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希腊债务危机会影响欧元直到遍及欧元区希腊又为什么会在经济危机后出现这么大的财政空洞

希腊属欧元区。希腊当时加入欧元区时就不符合条件,除了经济相对落后,政府财政赤字严重超标。但通过高通公司包装,部分政府借款被移出赤字,表面上达到加入欧元区要求(高通通过包装希腊,自然大赚一笔)。
加入欧盟希腊经济并未明显改善,赤字不会因为包装而消失,加上希腊政府效率低下(近四分之一劳动人口为政府公务员编制),劳动力勤勉程度相对较低(一周工作20小时)等因素,政府支出继续增加,财政赤字愈演愈烈,政府只能靠继续扩大债务规模维持。
而一旦购买者(主要是欧元区政府和银行)发现希腊实情,减少或停止购买希腊国债,希腊政府入不敷出,立即面临破产。破产意味着原有债务无法偿还,而债主又是欧元区的各国政府和银行,由此危及整个欧元区的金融和经济。

㈡ 希腊债务危机起因是什么

希腊现在是进退两难。退出欧元区,能有自主操作能力,但是以这有限的操控力,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打击。欧元区国家发展步调不一致,但都希望向前看齐。收入却没那么多,出现危机是早晚的问题。再加上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希腊的危机提前到来。德国要帮助压力也很大,也有可能拖累德国的发展。所以帮助是有限的。希腊必须实行有限紧缩政策。尤其是非生产性的行业。同时希腊必须寻求多元化输血。如果寻求中国的帮助,那中国可以要求希腊,人民币在希腊最大限度的开放。希腊本国的科技竞争力有限,可以着重发展传统相对优势产业。农业,旅游业等。希腊是能源进口国。中国的绿色能源可以登录希腊市场,以希腊为桥头堡逐步瞭望中东欧市场。如与美国发生纠纷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还可以与中国进行农业旅游业方面的合作。这样希腊不仅能输血,还可以造血。从危机中逐步可以爬出来。救人必须考虑,输血与造血。只考虑输血,那是白血病经济。只有有了造血能力,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当然也不能过分紧缩。这会影响复苏的力量。面对危机国民要有团结克服困难的集体自救意识。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没有强烈的射门意识,能射进球吗?IMF危机时,韩国国民捐出个人的贵金属,公务员减薪水。让世界看到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希望。国家公务员是拿国民的税钱,替国民治理国家的代表。当发生危机时,应该带着责任和使命感投入工作。要做出榜样来。

㈢ 希腊债务危机对希腊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债务危机令更多希腊老百姓为未来担忧。

希腊人确实有着乐观的天性,即使在债务危机已经爆发6个月以来,希腊的大小咖啡馆和饭馆还是人流如织。如果说在雅典市中心咖啡馆一家挨着一家似乎有些夸张,但是在雅典,或在希腊任何一个城市,人们的确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咖啡馆休憩小坐。咖啡文化是希腊人民的生活状态。在咖啡馆和朋友聊天,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在希腊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中老年妇女都会和朋友相约咖啡馆。希腊人说,也许正是因为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吐露烦恼,所以希腊人很少抑郁。

债务危机爆发后,记者走访了一些希腊家庭。

帕纳格斯和佐伊夫妇俩有两个十来岁的女儿,最近刚刚有了一个小儿子。帕纳格斯是一家私营企业的技术员,佐伊是公务员。由于家里前年新买了一套公寓,正在还着贷款,再加上又增添了人口,随着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深入,夫妇俩对未来有些担忧。

和所有的希腊父母一样,夫妇俩比较宠爱孩子,两个女儿已经十来岁,消费开始增多,而且她们已经习惯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

佐伊介绍,不知道未来国家情况会怎么样,父母试图向孩子解释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但孩子还是不太理解。他们不想委屈孩子,只好削减自己的消费,去超市购物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太算计,会选择一些价廉物美的衣物和食品。

佐伊说,今年以来,全家已经减少了外出参观旅游的次数,也取消了外出度假住酒店的计划,打算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乡村老家去过夏天。

帕纳格斯认为现在人们谈起危机有些夸大其词,因为现在绝大多数希腊人并没有吃不饱饭,不过他们未来几年不能过度消费,而且需要减少购买奢侈品了。

帕纳格斯的18岁侄女乔治娅现在正在大学学习经济。她说,她不介意没有奢华消费,但是很担心大学毕业以后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乔治娅父母开了一个小店面。她说,她已经感受到危机影响到家庭收入了。她就读的大学距离雅典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父母没有钱给她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所以每周有三次她需要早出晚归去学校。另外,她也开始打算用周末时间打工挣点零花钱。

季米特里斯和艾维夫妇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会场附近,丈夫季米特里斯是一家私营新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妻子艾维在国民银行工作。他们有一个17岁的儿子和一个12岁的女儿。

他们介绍,目前他们的收入还没有受到影响,但是也已经开始削减家庭的开支了。艾维说:“家里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购物消费时会多盘算一些。”

虽然家庭生活变化不大,季米特里斯说,他已经感受到危机对公司的影响,感受到希腊就业市场的变化。他说:“过去几个月,公司的收入已经开始下降,作为私营企业,如果收入下降,就要减少开支,这就意味着要开始裁员了。”

他说,国家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扶持经济,否则许多公司将面临关闭或裁员。

对于欧盟成员在救助希腊问题上的迟缓反应,季米特里斯并没有抱怨,他说,希腊从欧盟获得资金,需要很好地处理和投资这些资金。他还说,除了一些基础设施外,希腊本应该取得更多的成效,比如结构性调整。现在,他认为危机至少持续两三年,他希望国家能尽快吸引投资,管理并使用好欧盟的基金。

帕纳格斯和妻子佐伊认为,短期内希腊情况不会太好,在情况好转之前,往往会面临更糟糕的境况。

季米特里斯和艾维夫妇担心的则是两个孩子的未来。如果危机持续时间很长,他们可能失去工作,家庭生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不过,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态度,他们还说,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最终会战胜危机的,“我们现在也别无选择,只能工作更努力些”。

㈣ 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如何影响全球的经济

这说起来可就长了,希望你能看完
其实这要从2001年说起
当时,希腊想要加入欧元区,而欧元区的负债标准是不得超过GDP的百分之3,可当时的希腊没并不符合这个标准,所以希腊政府找到了高盛公司,由高盛公司为希腊推出一套叫做~货币掉期交易~这么一种交易方式,就是由希腊政府发行以美元计算的国债,但是高盛在兑换时却没有利用市场汇率来计算美元与欧元,而是认为拟定了一个汇率,这样,希腊政府就可以多拿到钱,并且这笔钱是不会计算到希腊政府的公共负债率里的,因为这笔国债要到10年至15年才归还
所以希腊以这种虚假的方式进入了欧元区
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隐忧,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就是一种违约保险,也就是说如果希腊违约了,付不起钱了,则由德国这家银行负责为希腊不足它交不起的那一部分钱,当然提供这中保险的远非德国这一家银行
目前已经到了这笔货币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暴露出来了,而且,开始出现对希腊和欧元的金融攻击,却远非市场的自发行为,而是有预谋的。这次攻击利用希腊多笔债务到期在即、炒作希腊出现支付能力问题,从而使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当希腊国家支付能力被怀疑的时候,有关希腊债务的CDS便会上涨。这次对希腊的攻击,就是使用各种手法令人对希腊的支付能力产生怀疑。那么谁持有大量的CDS呢?不是别人,恰恰是持有和发行希腊债务的高盛和两家对冲基金。高盛在希腊未被怀疑有支付能力问题时大量购进希腊债务的CDS,然后再对希腊支付能力信誉发动攻击,在CDS涨到最高点时抛出。
如果希腊出现支付危机的话,将导致欧洲各大银行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拖累一大批欧元区银行。希腊在本世纪初发售的国债,要么是欧元区各大银行所购买,要么得到了欧元区银行或保险公司的担保。更不用提为希腊做出多种担保的欧洲中央银行了。也就是说,在希腊债务问题上,上演的却是欧元区的未来前景。最令希腊没有想到的是,这场针对希腊支付能力的攻击的背后,居然就是高盛和另外两家美国对冲基金。也就是说,高盛一方面以所谓的“创造性会计”方式为希腊政府出谋划策,做虚账以使希腊符合欧元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却同时在背后攻击希腊和欧元,从中牟利。
所以高盛才是这背后一切的推动者,也是造成这场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彻底恢复的金融危机的主要始作俑者之一

㈤ 希腊为什么陷入债务危机

本来就是靠旅游业支持的三流国家,工业竞争不过德国这些老牌国家,福利什么却要和这些老牌国家看齐,要知道,优质生活是需要充足的物资做保障,要钱要真金白银。他们可以说已经是典型民粹政治走到头的结局。何为民粹,简单来说就是讨好群氓,吃大户,反
正一人一票,福利一打开,票仓自然来。但是福利要使钱,怎么来,希腊身处欧元区,自己滥印票子是不可能,只能举债,寅吃卯粮。结果现在卯时到了,债台
高筑积重难返,希腊老爷一拍两瞪眼,还不起!!俗称债务违约。眼看希腊要拉稀摆带,整个欧元区也就震精了,救不救??就属To
be or not to
be。就这样救,无疑是个无底洞,谁都不想做冤大头,所以条件之一就是“改革”,不能再懒人懒政的搞民粹,注资缓气可以,要拿个还债方案出来,加税也好赶
工也好,自己看着办。但是民粹政府要是加税赶工,无疑就是断了自己的票仓,属于自我了结,好死不如赖活着,不干。但是要不干,直接踢出欧元区,可以说连自
己印票子背书的信用都没有,也是两难。因此谈判一破裂,希腊屁民们赶紧闻风而动,把自己银行的欧元提出来,谁知道万一真和欧盟一拍两散,希腊政府能印出个
什么花纸头来。所以挤兑潮开始,要是挺不住,银行上门板,那就热闹了。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优质生活必须有足够的竞争力做支持,制造业,农业是基础,有了这些基础,产品有了保障,人家才会用真金白银来买你的东西,你的财富才会增长(当然分配又是另一回事)。希腊这个懒鬼国家,产业不突出,又想过好日子,债务缠身又想赖账,咋办?拭目以待。

㈥ 希腊债务危机,希腊为什么欠下那么多债,为什么还不上

一切要从2001年谈起。当时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

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差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这一被称为“金融创新”的具体做法是,希腊发行一笔100亿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国债,分批上市。这笔国债由高盛投资银行负责将希腊提供的美元兑换成欧元。到这笔债务到期时,将仍然由高盛将其换回美元。如果兑换时按市场汇率计算的话,就没有文章可做了。事实上,高盛的“创意”在于人为拟定了一个汇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腊贷出一大笔现金,而不会在希腊的公共负债率中表现出来。假如1欧元以市场汇率计算等于1.35美元的话,希腊发行100亿美元可获74亿欧元。然而高盛则用了一个更为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获得84亿欧元。也就是说,高盛实际上借贷给希腊10亿欧元。但这笔钱却不会出现在希腊当时的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因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后才归还。这样,希腊有了这笔现金收入,使国家预算赤字从账面上看仅为GDP的1.5%。而事实上2004年欧盟统计局重新计算后发现,希腊赤字实际上高达3.7%,超出了标准。最近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当时希腊真正的预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远远超过规定的3%以下。

除了这笔借贷,高盛还为希腊设计了多种敛财却不会使负债率上升的方法。如将国家彩票业和航空税等未来的收入作为抵押,来换取现金。这种抵押换现方式在统计中不是负债,却变成了出售,即银行债权证券化。高盛的这些服务和借贷当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共拿到了高达3亿欧元的佣金。高盛深知希腊通过这种手段进入欧元区,其经济必然会有远虑,最终出现支付能力不足。高盛为防止自己的投资打水漂,便向德国一家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以便在债务出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
希腊的这一做法并非欧盟国家中的独创。据透露,有一批国家借助这一方法,使得国家公共负债率得以维持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这些国家不仅有意大利、西班牙,而且还包括德国。在高盛的这种“创造性会计手法”主要欧洲顾客名单中,意大利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
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该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不强,经济发展水平在欧元区国家中相对较低,经济主要靠旅游业支撑。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出游人数大幅减少,对希腊造成很大冲击。此外,希腊出口少进口多,在欧元区内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导致资金外流,从而举债度日。
根据欧盟的规定,欧洲各国在加入欧元区时必须达到“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超过3%、公共债务在GDP中的比例不高于60%”的要求。而希腊现在的财政赤字率是12.7%,公共债务率则高达113%。事实上,早在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时,就请美国高盛公司利用当时欧盟财务规定上的漏洞,对本国尚未达标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巧妙掩饰,虽然获得了一时之利,顺利加入了欧元区,却为日后的财政危机埋下隐患。
直接原因
2009年12月16日晚间,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贷评级下调一档,从“A-”降为“BBB+”。标普同时警告说,如果希腊政府无法在短期内改善财政状况,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已是希腊一周内第二次遭受信贷评级下调的打击。本月8日,另一家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刚刚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至 “BBB+”,并引发了希腊股市大跌和国际市场避险情绪大幅升温。另一评级机构穆迪也已将希腊列入观察名单,并有可能调降其信贷评级。

㈦ 希腊债务危机的未来展望

希腊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确保希腊债务的可持续性和恢复竞争力是新救助计划的主要目的。”会后声明表示,而二次救助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希腊的具体执行情况。该声明认为,这意味着希腊必须达到雄心勃勃但却现实的财政巩固目标,以便希腊从2013年起恢复到财政盈余状态。只有通过完全实施私有化计划以及包括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业等在内的大胆经济结构改革措施,希腊才能提高竞争力、改善就业状况以及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有专家质疑说,希腊二次救助方案仅仅只能有助于把希腊出现更深程度债务违约现象的时间延迟数月,希腊债务危机出现真正拐点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毕竟目前数以千计的希腊人正在街头抗议紧缩计划。“事实上,德国和其他国家也存在疑问和担忧。”有经济学家表示,不知希腊最终能否兑现所有的承诺。上周的数据显示,希腊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年比下滑7.7%,远高于预期,而进一步削减赤字将令希腊经济前景进一步承压。
“二次救助计划对于消除希腊前景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帮助。”陈新说,到下个月20日,希腊将有145亿欧元债务到期,有了新救助方案的支持,希腊的燃眉之急暂已告缓。另外,按照新救助方案,到2020年希腊债务占比将降到120.5%,这能够给市场提供一个关于希腊债市中长期的稳定预期。“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还是稳定债市,重点还是放在紧缩措施和削减债务方面。”陈新说,其对希腊潜在的增长没有刻意强调,预计这将是解决希腊问题的下一步方向。总的来说,希腊问题仍旧是错综复杂,希腊前路依然崎岖不平。

㈧ 反思希腊债务危机:这个国家是如何被做空的

时至今日,盘根错节的家族和地方势力,仍然是左右希腊政局和行政管理的重要力量,政客们通过提供公职、政府合同或减免税收等方式来收买选民,而以忠于国家为标志的公民意识却十分淡薄。这种漠视国家利益的庇护主义,即使希腊处于独立战争、一战和二战等危难时刻,依然大行其道,整个国家始终难以形成一股真正迈向现代化的合力。
198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共体。此时,欧共体的援助资金准备涌入,由经济学家帕潘德里欧领导的左翼政府得到广泛支持,希腊本有着促进平等、选贤任能和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极好机会。
然而机会与希腊再次擦肩而过。为了实现个人和本党的“长治久安”,帕潘德里欧没有按照经济学原则来治理国家,而是想方设法迎合民众口味。泛希社运不但没能改造希腊政治中风行的庇护主义,反而被这种主义所改造。执政期间,该党大举扩大公共部门,无视生产力增长而增加工资,不顾缴存额多少而增加养老金。欧共体新提供的资金大把落入亲信和本党官员的腰包,而国家的协调发展、适应全球化趋势和融入欧洲共同市场这些国家大计,被彻底抛诸脑后。
希腊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是无节制的政府举债。这些钱被用来支撑国家机构的无限扩张和填补大规模逃税导致的财政缺口。其结果就是希腊债务水平的飙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23%增加到80年代末帕潘德里欧下台时的60%,四年之后又进一步增加到100%。债务危机的种子已经埋下。
庇护主义虽然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毒药,但在政治上却极为成功。因此,从泛希社运手中接掌权力的新民主党继续将之奉为圭臬,大肆向本党支持者提供诱人的终身制政府职位、逃税机会、政府合同和丰厚的养老金礼包。
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希腊人逐渐相信,人生中有远远高于能力、努力甚至出身的东西,那就是与政党的关系。政党政治深入和毒化了整个希腊社会,从学生社团、工会、行业协会、报纸到司法系统,无孔不入。虽有一些改革者试图改变希腊这种悲剧宿命,终因阻力太大而失败。
所以,到2009年秋天,被管理不善和政党政治潜害多年的希腊国家机构实际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在席卷全球的经济飓风面前不堪一击。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面对债务危机时,作为一个国家的希腊已经被大大小小的掠夺者做空,失去了自己的守护人,任何执政者都无法担起改革的重任,尽管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