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祝的故事是怎样的

梁山伯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中的男主角。历史上考证确为真人,梁曾出任过地方官,历代史书可以寻找到相关记载和资料。传说梁知祝为女人后,提娶不成而终。祝感其挚情,过墓而入,合而为一。是为传说大概。今人多有考证。
据史载,梁山伯东晋时任宁波地方官。位于市区西郊5公里处的梁山伯庙、梁祝合穴冢及夫妻桥、寝宫等文化遗址,被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专家确认为梁祝故事的正宗发源地。
梁山伯庙是国内唯一的纪念梁祝“爱情神”的庙宇。梁山伯庙位于宁波城西5公里处的高桥乡邵家渡,内塑有梁山伯坐像,祝英台凤冠霞帔坐右侧,后殿为梁祝寝宫,内置朱木床。宫后为梁祝坟墓
宋代张津在《乾道四明图经》中称:“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
藩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明代黄润玉在《宁波府简要志》中说:“义妇冢,县西十六里。旧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学,……。后梁山伯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殒,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明代张时彻在《嘉靖•宁波府志》中云:“晋梁山伯,字处仁,家会稽。……山伯后为鄞令,婴疾弗起,遗命葬于鄮城西清道源。”清代徐时栋在《光绪•鄞县志》中称:“梁山伯、祝英台墓,县西十里接待院后,有庙。” 雍正十一年修《宁波府志》卷三六《逸事》载,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谢安执政时期,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为会稽上虞人。 《鄞县志》和《宁波府志》都有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会稽人,曾任鄞县县令,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宋代大观年间明州(现宁波)知府李茂成所撰《义忠王庙记》记载,梁山伯身为当地县令,英年病逝。宁波市高桥镇梁祝墓地附近,有一处名为“九龙墟”。据碑文记载,梁山伯任县令时,因治水积劳成疾,生前嘱人九龙墟为安葬之地。宁波一带还传说,当年为帮助百姓度过饥荒,梁山伯不顾皇帝禁打令开粮仓赈灾。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将梁山伯处死。除了这个传说,还有梁山伯带领百姓治水的情节,在宁波梁圣君庙的壁画中都有表现,而且庙堂内的三个牌匾分别写着:扶伦植纪、保境爱民、风节超然。 梁祝故事应该确有其事,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男扮女装的故事都发生在南北朝时代,这个时期中国妇女的地位较高,妇女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比如著名的木兰从军,还有南齐的娄逞,也是女扮男装进京读书“编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事发(齐)明帝驱令还东”,这件事是记入正史的。因此祝英台女扮男装读书的故事应当是有根据的。[2] 其他史籍记载: 1、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忍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3、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志》记载:“善权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 4、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今微山县)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济宁市梁祝读书处邹县峄山上有梁祝石像,陈云琴游峄山写有七绝《万寿宫梁祝像》云:“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双万寿宫”,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 马坡是祝、马的故里,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的马坡村,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今微山县)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和微山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复出仪式,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块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为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中国历史上见证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职位最重、权威性最大的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贺学君女士,山东省民俗学会原会长李万鹏先生,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叶涛先生等专家学者参加了出土仪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的国内新闻媒体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外国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梁祝故事的产生年代问题,樊存常认为,根据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测,此故事最早应产生于汉代。三国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产生此类故事的社会背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让梁祝去追求读书做官之路,唯有社会安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才有梁祝故事产生的土壤。

2. 梁祝的详细故事情节

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目前有关梁祝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 (1)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马乡镇,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2)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的马坡村,有一立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墓碑,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发掘出来。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全文843个字,与神话传说戏曲截然不同,不仅载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还点明了地方官员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根据碑文记载和实地考察,传说中的梁祝故事原地为济宁市。其理由是:在时间上马坡石碑是记录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说该碑根据外纪所记,即便是立于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于晚清时期的《宁波府志》、《宜兴志》;从地理方位来看符合实际,梁祝合葬墓位于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约三公里,而距东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约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峄山求学过吴桥与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苏宜兴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长路晓农则认为,从历史记载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宜兴。江苏学术界、史志界、旅游界的多位专家认为:从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冯梦龙的传奇小说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证据显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兴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市鄞州区文联主席麻承照说,根据他对《鄞州县志》的研究,梁山伯应是鄞州人,祝英台应是上虞人。 (5)其实,“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有着不同的版本。汝南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宁波传说: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两个传说分别在两地找到了考古证据。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传说产生于晋朝。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7)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 (8)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 (9)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 (10)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3. 旅游策划的空间概念

世界三大浪漫爱情旅游胜地是巴黎、夏威夷和威尼斯,同具浪漫和自由的情怀,她们各自并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情调,在中国,宁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同时承揽出这三大胜地的特征,旅游策划专家分析以宁波现有的南边月湖、天一阁、范宅文化区是文化精华,但是在现代城市中急剧、快速发展中被高楼大厦所掩盖。而余姚江是城市向北的文化延伸,通过与周边的对接,形成城市旅游策划的肌理的疏通,更创造了别具魅力的“宁波情调”。
宁波因梁祝爱情旅游而散发的城市情调,应该是纯真的、自由的,它渗透入宁波的“毛细血管”,再散发出来,似乎能够让人闻到恬淡、悠雅的东方爱情气息,让人如“蝶恋花”般,在一举一动中,足以品味良久。同时,宁波的包容、自信与现代、时尚,也让城市得以容纳够多的情怀,宁波情调,不仅有东方美学的“爱”与“美”的气息,也有山海间如风的自由胸怀,也有接纳世界多样性元素而呈现的丰富场面,于是,热烈的时尚浪漫,也让宁波足够生动、活泼。

4. 好像全中国所有城市都在搞什么文化旅游城!这到底是什么运动啊应该是建“四旧”运动吧!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城就是各地开展的满足文化旅游需求的建设。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2.主题园、风情村(镇)和街区,如凤凰、周庄、阳朔西街(从开发手段上属于“原生自然式”)、西安大唐芙蓉园和不夜城(“复古再现式”)、台湾九族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文化村(“集锦荟萃式”)、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原地浓缩式”)。
3.表演,如丽江《纳西古乐》、郑州《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各地《印象》系列。
4.嫁接,主题化——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度假村,如苏州网师园的“古典夜园”、北京“傣家村”餐厅、台湾的大唐温泉物语(唐文化)、广东河源的御临门温泉度假村(巴厘岛民俗文化)、北海的海景桃源酒店(木雕文化)。
5.节庆,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本意并非为了发展旅游业,不会长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一些地方的文化载体分布比较分散,如典型民居、展览馆、表演场地、名牌小吃餐馆等各在一处,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短期内不能集中到一个旅游景点内,只能采取“串点连线式”开发方式,组合包装为一个精品线路产品,供游客整体购买。在形式上它与“北京一日游”、“广州一日游”是一类的,只不过后者内容不一定是文化旅游。它对于散客主要通过旅行社和散客接待中心组织,需要更大的宣传力度。
第四,巧妙营销、强力营销。要有文化营销意识,例如制造媒体热点事件,努力争取国家和世界有关荣誉,争取进入课本教材,争取列入影视场景。宝鸡法门寺通过佛指舍利巡展港澳台大型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系列片的演播成功地扩大了影响力。对于经费有限的文化旅游景区,低成本的网络手段要积极运用。德庆龙母庙采用了短信营销策略,对于宗教文化旅游景点是一个创新。要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原则
1.存真:尊重历史,不戏说,可以再现,但是不一定全盘恢复。例如柏林墙,保留一段即可。要修旧如旧,尽量用传统材料和工艺。
2.做深:挖掘其内涵,丰富其内容。文化旅游要像讲课一样让游客通过游览完全了解那段历史——前因后果、大小人物、喜怒哀乐,要注意用细节打动游客。
3.活化:不但要把虚的文化做“实”,让游客能够直接看到,而且要做“活”。不能够简单地放几个雕塑、摆几个玻璃柜子和凳子椅子。中国的博物馆之所以不受游客欢迎,原因主要就是没有活化文化,要通过演出、互动、声音、影像等让人感受文化。
4.延展:要把文化旅游资源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发利用,不能搞纯粹的“门票经济”,不能局限在静态观光层面,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商品、参与性娱乐。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四大手法
从国际国内的发展实践看,文化旅游产品应当有一定的规模,尽量集中布局,“小弱散差”的状态是难以吸引游客的。在区位市场有潜力的情况下,要创造条件,做出规模。如何“借题发挥”、做大做强?可以采用四大手法:
1.归“类”:从点做到类,抽象化。如胡雪岩的题材,他属于徽商,可以做徽商的文章;黄埔军校,可以做出世界军事的文章,结合介绍世界著名军校。
2.扩“面”:从点做到面,如广西壮族一些地方的铜鼓文化,可以做出全国或者世界鼓文化的文章。
3.延“线”:把点拉长出它的发展历史链,如宁波东钱湖的宰相石碑遗存做出南宋石刻公园,介绍中国石刻发展历史。一个古海港,可以做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风情、航海贸易发展史的文章。
4.拓“链”:形成产业链,如梁祝故里,可以利用其民间故事,做出婚庆文化产业,做出爱情文化产业园区。
如果按照这四大原则、四大手法,完全可以化资源为产品,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化小为大,打开市场。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发展文化旅游不必拘泥于本地文化,关键是在于客源市场定位。企业投资旅游项目,应当以市场需求、投入产出为判断准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引导投资商提高文化水平和市场经营水平,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投资商懂文化不懂经营,搞成博物馆自己孤芳自赏;或者就有经营意识不懂文化,没有做出精品。做旅游必须懂旅游,懂旅游必须多旅游。

5. 中国最有经验的策划设计师是谁

叶茂中!这个人也很不错 成功案例很多 深圳"真功夫"就是他帮策划的

6. 七夕节快到了,如果想在梁祝公园搞一次活动,觉的搞什么活动好。一个企业投资的。

化妆舞会

7. 独山岛的观光旅游区

(一)项目建设范围
项目以悠久的始祖、梁祝文化以及独山湖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独山岛及周围水域、伏羲陵为建设目标进行规划实施。开发范围包括:土地、滩涂湿地、林地、水面等共计1.58平方公里。
(二)项目开发背景
该项目严格依据《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济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微山县旅游总体规划》、《独山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近些年来,微山县委、县政府按照打响“一都两乡”,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初步改善了县内旅游基础设施,提高了接待服务能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配套产业体系。
(三)项目规划期限
本规划项目年限为六年。2007年--2011年为项目建设期,2011年--2012年为项目市场推介期。
四、项目开发定位
(一)开发方向
以美丽的湖光山色为基础,以高品质的休闲服务为特色,融观光游览、生态休闲、婚庆活动、浪漫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及“北方情岛”特色旅游目的地。
(二)品牌形象定位
婚庆基地 浪漫仙岛
(三)市场定位
以鲁、苏、豫、皖城乡居民为基本市场,以鲁、京、津、沪、宁地区为重点开发市场。
五、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分为旅游服务区、特色社区、主题文化园区、滨水活动区、主题度假区与山林游赏区等功能区。项目策划包括婚庆旅游、主题度假游、主题公园游、休闲娱乐游、康体健身游、图腾崇拜游。
重点建设爱情博物馆、梁祝文化园、青少年游乐场、特色民俗客站、滨湖人工沙滩、爱情文化广场、主题酒店、图腾广场等。
六、投资概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为4.7亿元。2007—2009年规划投资3.0亿元,占总投资的63.8%;2010—2011年投资1.7亿元,占总投资的36.2%。项目建成后,预计四至五年收回投资。
七、项目建设结论
独山岛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符合省、市、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要求,该项目地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独山湖,对旅客有极大的吸引力,从项目的综合效益可以看出,项目开发建设是可行的,市场是广阔的

8. 关于弘扬徐霞客精神的主题活动方案

第二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无锡太湖旅游节活动方案
宣传内容 2007年是“中华游圣”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和出游400周年。为进一步打响霞客品牌,弘扬“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和“行者无疆,壮行中华”的霞客精神,倡导旅游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步伐,提高中国旅游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太湖明珠,休闲名城;霞客故里,旅游胜地”的无锡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扩大无锡旅游的影响力,加快把无锡建成“区域性的旅游度假中心”和“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的步伐,拟举办第二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无锡太湖旅游节。方案如下:
名称:第二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无锡太湖旅游节
时间:2007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5月20日
地点:无锡、北京
主题:弘扬霞客精神 建设旅游强国(市) 打造休闲名城
支持单位: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
主办单位: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旅游局
主体活动:
一、旅游节开幕式暨“城市旅游日”启动仪式
将每年农历三月三徐霞客出游日确定为无锡“城市旅游日”(我市将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城市旅游日”的城市),并在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和出游400周年之际开展第一个“城市旅游日”启动仪式,纪念游圣霞客,打响霞客品牌;弘扬霞客精神,推进旅游发展;倡导旅游生活,推广无锡旅游发展,进而进一步提升“太湖明珠,休闲名城;霞客故里,旅游胜地”的城市品牌。
时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
地点:太湖广场
主办单位:无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无锡市旅游局、市园林局、市文化局、市文明办、市节庆办;江阴市、宜兴市、滨湖区、南长区、崇安区等各区人民政府、市广电局、无锡报业集团等
参加对象: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领导;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县(市)区和各部委办局领导;部分旅游城市代表;中外游客代表、市民代表、旅游行业干部职工代表、旅游院校师生代表以及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
活动内容:
(一)开幕和启动仪式
1.毛小平市长发表主题讲话
2.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领导致词
3.宣读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书
4.杨卫泽书记宣布农历三月三日为无锡“城市旅游日”并宣布旅游节开幕
(二)市领导、市民代表共同签名向全国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
(三)“精彩无锡,快乐之旅”“无锡市民游无锡”启动仪式
以旅游大巴、自驾车游、自行车游、徒步旅行四种形式,组织市民代表和中外游客代表分别参加无锡“太湖美景之旅”、“古运河之旅”、“文化之旅”、“灵山胜境之旅”、“影视文化之旅”、“园林之旅”、“购物之旅”、“乡村之旅”、“宜兴生态之旅”、“江阴人文之旅”等十条旅游线路的旅游活动。
(四)全市(含江阴、宜兴)各景区(点)向市民实施特别优惠开放日,并组织开展“城市旅游日”分会场活动
二、中国旅游霞客论坛――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高层论坛
时间:4月22日
地点:无锡太湖饭店
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
主题:办好一年一度的《霞客论坛》。本届论坛重点围绕“弘扬霞客精神,建设旅游强市”主题,纵论“如何创新发展旅游,提高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深度推进旅游区域合作,加快建设旅游强市。
参加对象:“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部分徐霞客走过的城市、部分旅游友好城市的政府及旅游部门领导;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市县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旅游行业、旅游院校代表、新闻媒体等。
三、“重走霞客路”――“中国旅游霞客联盟”成立活动
时间:4月23日
地点:江阴霞客故里
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
承办:江阴市人民政府、无锡市旅游局
参加对象:部分徐霞客当年走过的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政府及旅游部门领导;无锡市、江阴市领导、旅游行业、旅游院校代表、江阴市民代表、新闻媒体等。
主要内容:以“霞客”为品牌,由无锡、江阴等城市发起,联合国内部分徐霞客到过的旅游城市、景区(点)以及旅游机构,在无锡成立“中国旅游霞客联盟”,联手打响霞客品牌,联手组合包装以“霞客”为主线的旅游产品、线路,联手推广以“霞客”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构建中国新的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和品牌。
1.共结霞客盟(签署中国旅游霞客联盟宣言)
2.共植霞客林(种植霞客联盟城市合作友谊林)
3.共瞻霞客迹(瞻仰霞客故居,弘扬霞客精神)
四、“弘扬霞客精神,建设休闲名城” ―― 无锡休闲旅游发展大会
时间:4月25日
地点:无锡太湖饭店
主办:无锡市委、市人民政府
主题:弘扬霞客精神和旅游文化,纵论世界和中国旅游休闲业发展趋势,紧密联系实际,围绕把“霞客故里”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打造成“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提出发展战略,作出总体部署。
参加对象:世界休闲组织代表;中外休闲专家、旅游专家;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领导;国内外部分著名旅游休闲城市政府及旅游部门领导;市四套班子领导、各市县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旅游休闲企业、旅游院校代表等。
主要内容:
(一)无锡休闲旅游发展大会
1.提出中国首个《休闲城市标准》
2.发布《无锡建设休闲名城的专项研究》
3.发布《无锡发展休闲产业专项规划》
4.世界休闲组织代表作主旨演讲
5.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动员部署
6.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领导讲话
(二)中外休闲旅游专家座谈会
中外休闲、旅游专家发表演讲;并请他们对无锡“建设休闲名城”进行诊断、点评,提出建议,聘请他们为“无锡休闲旅游发展顾问”。
五、纪念徐霞客首游太湖400周年暨徐霞客铜像落成仪式
活动时间:2007年4月28日
活动地点:无锡太湖鼋头渚景区
活动主题:纪念霞客壮举 弘扬霞客精神
主办单位:无锡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无锡市园林管理局、无锡市旅游局
支持单位: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江苏省徐霞客研究会
六、 “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出游400周年纪念会
时间:5月中旬
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主办单位:国家旅游局、江苏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中国旅游协会、中国徐霞客研究会
承办单位:无锡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旅游局、江阴市人民政府
参加和邀请对象: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部分国外驻华使馆和旅游机构代表;首都旅游界、经济界、学术界相关人士;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政府和旅游界部分负责同志、部分徐霞客走过的旅游城市代表;中央和北京新闻媒体。
主要内容:隆重纪念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出游400周年,大力弘扬“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和“壮行中华,行者无疆”的霞客精神,倡导旅游文化和和谐旅游,推进中国旅游理论和实践创新,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步伐,提升中国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推广和展示“霞客故里”江苏无锡及江阴的旅游城市形象。
主要活动:
(一)举办“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出游400周年纪念会”
1.无锡市、江阴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中国徐霞客研究会代表发表纪念讲话
2.“霞客故里”授牌仪式
3.“中国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出游400周年” 纪念邮资明信片和首日封首发式
4.邀请国家旅游局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同志作“弘扬霞客精神、建设旅游强国”主旨讲话
5.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二)“霞客故里、旅游胜地”――无锡、江阴旅游推介会
六、“太湖明珠,休闲名城;霞客故里,旅游胜地”――第二届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暨第十届无锡太湖旅游节系列活动
时间:4月19日----5月20日
地点:各市(县)区、各景区(点)
主要活动:
(一)无锡“文化之旅”推广展示活动(市文管中心、市文化局、市旅游局)
(二)“建行杯”旅游知识大赛(市旅游局、无锡旅游协会、建设银行无锡分行、市总工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园林局、市文化局)
(三)太湖山水文化节(滨湖区)
(四)梁祝文化旅游节(宜兴市)
(五)海澜工业旅游节(江阴市)
(六)无锡旅游城市形象宣传推广口号征集活动(市旅游局)
(七)《外国人眼中的魅力无锡》(英文版旅游读物)首发式(市旅游局)
自己看吧,应该有你想要的,可以借鉴一下。

9. 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同意将子公司宁波梁祝文化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由各股东同比例以现金出资,其中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联合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各增加出资4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维和
成立时间:2009-12-11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21200012883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梁祝村梁祝路12弄31号

10. 万松书院的梁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神话传说之一,说的是浙江上虞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读书。途中偶遇会稽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就在柳荫下义结金兰,而后又同在杭州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有余。求学期间,两人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应,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山伯生性憨直,始终未察觉英台为女儿身;英台却早已芳心暗许。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学问,相互照顾扶持;风嫠展书读,挑灯写文章;春来花丛温步,秋夜畅谈理想;关怀疾病,分享欢乐。点点滴滴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点相思,万种柔情,从记忆的深处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三年后,祝父催英台回家。英台以随身佩带的玉蝴蝶扇坠作为信物暗托师母做媒。在离别的“十八相送”途中,英台一次次借景喻情,向山伯暗示自己为女子,但山伯依然懵然不解,后经师母点破才恍然大悟。山伯兴冲冲赶往祝家求婚。但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上虞太守之子马文才了。山伯在凄楚悲愤中与英台“楼台相会”,满腔热情化作乌有,回家不久即郁闷而逝了。英台闻之,悲愤不已。结婚当日,向父亲提出要先到山伯墓前拜祭,否则宁死不上花轿。祝父无奈,只得应允。英台在墓前哭祭时,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在狂风暴雨中,坟墓豁裂。英台纵身跃入,墓包徐徐合拢。过后,风雨顿息,阳光灿烂,山伯英台化作一对彩蝶飞舞而出,他们的爱情在历经风雨过后获得了自由和再生。
“梁祝”故事最早见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朝的《金镂子》,以后初唐梁载言《十道四蕃志》、晚唐张读《宣室志》、宋代李茂诚《义忠王庙记》、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入话、清代吴景樯《祝英台小传》等都有较详记述。元代白仁甫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杂剧,后来我国绝大多数剧种均移植上演,是传统戏剧的保留节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陈钢将《梁祝》谱写成小提琴协奏曲,使《梁祝》走上了国际舞台。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时,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给各国记者,称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此《梁祝》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其影响之大堪称中国民间故事之最。
千百年来,《梁祝》故事经过了历代作家和民众的不断修改和再创造,虽然“异文”很多,但其母本早已定型:“乔装求学”、“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哭坟化蝶”等主要的情节始终未变。不同版本的故事只在首尾情节、发生地点及时代背景上有些变化,其歌颂自由爱情的主题亘古未变。据不完全统计,梁祝读书处在全国有5处、梁祝墓有9处,在宁波鄞县还有1处梁祝庙。人们都愿意相信美好的传说曾经发生在自己的家乡。
最早将“梁祝”故事与万松书院结上关系的是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同窗记》中,是寓居杭州的著名剧作家李渔所创作的。李渔在他的作品中处处突现出鲜明的杭州地域特色,如梁祝分别从家乡(会稽、上虞)渡钱江在草桥门偶遇而义结金兰;在当时杭州最著名的书院——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后,分别时,沿着长长的凤凰山古道送别。作者把固有的书院、山川、草桥、长亭等都编织在故事当中,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和渲染力。所以,近代的许多电影、电视都是根据这个版本进行改编的。
美丽的传说使肃穆的书院有了人情的温馨,书院使虚无的故事有了真实的背景。2002年重建万松书院时,策划者意识到梁祝传说与书院文化的结合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若把握不好又会使两者相互侵扰,造成景区建设的定位失误。因此初期的规划中,“如何使梁祝故事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景区建设中去”被列为建设的首要课题。在多次召集有关方面专家座谈论证后,决策者认为要做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掌握“度”,即:万松书院即要体现古代书院教育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又要充分利用梁祝故事这一不可多得的民间文化遗产。但两者有主次、虚实之分。书院的文章要做实做足,“梁祝”传说则尽量虚化淡化,从而使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