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论文求助 浅析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旅游业自“九五”以来,我市的旅游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建成极具活力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要求来衡量,还有较大差距;与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相比较,信用仍然比较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认识上不到位,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虽然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定位,也成立了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但是还没有引起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未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形成具体有效的政策导向和保障措施。旅游业具有涉及面宽、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点,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性发展战略,才能够突破体制局限,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凡是政府主导有力,各级各部门配合紧密的地区,旅游业发展就快、效益就好。例如,宁夏、银川市的旅游业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银川市政府主导有力,成立了跨区域、跨行业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打出了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路子,近年来在西部地区异军突起,收益颇丰。从我市的现状看,有的县对旅游产业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个别景区(点)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无从保障,出现“抱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的现象。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在各级领导层还没有真正树立,建立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机制多是喊在嘴上,写在文件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
(二)、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科学性
旅游发展规划是实现旅游业“六大”要素开发建设、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而目前我市还没有统一的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这样势必在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方面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景区(点)整体形象,甚至造成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的现象。就我市目前而言,七县(区)均没有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有的龙头景区在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上也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论证。县(区)之间,各自为战,没有把资源的整合开发纳入全市、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大格局中来考虑。制定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域发展规划刻不容缓。
(三)、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缓慢
在整合市内旅游资源,推介旅游精品线路,进行整体联动,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仅靠参加外省区举办的推介会、交易会等进行简单的散发材料式的宣传是很多不够的,各县(区)景点在宣传上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宣传手段简单、科技含量代低,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最佳的效益,形不成握昆拳头、突出特色、一举成名的效果。加之旅游宣传促销相对投入资金大,我市财政有比较困难,仅靠政府主导出资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只是杯水车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在我市还未形成,造成在宣传促销上资金短缺乏、力度不大、科技含量不高、手段单一,覆盖面不广,市场开拓缓慢。以致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形不成买点、知名度不高。
二、发展措施:
(一)、精心编制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业发展规划是指导区域旅游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使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发展,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播为出发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施配套上,体现人性化特色和细微服务,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二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规划要体现的重要一环,要处理好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文化文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利用”并重的原则,在开发中保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三是要体现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普查,要重点突出我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垄断性资源,以全力建设道源圣地崆峒山、西王母降生回中山、伏羲诞生地古成纪、神州祭祀古灵台、帝王祭天上下田寺和百万亩农业生态梯田以及皇甫谧陵园为重点,发挥资金的集约性作用,整合资源,块带结合,块带结合,打造精品产品,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一条龙”布局的腾飞。
(二)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培育精品产品
要把跑项目、争项目、立项目作为提升旅游景(区)点档次,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建设精品旅游产品的重要途径,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项目建设。一是要加快旅游项目库建设。按照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导向,筛选一批具有带动性强、关联度大,具有开发前景和一定基础条件的大项目,调研论证搞好前期工作,建立起市县(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库。积极向省、国家有关部门推介。目前我市要紧紧抓住国家旅游局实施红色旅游的投资导向,加快论证申报红色旅游项目,抓住省政府实施“陇东交通会战”的机遇,加快申报旅游景区(点)断头路的项目,提高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二是大加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筹资机制,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采取出让所有权、出上经营权、实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和民营经济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目前,首先制定全市统一的政策导向,其次要筛选拟定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开发建设项目库,再次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三是要提高文化内涵,培育精品产品。旅游景点的建设和产品的开发,要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要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观念,融文化寓景点、产品之中,增强景点和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如我市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可成立崆峒文化研究会、崆峒武术学校、西王母文化研究会、皇甫谧文化研究会等形式,加强对区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含量,以文化的提升与传播推动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三)、多方协作,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平凉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宣传推介是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经济产业实现文化传播和经济繁荣的重要载体。在对外宣传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的方针,按照“稳近拓远,细分市场,整体联动,重点突破”的营销理念,努力开拓三大旅游市场。
一是要细分市场,有的放矢,集中资金,重点突破。要认真研究分析主流客源市场,瞄准目的,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金全力突破主流客源市场,力求发挥较大的效果。可以采取在我市主要旅游景点、宾馆(饭店)和旅行社,对来平游客进行综合问卷调查,分析主流客源市场,了解接待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掌握客源市场,瞄准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量,全力开拓主流客源市场。二是要创新理念,提高手段,多方联合,整体推进。要采取跨行业联合,跨区域联合等多种形式,创新宣传促销理念;制作装帧精美、文化涵量丰富、科技含量高的宣传画册、光盘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世品、纪念品。目前重点要借助全省旅游重点宣传规划和“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提供的宣传平台,采取电视、媒体、节会网络等多种形式,整合市内旅游产品,瞄准市场,提高手段,集中资金重点突破,力求在主流客源市场取得轰动效应。三是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旅游市场和宣传推介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这样既作到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也达到了资源区享、效果显著的目的。要能够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实施依法治旅,全面提升旅游综合素质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的新型经济产业,要实现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营良好的旅游环境,努力实现经营有序,市场良好的格局。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提高民国素质,要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和细微服务,提升全行业的文明程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满足游客的根本利益。二是树立环境意识。旅游就是环境,旅游就是服务,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营造环境与保护发展的关系,通过保护环境推动发展,通过发展更好的保护旅游环境,促使建立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的行业风尚。三是要诚信经营,依法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大力开展市场整顿、大力宣传行业法规,在全行业推动“守法诚信经营”活动,倡导诚信经营、游客明白消费、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达到“秩序、质量、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四是要加快人才培训,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而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就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中流抵柱。要通过参加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现有旅游队伍人员素质,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

❷ 中小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小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中小城市的旅游业还不那么发达,人民对旅游还没有认上去,所以夜间都比较的休息早,旅游业就得到缓慢的发展

❸ 旅游市场劣势有哪些

二、**区旅游业发展的弱势(Weakness)

1.超步较晚、发展缓慢
2.旅游景区(点)散、小差
**区旅游区内景点分布相对分散,对团队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3.区域竞争激烈
**区地处滇西精品旅游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连接大理、丽江与德宏、腾冲几大旅游区的重要节点,与周边四大旅游区相比,**区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发展潜力也有限。在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中,**区也在赢限自己的市场空间,但**区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受发展历史及资源条件的限制,旅游业起点低、旅游基础设施差,旅游吸引力低等问题较突出,对外竞争力较弱,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竞争激烈。
4.区域经济落后,对旅游投入有限
从**区所处整个滇西来看,滇西地区是我省经济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该地区长期处于“一元经济”的结构中。没有大的工业为区域发展积累资本,财政收入微薄,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国家重点扶贫区域。**机场及大保高速公路的开通,解决了**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但由于资源类型限制,第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再加之区内大量农业人口的存在,“三农”问题较突出,使**区整体经济实力还较弱,社会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制约着政府及相关机构对旅游业的投入,旅游业发展长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三、**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

1滇西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以德宏、腾冲、大理、丽江等知名品牌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不断的成熟,滇西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进入到新一轮的区域旅游整合区,区域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发展,将加强**省滇西旅游业的整体营销实力,同时滇西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将**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从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上及旅游业发展的进度上来看,**区旅游业的发展都与滇西各名胜景区差距较大,**区旅游业的发展从地理区位来看,处于德宏、腾冲、大理、丽江这些地区的夹缝之中,光靠自身的发展,机会较小,发展也会较慢。而滇西旅游业的整合,将使**区由现在的“夹缝”位置,变为滇西旅游的一个集散中心,旅游区位优势的加强,将为**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
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提出,为**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战略配套出台了很多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同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人们出行旅游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客源市场;(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区对外交流的力度,对于**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加强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机会。(3)**省旅游业发展打造滇西精品旅游线路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滇西旅游业的发展,**区作为滇西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受益于这一政策;(4)**市特色旅游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市已将特色旅游业作业本一项重点产业的发展,这使得旅游业在**及**区的发展得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与鼓励,**区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加快。
另外**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绿色经济强省和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等宏伟战略目标也将为**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3客源市场的分流
从目前**省滇西各旅游景区(点)旅游业客源市场状况来看,每年黄金周涌入这些地区的游客在不断的增长,这些地区的旅游容量也还较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现有的丽江、大理、德宏、腾冲的旅游容量将不断接近饱和,而其中的一些景区已开始老化。这将使游客选择其它旅游地区的可能性增加,**区以其区位上的优势,成为游客出行目的地的机会也较高,目前关键的一点是**区如何不断改善旅游接待环境来迎接这一机遇。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更多地富裕起来特别是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的推进,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旅游,旅游活动也将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将使得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机遇;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区广大农村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区旅游业的整体实力。
5加入WTO的机遇
加入WTO两年来,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将有助于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潜力开拓和来华入境需求总量的增加;有助于我国旅游企业和管理进一步规范与科学化;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从而有利于解决中国旅游业的升级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也为我国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提供良机;有利于我国旅游的对外开放和扩大发展等。为**区旅游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Treat)

1.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
从**区所处的旅游区位来看,东面有闻名已久的大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西面则有刚刚发展起来的腾冲及德宏,这样一种位置一方面使**区在连接这几大旅游区上起到了重要的集散地及中转地作用,可视为一种优势;同时,这几大旅游景区的存在,使**区旅游形象的树立难度加大,旅游市场扩展面临激烈竞争。**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众强林立中起步,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旅游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面临这一难题。随着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景区旅游开发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但许多管理者、开发商以营利为目的对景区进行开发,不注重对资源、环境的保护,破坏了旅游资源,如对梨花坞的开发中,将山脚原有的一条河流填平,改建成停车场,使得原本就缺水的梨花坞景区质量大大下降;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景区缺乏旅游开发意识或是开发意识不足,使得一些具备较好条件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缺乏经费,年久失修,旅游功能大大下降,如板桥光尊寺,过去长期被作为粮仓,寺内文物破坏较严重。
3.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一方面为**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省旅游业将逐步与国外接轨,**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同时旅游开发市场也将向外资开发,国外旅游开发企业,旅游经营管理企业的进入,将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国内从事旅游业的相关机构转变思想,更新管理意识,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❹ 旅游业消极的影响800字

世界旅游经济实践表明,各国在旅游发展方式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另一种是滞后型发展战略。超前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滞后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即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战略,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世界各国在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此同时,两种发展战略的运行环境和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超前型发展战略的适应条件是:旅游的自然和环境条件较好,旅游资源拥有量大且旅游产品吸引力强。适应范围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厚且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由于超前型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该战略追求的不是本行业内在的经济效益而是旅游经济的波及效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高强度投入,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兴衰,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旅游业的作用不仅是获取外汇和回笼货币,而且已成为经济腾飞的突破口。我们常说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这种战略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

我国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从产业运行环境来看,这种产业是建立在较弱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要使旅游业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就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从短期效益分析,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经济特性难以充分体现。如果仅从旅游产业自身效益分析,在国民经济基础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业的投入,似乎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去分析,以下三点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从1978年以后,我国逐渐改变对外封闭的政策,打开国门,向全世界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寻找一个开放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优势的外向型国际性产业,它的运行依赖于世界范围的客源不断的注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广泛地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向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通过旅游这个对外窗口,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投资的各种有利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

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涉及众多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可以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对那些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最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里,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从国外引进技术与设备,就必须建立一大批创汇能力大、见效快的产业,以满足技术与设备引进对外汇资金的需要。与其它产业相比较,作为外向型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获取外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外汇流入,对于急需外汇,又缺乏强有力创汇产业的国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采取超前型发展战略,按照这种发展战略,在评价中国旅游产业运行质量时,不能就其产业内在效益去评价,而应从旅游产业外部效益,特别是从波及与连带效益去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❺ 旅游业面临怎样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是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却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道德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但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实际环境问题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影响甚至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却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二)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狞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旅游景点“超负荷”工作屡见不鲜。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和景区管理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交叉混编的情况,这使得上层管理者处境尴尬。一方面,作为公司领导,他们要对企业负责,争取尽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为政府专职机关的行政领导,他们又必须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愿做有损景区资源的事,严格地说,他们是在良心的制约下做工作,没有完善的法规制约下的企业化经营,很容易将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推向难以承受的风险之中。 绝大多数的风景区在五一、国庆等旅游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负荷”工作。景区游人接肩比踵,空气污浊,旅游质量大受影响。我国古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HO和CO的含量持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还有许多奇山异洞、秀水珍木,也因过多地被人类光顾而面目“狰狞“。 (四)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云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缅甸逃跑,就是窜出自然保护区,毁坏庄稼、伤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处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仅剩下长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万亩;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国内外房地产、旅游开发商加速挤占洪湖水面。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追求近期经济发展,在风景名胜区迅速扩建高档宾馆、饭店、疗养所、“培训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娱乐设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业,破坏了旅游资源,这实质上危害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料源的方法。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音,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工、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3、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立出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在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二)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并且要树立环境首先意识,为全人类及其后代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另外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进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应尽快改变旅游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状,取消旅游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之间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与政府官员应各司其职。另外,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针对个别时期,个别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从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更多地采取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税、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经济手段,通过客观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利于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种优惠贷款、赠款、补贴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游环境问题解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之中。 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无论从生态方面考虑,还是从经济方面考虑,我们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促进环境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❻ 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旅游业在一定情况下,边际成本是极低的,有时几乎为零,而失去了成本制约的约束,很容易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对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旅游资源配置低下具体表现为:
一是一味注重旅游资源的增量开发,而忽略了对固有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
二是盲目跟风、模仿的行为屡禁不止。旅游资源开发人员盲目跟风,无法利用自身的创意提高效益,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忽略市场容量和环境、生态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的收益较低,甚至为负数。
三是政府虽然具有“资源配置权”,但是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法规或措施。旅游系统资源配置低下,没有人需要对其进行负责,最终导致旅游资源利用长期处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状态下。

❼ 如何看待旅游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世界旅游经济实践表明,各国在旅游发展方式上,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超前型发展战略;另一种是滞后型发展战略。超前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超越了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阶段,通过率先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滞后型发展战略是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即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基础设施已形成较强体系后,自行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超前型和滞后型发展战略,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世界各国在旅游发展道路上的两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此同时,两种发展战略的运行环境和经济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超前型发展战略的适应条件是:旅游的自然和环境条件较好,旅游资源拥有量大且旅游产品吸引力强。适应范围主要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厚且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由于超前型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国民经济较低水平之上的,因此,该战略追求的不是本行业内在的经济效益而是旅游经济的波及效益,即利用旅游经济的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旅游业的高强度投入,全面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兴衰,已经不是旅游业本身的问题,而是国民经济全行业发展的问题。旅游业的作用不仅是获取外汇和回笼货币,而且已成为经济腾飞的突破口。我们常说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就是这种战略下旅游业功能的形象化说明。

我国旅游业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从产业运行环境来看,这种产业是建立在较弱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要使旅游业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产业体系,就要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从短期效益分析,产业的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经济特性难以充分体现。如果仅从旅游产业自身效益分析,在国民经济基础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业的投入,似乎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从旅游产业的宏观功能去分析,以下三点是值得思考的:

首先,从1978年以后,我国逐渐改变对外封闭的政策,打开国门,向全世界开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寻找一个开放的“切入点”,而这个“切入点”就是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优势的外向型国际性产业,它的运行依赖于世界范围的客源不断的注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广泛地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向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通过旅游这个对外窗口,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以及投资的各种有利环境,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

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涉及众多的相关产业,对旅游业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可以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对那些拥有较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最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里,需要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从国外引进技术与设备,就必须建立一大批创汇能力大、见效快的产业,以满足技术与设备引进对外汇资金的需要。与其它产业相比较,作为外向型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在获取外汇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外汇流入,对于急需外汇,又缺乏强有力创汇产业的国家,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

综上所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使得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必须采取超前型发展战略,按照这种发展战略,在评价中国旅游产业运行质量时,不能就其产业内在效益去评价,而应从旅游产业外部效益,特别是从波及与连带效益去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还有发不出来

❽ 为什么如今旅游旅游产品的大爆发时代,然而旅行社企业却呈现了低效益

如今旅游旅游产品大爆发时代,履行社企业因为他们的行程不受旅游者的喜欢,以推销购物为主的旅游会让旅游者非常疲惫,所以履行社企业低效益都流行自驾游或者自己选择地点去

❾ 为什么旅游业低效益,高投资

关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