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线旅游产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及影响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以及整个旅游业增速放缓直接影响了在线旅游业的增速,目前我国在线旅游业已进入中速增长发展阶段。但随着人们对于旅游体验的重视程度上升,在线住宿和在线旅游度假的占比有所提升,2018年二者占比分别达到19.3%和10.8%。与此同时,80、90后的在线旅游用户比例已高达77.8%,显然,8090后已经成为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人群。

中国在线旅游业进入中速增长发展阶段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升,我国旅游市场也持续升温,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常态化的选择。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旅游业收入达到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虽然仍然保持着较高增速增长,但对比近5年来的增长速度,2018年增速最低,结合我国近年来宏观经济放缓的态势,我国旅游业进入中高速增长期。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⑵ 2016年,预计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6663亿元,渗透率达到14.1%,这个渗透率是什么东西

渗透率即是市场占有率,也就是说,16年中国在线旅游的市场交易额占了中国总的回旅游市场规模的14.1%,这个答渗透率还是提升很快的,前2年还是10%不到。估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个渗透率会越来越高,迟早要超越50%。(青驿网)

⑶ 在线旅游行业理性回归了吗

在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的不断整合与调整之后,在线旅游行业渐趋平静,与前两年“烧钱”现象相比,今年在线旅游行业整体向理性回归,虽然携程收购去哪儿网和艺龙之后,在市场上独占鳌头,但是依然出现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

在线旅游行业现在也进入深耕阶段,重推个性化服务,行业全面步入纵向深度整合期。在线旅游对上下游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提供更好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在线旅游企业需要加强酒店、交通及旅游资源的把控,消费者不仅能达到前期的旅游规划建议、后期的住宿游玩保障,还能得到一系列增值性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各旅游平台在资源争夺上更加白热化,在服务上越来越精准化,差异化竞争是未来的核心。

⑷ 携程去哪儿之后,在线旅游2016年还有6大变数

1、智能规划兴起:近80%的用户出行前会自助规划
旅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出现了出境游、游轮游、周边游诸多细分市场,同时对航空、用车、租车、酒店这些关联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拉升作用,与旅游相关的每一个环节,都被互联网渗透,用户选择越来越多,大多数用户出发前都会进行一系列规划,有的会打印一叠A4纸,有的使用手机备忘录,总之,旅游行程规划是在线旅游的“最后一个痛点”,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2、分享经济+旅游:在线旅游行业会诞生更多Uber
硅谷的两颗共享经济新星AirBnb和Uber都是兴起于旅游行业,一个解决住宿问题,一个解决交通问题,这似乎在暗示,旅游行业是共享经济的富矿。
中国在线旅游业在解决住宿方面更多是走传统的酒店宾馆民宿路线,即B2C,类似于AirBnb的酒店模式并未成为主流,尽管有途家网,但与去哪儿、携程、网络旅游等大型在线旅游平台未能整合,2016年各大旅游平台有可能会做自己的分享经济平台,或者与途家等合作。在共享出行上网络投资了Uber、易到和携程,网络旅游、携程网可能会与共享租车更深度结合,例如成为智能规划的一部分。
3、出境游渐成主流:出境游占比已超过50%
过去中国人旅游更多是在国内,只有少部分人有机会去国外观光。近年来出境游正在快速爆发。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过亿,达到1.07亿人次,同比增长18%,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将同比增长16%以上。另一份报告则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未来5年出境游将达到6亿人次。网络旅游、网络大数据和易观智库联合发布的报告则显示,2015年Q3在线旅游市场中出境游占比已高达51.4%出境旅游作为旅游消费升级的一部分,正在展现出大的潜力,接下来在线出境游相关的业务,有望成为新的爆点,在线出境游还会带动在线翻译、移动WiFi、跨境电商、数字地图等周边互联网业务。
4、一站式预定服务:多个App切换将成过去式
过去我们出去旅游时要登录不同网站或App预订不同的产品,例如用去哪儿订机票,用携程订酒店,用大众点评购买当地的门票团购……总之,需要来回切换,着实复杂。
5、自由行强势崛起:自由行取代跟团游成主流
十年前自由行只是小众玩法,近年来却逐步成为主流,笔者相对不看好帮助旅行社售卖旅行线路的玩家,因为跟团游的消费者更多是大妈大叔为主,年轻人尤其是80后、90后,崇尚自由文化,喜欢独立自主,不愿意被人牵着鼻子走,更青睐自由行。尤其是近年来导游骂游客、强制消费这样的负面频发的情况下,跟团游未来会成为小众。
6、BAT迎来大决战:掀补贴大战但策略不同
在线旅游经历多年发展,互联网在旅游行业渗透率却只有10.8%(2015中国自由行市场研究报告),这说明互联网在旅游市场依然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BAT高调入局之后,必然会加速互联网在旅游业的渗透,BAT正在鏖战O2O,而在线旅游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战略意义来看,都将是O2O的主战场,它可以拉动支付、地图、用车、酒店等周边业务,对BAT而言都非常有价值。

⑸ 中国有多少在线旅游企业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07年度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情况通报》,截至专2007年底,全国有国际属旅行社1838家,国内旅行社17882家,总计19720家。

旅行社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依次为:山东(1799家)、江苏(1570家)、浙江(1300家)、辽宁(1108家)、河北(1027家)、河南(991家)、广东(961家)、上海(829家)、北京(816家)、湖北(790家)。
以上十省市旅行社总量占全国旅行社总量的56.75%

⑹ 中国在线旅游的现状如何有何缺陷

网上给你找的资料:

上周看到了一篇关于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用户满意度下滑的文章《在线旅游业的用户满意度持续下跌》,似乎美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出现了问题。尽管在电子商务的流程体验方面的满意度在上升,但产品差异化的问题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困扰,最终有可能会带来在线旅游市场的混乱和萎缩。当然,美国方面的总结来自于三大在线旅游产品分销平台EXPEDIA、TRAVELOCITY和ORBITZ的数据,我依然对这些在线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设计和策划方面的能力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产品的基础来自于线下企业的整合,而不是对线下产品的再次利用。

然而在今天,一篇关于欧洲在线旅游市场的分析文章又出炉了。文章所阐述的内容和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的情况刚好相反。《2007年欧洲在线旅游销售量激增》一文中指出了这么几点:

第一,2007年欧洲在线旅游市场整体销售量激增;

第二,传统的欧洲在线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如英国、法国和北欧市场所占份额率在缩小。

第三,南欧的在线旅游市场在巨幅增长。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点背后的信息。从第二点来看,作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2007年之前他们的在线旅游市场迅猛增长并在整个欧洲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市场的发展,他们也可能遭遇了和美国市场一样的问题。因此在短期内,以上几个区域的在线旅游工作重点应该是放在产品的策划和设计方面。

而南欧的几个国家——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一直处于欧洲第二流的经济区域,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这种巨幅增长,很可能是受到经济发展和网络应用普及化的影响所带来效果。所以从2007年开始,在未来的2-3年内,欧洲的在线旅游市场依然可能会保持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

那么从美国和欧洲的变化来看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我也做出一些大胆的预测——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出现高速增长甚至井喷的状况。原因有几点:

第一,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二,中国的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亿,仅次于美国;

第三,中国的在线用户的网络应用水平在提高,电子商务企业收益普遍增长;

第四,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刚刚起步,发展情况良好;

第五,中国的旅游企业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关注度日益趋热;

第六,在未来几年内,中国作为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国的排名将进入全球前三的位置。

……………

综合以上众多原因,我认为中国的在线旅游市场前景非常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后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经验,尽量避免遭遇同样的瓶颈问题。其实,这样的瓶颈问题已经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中初露端倪了。不久前,在携程网的一次市场调查中显示,有高达72%的网友认为目前的自由行产品可以部分满足需求,而大多数旅游者期望可以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内容。从这点看来,中国在线旅游在产品内容的设计上,服务的整合上以及在线宣传上还需要做很多的完善。
http://www.uuidea.com/2008/0226/1360.html
————————————————————————————————

近日,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2007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规模为22.5亿元,较2006年增长65.4%。受奥运因素强有力推动,中国与更多国家之家旅游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以及中国本地商旅、私人旅行市场发展影响,预计2008年该市场规模将达38.4亿元,增长率达70.7%。预计2009年将达73.2亿元。

而从竞争格局上讲,目前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竞争格局可分为四大阵营:

–携程依然处于领先者地位。

–芒果网、E龙和傲游网为市场的第二阵营,市场挑战者。芒果网以强大的旅游资源整合优势、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国资委支持的优势,作为强大的挑战者进入市场,已经形成仅次于携程网的市场地位。

–以旅游搜索引擎为创新运作模式的“去哪儿”比较搜索网站仍处于盈利模式的探索期,处于市场的参与者阵营。

–订房为主或是订票为主的旅游预订网站,以差异化产品为特点存在于旅游预订市场,为市场的补缺者。

此外,报告认为2008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向:

趋向1:旅游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散客自助游市场迅速扩大。

旅游观念从传统满足观光游览需要的“到达型旅游”,转变为对“舒适、自由”有较高要求的“个性化旅游”,“自助游”迅速成为旅游市场上的主导形式。网络旅游服务商提供的网上在线自主选择和订购服务形式最适合此类消费需求。

趋向2:资源整合者将是未来在线旅行预订行业的赢家。

以携程为代表的在线旅行预订服务商会逐渐渗透入传统旅行市场,甚至成立旅行社以拓展业务;而传统旅行社也不甘示弱,拓展在线旅行预订服务为其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芒果网的成功探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未来2-3年,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将更有可能成市场的领导者。

趋向3:同质化竞争困境将有所改善,差异化竞争逐渐形成。

目前在线旅行预订网站的致命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但随着各家旅游预订网站对资源把握力度的差异化,旅游预订市场差异化竞争将逐步形成。如一些旅游预订网站已经推出邮轮度假服务等特色服务,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不成熟的在线旅行预订网站的业务将被收购兼并或排出在市场之外,因此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网站数量增长将有所放缓。

趋向4: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行预订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

订房市场收入份额逐步降低,度假产品将成为在线旅行预订市场增长最快的业务。

趋向5:全网络旅游需求与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消费者将不仅仅通过网络进行交通、住宿的预订和景点信息查询,全网络旅游需求与服务模式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以休闲游为主导的旅游群体将逐渐把“吃、住、行、游、购、娱”几大旅游环节需求的服务需求转移到网络上来实现。

趋向6:旅游搜索引擎将成为衔接终端消费者与旅游供应商的需求的重要途径。

旅游产品的在线分销新模式,以高效率和高品质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和有价值的服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旅游供应商认识到了旅游搜索引擎的商业服务价值,从而开始多方寻求机会合作。用户的品牌注意力和品牌忠诚度的培养也在不段加强。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552984.html

⑺ 2016年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有哪些

会受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旅游业也未能幸免,现在是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时代发展潮流,具体未来旅游业会如何发展,可以到网上搜若晴老师,他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⑻ 在线旅游市场未来如何发展

在线度假旅游平台深入布局自由行市场。今年一季度,途牛和携程合计市场份额达到45.6%,较其版他平权台明显居领先地位。同程、驴妈妈一季度交易份额分别为13.9%和13.6%,较去年同期提升4.2和5.7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产业链纵向融合继续加速:旅游资源供应商积极投资在线旅游,在线旅游企业也在继续加强对线下旅游资源的把控;同时,生活服务、实物电商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加速向在线旅游领域渗透。预计未来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纵向融合和横向跨界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