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旅游业接待人数与收入
㈠ 2018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几亿人次
2018年春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党委、政府积极努力,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旅游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假日旅游工作。截至今日,春节假日临近尾声,全国旅游市场“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运行的目标基本实现,节日期间无重特大涉旅安全事件发生,广大人民度过了欢乐祥和的春节假期。综合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和各地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居前十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过年火爆。假日期间全区星级农家乐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山水沟生态园、桃源农庄、鑫源农庄、牛家大院、海军生态园、青铜峡清逸园等农家乐假日期间旅游接待日日爆满。云南各地旅游市场火爆。2月21日当天,全省共接待游客519.69万人,同比增长27.1%,实现旅游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21.6%。节日期间,丽江古城景区举办了新春花展,组织了“大研古城贺新春民族文艺展演”活动,每天举办打跳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热情年味,游客纷至沓来。
㈡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逼近1.5亿人次,为什么我国出境游人数持续增长
因为中国的总人口在增长---虽然增速减缓了。新出生的小孩、正在长大的小孩也被带着一起去内旅行了,这容部分新增的人贡献了一些增长率。这就像坐火车,你看新闻报道,做火车的人每年也是增加的。
另外,人民的生活水平、爱好旅游的人数也在增长,多方面因素叠加导致旅游的人数增加
㈢ 古尔邦节宁夏景区旅游收入情况如何
8月26日,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8月22日至26日,5天的小长假期间,宁夏区内各旅游景区人气旺、收入好。初步测算,假日期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169.07万人次,实现收入10.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9%和20.12%,宁夏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势劲头。
自3月中旬开始,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各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各旅游企业,先后走进广东、福建、江苏、湖南等10余个省区宣传宁夏全域旅游及“引客入宁”政策,分别在上海、南京、厦门、深圳、杭州等城市举办了多场营销推广活动,向各地市民展示宁夏旅游的文化特点和优美自然风光,扩大宁夏旅游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此次节假日,湖南、福建、内蒙古等地慕名来宁旅游的游客人数较往年同期增长了一成多。节假日五天,根据景区开展的游客问卷调查显示,银川及周边地区本地游客占80%以上,内蒙古额托克前旗、乌海、西安等地自驾游客约占10%左右。
㈣ 在哪里可以查到全国各城市年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
在天津市旅游政务网或者中国旅游局网站上 ,进官网比较准
㈤ 2018年国内旅游将达多少亿人次
7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编写并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清晰直观地展现了2017年国内旅游发展的总体情况、市场特征、产业特征、旅游客流空间特征、节假日市场特征,并就2018年发展趋势提出建议。据预测,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5.01亿人次, 同比增长10%; 国内旅游收入达5.07万亿元, 同比增长11%。
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方面,休闲度假的比重提升是现实的市场主导特征。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以观光游览为目的者占32.9%,以休闲度假为目的者占25.0%。201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2.1%和30.1%。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以观光游览为目的者占12.2%,以休闲度假为目的者占6.0%。201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1.8%和20.7%。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约占到全国的80%,其人均旅游花费约1115.2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饮、住宿及购物四个方面。某种程度上,城镇居民的出游特征引领了中国居民的整体特征。综合判断,观光游览的比重下降已经成为国民旅游市场的中长期趋势,休闲度假的比重提升则是现实的市场主导特征。
㈥ 2018元旦旅游市场的人数及收入增加情况如何
2018年元旦假日旅游工作落下帷幕。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从国家旅游局了解到,2018元旦假日期间,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供给充足、喜庆祥和,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
旅游新业态吸引眼球。除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外,体育旅游、游学旅游、工业旅游等以“旅游+”方式打造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假日旅游“新潮流”。
㈦ 宁夏旅游业现况怎么样
一、发展现状
我区旅游业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宁夏还鲜为人知。1993年沙湖旅游区和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相继开业运营后,我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起了国人对宁夏旅游的热衷,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由此拉开了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帷幕。这之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大漠黄河、西夏文化、回族风情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建设中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来抓。特别是“十五”期间,随着发展旅游业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区旅游业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快车道。全社会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不断增强,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产业形象渐趋鲜明,旅游业收入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
----旅游业全面发展。在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住宿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并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据调查,2006年末,全区旅游企业达到250多个,其中旅行社由47家发展到95家,星级饭店由27家增加到48家,住宿床位数由4万多张增加到8万多张。具备接待条件的景区(点)由32个发展到90多个,其中国家A级系列景区19个,导游员由200名增加到近2000名。
----旅游业已成为我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资料显示:“十五”期间我区累计接待旅客1766.3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84.2%。实现旅游总收入66.2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5倍,2006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5.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相当于全区GDP的 3.6%。目前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5万多人,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约17.5万人,直接和间接从业人数20多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6.4%,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20.85%。可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区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旅游业已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建设成绩显著。近年来,自治区政府逐年加大对旅游景区建设投资力度,截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独成一体兼具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六大旅游区,即沙湖旅游区、西夏陵旅游区、金水旅游区、青铜峡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和六盘山旅游区。六大旅游区优势互补,各显风采,以其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文化、古老的黄河文明、美丽的塞上江南等资源景观成为西北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目前西部影视城、西夏王陵被国家评定为4A级风景旅游区;沙湖和沙坡头旅游景区不仅跨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的行列, 2007年还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发布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普通的观光、休闲旅游相比,商务旅游因其消费水平的高端性,因而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更为巨大。随着我区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银川国际汽车摩托车旅游节、沙湖国际沙雕大赛等节庆在我区的成功举办,我区的商务旅游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调查显示:2006年来宁夏的国内游客中以休闲观光游览度假为出游目的的占全部国内游客的65.28%;探亲访友的占6.58%;商务活动的占12.34 %;参加会议的占5.32%;宗教朝觐的占1.65%,商务、会议两者所占比例达到17.66%,这说明,我区的商务旅游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㈧ 2006到2008年旅游从业人数增加的原因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好了,大家都想出去看看,所以从事旅游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㈨ 2018年1-7月青海旅游收入多少亿元
2018年8月22日,从青海省旅发委官网获悉,今年1月至7月,旅游总人数达到2325.22万人次,累计增速为19.1%;旅游总收入为260.38亿元,累计增速为21.7%。
近年来,青海省各市州旅游部门不断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打造了翻越祁连山旅游线、神山探秘旅游线、唐蕃古道旅游线、魔鬼雅丹旅游线自驾车精品线路、青海湖环线、祁连山风光环线等精品,让以往一家独大的景区型产品逐渐被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所取代。此外,像青海乡村旅游、城市周边游、古城古镇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产品全面开花,带给游客更多体验。
据了解,在相关机构发布的旅游城市榜单中,青海湖在6月旅游目的地人气涨幅榜单中排名第一。
㈩ 旅游区接待人数和服务人数怎么计算
如果是一个地区的旅游人次是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夜的;一种是不过夜的。
过夜的按在几个人当地过夜几天算,如: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待了10人,这10个人都在这个地区度过了10个晚上,那么旅游人次数就是10×10=100(人次)。
不过夜就是只停留一天,这个不太好测算,测算的标准是根据车票售出数、景区门票数等,这个算法有很大局限性,但是现在国家基本上都是用这么个方法算的。
(10)2018年宁夏旅游业接待人数与收入扩展阅读
记者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综合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春节期间,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营造春节气氛。北京、山西、内蒙古等12省区市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博物馆里过大年”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