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先生关于中国商务旅游发展的观点是什么

他的观点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中国旅游产业处于初级阶段 有很多地方还有待改善

『贰』 旅游企业员工流动性与稳定性问题案例

案例分析: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坦明,在分析客人投诉时,有一个"85~15"模式。意思是说,客人的一般投诉中,真正造成投诉的原因,员工责任往往只占15%-20%,其余80%以上多是程序上、管理上,或其它的原因,换言之,大部分原因在于酒店的管理。被投诉的虽然是小陈、小李,但实际问题出在管理上。在月初客源转差的情况下,管理员把员工整个月的休息日,统统在月初就安排完毕,在客源好、工作繁忙、没有休息日的情况下,员工要连续工作20多天。该宾馆的管理者,从方便自身管理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员工休息,致使员工当需要休息时勉强上班,造成客人投诉,影响了服务质量。如果管理员A在考虑员工的工作、休息时,能从员工的角度出发,适当地安排休息日,这样员工在遇到身体不适,家中有事时能适时的休息,调节好身心,能以饱满的姿态再次投入工作。所以在管理上我们要倡导美国假日旅馆集团的格言: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使员工满意的工作场所,就没有使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综上所述,员工的状态极大影响着饭店产品的质量,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能通过对其状态的调整间接控制饭店产品质量。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方案时,应多从员工的角度考虑,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使我们的服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需求,为饭店效益创造出更好的业绩。所以,在此,提出本文论点:有效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饭店产品的影响。一、员工状态对饭店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饭店的核心内涵是服务。无形服务质量决定饭店产品所能产生效益的质量。它是一种软要素,是一种特定的氛围。饭店要努力营造独特的服务氛围,把创造声誉、形象和服务特色作为经营活动的基础。同一饭店不同员工服务质量、素质、水平的不同是饭店产品隐性的差异。服务人员应具有生动活泼和极富人文特色的感染力,能影响游客心理,显示地域特色。饭店产品的实现更要求有服务人员周到、热情的服务。饭店员工作为服务的主体,其状态对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酒店的员工能不能向客人提供优质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个人的身体、心理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状态。1、身体状态:饭店工作人员要求有健康的身体。首先,饭店人不能有传染性疾病,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有责任为客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其次,服务业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每天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一旦客人有什么需要,我们就要竭力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所以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来承担来自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上文中的小陈就是因为身体上的不适影响了服务质量受到了客人的投诉。2、心理状态:饭店工作人员的心理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是优质服务得以实现的最关键的保障。对服务行业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清醒地看到服务工作不是“低三下四”服侍人的工作,我们的职业是崇高的,我们发自内心地为客人提供真诚服务,以提供一流服务而自豪和骄傲。此外,还要求有愉快的心情。真诚服务的十把金钥匙中有一条就是时刻保持微笑。特别提到的一点是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机械性的笑,是内心快乐的外在体现。我们要分享客人的快乐,当客人不开心时,我们要传递快乐,为他们化解忧愁。最后,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据分析,饭店员工受挫折之后有以下不良反应:①攻击。这是一种强烈的愤怒情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宣泄苦闷,采用怒目而视,反唇相讥、拉扯等方式向引起挫折对象进行直接攻击,或转向攻击,发泄到无关的人或事。②冷漠。对一切漠不关心,过度压抑自己,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直至最终离职而去。③逃避。放弃追求。如某员工提出自认为好的建议,却遭他人讥笑,于是从此再也不提建议,整日消极度日。④自戕。是指个别员工思想不开展,又长期得不到领导及同事的关怀,一旦发生了错误,把所有的原因归咎于己,迁怒于己,自戕,甚至厌世轻生,用自我惩罚的方法向他人或社会示威。由此可看出,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要对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一直保持健康心态投入工作中。3、环境状态:任何一个人要作出好的工作成就都要求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饭店就是我们的工作场所,就是工作环境。饭店的卫生情况不言而喻要求绝对的一尘不染,这样的环境不仅使客人舒服,也有利于员工维持愉快的心情,这是饭店工作的一大优势。其次,我们还讲究一个心理上的环境。大家感觉处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分力,人与人之间相互以来,是和谐的相互合作关系,上下级这间也有着良好的工作关系。例如:日本的经理在处理组织和群体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完善方面比美国的经理们出色。这是因为在日本,人们认为相互依赖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并且希望相互依赖。“一个日本领导主要的资格是要被团队成员接受,而其专业的特长只不过是被接受的一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还表现上下级关系中,在日本的公司,非常强调团队协作,上级必须花相当多的精力培养与下级的关系。基于此,日本公司的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二、有效的“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饭店产品的间接影响随着饭店业的迅猛发展,饭店业内竞争加剧。虽然在魏小安旅游企业竞争三阶段的划分中,我们还基本处于低级价格竞争阶段,但朝高一阶段发展即实现质量、文化竞争是必然的趋势。而这种竞争也越来越要求人才、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也就是饭店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的较量。在知识经济发展阶段具有良好知识素养的人力资源是饭店最重要的资产,培植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开发和管理,才能使饭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饭店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饭店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饭店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期实现饭店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饭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①饭店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的服务是构成饭店产品主要因素,这必然要求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②人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身体、个性、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等,行为的不稳定性就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所以我们要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③人的行为是饭店产品的一部分,客房、餐饮等必须与员工提供的消费辅助性行为结合才能实现其价值。④饭店工作有其重复性,员工每天面对同种工作,难免不枯燥,因此,服务性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我们要很好地作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视工作为乐趣,同时更要科学地安排和设置岗位。⑤饭店的产品都是在员工与客人面对面的交往中实现的,客人对饭店产品的主观感受也就主要来自员工的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所以我们更要有效地控制好饭店的人力资源。在经过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的积累后,现代饭店集团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管理科学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特别强调的是“人性化”人力资源管理对饭店产品的积极影响:1、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益。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源的积累可以产生效率的提高、成本的下降和收益的递增,从而使企业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提供同样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则更能实现这一点。我们贯彻“员工第一”的原则,使员工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对工作和集体的无限热爱,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投入工作中。既然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就会努力为之作出贡献,在不自觉中就杜绝了懒散、故意怠工等现象的出现,员工始终确保自己以高效率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自然实现了工作的高效率,这比刚性的管理强过许多倍。2、有利于实现饭店产品的标准化。饭店产品的标准包括许多具体的方面:工作标准,如客房床单每日更换一次,大堂地面每天定时除尘;程序标准,根据时间顺序将服务环节有序排列,做到服务工作有序性;效率标准,指对客服务中的实效标准,保证客人得到快捷、有效的服务;设施用品标准;状态标准,如电器能正常使用,保证24小时的热水供应;态度标准,服务人员提供面对面服务时应表现出的态度和举止礼仪所作出的规定,如站立服务时应面带自然微笑,不得前倾后靠,双手叉腰、抓头挖耳等;技能标准,服务人员应具备的服务素质和应达到的服务等级水平和语言能力,如30分钟打扫一间客房;语言标准,要求使用标准化语言;规格标准,对各类客人应达到的礼遇标准,如对多次入住的客人,要求能叫出姓名,住豪华套房的客人,要求提供印有客人烫金姓名的信封,对VIP客人,要求在客房中摆放鲜花、果篮等;服务质量检查和事故处理标准。如此多的标准,如果员工只是简单将其视为章程,程序式执行,这无疑会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反之,我们如能使员工在思想上加强认识,这些标准在会在自然中顺利实现。有人曾发现过服务人员在打扫客房时用床单擦拭茶杯,因为客房不能进行电视摄像,我们无法对服务人员的某些服务进行监控,所以只有当员工有高度自觉性时才能实现服务的规范化操作。3、能有效创新,创造出竞争对手无法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饭店提供给员工好的工作环境,优惠的工作待遇,使其能安心、愉快的工作并意识到工作上的成就是人生的一大追求,员工会自觉进行创新,随时应客人的需要为其提供超值服务、个性化服务,为饭店赢得良好的声誉。而且创造这些服务的人力资本的能力是很难被模仿的。因为知识的创造具有专业性、知识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知识的表达具有隐含性、知识的分布具有分散性、知识的运用具有整体性,而这些必须通过应用和实践才能获得。所以饭店完全可以凭借独一无二的人力资本来创造自身独特的价值,塑造竞争优势。三、怎样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量和质两方面的管理。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对饭店员工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人力和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组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益。质的管理就是对饭店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管理,即调动员工和员工整体的主观能动性。与数量管理相比,质量管理应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即饭店人力资源运动过程所包括的形成、开发、分配和使用四个主要环节。饭店人力资源的形成主要是指对具备各种劳动能力的人及其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的发现;开发是指潜在人力资源向现实人力资源的转化;分配是指饭店将不同的人力资源,根据不同的需要投向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使用是指饭店各部门对其所拥有员工的能力加以发挥、运用、并使员工完成饭店所指定的任务。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包括人力资源需要量的确定,工作岗位与工作职位的设计,机构设置与定员,人员配备,劳动纪律管理,员工激励与领导。下面将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来考虑怎样对饭店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1、人不同于机器,在作出人力资源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马斯洛讲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员工能实现自我。我们不能为每个人设定相应的岗位,但是我们要做到为每个特定的岗位找到最合适的人选。使每个人能在属于他的岗位上感受到工作的乐趣,满足其受人尊重、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此外,我们要科学地考虑每个人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确定好员工数量,既不人浮于事,又不超负荷工作。在此前提下,可以任用那些快乐的员工、友善的员工、充满激情的员工。即使他们没有任何饭店工作经历,兴趣和热情驱动他们爱自己所做的事,知道该怎么做来取得成功。2、针对饭店工作的重复性特点,可以提倡多岗位培训制度。饭店产品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它要求饭店员工必须是专才又是通才。多岗位培训能有效解决员工休假、生病、业务量的突增以及顾客额外的需求导致的饭店内部出现的工作缺位现象。此外考虑到人有好奇心,有寻求冒险、迎接挑战的需要,多岗位培训为员工带来了诸多挑战,减少了长期重复同样工作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增加了新鲜感,它还提高了每个人工作效用,降低了整个饭店的工作成本,工资水平上涨。充满冒险和刺激且待遇丰厚,再加上服务业本身的一种成就感,饭店的员工又怎会流失呢。3、建立一种团队意识。管理人员要首先提高认识,不要认为自己就高人一等,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从饭店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人格都是平等的,这适用于现在有人提出的一种“资源交换论”:在任何时候,人们都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的,人们聚在一起,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交换。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其存在的价值,饭店离开哪一个部门的工作都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饭店产品。饭店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增进部门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提高饭店本身的凝聚力。要在饭店管理中树立起“共存共亡”的意识,高层管理人员在公事处理上应避免接触一般的员工,自觉遵守并维护分层负责的行政体系,让中下级干部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权利,而在生活上应多给予员工细心的关怀。如在分配休息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每个员工在自己生日时能拥有自己的一天,当然这可以在其他休息时间中扣去,但员工一定会拥护饭店这一贴心的安排的。4、要不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且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任何事物都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不论你以前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有多全面,只要你不学习,马上就会被淘汰。我国饭店业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产业,也就较早地认识到在职培训的重要性。要特别强调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瑞士洛桑旅馆学校有一条著名的格言:任何已经获得的理论知识应该立即由实践经验确认巩固。我们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员工能充分的实践理论。此外,这里还要提到的是对员工心理承受能力的培训。饭店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奉行的是“顾客永远是对的”,那么在许多时候,员工要受得委屈,受得气。对于员工受委屈,受气后的不良反应,要积极地疏导,如:宣泄疏导,可以建立情绪发泄室或组织员工参加踢足球等剧烈体育活动;补偿疏导,可以为员工设立另一个代替目标,更换工作环境或进行实质性补偿,设立委屈奖等。5、对待员工要一视同仁。这里不是讲经济上的平等,吃大锅饭,是讲在人格上要公平,不能歧视底层服务人员。在此,要特别提出的短雇工和实习生问题。上海花园酒店合理使用富裕劳力,大量雇佣短雇工。酒店为短雇工创造了平等的工作氛围,决不允许歧视、欺侮等现象的出现,曾严肃处理过几起欺侮短雇工的事件,在酒店树立了公平竞争的良好气氛。短雇工除了工资与标准工不同外,其他都同等待遇,作出了成绩同样受到表扬,工会也同样会为他们争取合法的权益。在这种激励下,短雇工爱岗敬业,工作热情积极向上,赢得了客人的一致称赞。不少短雇工已经升任领班,有的还当上了管理人员。饭店的这种行为不但没有降低五星级饭店的服务水准,反而带来了诸多效益,获得了良好的声誉。此外我们应给予实习生特殊的待遇。他们是很特殊的员工群,在一般来说,实习生多是高校或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稍加训练将成为未来酒店业的栋梁。某些酒店对于实习生很不重视,有时甚至故意突出其与正式工的差异,使他们感受不到温暖,甚至受到心理上的伤害,这样酒店就流失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6、发挥工会的作用,引导员工关心、参与饭店的管理。管理人员应在团结精神的指导下,注意听取员工的意见,多与员工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任何人都不会比基层员工更了解自己岗位的现状及发展状况,管理者只有在重视他们的想法,考虑他们意见后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7、倡导里兹·卡尔顿饭店提出的“自我导向工作团队”措施。其基本思想是为员工营造自由的空间,能够激励并释放他们的潜质,培养和增强各自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团队产生的最惊人的效用是——升级效应,通过授权员工行使原属上一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因此每个人都以比从前更快的速度在成长,极大地刺激了工作积极性。里兹·卡尔顿集团成员之一TysonsComer实施这一措施,95年管理人员数量从60人减至28人,节省开支70万美元,员工年流失率从56%降到35%。更明显的是集团对该饭店的满意率从70%升至95%,员工满意率从75%提高到92%,顾客满意度也得到提高,事故明显减少。看到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能使每个人独立和主动工作的环境。8、鉴于本文开始提到的案例,最后提出的是人力资源部应对业务部门的安排进行必要的监督。时刻提醒业务部门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给员工以休息、调整的机会。要注意保护员工的应有的权利,作好对员工的服务工作,使其能免去后顾之忧,全付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叁』 谈谈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一些认识、看法或建议。

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对于《草案》,各界争议颇多,近期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对其缺陷的讨论,比如《草案》中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其中“低于成本价”如何界定和由谁来鉴定成为争论的一个焦点;“不得指定购物场所”也被指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针对旅行社的违法行为,最重的处罚是20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责为只规定行政处罚,缺少刑事处罚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出台旅游法到底对于游客、从业者和旅游企业有哪些意义,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各方讨论的最终目的是推动《草案》趋向完善并早日得以通过。为此,记者采访了这部法律的参与起草者。在几位资深行业研究者眼中,《草案》的出台意义重大,亮点众多。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草案》,是中国旅游人30多年的期盼,是全国旅游业6000万人的心愿,更是人民群众生活权利的保障和权益的保护,是每年上亿人次入境旅游者旅游质量提升的保障。没有法律的规定,旅游的地位得不到落实,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旅游企业始终在歧视性的环境中成长。“如果说制造业解决了短缺,服务业提升了便利,那么,旅游业就是幸福的载体。幸福需要保障,从旅游角度看,就格外需要旅游法出台。”魏小安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玉灵教授也认为,旅游是关乎我国人民福祉的大事。要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要用法律作保障,“现阶段推出旅游法意义重大”。
亮点之一:综合立法模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公布的《草案》,尽管还有不解渴之处,作为研究旅游业发展法律问题20多年的学者,还希望这个法律能够规定更多的内容,解决更多的问题,但客观地说,无论是采用的立法模式、框架结构、规定的主要内容都是很精彩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玉灵教授说。
综合立法模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约有60个国家颁布了旅游法,其立法模式包括综合立法模式、组织法模式、合同法模式、促进法模式等不尽相同。综合立法模式,通常法律规定的内容比较全面,涵盖发展原则、促进、旅游主管部门的职权、旅游服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行为、旅游市场监管等。韩玉灵认为,其优点表现在“在同一部法律中,可以将一国旅游业发展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囊括其中,立法成本小、效力高。鉴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法律环境等现实情况,选择综合立法模式为最佳。”
亮点之二: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是主线
“在研究《最新境外旅游法律汇编》中收录的旅游业较为发达、旅游立法也相应具有代表性的30个国家、地区的旅游法律、法规时我们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在立法或者修改法律中,对于旅游者的规定呈增加态势。”韩玉灵说。例如,2005年出台的越南、老挝《旅游法》,对旅游者的问题有专章规定。2009年修订的《俄罗斯旅游法》,第三章规定了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2009年实施的《墨西哥旅游法》也有专节规定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包括2007年生效的《美国旅游促进法》、2006年修订出台的《日本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等,都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到为国民创造幸福生活环境、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高度。此次《草案》在章节中设专章规范,而且在整部法律中从规范市场、规范经营行为和从业资格、规定旅游安全等都体现了对旅游者权益的保护。
与此同时,还规定了旅游者的义务和经营者的权利,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旅游消费有其特殊性,不仅应当规范经营者行为,规定旅游者权利,也需要规定旅游者的义务。因为实现参加旅游活动的目的,常常需要旅游者的配合,旅游者不履行相应的义务、不理智消费、不适度维权,最终其权利还会受到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定旅游者的义务,一方面体现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所以,旅游法不仅规范了广泛关注的零负团费、低成本销售等问题,也规范了具有特殊性的旅游服务合同;还规定了旅游市场监管和权利救济,这些都体现了立法者希望营造良好的市场范围,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立法思路。
亮点之三:规划入法
魏小安认为,长远来看,中国旅游面临着大发展的局面。发展涉及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水平提高。据预测,未来5年中国旅游投资总量将达到5万亿元,反映了各地对旅游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决心和力度。“钱怎么来,钱怎么花,钱怎么赚,必然成为未来的突出问题,这就更加需要旅游规划的指导和推进,旅游规划成为发展的龙头。”魏小安说。
魏小安指出:“规划入法,而且单独作为一章,极具中国特色,是创新,也会引发争论。”从实践角度看,中国旅游规划和旅游发展基本是同步的,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锻炼人才,在实践中产生了较大作用,很多地方都提出“无规划,不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外国专家介入,先后有7个省级旅游规划由世界旅游组织安排专家团队编制,“在实践的相互交流中,我深切地感觉到,这样的模式是个好模式。从发展的角度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于旅游规划、策划、设计等各个方面,仍然会有长期的需求,也有必要进行规范。约束和规范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这是通过法律的方式,使地方在发展旅游中,减少盲目性,避免投资冲动,取得更好的结果。而且会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体现科学发展。因此,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也是普适经验。”魏小安说。
“毫无疑问,旅游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果不注意有序开发,不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资源,就可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韩玉灵说,即将出台的旅游法,有利于规范资源的开发利用,《草案》在我国已经有28个资源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资源的开发要有在统一编制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地体现了上述理念。

『肆』 旅游产业聚集区规划怎么做

目前,国家旅游局主推国家旅游产业聚集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为总顾问、北京制源江山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魏诗华为规划组组长编制的《唐山驻跸汤泉生态城旅游产业聚集区总体规划》是比较典型的案例。旅游产业聚集区规划强调聚集养生休闲度假、商务公务旅游、游乐旅游、农业休闲、艺术休闲、体育休闲、康复养生、教育修学等旅游产品。进一步,聚集文化创意、相关协会组织等促进发展的要素。最终,聚集旅游、休闲、文化、房地产、生态农业、教育培训等旅游关联产业。

『伍』 旅游经济与哪些理论有关 有何观点

以下都是旅游经济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要求:
通过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了解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一,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1. 旅游经济活动的概念
2.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
二,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1. 第一个时期,初步发展时期
2. 第二个时期,蓬勃发展时期
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国内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1. 国外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2. 我国对旅游经济的研究
二,旅游经济学的产生
1.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专门学科
2.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率哟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 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1. 解释影响合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2. 选择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
3.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旅游需求及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
旅游产品的消费
旅游经济效益
旅游经济结构与旅游经济发展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
三,旅游经济学与其它旅游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章 旅游产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产品和旅游产品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组合与旅游产品开发的涵义与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旅游吸引物
旅游设施
可进入性
旅游活动
三,旅游产品的内外部关系及其转化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补关系
旅游产品构成间的互代关系
旅游产品内外部的互补关系与互代关系的转化
第二节 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1. 旅游产品的价值
2. 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服务价值量
吸引物价值量
第三节 旅游产品的特性
一,综合性
旅游产品既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劳动产品,又包括非劳动产品和自然物.
二,无形性
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具有无形性.
三,不可转移性
旅游产品的物流和商流是分离的,物流只表现为旅游产品信息的流动而不是旅游产品的转移.
四,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旅游服务和旅游消费在时空上同时发生和同时结束表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五,游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因此不可贮存.
六,旅游产品的易波动性
旅游产品受季节,假日,气候以及政治,经济,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第四节 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
全面全线组合
专项系列组合
专业性组合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根据目标市场需要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
第五节 我国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自学)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品及其特点,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原则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需要与供给的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熟悉需求与供给弹性及我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需求
一,旅游需求概念
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而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数量.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1. 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支付能力;可支配的时间.
2. 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动机(心理类型,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
三,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呈负相关.
四,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量随某一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需求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客源国方面的因素:总人口,人口结构,城市化和程度;
目的国方面的因素:旅游供给因素(旅游资源,设施,交通等);通货膨胀因素;
双方相关因素:经济距离,货币汇率,政治因素.
六,旅游需求指标
入境旅游人次;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人天数;
旅游者人均数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重游率(旅游频度)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
第二节 旅游供给
一,旅游供给的概念
旅游供给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
分为基本旅游供给和辅助旅游供给.
二,旅游供给的内容
旅游资源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供给规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有能力向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将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增减.
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
旅游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容量
当地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
第三节 中国旅游供求关系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供给的发展
旅游饭店业的发展
旅行社的发展
旅游景点,景区建设
旅游交通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需求的发展
1. 入境旅游市场需求
2. 国内旅游市场需求
三,中国旅游供求关系发展的阶段性
1. 限制发展阶段
2. 不协调发展阶段
3. 比较协调发展阶段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需要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和旅游供给的产生及运动规律
第四章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掌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竞争调节的机理,理解宏观调控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及其应用.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与特点
一,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规律
旅游经济活动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关系.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都也体现在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
二,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特点
旅游经济活动中物流与商流是分离的
一次集中组合,多次销售
需求的明显指向性和供给的常年性
第二节 旅游市场调节
一,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
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总人次之间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季节上的矛盾
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二,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1. 旅游供求矛盾的静态均衡
2. 旅游供求矛盾的动态均衡
三,旅游价格调节机制
旅游价格的概念与构成
旅游价格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
旅游价格的制定的目标与策略
旅游价格的实现
旅游竞争调节机制
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
旅游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的形成
第三节 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二,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
1. 政府管理部门
2. 行业管理组织
三,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内容
1.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
2.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
四,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对旅行社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涉外饭店业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进行宏观调控
对旅游信息方面的宏观调控
旅游发展规划方面的宏观调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供求矛盾的运动与主要表现,旅游供求矛盾平衡,旅游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
第五章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消费的特点,认识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分析方法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消费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消费的性质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旅游消费是综合性消费
旅游消费是一种以劳务为主的消费
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交换的同一性
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旅游消费的构成
一,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二,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游客的收入水平
游客的构成
旅游产品的结构
旅游产品的质量
旅游产品的价格
游客的心理因素
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1. 要在旅游消费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优化
2. 要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的平衡
3. 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
一,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1.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 无差异曲线在分析旅游消费效用最大化中的应用
二,研究游客效用满足最大化的意义
第四节 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一,旅游消费效果的涵义
二,评价旅游消费效果的原则
1. 旅游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致性
2. 微观旅游效果与宏观旅游效果的一致性
3. 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消费及其构成,旅游者效用满足最大化,旅游消费效果评价
第六章 旅游经济效益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了解旅游经济效益的内涵;熟悉旅游经济运行产生的乘数效应与收漏损现象;掌握旅游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与范畴
一,旅游经济效益的涵义
二,旅游经济效益的研究范畴
1.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2.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
一,乘数效应
二,旅游收入的乘数作用
收入乘数
居民收入乘数
就业乘数
政府收入乘数
进口额乘数
三,旅游漏损
1. 旅游漏损的概念
2. 减少旅游漏损的途径
第三节 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估与测量
一,主要旅游统计指标
人均停留天数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客房出租率
营业收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全员劳动生产率
利润总额
人均实现利税
利润率
平均职工人数
二,旅游微观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损益平衡分析法
目标利润分析法
最佳利润分析法
成本结构分析
三,旅游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游客消费及其影响
衡量旅游成本
估计旅游的纯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我国旅游经济效益测评
一,我国旅游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效益水平
二,旅游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效益的范畴,旅游经济运行的乘数效应,旅游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第七章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旅游产业政策方面的实践情况.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产业的构成
一,关于旅游业构成的"局限论"与"宽泛论"
"局限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宽泛论"中旅游业的构成
二,关于旅游业构成的传统认识
三,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旅游业的构成
四,关于旅游业构成的理论分析
界定旅游业构成的特殊性
旅游业构成的约定性
约定化思想需要统一可比的标准
第二节 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
一,关于产业结构的基础知识
产业
产业结构研究的特点
产业结构的研究内容
产业结构研究方法的特性
二,旅游产业结构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
旅游产业结构研究中的困难
产业结构优化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节 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一,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分类
1. 产业政策的特点
2. 产业政策的分类
二,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及作用
1. 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
2. 产业政策的作用
三,旅游产业政策实践
四,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发展背景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制定的原则
我国国家旅游产业政策的内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产业构成及其理论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旅游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
第八章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分析,掌握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因素和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及战略选择.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类型
超前型发展模式与滞后型发展模式
市场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延伸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推进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三,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四,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概括性
阶段性
相对稳定性
特指性
第二节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确定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我国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我国发展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二,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
1.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先导,然后向中心城市以外的地区逐渐推进的
2. 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种旅游产品推进
3. 旅游形式以团队旅游为主向散客旅游居优势,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相结合的方向演进
4. 旅游设施建设以高级为主,有高等级向中低等级推进,最终形成以中等级为主体的高,中,低等级结合的设施体系
5. 旅游产业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主要进行微观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观的调控和管理演进
第三节 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旅游经济的产值不断增长
世界旅游产业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不断增强
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一,不同类型的旅游发展观
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二,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1.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2. 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三,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 适度超前战略
2. 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特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其战略选择,我国旅游发展战略
重 点 章 节
第一章:第2,4节;
第二章:第1,2,3节;
第三章:第1,2节;
第四章:第1,2,3节;
第五章:第1,2,3,4节;
第六章:第2,3节;
第七章:第2,3节;
第八章:第2,4节.
参 考 书 目
⒈ [美]斯蒂格里茨,1998:《 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⒉ 黄亚均 郁义鸿,2000:《微观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⒊ 黄亚均 袁志刚,2000:《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⒋ 林南枝,2000:《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⒌ 张辉,191:《旅游经济学》,陕西旅游出版社
⒍ 邹海梅,1998:《现代旅游经济学》,青岛出版社
⒎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经济》
⒏ 国家旅游局,1998:《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⒐ 魏小安,1993:《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旅游教育出版社
⒑ 张建春 金世胜,2001:《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⒒ 罗明义,1998:《旅游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⒓ 威廉瑟厄波德,2001:《全球旅游新论》 中国旅游出版社
⒔ 张伯山,1998:《旅游文献检索与利用》 南开大学出版社
⒕ WTO.Recommendations on Tourism Statistics
⒖ Witt,Stephen F. and Luiz Moutinho.Tourism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Handbook, New York:Prentice-Hall,1998
课 时 分 配
章次
章 节 名 称
总计课时
授课课时
辅导练习
课时
1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2
0
2
旅游产品
3
3
0
3
旅游需求与供给
6
4
2
4
旅游经济运行与调节
4
4
0
5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6
4
2
6
旅游经济效益
6
4
2
7
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3
3
0
8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

『陆』 魏小安的个人经历

魏小安,男,衡阳市人,1952年4月生, 1969年2月工作。
1965-1969,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
1969-1978,北回京西六砖厂、建答筑锁厂工人、班长、车间党支部书记、厂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厂工会主席
1978.3-1982.1,就读于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2.1 -1985.1,工作于北京市旅游局。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工作,兼编辑《旅游学刊》和北京旅游经济学会秘书工作
1985.1 -1986.4,下海经商
1986.4 -1988.11,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研究室 助理研究员
1988.11-1993.2,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研处副处长、处长、副司长
1993.2—1998.8,国家旅游局旅行社饭店管理司司长
1998.8—1999.11,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1999.11—2003.8,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
2003.8—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8年—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9年---全国休闲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

『柒』 魏小安《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 读后感

《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是2009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捌』 浅议旅游法的颁布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没有法律的规定,旅游的地位得不到落实,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旅游企业始终在歧视性的环境中成长。“如果说制造业解决了短缺,服务业提升了便利,那么,旅游业就是幸福的载体。幸福需要保障,从旅游角度看,就格外需要旅游法出台。”魏小安说。《旅游法》是旅游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旅游法》对旅游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科学、指导性强,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它体现了三大特色:综合法、人本法(以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为主线)、衔接法(充分与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衔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与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旅游市场尚不规范,市场恶性竞争、旅游资源屡遭破坏、旅游景区和活动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零负团费”、黑导回扣、强迫购物、景区门票大幅涨价、景区超载、旅游公共服务不足等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社会热点问题,迫切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更好地约束上述行为。而旅游法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玖』 魏小安著的《旅游与人生》在那里可以买到啊,亚马逊,京东都没有货啊,跪求帮助

去 TAOBAO 搜啊 我就看到一家名为“深圳网上购书中心”的店铺有卖
此书目录如下:
《旅游与人生》分为四编。第一编,亦师亦友话当年。是追述对魏小安人生影响最大的四位老师,也包括对几位朋友的记录。第二编,方法杂记与生活絮语,是受鲁迅先生《随感录》的影响,从1982年开始写的一个东西。常常是一段时间有了一点感悟,就随手记下来,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心路历程;也包括和年轻人谈方法的聊天记录。第三编,旅游发展新论,是从1990年开始写的一个东西,归纳工作和研究过程中的一些观点,同样是随感随记,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旅游发展深层次的反映。第四编,五彩缤纷山水情,是作为一个旅游者的感受。先是作为一个北京人,走遍了北京的山山水水;之后是作为一个旅游人,看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多次走出国门,体验外国人的活法。最后是选一些好玩的文字,既是历史的记录,也是生活的感受。
前言
第一编 亦师亦友话当年
一简:忆师
恩师,李大元
直师,张子爽
导师,孙尚清
法师,刘毅
二简:会友
孙皓晖先生记
2010,逝者如斯
第二编 方法杂记与生活絮语
三简:方法杂记
方法漫谈——与“施设”青年人聊天
讲究学习方法,追求学术人生
四简:生活絮语
1982年
1986年4月
1987年
1989年
1995年9月
1997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2年6月
2003年8月
2004年11月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第三编 旅游发展新论
五简:认识
基本认识
旅游消费
动力产业
新时代与新优势
体系化目标
体系化发展
新重点
创造新兴产业体系,按照新型方式创造
创意推进
旅游开发
旅游规划创新
景区发展
产品与市场
建设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重点工程
旅游文化的创新
休闲发展
旅游与城市
市场优化
宏观管理创新
危机管理
企业发展
国际化发展
六简:哲思
三维思考
超越传统
发展观与价值观
发展转换
思维调整
大旅游
核心

理论推进
服务业
顶天立地: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四编 五彩缤纷山水情
七简:游踪
1973年上方山游记
1976年西行记
1979年五十五公里处
1982年旅游规划起步
1983年导游手记
1983年华东纪行——国内旅游发展考察散记
1986年川鄂行
1989年出访纪行
2008年加拿大纪行
八简:有感
谈中间环节
从旅游点的厕所问题看旅游管理体制
规范和推广国民礼仪,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休闲:从以人为本到以乐为本
关于设立国家纪念日的提案
雷人之年
商业哲学与湘商发展
宜春为什么叫春
基于能力与环境建设的旅游城市发展
旅游电子商务:本质与发展
团购圣经
源远流长的中华商业文明
旅游规划与旅游法
微时代微旅游
我不想玩命
生病记
后记:寻找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