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2014旅游业
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旅游业并不好做,相信大家也都听说了,我们国家很多的旅游业靠旅游业挣钱的人很多都转行了。乌克兰在自己旅游业损失105亿之后宣布对我国的游客进行免签,即日生效。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想,得到的答案肯定是不会去,因为我国就在自己的病情控制住以后,都已经解封了,但是旅游业还是十分的萧条,更别说现在乌克兰的情况还是十分的严重。其实近几年我国在乌克兰的经济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除了旅游业还有一个重要的产业就是农业进口,都知道我国是进口大国,而乌克兰的农业十分的发达,所以乌克兰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我国的游客身上。
B. 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和欧盟只制裁俄罗斯,而不敢与俄罗斯在军事上硬碰,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罗斯整体军事实力不如美国,但普京有三点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忌惮:
1、俄罗斯在洲际导弹等战略打击能力上和美国平起平坐;
2、由于地缘位置相邻,俄罗斯拥有美国的欧洲盟国惧怕的中程打击能力和常规武装力量;
3、最重要的是,不惜冒险,普京在和美国的较量中摆出了必胜的姿态和自信,蚕食美国斗志。
普京在和美国较量时不仅“斗狠”,还讲究“斗智”,充分运用博弈手段:
普京在斗争中求和,在求和时斗争。欧盟国家所需的天然气有近30%来自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天然气完全从俄进口,俄罗斯把能源牌作为“杀手锏”,瓦解西方阵营;
俄罗斯是资源型国家,国际油价大跌曾重创俄罗斯经济,危机关头,俄罗斯静观其变,目前,由于沙特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等原因,俄罗斯迎来了油价回升的新机遇;俄罗斯没有关闭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接触的大门,运用外交方式,捕捉使双方关系缓和的一切机会。
俄美较量还在持续。俄罗斯的做法告诉人们,在当今国际斗争中,做强自身、善于博弈,是确保安全和维护利益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2)乌克兰2014旅游业扩展阅读
美国的压力与欧盟的算计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俄罗斯能源的大买家、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投资来源方,而2013年欧盟的对俄商品出口额只占其总额的7%。
制裁俄罗斯,欧盟虽然会受影响,但最大的输家却必定是俄罗斯。美国或许抓耳挠腮也想不明白(或许是不愿明白),为什么欧盟迟迟不肯动手。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虽说2013年欧盟对俄商品出口额所占比例不高,但是也高达1200亿欧元。不得不提的是,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占据欧盟对俄罗斯销售额的1/3,大约360亿欧元。
而且,德国的东欧经济关系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约有6200家德国企业在俄罗斯开展业务,在当地有200亿欧元投资,还有30万德国国内就业机会依赖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
C. 分析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原因以及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太原理工的苦逼
D. 2014年乌克兰乱局的发展形势及影响
2014年1月
2014年1月,亚乌克兰地图 努科维奇向反对派做出让步,接受了内阁的全体辞职,总理阿扎罗夫辞职下台。但反对派仍然坚持乌克兰必须与欧盟而不是与俄国加强关系的主张,并一再敦促亚努科维奇总统也辞职。
1月16日,乌克兰议会通过法案,对抗议活动加以限制。
1月22日,两名抗议者在与警方的冲突中丧生。
1月24日,抗议者开始冲击乌克兰西部的地区政府办公楼。
1月28日,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Mykola Azarov)辞职,议会取消限制抗议的法律。
1月29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一项大赦法令,承诺只要抗议者离开政府大楼,将不起诉任何在抗议期间被捕的抗议者。抗议者对大赦条件表示怀疑。
反政府示威者 2月18日,乌克兰反政府示威骤然升级。几千名示威者前往议会大楼附近举行抗议,意图迫使议会通过决议,恢复2004年宪法。示威者与警方随即爆发激烈冲突。冲突已经造成26人死亡。乌内政部方面同日透露,冲突已造成近800人受伤,包括392名执法人员,其中83名受伤警官“遭受严重枪击”。乌克兰的暴乱已经从首都基辅扩展到了其他城市。
2月21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与3名反对派领导人签署了和解协议,旨在结束持续多日的街头流血冲突。
2月19日,政府和抗议者之间同意“休战”。
2月22日,乌克兰国会表决通过现任总统革职,并订定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日期为5月25日,之前亚努科维奇已离开首都基辅,辗转多地后到达俄罗斯,但拒绝辞职,并称自己之所以离开乌克兰是因为“自己和亲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2月22日,抗议民众仍要求亚努科维奇下欧盟就乌克兰危机召开特别外长会议 台。亚努科维奇逃离总统府,前往东北部城市哈尔科夫(Kharkiv)。他此后发表电视讲话,将基辅事态描述为“政变”,坚持自己是合法选举的总统。此后议会投票决定弹劾亚努科维奇,因为他“无法履行自己的宪法职责”。已入狱三年的前总理季莫申科被释放出狱。季莫申科的副手图奇诺夫(Oleksander Turchinov)被选为议长。
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乌克兰议会罢黜了总统亚努科维奇,修改了宪法,将总统大选定于5月25日。
2月23日,议会批准图奇诺夫作为临时代总统。
2月24日,亚努科维奇被乌克兰警方通缉。
2月27日,数十名亲俄武装人员占据克里米亚自治议会和政府大楼,俄外交部则称将“坚决捍卫克里米亚同胞的权利”。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严词警告驻克里米亚俄黑海舰队好好待在基地里,“任何军事调动都将被视为入侵”。
3月1日,俄罗斯议会批准普京总统提出的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使用俄罗斯军队的要求,这令两个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乌克兰独立广场暴力冲突 3日,克里米亚一乌克兰空军基地宣布效忠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政府,正式脱离乌克兰的领导。位于克里米亚首府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乌克兰空军第240战术航空旅基地3日宣布效忠克里米亚当局。该基地有超过800人部队以及大约50架飞机。
3月4日,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通过支持普京对乌克兰动武的决议之后,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部分军队出现倒戈现象。
3月4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宣布,乌克兰尚拖欠逾15亿美元天然气费,自2014年4月起,该公司将停止向乌克兰供应优惠天然气。对此,美国宣布援助乌克兰10亿美元,帮助乌克兰应对“俄罗斯出于政治动机而采取的贸易行动”。美国准备提供援助和资金,帮助乌克兰减轻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美国还准备为乌克兰政府提供技术建议,明确对俄贸易乌克兰应享有的世贸组织权利。
3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议长布什明表示,克里米亚政府请求俄罗斯提供60亿美元经济援助,俄财政部已制定相关方案,将马上提交政府审议。
3月6日,在这盘乱局中,克里米亚俄罗斯统一党领导人谢尔盖·瓦列里耶维奇·阿克肖诺夫凭借一贯的亲俄立场脱颖而出,在俄罗斯力挺下当选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
3月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局势紧张,美国海军驱逐舰“特鲁斯顿号”已开入黑海,准备与盟国演习;同时美军也派战机至立陶宛和波兰。
3月8日,乌克兰一架军机在克里米亚边境处遭到炮火袭击,同一天有近百辆俄罗斯军车进入这一地区。
俄罗斯再增兵,200辆军车开入克里米亚 3月9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副总理捷米尔加利耶夫称,基辅临时政府封锁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财政部的电子系统,并冻结了其资产。
2014年3月11日,错综复杂的克里米亚局势有了新的进展,当天克里米亚议会以81票中78票赞同的结果,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
2014年3月1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经表决通过一份呼吁书,请求美国和英国等国保障乌领土完整。
3月17日,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96.6%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反对加入俄罗斯的仅占2.51% 。俄
E. 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和欧盟只是制裁俄罗斯而不敢和俄罗斯硬碰
因为俄罗斯资源丰富,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
德国俄罗斯问题专家史密特分析说,俄罗斯不是贫困国家,它资源丰富,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因此能够承受住西方的制裁。
一位俄罗斯高官对德国媒体说,如果我们硬碰硬地对抗,俄罗斯可以在西方封锁的情况下坚持一年,而西方如果没有了俄的天然气,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德经济专家施坦特表示,他不认同美国方面的观点,后者分析认为,针对莫斯科的制裁能够打击到俄罗斯的经济痛点,而欧盟只需付出最低程度的代价。
施坦特指出,德国有超过30万个工作岗位与俄罗斯相关。大量德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实施经济制裁将会给德国中小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对俄制裁可能让德国经济增长率降低0.5%。据德国商会的数据统计,在俄罗斯的德国企业约有6200家,投资额达200亿欧元。
德国商会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欧盟第一轮对俄制裁就使德国对俄出口减少17%,损失约为60亿欧元。
(5)乌克兰2014旅游业扩展阅读
美欧日联手制裁俄罗斯 日本或成最大输家
在新一轮的制裁措施宣布之后,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承认,新制裁举措将伤害欧洲经济,但对俄罗斯的伤害会更大。他补充称,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然而,在这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制裁中,欧盟付出的代价之大或许超乎加布里尔的想象。
一位俄罗斯高官表示,如果硬碰硬地对抗,俄罗斯可以在西方封锁的情况下坚持一年,而西方如果没有了俄罗斯的天然气,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马晓霖表示,欧洲天然气进口的三分之一依赖俄罗斯,仅考虑今年如何安全过冬,都将让欧盟不寒而栗,完全停止贸易,则使欧盟失去2070亿欧元的大市场。
陈凤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欧盟和美国还没能就能源方面的合作达成协议,因此,欧盟的制裁并不敢过多涉及俄罗斯供应的能源。“现在很多欧洲人都在海边休假,不需要电、气来取暖。但是,等到秋冬来临,民众就会有很大反应。”她说。
除了能源领域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国公司也不得不让欧盟再次掂量制裁的“反作用力”。
随着制裁接踵而至,欧美的跨国公司明显感觉到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宣布将加快关闭俄罗斯零售店;欧洲最大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上半年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
欧元区第二大零售商麦德龙将俄罗斯业务部分上市的计划搁置;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暂停了在乌克兰东部的Yuzivska区块作业……
陈凤英指出,跨国公司是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一部分,在大选中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若其利益受到影响,他们很可能会对政府施加压力。
在此轮制裁中,日本的表现颇为“抢眼”。安倍置刚刚升温的日俄关系于不顾,转而谴责俄罗斯。
“日本将成为最大输家。”马晓霖说,俄罗斯只需在北方四岛争端上采取强硬姿态,就足以让安倍无法向日本国民交代,让其为追随美国而追悔莫及。
陈凤英表示,“日本这着棋下得太不高明,将给日本带来战略性的损失。目前,日本70%到80%石油是从中东进口的,为了保证自身能源安全,日本一直希望投资俄罗斯远东地区,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但这样一来,日本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得不偿失,‘赔了夫人又折兵’,最终美国也不会为它怎么样。”陈凤英预计,再过5年,中、美、日三国中,日将会变成一颗小棋子,无足轻重。
F. 乌克兰开放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是为了旅游收入而开放吗
根据最新的新闻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颁布了一项命令,那就是要解除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禁止拍摄视频和照片的禁令,为游客开放一条绿色的通道。这条命令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我可来政府是为了增加旅游收入而颁布的这条命令。
于是当地政府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提出了解除禁令的这一个命令。希望不远万里赶来的游客,能够尽兴的参观这个被称为人间地狱的地方。可以一窥究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而且除了拥有绿色通道之外,当地的手机信号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位去当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虽然该遗址现在被开发利用,而且也解除了禁令,但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的隐患并没有真正的解除,所以,去参观游览切恩诺贝利隔离区的游客还是要格外小心。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既然作为旅游区,那么盈利当然是旅游区的主要目的。所以为了增加收入也是可以理解的。
G. 乌克兰从2014年开始与俄国硬刚,他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乌克兰从2014年开始就和俄罗斯互刚,但要知道的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相比,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国土面积乃至是人口,乌克兰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并不占优。但乌克兰却敢于硬刚强大的军事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的底气也就源于他的北约联盟了、美国和以色列了。打仗无非就是人员以及军需装备,美国已经对乌克兰军队进行了武器增援,而以色列更是拿出了大批的先进装备武装乌克兰的军队。
同时以色列对于乌克兰的帮助也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他们给乌克兰用来了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先进的武器装备,才能使得乌克兰的底气十足。乌克兰独自面对美国不过只是表象,如果真的打起来那么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肯定会越来越多。
H. 乌克兰性旅游价格
旅游费用要由旅游的天数和出行方式决定的,以下列举一下乌克兰旅游10天的大致费用。
常规团:截至2020年1月为止,大致费用:15000-20000元 。价格较低廉,全程有导游跟随,出行无忧,人多比较安全。
自由行:截至2020年1月为止,大致费用:20000-25000元。旅行体验好,全程自由自在,完全按照自己想法旅行,旅行更有深度。
定制游:截至2020年1月为止,大致费用:25000-40000元。优点:旅行体验好,单独成团,自己主导旅行,全程专车专导单独服务,无任何购物,高质量的旅游方式。
(8)乌克兰2014旅游业扩展阅读:
去乌克兰旅游的注意事项:
乌克兰存在多种健康隐患一定要多加注意。各大城市的自来水也不够卫生,用来饮用、刷牙或制冰的水应先煮沸或杀菌。最好还是随身携带瓶装水。
乌克兰人以友好热情而闻名,所以不用担心向当地人寻求帮助或问路。然而在各大主要城市内还是存在着偷盗的现象,所以需提高警惕。身处旅游景点、机场或交通工具上时,背包、相机及其他一切贵重物品都不要离身。
乌克兰的政局有点不稳定,在前往乌克兰前请向当地大使馆查询有关情况,在乌克兰旅游时也需对当前的政治情绪多加小心。
I. 2014乌克兰危机的原因及其对俄美关系的影响
乌克兰内部的经济和债务危机,转成外部的大国干预和角力。
俄罗斯利用克里米亚的民心浮动造成的历史机遇,取回了这片苏联崩溃后失去的要地。
结果就是,美国丢了面子,俄罗斯找回了里子。
怎么发展,看美国的面子有多重,比如美国在中国这里找回面子,就会反而谋求和俄罗斯联手,共同欺侮软弱的中国。
这种报仇法虽然看起来荒谬,但美国的政治和舆论,都表达出了这种意思。姑且叫美国的大国面子外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