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梅州有哪些特色,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

梅州来特色:梅州是享源受慢生活的好地方。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庐、东山教育基地、中国客家博物馆等著名景点。
可参考“梅州旅游通”官方网

『贰』 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简介

管理机构: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委会
投资主体:广东梅州文化内旅游特色区投资开发有容限公司
规划范围:以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和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千年古镇为中心,以大埔、丰顺为南翼、蕉岭、平远为北翼,规划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重点区域:以叶剑英元帅故乡雁洋为核心,整合周边三区县(梅江区、梅县区、大埔县)八个镇资源,核心区为50平方公里。
创建品牌: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设计在客都
核心景点:雁南飞、雁鸣湖,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等5A或4A景区,叶帅故园、李光耀祖居、黄遵宪故居等名人名居,灵光寺、万福寺等千年古刹,松口千年古镇、三河坝名镇,桥溪古韵、灵光胜景等。
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旅游收入超200亿元。
投资方向:休闲度假、保健疗养、农耕体验、寻根探秘、文化创意、婚庆产业等
休闲梅州,让您远离大城市的喧嚣,远离生活事务的烦扰,感受大自然的清静,领略客家风情,尽情体验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的休闲慢生活乐趣…
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

『叁』 梅县旅游点

雁南飞,雁鸣湖,阴那山,灵光寺,客天下,叶剑英纪念馆,客家公园,百岁山。。。
如果是梅州的就还有其他好多的

『肆』 梅州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1、客天下风景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区”组成。这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潘鹤四大雕塑、客天下巨石广场等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五大景区则包括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千亩杜鹃园、郊野森林公园、圣山湖五个景区。

『伍』 梅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地址: 广东省梅县 雁洋镇长教村阴那山 地址: 广东省梅县 雁洋镇梅州叶剑英纪念园 地址: 广东省梅县 雁洋镇虎形村白宫联芳楼 地址: 广东省梅县 白宫富镇良美村 雁鸣湖森林公园 地址: 广东省梅县 雁洋镇南福村 叶帅故居 历史遗址 地址: 广东省梅县 雁洋镇雁上村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 历史遗址 地址: 广东省梅县 丙村镇群丰村

『陆』 梅县区的旅游

万秋楼
万秋楼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富贵居委夏屋,建于公元1930年,是世代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先生所建,夏先生名以澄,字万秋。当时,夏万秋重生在马来西亚聘请一名专家找到大贮量锡矿而发家后,为荣宗耀祖,在祖家建屋取名万秋楼。该楼是由厚实的墙体和百余根直径1.2尺,长有丈余的花岗石圆柱作骨架,石柱的底座和顶端配有花卉或各种浮雕图案,衬托着用石米批荡的墙体,使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庄严典雅。楼内的大门,小门,光窗及主楼的骑楼,走廊都设铁拉闸防护,天井上空更有“防盗网”的设施。万秋楼因夏先生无后代在家,一直处于空置状态。
人境庐
在梅州市区梅城东3公里的杨桃墩小溪边。建于1884年,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别墅。因他有诗集《人境庐诗草》而得名。建庐前三年,他任驻日参赞时结识的日本书法家成獭温为他写了“人境庐”三字门匾,字体苍劲有力,深蓝色,衬以赭红底色,典雅庄重。
千佛塔
在广东梅州市区梅城东山岭上。由生铁铸成,上有千佛浮雕,故名。公元965年(南汉大宝八年)铸造。与广州光孝寺内的东西铁塔同为南汉时遗物。塔七层,高约7米,第一层铸有建塔的纪年铭文,上有琉璃瓦亭覆盖,塔旁有清末诗人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诗等碑刻。山后有红色岩系形成的大东岩、油岩等岩洞。
鳄骨潭
在广东梅州市区梅城东南约15公里的郑均峡内。梅江东流至此,两山矗立,河身变狭,水流湍急,中有深潭。相传宋通判陈尧佐戳鳄鱼后,曾弃骨于此,故名。在潭侧石壁上有巨大的“鳄骨潭”三字石刻。北岸有观澜亭可俯瞰深渊。
松口元魁塔
松口元魁塔始建于明朝1619年,1629年竣工,为九层高的楼阁式砖石塔,楼梯筑于砖墙中间,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都有对开的四个石窗,位于距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四公里处的梅江下游北岸,为明末翰林学士、东宫侍讲李二何主持修建于明万 历年间。此塔为楼阁式八角形塔,共7层,高40余米。塔底正门有李二何亲撰的对联:“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 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壁之光。”
阴那山风景名胜区
阴那山位于距梅州市区的梅城45公里的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其东南为大埔县英雅镇。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蜿蜒起伏。由梅雁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阴那山旅游区,于2000年10月开业,从雁洋南福村开始,一条长达9.9公里的水泥公路绕着层层山峦,峰回路转数十旋,一直延伸至阴那山。风景区范围6.6平方公里。山顶五峰并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阴那山突起于梅江平原之上,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冬季山顶有积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的特色。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鼎峙齐名,并称“粤东三胜”。
灵光寺
本名圣寿寺,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南部阴那山半山海拔约500米处。相传在唐咸通年间高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他死后人们在此建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扩建后改今名。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灵光寺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其中最大的佛殿(又名波罗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七间,殿中央有螺旋形斗八藻井,俗称波罗顶。这个最大的佛殿(又名“菠萝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寺内香火盛时,殿内仍不留一丝烟缕,殿顶亦片叶不留,可能与菠萝顶有关,这是建筑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寺前有古柏两株,一荣一枯,相传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枯柏经300余年而不朽,人称“生死树”,给灵光寺更添了几分神秘。
王寿山
王寿山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黄沙村境内,离梅州市区70多公里,屹立于广东省交界处,海拔1148米,是梅州市梅县区第二高山。该山连绵20平方公里,由多座山峰连结而成,素有“九峰十八景”的美誉。王寿山旖旎的风光,如画的风景,自古被誉为闽粤赣边界中的名山胜景。主要的旅游景点有螳螂挂壁、棋盘石、笠麻栋、和尚拜烛……这些景观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妙趣横生。
叶剑英纪念园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区建设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纪念园规划占地面积482亩,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纪念景区中,以“少怀壮志”、“泉井情深”、“力挽狂澜”、“翰墨飘香”、“百战归来”五大主题组织序列;人文秀区以叶剑英故居、叶家宗祠为核心,展示叶剑英出生和成长的环境;生态林区中结合山道布置“叶道英亭”、“心系赤子”石刻等,充满诗情画意;旅游休闲服务区内设置模拟军事训练基地、农家乐园、植物园和客家风情街,供游人休闲及购物。
白宫联芳楼
联芳楼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白宫富良美村,由旅印尼侨商丘麟祥、丘星祥兄弟等耗资24万光洋而建,取“五叶联芳华”而命名。该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等塑像。大楼的外墙有些中西合璧的浮雕,包括老虎、豹、鹿和鸡等。屋内仍有人居住,经问准后便可以进内参观。大屋的内部设计带有客家围村风格,包括有许多个天井,而每个天井四周也有偏厅,楼上有数十个房间,采用西式布置,不过用的却是中国木制材料。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为粤东第一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于1995年1月投资开发的,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1997年10月8日对外营业。度假村背靠阴那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坐落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福村,距广东梅州市区38公里,占地1.1万亩。是在梅州市梅县区华银垦殖场的基础上,由广东华银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兴建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健身于一体的梅县区旅游度假胜地。
华银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梅州市梅县区华银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座落在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占地一万多亩,是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集三高农业与旅游业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梅县区华银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兴建有游客服务中心、银湖大酒店、山庄别墅、银湖宾馆、康体中心、会议中心、溢香坊、益寿廊等配套旅游、娱乐设施。度假村设施,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先后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文明窗口等荣誉称号,是梅州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柒』 梅州以后的发展怎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变化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然而梅州作为较发达省份的一个城市,其发展却是相当的缓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只是占了全省的5.8%,1.3%,1.5%,而工业总产值也只才占了全省的0.9%。

从上述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梅州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还达不到省内的平均水平。制约着梅州的经济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基础设施差,尤其是缺乏极为重要的条件——方便的交通运输环境;二是缺乏产业聚集效应,梅州不论在农业内部结构或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方面与珠三角、全省都存在明显差距。2002年梅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9.1∶36.2∶34.7,第一产业几乎占了1/3,而同期全省平均水平是8.8%。就梅州农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占有主导地位,经济作物以及市场适销对路、高效农作物所占比重较小;三是梅州缺乏营商所需的“城市氛围”。“城市氛围”包括:法律秩序、人文条件、行政效率、分工与协作体系等内容。尽管梅州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但是近几年来,梅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抓住新机遇,谋划新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发展显现好势头,去年梅州市GDP实现了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两位数增长,今年经济发展又实现了“开门红”。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工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州是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的。

在地理位置上,梅州是闽粤赣三省的结合部,梅州位于泛珠三角东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区位优势。在地图上,底边靠着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沿海开放城市,背面依的是江西等内陆地区。可以说,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东部区域,梅州处于连结沿海内地,承接东西的枢纽位置,这里是发展配套产业的好地方。如在梅州投资汽车零配件产业,既可以为广州的汽车工业提供配套,也可以为闽东南的汽车厂商提供配套。在交通方面,过去交通一直落后的梅州后来居上,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371公里,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已全线投入运营。目前梅州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之首。梅州至福建龙岩高速公路即将动工,梅州至江西赣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也已在规划之中。在这4条高速公路建成后,梅州将成为闽粤赣边区通往珠三角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其次,是产业梯度转移。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升级,梅州处于沿海和内陆过渡地带,生产成本低、资源丰富、靠近市场等,对沿海产业转移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自然资源方面,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丰富,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 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 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梅县的铜、蕉岭的石灰石、大埔的瓷土、兴宁的煤、平远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产水量259.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发电量77.5万千瓦,地下温泉多、水温高、水量大,还有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灵光寺、阴那山五指峰、松口元魁塔、泮坑瀑布、蕉岭长潭一线天、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平远南台山、五指石、五华益塘水库、丰顺温泉等景点,均以其雄、奇、幽、秀之特色吸引许多游客。此外,梅州还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称誉。近年随着梅州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开发性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梅州又有了“单丛茶之乡”,“山歌之乡”, “金柚之乡”的“新三乡”之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区域内物流将增加,将为梅州带来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机遇,概括地说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侨乡优势、生态优势等。所以我们说梅州山区潜力巨大,梅州发展充满希望,投资梅州充满商机!

所谓“无工不富”,工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匹快马。当前珠三角等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产业发展规模不停状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与加强,梅州的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后发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梅州将成为新一轮加快发展过程中外商投资广东的一片热土。梅州正好此机会,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进程,抓住省、市高速公路开通和广州对口帮扶梅州的契机,大搞招商引资、外引内联,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侨乡优势,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加快第二产业发展,赶上工业发展的“未班车”。另外,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结合当地各种资源,发展农副产业和各类手工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此类工业的发展成本低,就地取材,市场灵活,风险低,收益快。既能给当地人们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又能很好的激活市场,繁荣经济。如今,梅州已有不少地方品牌,如梅县的金柚、五叶神香烟、雁南飞的茶田、五华的长乐烧酒、大埔的陶瓷等。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引进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力争打响品牌,使梅州成为连接各地商品交换的中介市场。

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发展特色经济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特色和优势的经济,是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旅游业发展日益兴旺,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快速增长点。梅州正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凭借山区的秀丽风景,参照江南水乡的旅游发展经验,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乡趣旅游,开发一套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旅游服务业!雁南飞的“旅游与农业齐飞”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对于旅游业而言,依托利用农业、林业、水利、城市建设等进行开发,可以减少投资,缩短建设周期,推出更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以兴宁为例,兴宁的渡田河位于兴宁市罗浮镇西北部,离兴城68公里,离罗浮镇13公里是清澄碧绿的东江河的源头。因枫树坝水库的兴建,渡田河就象是“高峡出平湖”。它长约30多公里,最宽处2公里。北接江西寻邬县,南连枫树坝水库,是龙川至兴宁的水上运输线。渡田河区,蓝天祥云,湖光山色,景色十分迷人,春秋时节,到处可风流泉飞瀑,鸟语花香;秋冬季节,层林尽染……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地区。政府可采取与民间共同投资合作的方式,把附近的村落纳入旅游区范围内,投入大量资金,搞好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把客家的风土人情,乡村生活与大自然的秀丽风光组合起来,创造一个英国式的乡村花园!

随着地球村的发展,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多元文化不停地互相碰撞与交融着,正走向大同的趋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千万种风俗习惯,在此种情况下实在有必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地方历代流转下来的文化习俗正逐渐逐渐地淹没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的。而梅州是客家聚居之地,还保存着众多的特色文化,就如客家的围龙屋,举世闻名,还有客家的婚礼习俗、客家的山歌、客家的小吃,如盐局鸡、酿豆腐、砸棕、田艾板、琴花、珍珠红、鸡炒酒等等。因而兴宁要发展特色的旅游业,可以在旅游区内重建围龙屋,用发展的目光,把古代特色与现代元素融合一起,建造一座座山上城堡,让游人享受别具一格的宾馆服务,尽现梅州人们的聪明才智。为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村民可以将自家房子改造成“家庭客栈”,面向广大游人,不但可以让旅客享受方便实惠的服务,更可以体验梅州人浓浓的人情味。每逢节假日,或约四五知己,或带家人同来渡田河,日间可随同主人到田间耕作,到果林里采集,到山坡上放牛羊;日落在河上泛舟捕鱼,高歌一曲;晚间围坐一起,吃上几味地道农家菜,品尝几口美酒,欣赏动听山歌,远离尘嚣,一家大小,乐也融融。如此创造一个乡村的“世外桃源”,使游人享受一种真正回归自然,回归纯朴的田园生活!当地政府还可以统一规划布局村里的农田、果林、渔业,竹林,招引外商投资,在附近建造加工厂,引进先进技术,制造各种健康食品,打造绿色品牌,制造出另一个“雁南飞”,走上一条集工业、农业、旅游,生态四位一体的经济大道!发展独树一帜的旅游业。

在梅州的不少县镇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不同区域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必然存在的差异,要加快梅州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就有必要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因而可将此种形式的旅游业首先在梅县、丰顺、兴宁、大埔等地推广。然后再以点带动面,推动整个梅州的经济发展!把梅州建设成为一个集工业、旅游、悠闲、娱乐于一体的度假观光圣地!使梅州走出广东,面向全国!

『捌』 梅州市有多少个旅游景区

1、雁鸣湖
雁鸣湖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座落于叶剑英的故乡雁洋镇。景内区参照道家“容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规划,别有一番韵味。
2、客天下景区
梅州客天下景区是以梅州原生态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客家文化为依托,集科研、教育、培训、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居住和旅游等为一体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
3、雁南飞茶田景区
梅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现已升级为5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融茶叶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4、桥溪古韵景区
桥溪古韵位于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名胜风景区的阴那山五指峰西麓,村内四面环山,奇峰秀顶,树木苍翠、山花烂漫,山泉清澈、美景天成,山水生态优美。
5、长潭旅游度假区
长潭旅游度假区,距蕉岭县城约5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是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这里一川绿水,碧波荡漾,两岸青山,有“形似巫峡,景似漓江”之称。

『玖』 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战略定位

①广东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经济崛起为中心,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品牌运营为重点,努力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全面提升梅州文化软实力和地区品牌竞争力,探索一条开发密度小、产出率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山区科学发展新路。
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最大限度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城乡文明与农业文明融合并进之路。
③全国文化与旅游综合改革发展创新区。依托山水人文优势,发挥叶剑英、张弼士、黄遵宪、丘逢甲等名人效应,突出客家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宗教文化和创意文化特色,设立品牌运营区,重点发展度假休闲、保健疗养、婚庆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与生活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服务业,积极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梅州在文化和旅游综合改革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④世界客都旅游度假目的地。擦亮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品牌,发挥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属青年大会等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世界客都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加快文化旅游要素转型升级,打造广东的“香格里拉”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吸引国内外游客到梅州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飞梦想。
⑤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基地。按照小园区连接大基地、小产品催生大产业、小乡村对接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精致高效农业转变,加快建设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广东绿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变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