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精准扶贫成效
Ⅰ 精准扶贫都提出了哪些有成效的措施
精准扶贫,将扶贫瞄准机制精确到“农户”层面。在这一阶段,有很多扶贫创新,主要为: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县到村,现在到户;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这是精准扶贫的“四个转变”。
Ⅱ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
一、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
坚持以产业发展扶贫,要求准确摸清本地各个乡镇、村的总体底数,了解当地贫困地域的范围、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程度、具体致贫原因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当地贫困人口的扶贫计划方案,科学制定未来五年内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指标,使扶贫工作的开展透明化,且使得扶贫成果有数据可依。
对于部分贫困程度严重的地区,扶贫工作可能需要先“输血”,以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政治经济大环境,改变贫困者的思想理念,为吸引产业投资做好铺垫,为产业引进等“造血”措施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扶贫前期应注重“输血”,中期力争“输血”、“造血”两手抓,到后期以“造血”为主。
二、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
随着扶贫政策执行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救助对象需求的多元化,社会工作将成为我国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新路径和必要补充。现代扶贫问题和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对象上具有相通性。现代扶贫问题和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具有一致性,在受助对象上具有相通性。
三、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战略机制
在精准扶贫中应坚持“提升内生力、提升益贫性”的战略机制。“提升内生力”,就是以贫困地区自力更生为主,外部力量帮扶为辅。“提升益贫性”,就是开发等一切经济社会活动要有益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劣势。贫困地区应扬长避短,立足本地特色生态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创新特色“造血”方式。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本地区的资源型工业、劳务经济、特色农业、民族和地区特色旅游等。
(2)中国旅游业精准扶贫成效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如何助推社会公平:
一、通过“对象精准”有利于实现起点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合理有效地确立识别指标,创新识别方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可以有的放矢,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有效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真正提高扶贫资源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也即通过再次分配减少资源禀赋的初始差距,最大限度地保证起点状态下每个公民所拥有的要素禀赋是相近的,从而实现起点公平。
二、通过“方法精准”有利于实现机会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科学评估、创新扶贫资源配置方法,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保扶贫扶在“点”上,有效解决“如何扶”的问题,真正发挥扶贫资源的效用,才能使贫困者真正享有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机会,才能生长出发展的自信,更公平地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机会,以实现机会公平。
三、通过“成效精准”有利于实现结果公平
精准扶贫通过创新扶贫措施,不仅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和地区,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而且通过可持续的扶贫方式,从根源上改变了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解决了弱势群体权益的弱化,有助于增强贫困者获取新的资本性资源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实现结果公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时期精准扶贫四个要点
Ⅲ 旅游精准扶贫与传统旅游扶贫有什么区别
不一定,但是如果当地的环境适合的话,发展旅游业确实能做到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要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帮助那些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对我国旅游界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要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促进我国乡村经济转型、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一直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乡村经济和旅游业多年的发展经验充分证明,乡村旅游在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长期的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也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旅游扶贫模式和经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指向性、目标性更加明确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案来实现。 一是切实贯彻五中全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建设水平,实现协调发展;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发展;通过实施互利共赢的合作战略,东西联动、双向开放,实现开放发展;通过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等,实现共享发展。要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探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和模式。 二是坚持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受益主体的原则。乡村旅游的投资、管理、经营等有不同的模式和类型,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企业租赁或买断经营权,有的是乡村旅游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有的是农民自主投资经营。无论乡村旅游开发采用哪种模式、谁作为开发主体,农民都应该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不应该只是出租资源、拿租金的旁观者,而应该是主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是熟练掌握乡村旅游这种“渔”并用其脱贫致富的实践者。不然“乡村旅游扶贫”、“乡村旅游致富”就无从谈起。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量身定做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仍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按国际极端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仍有4%左右的贫困人口。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等各有不同,造成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根源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等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方案,做到目标精准、对象精准、方案精准、路径精准,让那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以最适合的方式和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要有系统的引导政策和推动机制。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旅游扶贫是全国旅游界积极参与国家行动、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推进机制,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动员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旅游业界参与到旅游扶贫这一历史性工程中来。政策内容应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援、技能培训等,推动机制应包括社会动员、奖励和激励、监督管理、绩效考核等。通过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把旅游扶贫做得更加精准、扎实、卓有成效。 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启动了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取了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要求各级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广泛动员力量、扩大社会参与、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把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Ⅳ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帮助东南亚国家减贫,都对他们有什么正面帮助
随着最后的8个县退出了贫困县,广西省已经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除了消除自身贫困以外,广西省还将自己的脱贫经验告诉给附近的东南亚国家。
同时,一名老挝的村民表示,他将会和其他村民一起将中国种养经验运用到他的家乡。除此之外,他们还一起成立养牛、种玉米和织布的生产小组。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脱贫领悟出来的非常好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也非常的实用。俗话说,团结才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是很足够,但是当贫困村民们成立的一个个的养牛,种玉米小组,人多力量大,你出钱,我出力的方法来一起脱贫,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正面帮助。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脱贫经验对于各个贫困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宝贵经验。各个贫困国家也能来我们国家学习一下脱贫经验,早日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Ⅳ 中国精准扶贫成就显著吗
中国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仍有一些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而发展相对滞后。这也造成了这些欠发达地区一度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过去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这些地区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令那里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距离甘肃临夏一千五百多公里之外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曾经是一个交通闭塞、耕地稀少、人均年收入仅1600多元的贫困村。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发掘那里苗族山村的特色,着力为村里铺就了宽阔的石板路,新修了青瓦房等配套基础设施,把当地乡村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也使得十八洞村因为成功脱贫致富而声名远扬。
Ⅵ 旅游扶贫要怎么做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细化分工责任、精准脱贫机制、创新帮扶举措、加强政策衔接、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
通知强调,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起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旅游扶贫工作责任体系。国家旅游局重在做好顶层设计。各省级旅游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旅游扶贫工作。各市县级旅游部门重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级旅游组织要通过推进精准聚焦目标、认真落实政策、编制专项规划、举办专场营销、加强专向指导、开展专题培训等重点工作,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Ⅶ 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在刚刚闭幕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来自11个国际组织和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相当于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实现了首次减少,减少了153个。创造了中国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7)中国旅游业精准扶贫成效扩展阅读: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显著吗
按每人每年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自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比2012年下降5.7个百分点。
Ⅸ 最好的精准扶贫就是发展旅游业吗
不一定,但是如果当地的环境适合的话,发展旅游业确实能做到精准扶贫。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贫困人口量身定做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路径。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仍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按国际极端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仍有4%左右的贫困人口。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发展历史等各有不同,造成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根源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等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旅游开发、管理和经营方案,做到目标精准、对象精准、方案精准、路径精准,让那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以最适合的方式和路径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要有系统的引导政策和推动机制。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旅游扶贫是全国旅游界积极参与国家行动、担当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和推进机制,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贫困户受益”的原则,动员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旅游业界参与到旅游扶贫这一历史性工程中来。政策内容应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援、技能培训等,推动机制应包括社会动员、奖励和激励、监督管理、绩效考核等。通过系统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把旅游扶贫做得更加精准、扎实、卓有成效。
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启动了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在全国共选取了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试点。要求各级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和金融支持、广泛动员力量、扩大社会参与、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把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旅游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理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使参与旅游发展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为“精准脱贫”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Ⅹ 云南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吗
2018年春节期间,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怒族山寨——老姆登村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前来游玩的各地游客带来了许多欢歌笑语,处处弥漫着喜庆热闹的气息。这与过去贫穷落后的老姆登村形成鲜明对比。近几年,在村民郁伍林的带动下,全村共创办了16家农家乐客栈,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4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初步发力。
数据显示,2017年,云南省培育2000多家旅游扶贫示范户,旅游产业综合带动12.1万人脱贫;贵州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29.95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甘肃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92万建档立卡户、12.26万贫困人口脱贫……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表示,国家旅游局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