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旅游业哪年开始发展的
⑴ 文成旅游业什么时候开始发展
线上线下处朋友b
⑵ 旅游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我国的旅游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长.
⑶ 我国现代旅游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标志: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和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年-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正确的旅游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不断改革,突破了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基本属外事接待的模式,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事业的性质得到肯定,一种具有较强活力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三)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 )
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的第4位和第5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
我国旅游业进入三大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
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学生73.49万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71万多人。
⑷ 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分为哪四个阶段
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
四、我国旅游业开始向传统管理体制告别,正在步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⑸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
(5)乌海市旅游业哪年开始发展的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⑹ 乌海市有哪些旅游
黄河风光
乌海市位于黄河上游区域,黄河穿境而过逾百公里,由南向北顺流而下,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河心岛。[17]
沙漠风光
主要有马堡店生态旅游区、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其中的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是AA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乌海市北11公里处,西濒黄河东枕桌子山脉。此处沙丘连绵,酷似海湾有大漠之地,因其沙色金黄而被人称为“金沙湾”。该景区总面积约3万亩,具有典型荒漠特点,主要项目有沙漠特色旅游、滑沙、沙地摩托车、沙滩排球、沙疗健身娱乐等。[17]
山岳奇观
主要有甘德尔山、桌子山等。受燕山期和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的影响,从远古到现在的十几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均有分布和出露,有蘑菇山、岩溶洞、飞来峰、奇峡谷等,其中有名的是甘德尔山奇峡谷,又称“一线天”,谷长650米,两边奇峰耸立,犹如刀斧劈就一般,最窄处不过一两米左右。进谷百余米,有一巨石正巧夹于两壁之间,凌空盘踞,给整个峡谷平添了一份神秘。[17]
绿色景观
主要四合木自然保护区、龙游湾湿地公园、一棵树生态旅游区、黄河湿地景观区、金水乐园、乌海植物园、葡萄及葡萄系列产品。其中四合木自然保护区中的植物四合木为全国唯一的特有单种孤本属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此外,龙游湾湿地公园已完成规划设计。[17]
古城旅游
主要包括汉代古城遗址、明代烽火台、马堡店遗址、秦长城遗址等。汉代古城遗址位于北新地乡城梁村的碧野里,有一堆长三百米,宽三百米左右的土丘,据考察这是汉代的古城墙,极有可能是汉武帝沿黄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这里,曾出土过汉代的五铢钱、半两钱,以及大量带有纹饰的陶片等。[17]
历史遗迹
集中体现在桌子山岩画、召烧沟岩画群、摩尔沟岩画、苏白沟岩画。其中桌子山岩画群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珍品,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古朴,在国内外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岩画内容多为太阳神等人面像、动物图形、狩猎图、符号等,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其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磨刻风格独具一格,特别是距市区10公里处的人面像岩画,为中国和世界人面像岩画之精华。桌子山岩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美学价值,引起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7]
宗教文化
主要有满巴拉僧庙、拉僧仲庙、卡布其庙、敖包图庙遗址等。其中满巴拉僧庙位于拉僧庙镇所在地,始建于乾隆五十五年,由第一代贝勒东日布斯仁捐赠,第一世夏仲(活佛)贡期格阿日布斋主持兴建,已有220年历史。寺庙建成后,以研究医明教义培养医务人才为目的,学僧们进庙后,经义双修。有大雄宝殿药师供塔、护法殿、溶洞等,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17]
生物化石
乌海拥有亚洲之最,长40多米、底径1米的石炭纪硅化树。[17]
赏石城
乌海被誉为赏石城,在乌海市公园东门有一条街叫赏石街,乌海市民也享受着赏石文化
黄河石、戈壁石、灵壁石、玛瑙石、巴林石、树化石……在乌海说起奇石,可谓妇孺皆知。在这座城市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在校学生,时不时都会谈石论玉。人们满目所见也是千姿百态的奇石:在众多人的家里、办公室里都摆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奇石;在街头、广场、公园林立着造型各异的观赏石,“石林”形成的景观随处可见。
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中段,西接贺兰山和乌兰布和沙漠,东依桌子山脉。黄河穿市而过105公里,特殊的地形构造,给乌海的藏石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美石资源。
乌海的奇石大体可分为黄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风凌石3种。乌海的黄河卵石集中分布在沿河两岸,古生物化石,多出自河东的桌子山、河西的五虎山的沟壑之中,尤其木化石量大、质优,时见奇品,戈壁风凌石是最受乌海藏石家钟爱的石种。黄河卵石、生物化石、戈壁风凌石共同构成了一个妙趣横生、天人合一的奇绝世界,成为乌海一道亮丽的风景。
乌海奇石美,从美学的角度看,包括地质美、色彩美、形态美、神韵美。细心观察,慢慢品味,尽得古典美与现代美交融,艺术美与抽象美结合的丰富内涵。[18]
书法城
以获评首个“中国书法城”为契机,乌海市文化建设一发而不可收。高端书法交流活动频繁开展,连续举办5届以书法为主题的大型群众文化节庆活动,这一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华北5省书法展、中国书画名人邀请展等一系列高层次展会,创造了“万人书‘太阳神’最大规模书法活动”等5项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全市书院、书画廊、奇石、仿古家具店铺达到50余家,年营业总收入超亿元。书法,已经融进乌海的文化基因:黄河岸边的博爱大道边,楼房上、树丛中,处处都可以看到书法家用各种书体写的“爱”字,以书法为主题的青山翰墨公园里,各种书法碑石散落其间。海北大街和一些街路两旁的路灯,也被设计成了毛笔形状,一些建筑被装饰成了汉唐风格。全市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有两所小学被中国书协命名为“兰亭小学”。[19]
乌海湖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内蒙古段乌海市境内。2010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治区 “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自2010年4月26日临时工程导流明渠开工建设,2011年3月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主体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闸、电站三个主要构筑物组成。坝长6906米,正常蓄水位1076.0m,总库容4.87亿m3,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82亿度,属大型Ⅱ等工程,建设工期46个月,总投资27.41亿元。
该项目是集防凌、发电等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也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枢纽工程。该工程的兴建,可将黄河内蒙古段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到100年一遇,配合龙羊峡、刘家峡水库的防凌调度,与下游堤防工程共同构成完善的防凌工程体系,减少凌灾损失;利用下泄水流发电,提供清洁能源;同时,水库建成蓄水后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可促进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处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乌海市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打造生态绿洲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注入水的活力。
乌海湖生态旅游区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缓水面及环湖区域,横贯乌海市南北,涵盖乌兰布和沙漠、乌兰淖尔湖、乌海湖、胡杨岛、兔岛等风景区。与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遥相呼应,共同呈现出一片水沙相应,山水相连的壮观景象。生态旅游区内群山错落,河湖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在黄河两岸形成了集湖水、岛屿、沙漠、湿地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里蓝天白云、飞鸟游鱼、碧水金沙、芦荡水漾,展现出一幅融江南水乡之秀色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的瑰丽画卷。
为打造以黄河文化为脉络,以巨大空间优势和景观优势为依托的内蒙古西部高端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实现游在乌海湖、文在乌海湖、商在乌海湖、乐在乌海湖、居在乌海湖的目标,景区将建设乌海最高端的旅游、文化、商务、会展、娱乐、地产、滨水休闲度假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发以水上娱乐、运动、演出、休闲为主的主题公园,开展漂流、水上摩托、帆船、深湖潜水等水上娱乐活动。将黄河之景融入现代之城,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生,形成城在水上,河在城中的景观,使乌海真正成为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
大河潮涌天地阔,风劲长空丹霞舒。奔腾的黄河,流淌着乌海儿女的壮志情,静静的乌海湖,承载着乌海绿色新城的宜居梦。
⑺ 我国旅游业的井喷年份是哪一年
好像是2003年
⑻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
(8)乌海市旅游业哪年开始发展的扩展阅读: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又称无烟工业、无形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