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旅游业
A. 在中国酒店行业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2007年的假期调整政策让酒店业绷紧了每一根敏感神经。带薪休假的出台更是激活了旅游酒店板块。带薪休假的出台,无疑是给予酒店和旅游业的一块特大蛋糕。这让酒店旅游行业进入“价量齐升”的黄金投资期。同时国内消费升级推动国内游的游客人次与人均花费同步增长,现代交通工具提供的更为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使交通对旅游的瓶颈约束效应越来越小,这使观光游得以继续发展,而休闲度假游也将逐步兴起。旅游市场针对此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很多度假型酒店更是看准了商机,针对这个市场的变换进行着相关的调节。而对于深处大都市的商务型酒店而言这一消息同样令其拍手叫好,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商务型酒店免去了多年来由于假期造成的“空房”甚至是“降价”的尴尬,“五一”的正常工作,让商务型酒店拥有了正常的“商务”价值。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从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实业界,酒店业作为与金融实体关系最为密集的产业,影响在所难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蔓延至亚太地区,酒店经营者在08年下半年已开始感到经营压力。持续了数月的金融危机,通胀、油价上升导致的交通成本上涨,让不论是消费旅游还是商旅出行的人们都压紧开支。消费旅游和商旅客人的减少使得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酒店业切实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但是,中国商务部将在三方面大力发展酒店餐饮行业,首先,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其次,重点关注和解决酒店行业的放心消费问题,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第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纵深发展。商务部高度重视中国的酒店与餐饮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面,将大力发展酒店与餐饮业。
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应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不知道是否正确,对的采纳哈
B. 哪位大大谈谈中国未来的酒店业和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状况啊
给您系统介绍以下吧(我是开酒店的):
过去的20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经了80年代初的茫然无措,到90年代开始的突然启动,再回归到现在的生机盎然。历经23年的风雨兼程,生命力愈加旺盛。中国的酒店业是最早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早在1982年就出现了第一家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酒店”,在此后的二十年中,中国酒店业更是伴随着国际酒店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酒店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1、数量规模加速度扩张
自1980年开始,中国酒店业的产业规模成倍数地加速发展。酒店的供给量随着需求的扩大而快速增长。以旅游涉外酒店为例,1980年有酒店203家,2002年光星级酒店就增加到8880家,增长近44倍。同期,客房间数增长30余倍。旅游酒店每五年的增长率在50%以上。
2、档次与规模结构已经形成
如果不分系统地将各类酒店放在一起,到2002年末(1)五星级酒店175座,共有6.49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7.23%;(2)四星级酒店635座,共有14.35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15.99%;(3)三星级酒店2846座,共有34.65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8.62%;(4)二星级酒店4414座,共有30.60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34.10%;(5)一星级酒店810座,共有3.64万间客房,占中国星级酒店客房总数的4.06%。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
3、空间分布出现三阶梯状态
中国酒店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三阶梯状态:第一阶梯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第二阶梯是中国的中部地带,第三阶梯是西部地带,整个态势是东多西少。拥有星级酒店座数多少排列,位居全国前十名的地区是:(1)广东926座;(2)浙江723座;(3)江苏575座:(4)北京572座;(5)云南560座;(6)湖北473座;(7)山东401座;(8)辽宁347座;(9)上海319座:(10)湖南319座。
二、整个行业的转变
1、由指令性的政府外事接待体系转向国民经济中有竞争力的产业
过去的旅游酒店多数是外事接待机构,招待所多数是公务住宿机构,谈不上酒店产业和发展规模。经过20余年的建设,将一个传统性的、指令性的、隶属于政府外事接待工作的服务机构,转变成为一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越发引人注目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2000年旅游业收入4500亿人民币,酒店业的收入占旅游业的收入将近一半,产业特征愈加明显。
2、由封闭性行业转向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酒店业最早对外商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允许与外商合资。到目前为止,中国旅游酒店业利用外资额已达200多亿美元,三资酒店已有800余家。从1982年半岛集团管理北京建国酒店开始,一批国际酒店集团相继进入中国。引进星级评定标准,在行业管理和酒店管理方面按国际惯例办事,大大提升了酒店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经过20年的发展,使酒店业由一个计划经济的封闭性行业转变为一个与国际接轨较早、较快、较为顺畅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开放性行业。
3、供求关系由卖方主导的市场转向卖方主导的市场
经济的活跃、旅游业的发展使更多的酒店企业参与进中国的酒店业市场,加剧了酒店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酒店的经营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要。在酒店管理上,通过星级酒店的示范作用,从需求适应供给转变为供给适应需求。酒店业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由于过速发展,相当一些地区近几年出现了 供过于求,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酒店企业的经营者更加重视市场趋势和顾客的需求变化,这种理念和行为促进酒店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4、计划经济的成本中心事业性运作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利润中心企业性运作模式
1980年以前,中国的酒店多属事业型招待所,酒店服务单一,只提供食宿两项服务。经营效益缺指标、服务缺标准,成本无核算,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盈余自留、差额补贴的制度,并且没有上缴利税的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中国酒店管理机构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各酒店转换经营机制,使中国酒店在短暂决策、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工资分配、员工录用与奖励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造,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管理制度。酒店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竞争的意识及其行为使整个酒店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5、由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现代的科学管理
在推行建国酒店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把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管理方法与国情相结合,初步总结出一套中国式的酒店科学管理体系,使酒店企业从经验型行政管理开始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促进了中国酒店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朝现代化方向加速转变。
6、行业管理从简单无序,发展到基本科学、系统有序
通过实行酒店星级制度,实现中国酒店管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减少干预,将中国酒店业的发展转移到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来。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行业规则,推动酒店企业有序竞争,推动酒店业市场化。政府、行业、企业逐渐适应和学会了在市场经济中科学、有序地管理、经营酒店的方式、方法。酒店业的历史性变化是前所未有的。中国进入WTO后,酒店业面临着新的全球性的挑战,近几年的发展将出现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三、中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l、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今后发展速度降低。
1996年到2000年旅游酒店业共增加35.4万间客房,平均年增长率为12.39%,而同期的客源增长率为4.0%。由于供大于求,导致酒店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从1996年到1998年全国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和利润率逐年下降,1998年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1998、1999、2000年三年亏损额分别为45.56亿、53.64亿和26.43亿元。这种态势。遏制了新的投资,迫使酒店产业的规模扩张速度降低,同时提出控制酒店总量、提高酒店质量等战略性问题。
2、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瓶颈主要是西部地区。
3、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的经济型酒店将成为国内游客所看重的酒店业类型。在质量、服务上,高档酒店基本满足需求,而中低档酒店数量虽然很多,但和国际标准相差很远。这种态势,和国际、国内的经济性客源的增长趋势不相吻合。中国拥有24万多个大中小酒店、宾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其中1万左右是星级酒店,占4%。有23万多家、96%以上的住宿设施未进入星级评定范围。这里,多数是中、小酒店。所以,改造现存的中、小酒店,使其符合国际标准,这是将来酒店行业建设上的重点。
C. 酒店业的发展前景
(正好我刚刚总结了相关资料,你有福了!)
未来几年国内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一、 过去10年酒店业的发展数据
2000年时候中国饭店总数是1万座,95万间客房,出租率56%,收入880亿元,固定资产2500亿元。到了2010年的时候,国内饭店总数为16500家,也就是说增长了6500家。客房总数增长了160万间,出租率58%。收入1800亿元,固定资产收入5千亿元。
二、 对未来5年酒店业发展的预测
据专家分析,在以后几年之间,中国旅游酒店(商务)投资将达3400亿元,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多万家,其中星级酒店约1万多家,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0家,估计目前在建或规划的酒店有782座,共22万间客房,已有589家酒店、17万间客房正在建设之中,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数量,都将是世界最高的。
三、 未来5年刺激国内酒店业增长的利好因素
1、 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环境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不仅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承担了支撑全球经济不下滑的重任,这让国际品牌酒店对投资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
2、 国内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这势必会对房地产、酒店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与市场。
3、 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都将极大的刺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业国内市场,这也将极大的促进国内酒店业的高速发展。
4、 房地产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倾向于建筑地产、商业广场、会展中心与酒店服务等相集合的城市综合体。
5、 重大活动带来的刺激
如像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赛事及会议选择落户中国,将带来大量的高端酒店的境外消费群体。
6、 政府层面的幕后推手
国家旅游局说“十二五”期间还要增加5百家五星级酒店。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都会不遗余力的追求五星级酒店落户当地,这样可以为当地的招商引资、举办大型商务活动、形成完善的休闲旅游市场等方面带来优势。
D. 酒店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正好我刚刚总结了相关资料,你有福了!)
未来几年国内酒店业的发展趋势
一、 过去年酒店业的发展数据
2000年时候中国饭店总数是1万座,95万间客房,出租率56%,收入880亿元,固定资产2500亿元。到了2010年的时候,国内饭店总数为16500家,也就是说增长了6500家。客房总数增长了160万间,出租率58%。收入1800亿元,固定资产收入5千亿元。
二、 对未来5年酒店业发展的预测
据专家分析,在以后几年之间,中国旅游酒店(商务)投资将达3400亿元,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多万家,其中星级酒店约1万多家,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0家,估计目前在建或规划的酒店有782座,共22万间客房,已有589家酒店、17万间客房正在建设之中,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数量,都将是世界最高的。
三、 未来5年刺激国内酒店业增长的利好因素
1、 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环境稳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中国不仅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承担了支撑全球经济不下滑的重任,这让国际品牌酒店对投资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
2、 国内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这势必会对房地产、酒店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与市场。
3、 国内旅游业高速发展
我国国内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都将极大的刺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业国内市场,这也将极大的促进国内酒店业的高速发展。
4、 房地产的发展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倾向于建筑地产、商业广场、会展中心与酒店服务等相集合的城市综合体。
5、 重大活动带来的刺激
如像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赛事及会议选择落户中国,将带来大量的高端酒店的境外消费群体。
6、 政府层面的幕后推手
国家旅游局说“十二五”期间还要增加5百家五星级酒店。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都会不遗余力的追求五星级酒店落户当地,这样可以为当地的招商引资、举办大型商务活动、形成完善的休闲旅游市场等方面带来优势。
E. 旅游业的发展为宾馆酒店业带来了什么
从酒店今后发展的趋式来看,面临三个趋式。第一发展趋势是超级化发展趋势,一个代表就是集团做的越来越大,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是超级化发展的真实写照。第二个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电子网络发展体现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共赢。市场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共赢。第三个趋势是国际化发展趋势,跟国际接轨,做世界村的村民。所以酒店业要在众多同行业中取得不俗业绩,必须找好自己的定位。在确定自己定位的基础上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趋势。今后的酒店是世界的酒店而不是当地或哪个集团的酒店,所以定位和方向是最重要的。
关于酒店业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在同等标准里要想对各个酒店业进行对比,总的层次还是不好区分的,只有在思路上、决策上以求发展才能看出同标准酒店的差异。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旅游业是发展飞速的产业,各地区每年的税收和创利,旅游产业都在本地区经济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不单单在中国,在美国在欧洲都是相同的。旅游业辐射的范围很广,但酒店业是最直接受其影响的行业。美国自9.11事件发生后,纽约市旅游业首先受到了最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纽约市酒店业经济普遍低迷。从入住酒店的人群来看,毕竟办事、旅游者居多,因为当地居民不会为了个人享受,支出很高的金钱去入住酒店。所以酒店业应当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努力发展新客户、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笔者入住的一家酒店,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努力拓展了旅游的行业。
酒店最主要的行业分类无非是以下几类:一:餐饮业;二:是住宿业;三:是娱乐业。其中从这三个主行业中又分类出许多单一并细化了的行业,比如餐饮业里又区分了酒吧、咖啡吧等,娱乐业里又可区分出洗浴业、表演业等。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其实都是这些行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说千篇一律。那么酒店业为什么不在其他方向上取得突破和进展呢。纵观现今的旅游行业,法律滞后,纠纷众多。一句话都是法律滞后惹的祸,但为什么旅游业还这么红火?因为随着我国这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物质的提高随应而来的就是消费和享乐的出现。老百姓不会计较服务的好坏、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但他们看重的是精神的享受。所以旅游业在畸形中发展的异常红火。那么酒店业为什么不在本身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呢。眼下的酒店旅游模式都是和旅行社合作,而自己单设部门的却凤毛麟角。合作虽然在初期成本上很小,但后期的影响和投入却是很大的。因为在交易上没有永远的平等,即使我们看到的平等也是表面的平等,其实质是在一方的优势和一方的劣势下的平等,因为市场要求的双赢互利是不可能在公平下实现的。所以旅行社在国家法律滞的背景下,在谋求高利下,总是站在侵犯消费者的角度发展的。一旦合作的旅行社有了不利于消费者的行为,它直接影响的是合作者酒店业。毕竟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网络的传播、媒体的传播、舆论的传播杀伤力是巨大的。所以酒店业如从长期发展考虑应当杜绝与旅行社合作。
就中国目前规划的三种集团化的发展模式,这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单体酒店连锁,相同档次、相同品牌、相同类似组成的管理公司,第二个阶段是饭店管理公司的并购,这是由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组成的饭店集团,里边有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酒店。第三个阶段就是饭店集团联盟,这是超级化的第三个阶段,比如民航系统,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集团联盟,这种趋势再发展下来就来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策略联盟或者并购。所以预测今后酒店业必将有大的收购和兼并之举,这也是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律。但酒店业兼并和收购投资很大,利润空间短时间内不可能尽快实现。而如果酒店业自身设立旅行社、兼并收购旅行社,初期投资毕竟很小,而回报却是很大。它直接带来的效益是隐性并长远的。所以笔者认为酒店业应用敏锐的眼光看到市场,进而发现并与其共同发展,这样酒店业也许在激烈的竞争中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F.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2014-2018年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瞻》
第1章:酒店项目总论
1.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1.2.1 项目名称
1.2.2 项目建设背景
1.2.3 项目承办单位
1.2.4 项目建设用地
1.2.5 项目建设期限
1.2.6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2.7 项目开发建设模式
1.2.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 前瞻酒店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前瞻项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结论
1.3.2 前瞻产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3 前瞻建设场址可行性研究结论
1.3.4 前瞻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结论
1.3.5 前瞻设备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6 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结论
1.3.7 前瞻经济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1.3.8 前瞻社会效益可行性研究结论
1.3.9 前瞻环境影响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2章:酒店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2.1 酒店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2.2 酒店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2.2.1 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
2.2.2 市场规模分析
2.2.3 盈利情况分析
2.2.4 市场竞争分析
2.2.5 进入壁垒分析
2.3 酒店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第3章:酒店项目建设场址分析
3.1 酒店项目建设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3.1.1 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3.1.2 项目建设地土地权类别
3.1.3 项目建设地土地利用现状
3.2 酒店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3.2.1 项目建设场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3.2.2 项目建设场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2.3 项目建设场址经济条件
3.2.4 项目建设场址交通条件
3.2.5 项目建设场址公用设施条件
3.2.6 项目建设场址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3.2.7 项目建设场址法律支持条件
3.2.8 项目建设场址气候条件
3.2.9 项目建设场址自然资源条件
3.2.10 项目建设场址人口条件
3.3 酒店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3.3.1 项目建设条件对比
3.3.2 项目建设投资对比
3.3.3 项目运营费用对比
3.3.4 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3.3.5 项目场址位置图
第4章:酒店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酒店项目技术方案
4.1.1 项目生产方法
4.1.2 项目工艺流程
4.1.3 项目技术来源
4.1.4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4.2 酒店项目设备方案
4.2.1 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4.2.2 项目主要设备来源
4.2.3 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
4.3 酒店项目工程方案
4.3.1 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4.3.2 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3.3 项目工程建设规模
4.3.4 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估算
4.3.5 项目主要建设工程一览表
第5章:酒店项目节能方案分析
5.1 节能政策与规范分析
5.1.1 节能政策分析
5.1.2 节能规范分析
5.2 酒店项目能耗状况分析
5.2.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
5.2.2 项目能源消耗状况分析
5.3 酒店项目节能目标和措施分析
5.3.1 项目节能目标
5.3.2 节约热能措施
5.3.3 节电措施
5.3.4 节水措施
5.4 酒店项目节能效果分析
5.4.1 装备节能效果
5.4.2 建筑节能效果
第6章:酒店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6.1 酒店项目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6.2 酒店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项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酒店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6.3.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3.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绿化措施
6.4 环境保护投资预算
6.5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6.6 地质灾害及特殊环境影响
6.6.1 项目建设地址地质灾害情况
6.6.2 项目引发发地质灾害风险
6.6.3 地质灾害防御的措施
6.6.4 特殊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第7章:酒店项目劳动安全与消防
7.1 编制依据和执行标准
7.1.1 项目编制依据
7.1.2 项目执行标准
7.2 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隐患主要存在部位与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质种类与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艺和设备安全选择措施
7.3.2 对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7.3.3 对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灾隐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设施方案
第8章:酒店项目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8.1 酒店项目组织架构
8.1.1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1.2 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架构
8.2 酒店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8.2.1 项目员工数量
8.2.2 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8.2.3 员工培训方案
8.2.4 工资与福利
第9章:酒店项目实施进度分析
9.1 酒店项目实施进度规划
9.1.1 项目管理机构设立
9.1.2 项目资金筹集安排
9.1.3 项目技术获取转让
9.1.4 项目勘察设计
9.1.5 项目设备订货
9.1.6 项目施工前期准备
9.1.7 项目完整竣工验收
9.2 酒店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10章:酒店项目投资预算与融资方案
10.1 酒店项目投资预算
10.1.1 项目总投资
10.1.2 固定资产投资
10.1.3 流动资金
10.2 酒店项目融资方案
10.2.1 项目资本金筹措
10.2.2 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10.2.3 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11章:酒店项目财务评价分析
11.1 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1.1.1 财务评价依据
11.1.2 财务评价范围和方法
11.2 前瞻酒店项目销售收入估算
11.2.1 产品生产规模
11.2.2 项目实施进度
11.2.3 年新增销售收入和增值税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酒店项目经营成本和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1 费用估算基础数据
11.3.2 年总成本费用估算
11.3.3 年经营成本估算
11.4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润总额及分配
11.4.2 现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资效益分析
11.5 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1.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确定性分析
11.7.1 盈亏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财务评价主要数据及指标
第12章:前瞻酒店项目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价分析
12.1 社会效益前瞻
12.2 酒店项目风险前瞻
12.2.1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
12.2.2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第13章:附图、附表、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