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丝绸之路为什么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旅游资源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 为什么丝绸之路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带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丝绸之路是文化的密集地,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地方,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非常难得的具有吸引物。

3.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是否值得开发有何市场优势

旅游资源当然是值得开发的。就目前来说的话是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因为咱们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的建设,会有很多的商机。

4. 在丝绸之路上的旅游推广是如何做的

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古代丝绸之路起点是中国的长安,现称西安。长安是汉朝和唐朝的国都。古时的人们汇集当时各地丝绸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首都长安东市/西市以后,再由各国商人组成商队,浩浩荡荡爬上陕甘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甘肃/青海,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然而做为生在西安长在西安的我,提起西安却真不知从何说起,历代的古迹景点早已在这个现代化的都市里饱经沧桑。只身走遍大小雁塔,钟楼鼓楼,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城墙边依然流淌着涓涓的护城河水。而城中棋盘式的城市街巷里,笔直四通的道路也永远不会让陌生的异地人迷路。1. 雁塔晨钟(大小雁塔与钟楼鼓楼景区),2. 咸阳古渡(现咸阳市内)3. 华山仙掌(西岳华山) 4. 太白积雪(太白山) 5. 曲江流饮(现”曲江春晓园”)6. 草堂烟雾(草堂寺)7. 骊山晚照(骊山及华清池一带)8. 灞桥风絮(西安灞桥区),盛唐时期的“关中八景”在经历了一千年以后,多数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近几年大量仿制的盛唐古建筑群遗迹。当然参杂其中的也少不了作为西安人那引以为豪的“唐人”情节。古老的西安城里,孕育着一代代的西安儿女,也饱含了众多关于这座历史名城里不断上演的历史故事,还有与故事相关的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从李隆基与杨贵妃那缠绵悱恻的爱情;到开元盛世时,李白酒后豪放的诗句;从潜心向佛,跋涉千里取经的唐玄奘与《大唐西域记》;到富于个人牺牲精神,始终坚受意志完成的张骞二次出使西域。一个个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人物都不觉让西安这座古城无形中产生了不一般的魅力与吸引力。此外,钟楼,鼓楼,城墙,书院门古风古韵的美景,以及回民街丰盛的美食,西安人的热情豪放,都会使人不觉开始对西安留恋往返。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万里长城的最西起点。南为祁连山、北为龙首山、马鬃山,西为戈壁沙漠盐碱,嘉峪关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派兵驻防。而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嘉峪关以其关城楼阁高耸,巍峨壮观而名动天下。这座历代边疆重地,这坐历史悠久的古老关城,同时也是所有被贬官下放的文豪诗人门最多感慨的地方。从一首悲怆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到林则徐那首豪情的《感赋》:“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戍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所有描述关隘的诗句无一不在向我们吐露着一个讯息——嘉峪关 实乃“天下第一雄关”。既然天下第一雄关,也必是兵家必争之地,难免少不了刀枪棍剑,兵戈血马的洗礼。两汉时期,河西走廊一直是与匈奴征战多年之地,明朝初年,征虏将军冯胜再次将河西画回中原版图,不过这次对手不是匈奴而是蒙古人。冯胜将军上表朱元璋称嘉峪塬“此咽喉要地”于公元1372年建关城于嘉峪山西塬,关以山名,后经数百年扩建才有了这座明长城的西起点,也成为了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关城—嘉峪关。嘉峪关的修建,实在花费了不少当时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一度演绎出了不少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的动人故事。 嘉峪关关城承梯形,西长东短,东西各有一门,门内恻有马道登城,城墙箭垛高1.7米,城门上建有17米高3层城楼,东名光化,西名柔远,东楼3层上悬“气壮山河”、“天地正气”、“长城主宰”匾额。两城门外各有翁城一座,翁城南侧开门,东名朝宗,西名会极。此为内城,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南北墙中段各有敌楼一座。内城中原有古建,如驿站、营房、门楼、演武厅本世纪40年代改建兵营时拆除。现仅存游击将军府并曾有19位将军驻守于此。东翁城外关帝庙是关城附近最大的建筑物,据说是当年怕守城官兵寂寞而设的文娱中心。西翁城外为罗城,门楣有乾隆皇帝所提“嘉峪关”三字。罗城上重建关楼(1988),与东西城楼样式相同,名嘉峪关关楼,悬“天下第一雄关”匾。罗城南北各有箭楼一座。北面向北8千米连接黑山悬壁长城,南侧有明土城墙向南延伸越过戈壁连接7千米外的长城第一墩,但该段城墙被公路铁路断开。 古老的丝路文化、皑皑冰川和茫茫戈壁盐碱地,纷纷震撼着我们这些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们,一路从深圳赶来的我们,也头一次了解: 原来那个虎门硝烟,镇守深圳伶仃洋的将军林则徐也曾仕途坎坷贬官下放。人生有起有落,然而几经朝代的变迁,嘉峪关却至今一直位居咽喉,固若金汤。也协同当地特色边疆文化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新疆行程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吐鲁番,一方面是想化解此行心中最代表新疆印象的葡萄沟吃水果的心愿,更为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回程时从乌鲁木齐再走回头路。可孰不知,到了吐鲁番才发现,吐鲁番的美以及由其代表的西域文化会远远超过所有此行新疆行所有带来的震撼。而也正是在随后的西行日子里,我们才更多的认识到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为新疆做出卓越贡献的男人与女人。《史记》中著名的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都曾提到过吐鲁番。虽然张骞最终因为各小国不和,没有达成汉朝联合夹击匈奴的目的。但张骞本人那种不屈不挠,历经几十年斗志不移,宁可舍弃异族妻女,只身冒险多次往来西域的精神却使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永远尊敬和学习。张骞二次出使西域不但打通少数民族及汉族与西域国家的商贸往来,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文化交融。此后由于张骞出使西域给新疆带来的变化,至今仍然可以从吐鲁番普通的生活中得到体现: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大量在中原栽培(新疆到处卖石榴汁,葡萄干)。而中原亦引入了丝织养蚕技术,并在新疆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桑树(5月底去正是桑葚的季节)。同时大力推广铸铁器的技术(喀什大街到处可见铁匠铺)。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不仅如此,逐渐在文化领域上汉夷更广泛的交流,也为世界文化的融合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引入汉朝,极大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汉朝军民在鄯善、车师(吐鲁番)等地屯田,并协助当地居民一同开发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更使干旱少雨,酷热难耐的吐鲁番地区成为了瓜果飘香,甘泉清冽,凉风袭袭的解暑圣地。这里曾经是世界民族大融合之地,亦是后来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重要历史遗迹。在丝绸之路影响下,汉、唐两代政府安排的“西域督护府”更是成为了管辖新疆大部及中亚地区的主要行政机构。吐鲁番作为入疆的要塞,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遗迹中(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高台古城),多数都与西域的三十六国(西域是古时的一片属地,在《汉书》中曾有记载。因有三十六个国家在其领域称王,所以也称“西域三十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写。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流中心。交河城是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汉,毁于十四世纪前半叶元代的战火中。该城经过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待道等建筑物保存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更是因为此地很少下雨,所以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泥土糊成的城墙,寺庙,民居,官窑中找寻到2000年前的车师部族的生活原貌。交河故城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都寺院区。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南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长60米的地道与南北大道相通。据考察推测,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西部有许多手工作坊。大道两侧是高厚的土垣,垣后是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的“坊”,临街不开门。“坊有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东侧有军营,余为民居。交河城仅有东门和南门两座城门。东门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为城内居民汲引河水的门户。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县崖上,不用筑城墙,城门亦非正式建筑,南门,是古代运送粮草、大军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门地势险要,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山口。

5. 旅游体验丝绸之路

首先对抄你的想法和勇气表示钦佩袭,但是不得不给你泼点冷水,自助游是很酷,但是那是建立在知识,经验,甚至金钱上的,你说你想去丝绸之路,但是丝绸之路光是在中国就有几千公里,周边景点无数,几个月时间也不一定玩得完,何况你一无行程计划,二无预算,三无自助游经验,去了只能是又受罪又玩不好。旅游中变数很多,就算这边人给你一个再详尽的计划到时候也会有突发情况,你确信你能处理得了吗?我建议你在这个假期先找几个离家近(不要太近,也是要住几天的那种),比较成熟的景区玩一玩,自己搞定交通住宿,体会一下自助游的感觉,等以后经验多了再去比较艰苦的地方,你还这么年轻,上了大学之后也还有的是时间旅游,不必非要一口吃成个胖子

6. 丝绸之路为什么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交通原因,自驾游太累,组团交通费太贵。
饮食、住宿还只是小问题,主要好多人并不喜欢那边的气候什么的
风景点之间太远,开发不如其他名胜景点完善。
宣传力度不够,消费人群和方向也有一些误偏,希望有用

7. 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看法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需要深度开发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富集地,也是21世纪我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战略接续区。培育特色产业经济,将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形成旅游产业优势,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西部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是一个关键着力点。 丝绸之路旅游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伊始向海外重点推介的15条黄金线路之一,也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国际旅游市场着力推介的世界级旅游线路产品之一,我国旅游业的象征性徽标“马踏飞燕”即源自丝路名城甘肃武威。丝绸之路蕴含着享誉世界的资源品位和厚重久远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继性的主题积累与线性资源区域分布的特征,因此完全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然而丝绸之路旅游目前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仅沿线各省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产品本身对旅游业发展的纽带作用也远未发挥。有关统计数椐表明,丝绸之路旅游沿线各省、区的客源流失比例高达40%—70%,而真正最后完成全线丝路产品的购买者不足总数的20%。 旅游产品销售的内在规律是“卖线不卖点”,对于中长线游客来讲,这个规律所显现出来的作用更为突出。丝绸之路旅游发展滞后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未能建立起围绕产品线的区域合作机制。面对潜在的合作利益空间,却缺少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的行为主体。区域内沿线各省区在资源互补的背景下缺少深层次的相互合作,游客所购买的产品是松散性的景点组合,而不是有机结合为整体的丝路旅游线路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动力是不同行为主体对一种潜在的利益空间的追求。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区旅游资源禀赋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区域间存在着通过合作可获取的巨大的利益空间,由此奠定了区域合作的坚实基础,目前缺少的是行为主体对合作前景的前瞻性的认识和实现合作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参与主体中,应明确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和分工。政府的作用应突出地体现在建立跨区域政府协调机制和运用政府引导企业合作行为方面。旅游企业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在政府的规治下,自发地在成本分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框架下构建与实现共同的利益空间,通过反复的“博弈—均衡”,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共赢”的内在机制。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定位,最终可以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框架,而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政府规治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的功能。
与“长三角”与“珠三角”等经济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不同,丝绸之路旅游沿线区域缺乏强有力的区域经济支撑,基础设施欠发达,同时沿线区域市场化程度不高,依托城市明显不足。丝绸之路旅游沿线景点众多,也不乏世界级与国家级景点,但分散在绵延近4000公里的线路上,旅游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支出用于交通,因此开发丝路旅游产品,首先要构建立体无障碍交通网络。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各省都加大了基础交通设施的投资,公路、铁路和航空三维立体交通形成了现代丝绸之路旅游的支撑。为了进一步减少旅游者在交通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丝路沿线区域要加快高等级公路的网状布局与对接,进行沿线支线机场的布点建设。目前丝绸之路旅游者大都沿陇海铁路集散,铁路仍然承担着游客运输的主要任务。所以要进一步完善陇海铁路的复线建设,同时非常有必要从满足游客需求出发,设计推出丝绸之路星级旅游定期专列,这需要沿线各省区旅游和交通部门进行密切的配合和有效的合作。形象塑造是旅游目的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整体形象的定位和推广不是依靠单个地区或企业所能完成的,丝绸之路产品整体形象的树立过程实质上表现为一种区域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所以必然要依靠沿线各省区政府及企业联合进行开发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所以进行丝绸之路形象塑造需要建立选择性激励机制,对那些品牌建设和市场开发中投入较多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回报。在丝绸之路产品形象定位中应该突出个性,并且做到整体定位和分段定位相结合,整体形象应以其厚重的人文精神为基调,分段定位要突出区域特征,构建成资源互补、相得益彰并极具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路线产品。 丝路旅游产品要有明晰的市场指向。鉴于散客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客源的主体,丝路旅游在巩固团队旅游的同时,要着力于应对散客旅游快速增长的趋势,加强和完善与散客旅游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尤其要加强旅游信息与旅游解说系统的开发建设,以满足日益个性化发展的游客需求。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实现丝路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共建,提高丝绸之路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形象和地位,有助于将丝绸之路打造成西部旅游产品第一品牌和世界旅游黄金路线,更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8. 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确认是国家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商业价值,自然很被重视。

9. 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与江南一带旅游特色相比较)

### 丝绸之路上的旅游资源的特色
陆路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汉代开辟)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唐代开辟)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东段
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三线均长安或者洛阳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丝绸之路”南道从敦煌西出玉门关,经楼兰,沿塔克拉玛干南缘,昆仑山北麓西行,跨帕米尔至今阿富汗一带。和田地区历史时期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中心,隋唐时丝绸之路古道空前繁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5-16世纪逐渐被海上交通所替代。但沿线至今可见众多古城、石窟、墓葬等文化遗存及自然风光,并掀起了当代世界性的"丝绸之路"热。而其中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新疆丝绸之路南道。历史时期一系列的事件都与丝绸之路相关,丝绸之路南道是这些信息的综合载体,也是人们追寻历史文化的桥梁、旅游资源价值十分巨大。
如今,贯穿号称"死亡之海" 南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是今天和田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人们观赏沙漠腹地大漠风光的理想观景地,它北起314国道轮台县东,经轮南油田、塔里木河、肖塘、塔中4油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至民丰县恰汗和315国道相连,南北贯通塔里木盆地,全长522公里,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长446公里。沙漠路段的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沥青沙、沥青混凝土、级配砾石天然沙砾、土工布、风积沙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工格栅法沙体系经济可靠,即利用新疆芦苇碾压做成草方格固沙,道路上同风向侧方格宽不少于50-70厘米,下风向侧不少于30-50厘米,并根据风口位置,适当调整。在草方格外侧,设有芦苇沙障,在沙中埋0.3米,实际高1.2米。
====
### 江南一带旅游特色
景点:
苏州园林也就那样,还是太湖好风光
江南水乡个人不太喜欢,但比较经典的有乌镇、西塘、南浔、同里、角直、木渎和周庄
杭州千岛湖-西湖-灵隐寺不可不去
舟山的海鲜,普陀山的南海观音,嵊泗的海风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上海不好玩,锦江乐园、朱家角和南翔还是值得一去,只是江南古镇太多了

路线:
上海动车先往苏州园林,虎丘、拙政园和留园最具代表性=>其次游太湖顺下南浔往乌镇或直接改道木渎、西塘等江南水乡,小镇都有班车连网的,比较经典的是木渎、乌镇和西塘=>后面可以直下嘉兴或杭州,嘉兴南湖不错,杭州市区属西湖和灵隐寺最好,第二选择就是千岛湖啦=>最后火车回上海南站,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下,可以玩了锦江乐园再回市区,人民广场站周边就是南京东路和外滩,城隍庙购物还是不错的,从外滩边走过去也不远的。(如果前面景点时间安排的足够合理,时间还比较充裕的话,可以从杭州改到去普陀山潇洒两天,吹海风吃海鲜,嵊泗最好可惜远了些,回上海可以从宁波走跨海大桥或者乘船更佳)

门票
苏州的园林都要门票(30-80不等),水乡小镇进镇都要门票的(基本都是80-120间),杭州西湖是免费的,灵隐寺收费,上海就锦江乐园70元联票,任选6样。

行程:
苏州1处园林需要半天,安排两个足以;太湖最少也要1天才能尽兴;江南小镇一个就需要1天,你可以安排南浔、乌镇或者同里、西塘就差不多了;西湖必须要1天,千岛湖1-2天均可;上海你最好少安排一点时间,多了浪费,想购物和夜生活的话,那就坐1号线去徐家汇。(普陀山没有2天吃不开)

友情提示:
1、苏州园林最好有跟在别的旅游团后面,多听导游讲解,否则基本等于白去
2、江南小镇之间有固定班次的公交和旅游专线,周庄商业气息太浓,小镇基本大同小异
3、西湖由断桥进入,步行白堤和苏堤最能心旷神怡
4、普陀山的海水太混,海鲜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我不太喜欢海鲜,时间充裕最好去嵊泗
5、上海锦江乐园还是蛮刺激的
6、上海或周边景点经济酒店众多:莫泰168、如家、锦江之星、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