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知道关于我们人类社会,目前所生活的地球,是我们现在人类唯一可以生存的家园,毕竟我们现在的宇宙航天技术成熟度还是不够的,并不能带着大面积的人类前往其他星球,只能派遣一部分的先锋队前往其他星球帮助我们开拓这些疆域。所以说只要地球灭亡,那么我们人类也会跟随着地球一起共存亡。而近些年来,地球环境一直在缓慢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困难问题。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会对地球造成怎样的影响?其中答案有以下几点。

三、有部分动物可能会面临灭绝的情况。

最后一点,还有一部分动物可能会面临到灭绝的情况,例如北极熊就是非常典型的。因为北极熊是在典型的北冰洋。浮冰层上捕食海豹,失去浮冰层,我将失去了捕猎场所,北极熊会因此饿死。

❷ 全球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融化会导致哪些危害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环境研究的一个主要议题。根据对100多份全球变化资料的系统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0.3~0.6摄氏度。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发生在80年代中期以后,因而全球变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还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探求全球变暖的起因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分析表明,虽然地球演化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变暖--变冷的气候波动,但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效应增长可能是主要因素。

冰川消退
全球气候的小幅度波动虽然并不为人明显发觉,但对于冰川来说则有显著影响了。气温的轻微上升都会使高山冰川的雪线上移,海洋冰川范围缩小。长期观察表明,这一现象是存在的。
根据海温和山地冰川的观测分析,估计由于近百年海温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量约为2~6厘米。其中格陵兰冰盖融化已经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2.5厘米。全球冰川体积平衡的变化,对地球液态水量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南极及其他地区冰盖全部融化,地球上绝大部分人类将失去立足之地。

海平面上升
由于近年来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气温上升,导致海水受热膨胀、高山冰川融化、南极冰盖解体,使得海平面上升,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陆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尽管不同研究人员的结果可能不同,近百年来海平面上升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自上世纪末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0厘米或稍多。据预测,到下个世纪末,海平面将比现在上升50厘米甚至更多。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惊人的严重影响。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加剧海岸侵蚀、引起洪水灾害、淹没城镇、咸水入侵等。由于世界人口、工业、经济等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据推测,今后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灾人口将达10亿,其中3~4亿人将无家可归,一些国家,尤其岛国,将从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灾土地总面积可达5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将受影响。据预测,我国海平面上升100厘米,长江三角洲海拔2米以下的1500平方千米低洼地将受到严重影响或淹没。
海平面上升还将使滨海湿地和沼泽受严重影响,据研究认为湿地能承受20厘米/百年的海平面上升,如果上升过快,将使湿地面积大大减少。而湿地是许多鱼类、鸟类和稀有动物的主要生活环境。
海平面上升还可使珊瑚面临危险,珊瑚礁岛屿面积会大大减小甚至消失。海平面上升还将通过盐水侵入地下水资源,进一步使土地盐碱化,沿海地区淡水匮乏。

旅游业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哪些挑战

目前并无多大挑战。

如果全球变暖带来粮食稀缺,或者土地面积大幅减少。

由此导致经济倒退,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收入。

❹ 全球变暖对我国冰川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地区对河流径流有何影响

全球变暖对我国冰川影响最大的是西部高山极高山地区:

天山区

在我国境内的天山,长约1700公里,西起中苏边界,东到哈密东北的喀尔里克山,山势由东向西高起,主要山脊高达4500~6000米。横贯亚洲中部的冰川是现代冰川分布比较集中的山系之一。冰川集中在汉腾格里-托木尔峰区及依连哈比尔尕山区等雪线介于海拔3800-4200米,冰川末端海拔3000-4000米,某些长大的冰川末端可下伸到海拔3000-2800米。

祁连山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山系,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中、西段,雪线一般介于海拔4500-5000米,雪线从东向西升高,最大的冰川是大雪山老虎沟12号冰川,长l0公里,面积2l.45平方公里。祁连山中段的“七一”冰川是我国有名的冰斗山谷冰川,长3.5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末端海拔4200米。

祁连山是我国现代冰川研究最早的地区之一;北坡的冰雪融水对于甘肃河西走廊的工农业用水有着重要的作用。

昆仑山

昆仑山是我国西部一条十分重要的山脉,山体颇为壮观。一般山脊海拔5000-7000米,分东西二段,东段又分南北二支,北支叫做阿尔金山;南支可可西里山。各山都有冰川发育,雪线由西向东升高。山岳冰川集中分布于中西段的卡拉哈什河与科里雅河间。

昆仑山西段与帕米尔高原东缘之间的慕仕塔格山(海拔7546米)的冰川比较发育,其山顶平缓,呈穹形隆起,出现一种特殊形态的冰帽,许多冰川从冰帽向四周溢出。

喀喇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以大喀喇昆仑山为主脉,耸立在我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克什米尔边界上,绵延六百余公里。喀喇昆仑山是世界中、低纬山岳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山势高大、宽阔,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众多,冰川规模巨大,雪线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ll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峰区有音苏盖提冰川,长约42公里,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大冰川,其融水注入叶羌尔河。

青藏高原内部高山

该区包括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

横贯青藏高原中部的唐古拉山高六千多米,雪线高度5400-5600米,这里冰川规模不大。冈底斯山在喜马拉雅山之北,东延到纳木湖以北转作向北突出的弧形山脉,称为念青唐古拉山。这条山脉的高度仅次于喜马拉雅山,有许多高蜂趄过六千米以上,形势很雄壮。主峰冈底斯山(67l4米),山势奇伟,冰川四溢。这一带冰川泥石流较多,对公路交通和-些居民点有较大的危害。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轻的山脉,这里耸立着许多7000-8000米以上的高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冰川发育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仅峰区北坡就有冰川200多条,面积772平方公里。北坡干燥,雪线海拔5800-6000米,是北半球位置最高的雪线。南坡降水丰沛,雪线在5500米左右,有不少长达20-25公里的冰川,冰塔林立,绮丽壮观。玛卡鲁峰位于珠穆朗玛峰东南侧(海拔8470米)是世界第五高峰。位于珠穆朗玛峰西侧的卓奥友峰(海拔8153米)是世界第七高峰,再往西的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是世界第十四高峰。这些著名的高峰都是冰川分布的中心。

横断山脉

西藏东部与四川、云南西部的横断山脉,最高峰为贡嘎山,海拔7590米,是川西滇北横断山系冰川最发育的地区。横断山脉地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绥之地。雪线大体是西低东高,海拔为5200-5400米,粒雪盆区雪崩频繁,冰川末端已伸入落叶针叶林带,最低海拔2850米。
海拔6000米的玉龙雪山,位于云南北部,是我国冰川分布纬度最低(约北纬27°10ˊ)的地区,雪线高度5000米,只发育小型冰川和悬冰川。

对该地区的河流径流补给能力有削弱的影响。

❺ 全球变暖对各个地区的具体影响尤其是热带,是变干还是变湿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

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

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

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

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❻ 全球气温变暖对柳纽芬兰冰川的旅游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纽芬兰的冰川融化的比以前快了。这时候去旅游有时候有危险啊,但是可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❼ 全球气候变暖对珠峰地区冰川有什么影响

冰川消融。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❽ 全球气候变暖对纽芬兰冰川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对纽芬兰冰川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是什么?如果全球变暖的话,冰川就会迅速融化,对这些冰川时代的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❾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影响

亚洲

到2050年,中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大河流域的淡水资源将会减少。亚洲的沿海地区,特别是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将受到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水的威胁。在东南亚地区,洪水和干旱将导致传染病和死亡率上升。这些地区的水循环系统也会发生改变。

澳洲

2020年,大堡礁等海域的生态多样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到2030年,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以及新西兰的北部将出现水资源危机。由于干旱和森林大火,农业和林业产量将出现下降。

非洲

到2020年,非洲大陆将有7500万到2.5亿人口面临水资源危机。2080年,非洲的荒地或半荒地的面积将增加5%-8%。

到21世纪末,海平面上升会影响到非洲那些海拔低的沿海地区,这将导致这些地区GDP下降5%-10%。

欧洲

全球变暖会扩大欧洲的自然资源不平衡。山区的冰川会逐渐消融,这将导致严重的生物种群灭亡。在南欧,全球变暖将加剧高温和干旱状况,由此造成水资源紧缺,粮食减产,水力发电和夏季旅游业受影响。夏季热浪和森林大火还将带来更多健康危险。

拉丁美洲

由于气温的上升和土壤中水分的减少,到本世纪中叶,东部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将逐渐被热带稀树雨林取代,半荒漠地带将被荒漠地带取代。随之而来的是热带雨林物种大量消失。一些重要农作物和畜牧业产量将持续下降,拉美地区出现粮食短缺的可能性将持续上升。

北美

在北美西部山区,气温上升将造成降雪减少,冬季洪灾更加频繁,夏天河流流量减少,导致水资源更加紧缺。一些需要大量水资源的农作物将减产。北美那些夏季高温的城市在本世纪还将经历更多次热浪的袭击。沿海城市将遭遇更多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

南北两极

两极冰层的融化将给大量生物生存造成危机,如候鸟,哺乳动物,以及北极熊等高级捕食者。由于气温下降,外来入侵物种更容易在两极繁衍,这使得生态平衡更加脆弱。生活在两极附近的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小型海岛

海平面上升将带来更多洪水、风暴等灾害性气候。珊瑚礁将遭到更大破坏,这意味着海洋资源将严重受损。到本世纪中叶,气候变化将使得旱季更长,小型海岛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紧缺,特别是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上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