吸引游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广阔的市场优势
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随着西部开发,中国北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的经济辐射力将变大,其腹地可能扩展到西北、华北。另外,大连的国际市场以日、韩为主,日、韩市场具有良好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和旅游中心的转移,亚太地区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5大旅游目的地之一,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倍增,而大连作为旅游需求势头强劲的东北亚的中心将受益非浅。
(二 )、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1、大连旅游业时间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业在时间上发展不平衡,季节性强。大连海滨旅游受气候影响很大,游客多集中在5—10月。旺季时,游客数量大增,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等旅游收入增多,但也极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旅游景区景点人满为患.超出其环境承载力,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很大压力,造成车、船、飞机票难购现象,延迟了部分游客按时归程。
2、大连旅游业在空间上发展不平衡
大连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从区域看,旅游业发展的重头戏在市内,对北三市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市内看,旅游业的重点在以市区南部海滨为中心,旅顺和金石滩为两翼的旅游金三角,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尚未全方位打开。
3、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特色
大连目前的旅游产品特色不鲜明,与周边省市基本类似,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缺少唯我独有的拳头产品。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仍然较低,“看得多,参与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具有垄断性和轰动效应及主题鲜明的大型骨干项目尚待开发完善。
4、缺乏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和专业人才
大连对开发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等方面十分重视,但是大连市的旅游专业服务公司却小而乱,而且对本地导游的认证标准也不很严格。在旅游黄金周或特殊节日庆典中,在专职导游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许多旅行团招收了部分非专业的兼职导游填补空缺。
(三)、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宏观机遇
(1)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为地处环渤海黄海这一重要入境客源接待地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也为地处这一区域的旅游交通中心的大连带来了巨大市场机遇。
(2) 中国加入WTO,加速了大连旅游业的开放,加速境外投资商进入大连旅游业,给大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 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向享受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升级和旅游产业转型。
2、中观机遇
(1) 随着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这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
(2) 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扶持,大力发展旅游业,出台许多新办法、新措施。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大连提出了“奥运在北京,观光在大连”的口号,也大连的旅游业带来了商机。
3、微观机遇
(1)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大连发展以游艇、游船、油轮为载体的高端海洋旅游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2) 大连已进入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产业结构全面调整阶段,经济的发展催 生了内部市场对休闲旅游的强劲需求。
(3) 交通的全面发展,使大连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大连的综合区位优势凸现。
(四)、大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1、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加剧
目前,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热潮,区域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旅游城市的竞争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威胁。
其中构成威胁的国外旅游国家主要有:新加坡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等,是亚洲的旅游大国;日本作为亚洲的经济发达国家,拥有全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又与大连隔海相望,亦对大连的旅游业构成不小的威胁;此外,还有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
对大连市旅游构成竞争压力的国内旅游城市主要有:香港利用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使其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作为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国内旅游业发展最早、旅游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海外旅游商对大连本土旅游企业的威胁
大连的旅游业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国际许多旅游商纷纷前来竞争。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批外资旅游公司已进入大连。由于海外旅游商拥有广泛的客户营销网络、雄厚的资金支持、健全有力的组织和丰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再加上国际知名度高,相比之下大连一些国内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自身的弱项则暴露无遗。
三、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注重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旅游专业人才是影响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连是一个先进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同时也拥有十余所国家和省级重点院校,大多数院校也相应地开设了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这为大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便利途径。政府可与各高校和企业联手,尽快为培训本土化的旅游专业人才打好根基,并可通过采取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等不同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应从海外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旅游公司,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有效对接。
(二)、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打破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增加,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能够提供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环境。重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开发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大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可以通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来打破大连旅游淡旺季明显的不利局面。
l、继续办好每年一度的星海广场烟花爆竹迎春会、劳动公园春节游园灯会,在冬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好文化大餐。
2、大连拥有很多具有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艺术团体,例如,市杂技团、歌舞团、京剧团、得胜农民交响乐队等。大连市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冬季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不仅可以带来大连文化生活的全面繁荣,使大连的冬季真正地活跃起来,更能带动大连冬季旅游业的发展。
(三)、充分挖掘旅游商品的地方特色
旅游纪念品应体现大连特色,具有高品位,能够充分表现大连风光、风土人情和展示城市精神风貌。要紧紧围绕“浪漫之都”这一独特的主题开发好系列旅游商品。例如,可开发出“浪漫的广场”系列旅游纪念品,可以把星海广场、友好广场等著名广场做成微型雕塑或做成立体拼装模型,可以围绕“浪漫的大海”设计出“海誓山盟”浪漫爱情系列产品,还可以围绕“浪漫的女骑警”等大连的亮点来开发。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对大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只要大连能对其存在的问题实行积极的解决方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不久的将来,大连一定会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成为一个更加闻名世界的东方浪漫之都。
3. 020商业模式,在中国旅游行业中有哪些
我国宏观经济以及整个旅游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在线旅游业的增速,除此之外,由于2018年机票市场受到航空公司“提直降代”的竞争和捆绑销售的监管以及酒店市场受到卫生事件的冲击,进一步导致了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额增速的放缓,根据易观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在线旅游交易规模为9754.25亿元,同比增长9.3%。综合来看,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已进入中速增长发展阶段。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4. 大连2019年旅游人数和2018年谁多结束
想要统计处大连的旅游人数,就需要了解他们当地旅游局提供的数据组为一个参考基础。
5. 谁给我介绍下大连的旅游业
1、老虎滩海洋公园,国家5A级景点,里面有极地馆、珊瑚馆、海兽馆、思维影院等,有通票,游玩时间大约需要大半天~(看你怎么参观了)然后可以打车顺滨海路看海到达星海广场(亚洲最大的广场)有些人造的景观,可以照照像~
2、森林动物园,也得大半天,之后可以去市中心买点东西什么的,然后去火车站回家~
3、金石滩发现王国,类似香港迪斯尼乐园,一票到底,里面有很多的游乐设施,因为金石滩离大连市内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往返加游玩怎么也得一天。
4、在就是“旅顺一日游”,旅顺是个历史小城,那里有很多战争的遗迹,什么甲午海战、日俄战争,教育色彩浓些~~
5、庄河冰峪沟景区(辽南小桂林,国家级5A旅游景区)游玩时间需要两天,因为那里离大连市内大约4个小时的车程~
以上是大连的一些比较经典的景点项目,我个人的建议是1和3,但是这样玩下来两天的时间会很紧,而且很累,有点失去旅游的意义~ 但是如果是你和你的家人,建议就是一和二了~~呵呵~~
6. 2018年泰国从事旅游业的人数是多少
2018年泰国从事旅游业的人数最少,突破了三万以上
7. 2018年全国旅游市场秩序将如何整治
北京4月19日消息,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聚焦行业顽疾,采取更加具体、更加精准的针对性措施,重点整治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不断提升广大游客的旅游获得感和幸福感。
1至3月,针对个别重点旅游地区相继发生的导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游客消费、“黑导”殴打游客等恶劣事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以打击强迫消费以及非法从事导游执业活动为重点的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派出5个督查组,分别赴湖南、重庆、安徽、江西、陕西等地,指导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这是继去年“四季行动”之后,旅游市场掀起的又一轮整治风暴。截至3月底,各地共检查旅游企业11253家,检查旅游团队2942个,检查旅游客运车辆800台次,检查导游8596人次,立案172起,处罚导游及非法从业人员70人,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26.05万元。
据了解,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继续锁定市场顽疾,针对“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者变相强迫购物消费、“一日游”乱象等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净化旅游消费环境,彰显旅游业的民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