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几篇关于台湾文化的论文

去这里看看 http://tieba..com/f?kz=136472162然后我又给你找到这一篇,关于佛教的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p. 289提要现代学者在研究宗教现象时,往往依宗教组织形式之有无,将宗教大别为制度化宗教和普化宗教(或称非制度性宗教、民间宗教、通俗信仰)。[1]但是在各种地方志书中,却将宗教大别为「官方祀典」和「民间崇拜」两大类,近代学者视为制度化宗教的佛教和道教,都归属于「民间崇败」的「大众信仰」宗教,而「官方祀典」也同时是「民间崇拜」的对象。因此,要了解台湾佛教发展史,首先要知道:一、台湾佛教从明郑时代自闽南传来算起,虽已历三百多年之久,但因台湾位处大陆东南海疆的边陲,并且是一新开发的岛屿,所以佛教文化要深层化或精致化,除少数个别情况外,是缺乏足够发展条件的。二、由于地理位置和移垦的人口,都和对岸的闽、粤两省具有密切的地缘关系。所以台湾佛教史的发展性格─边陲性和依赖性─主要便是受此两省的佛教性格影响。三、虽然台湾近三百年来的佛教发展史当中,日据时代的影响只占其中五十年而已,但因日本佛教具有日本宗派文化的特殊性,以及高度政治化的冲击,所以一旦日本势力退出,改由对岸祖国重新接管,在短期间内,便不得不面临再度急据地由日本的佛教转变成为中国化佛教的艰难适应问题。[2]四、近五十年,台湾佛教发展的各个层面,虽然颇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但如果说数十年来的台湾佛教全无起色,全未进步,这也非持平之论。从各方面看,尽管进步、革新的幅度不如经济、艺术、政治等层面来得大,但是佛教在台湾的发展,确实已在层层云雾中透露出一线曙光。 关键词:1.台湾佛教2.皇民化运动3.白衣佛教4.斋教 p. 290壹、绪论─不可抹灭的一页1927年,已故的佛学泰斗彻尔巴次基(Th. Stcberbataty)曾说:「虽然在欧洲,自开始了关于佛教的科学性的研究以来已有一百年历史,可是我们对于佛教的教与哲学最根本意义的理解,迄仍在暗中摸索。」[3]从那时以来发生了许多事情,诸多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卓越的佛教学者们出版了许多论文和书籍,演译注释了佛教教理的教义;另一方面,有许多居士们也从佛陀的教训,发现了对二十世纪的人民与国家有妥恰的指导原理。三百年来台湾的佛教发展,从清代以前、清末、日据时期到光复后的各个阶段,皆有各自不同面貌的呈显。其中,在清末以前,主要是闽南系的禅净双修寺院(「闽南化」抑或「斋教化」);日据时期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则结合日本曹洞宗在台的发展而建立起较具全岛性的佛教组织(「日本化」、「皇民化运动」)。光复以来,日本佛教的影力消退,而随着大陆各省的佛教僧侣和佛教组织的来台,在传戒与中国佛教会的组织运作底下,使得台湾传统的佛教寺院出现明显的变迁。质言之,近五十年来,已中国化的印度原始佛教,在台湾土地上本土化,又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国际化,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弘传里,佛教能有今日的盛况,台湾佛教五十年可说是关键之传承,而曾经为此流血流汗努力播种开创的高僧大德居士,亦将在这历史上留下不可抹灭的一页。贰、郑氏东迁与佛教来台明天启四年至永历十五年之间(1624─1661)荷兰以其政治及经济力量在台湾南部先住民之间传播基督教。[4]公元1636年开始引进中国人到台湾来开垦土地,种植米、蔗、靛菁。至公元1640年移民人数达到一万一千人左右,此后随着中国大陆政局的演变,移民人数或增或减,根据C.E.S─ 一般人认为这是最后一任台湾长官揆一(F.Cooyett )的化名─所发表的〈被遗误的台湾〉一文的记载,在台湾缴交人头税的中国人约有二万五千人,加上妇孺当在五万人以上。[5]荷兰人占领澎湖之后,日渐增加的汉移民在今天台南市区兴建了崇祀医神吴真人(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的慈济宫(又称真君庙、 p. 291关山庙)也有明确的记载。[6]「大众信仰」随移民东渡,盛行于闽粤的佛教也于是时随缘来台,应是合理的推论。[7]台湾佛教史之展开,若就信实之史料而言,当自郑氏延平王国东迁始。据延平王户官杨英怔实录,永历八年九月清以海澄公敕印招成功降,并遗其弟持芝龙书劝之,在十七日条下有如下记载:二使到安平镇,发吕太礼物不只就布帆安驻诏敕。藩见其意不善,不肯受诏。又藩复禀与太师(芝龙),禀内: 「九月十一日即回,儿嘱其致意诏使,约期相面,而诏使忽于九月十七日遂到安平,盛设供帐于报恩寺安顿,乃诏使不敢住宿,哨马四出,布帆山坡」云云。[8] 由此可以想象郑氏与佛教不无接触。至于郑氏时期所建之寺庙,可以认为佛教寺院者,根据清代之各府县志记载如下:在宁南坊有观音堂、准提堂,在镇北坊有观音亭、万福庵、赤山堡,六甲之龙湖岩等六处。而在家居士对于佛教有修养者,多为明末遗臣,痛心亡国,不愿再仕,乃变服为僧,或终身持斋,或终日诵经自娱,如沈光文自文开,少比明经贡太学,福王元年授太常博士,闻贵王立粤中,走肇庆,累迁太仆哨卿,永历三年来台,其后为人进谗,几遭不测,故变服为僧。李茂春字正青,隆武二年举孝廉,善属文,永历八年来台,卜居永康里,日讼佛以自娱。林英字云义,崇祯中,次岁贡知昆明县事,后祝发为僧,间道至厦门,入台湾。张士郁,崇祯六年副榜,明亡入山,耿精忠之乱后入台,居东安坊,持斋念佛,倏然尘外。另有明鲁王女,聪慧知书,工刺绣,适南安儒士郑哲飞,生一男三女,夫殁来台依宁静王以居,晚年持斋独处,邑人钦之,以为女师。[9]前述六人,实开台岛在家学佛之先河,且为台湾早期佛教史之珍贵一页。参、清代时期的台湾佛教具体文章: http://www.wuys.com/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129网页最下面有一些相关的文章

『贰』 旅游考察报告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写哪些

考察报告的类型很简单 我们当时去的是苏州杭州 有很多选题 我们选的是江南古建筑构筑特色 针对在西湖,周庄。乌镇…… 也就是说在每个地方看到哪些突出江南古建特色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当时还给同学坐了另一份 需要的话可以传给你作参考

『叁』 关于宝岛台湾的历史调查报告200字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1] 东北邻琉球群岛,[2]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3]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4-5] 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6] 是中国第一大岛,[7] 7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丰富多元。人口约2350万,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会区,[8] 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为中心的台北都会区最大。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11]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较显著之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12] 南宋澎湖属福建路;[13] 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14-15] 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16-17] 1662年郑成功收复;[18] 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9] 1885年建省;[20-21] 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22]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23] 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治至今。[24]
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经济奇迹,[25] 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26-28] 台湾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
台湾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9-30] 原住民族的南岛文化亦有影响,[31] 近现代又融合日本和欧美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肆』 台湾的调查报告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index.html
这里是中国台湾网,介绍的都是有关台湾的事

台湾岛形状狭长,从东到西,最宽处只有144千米;由南至北,最长的地方约有390多千米。全岛总面积35 788平方千米,地形像一只纺织用的梭子。
台湾本岛是一个多山的海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脉、玉山山脉、雪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又称海岸山脉)是岛上的五大山脉。这些山脉的走向都是规律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平行排列。
台湾岛地形,中间高,两侧低。以纵贯南北的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渐次地向东、西海岸跌落。但由于高山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地区,就形成了东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东山地 由中央、玉山等5条山脉组成高原状地区,面积约22914.74平方公里。中央山脉偏于本岛东侧,纵贯南北,长达320公里,宽80多公里,诸主峰均在3000米以上,成为全岛的脊梁和分水岭。区内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峰有16座。玉山山脉的主峰玉山,高3997米,为台湾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四周云雾缭绕,银装素裹。阿里山脉山势则比较平缓,主峰大塔山顶部平坦,是著名风景区。山地之中也有不少盆地和狭窄的平原,较大的有宜兰平原,面积300平方公里。除了山脉之外,台湾还是一个多火山的岛。著名的有大屯山火山群、基隆火山群、澎湖火山群等。
台中丘陵 由阿里山脉以西呈带状分布的丘陵和盆地组成。东部为丘陵,西部为盆地。本区盆地很多。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日月潭盆地等。台北盆地约245平方公里,台中盆地约400平方公里,均为重要农业区。
台西平原 由西部滨海地带的冲积地所组成,北窄南宽,面积约8000多平方公里,主要有嘉南平原和屏东平原。嘉南平原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长180公里。最大宽度约50公里,面积45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3250平方公里,占全省耕地总面积35.2%,为农业最盛、人口最密的地区。屏东平原为高屏溪的冲积平原,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是台湾第二大平原。

台湾地区人多地少、人口稠密。到2001年底,台湾总人口为2240万人,男性1144万人,女性为1096万人,性别比例为10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9人。
长期以来,台湾人口总体上呈增加趋势。1946年时,台湾总人口为609万人;1958年超过1000万人,1989年超过2000万人。此后人口增长放慢,2000年为2228万人。不过,就人口自然增长率观察,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1965年以前,台湾人口增长率一般在3%以上,此后到70年代末保持在2-2.9%之间,8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1991年首次降至1%以下,2001年为0.6%。
二战后,台湾人口的出生率也经历了高增长与逐步下降的过程。1949-1959年,台湾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4%以上,其中1951年近5%。196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到4%以下,1967年下降到3%以下,1984年以后降至2%以下,此后基本上保持在1.5%左右,2001年为1.2%。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基本上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速度略慢。1951年以前,台湾人口的死亡率在1%以上,1949年以后降至1%以下,1970年以后降至0.5%以下,此后基本稳定在0.5%左右,2001年为0.6%。
台湾人口的年龄结构有老化的趋势。到2001年底,0-14岁的人口比例降到25.8%,15-64岁的人口比例上升到67.4%,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至6.8%。其中,年龄中位数为28.2岁,抚养比为48%,年龄老化指数上升为26.4%。
台湾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人口区域分布和城乡分布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的基本特征。各地人口密度差别甚大,占台湾面积三分之一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仅有20多人。内陆的山区县南投县,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11.4%,而目前人口只占台湾总人口的2.4%左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33人。东部的花莲与台东两县,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22.6%,而人口所占比例不到3%。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00多人,是台湾人口平均密度的8倍。尤其是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新竹市、嘉义市、台南市人口更为集中,7个城市的面积占台湾总面积的2.9%,而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3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50人,是台湾人口平均密度的10倍。其中2000年,台北市与高雄市人口密度分别达到每平方公里9737人与9704人。到2002年,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县市分别分台北县(362.5万人)、台北市(263.4万人)、桃园县(177.7万人)、高雄市(149.4万人)、台中县(150.6万人)、彰化县(131.2万人)、台南县(123.2万人)、高雄县(110.7万人),台中市也达到99万人。
台湾的人口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1965年起,台湾开始实行“家庭计划”,主要包括对青年男女结婚年龄、生育年龄等加以限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的政策。此后,台湾育龄妇女的生育率逐渐下降,对缓和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人口增长的下降,引起人口老化与新增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因此台湾当局于1990年修订“人口政策纲领”,提出“两个恰恰好,三个不嫌多”的政策,放宽妇女生育率。近年来,台湾当局又进一步采取鼓励生育政策。

人口构成
台湾也是个多民族地区,主要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 高山族等民族。其中97%以上是汉族。汉族人口中,以闽南人和客家人为两大分支。闽南人原籍以福建泉州和漳州人最多,客家人原籍以广东的梅州和潮州人最多。
高山族是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对于台湾的高山族起源说法不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台湾高山族的祖先是从祖国大陆迁到台湾的。台湾高山族包括平地高山族与山地高山族两部分。高山族人口总量一直呈增加趋势,但所占人口比重却不断下降。依人口普查资料,1905年,高山族人口为11.3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3.6%;1945年,高山族人口为16.7万人,占总人口的2.5%;1998年,高山族人口为3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降至1.4%。到2001年,台湾高山族人口突破40万人(41.5万人)。
台湾高山族主要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邹族、雅美族、赛夏族与邵族(原称曹族)。
阿美族,古称“阿眉族”,现有人口约15.4万人,是高山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即花莲县与台东县山区,多数已登记为平地山胞。
泰雅族,现有人口约8.4万人,为高山族第二大族群,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及中央山脉北部,集中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宜兰与花莲等县山区,约有200多个村落。
排湾族,现有人口约7万人,是高山族中的第三大族群,布分在台湾南部的屏东县与台东县山区。
布农族,现有人口约3.5万人,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高雄、花莲、屏东与台东县山区。
卑南族,现有人口约9000人,由八个社组成,主要分布在台东纵谷山区。
鲁凯族,现有人口约1.5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的高雄、屏东与台东山区。
曹族(1998年台湾当局改为邹族),现有人口约8000人,分布在台湾南部的南投、嘉义及高雄县山区,现主要居住在日月潭附近。
雅美族,现有人口约4000多人,属父系社会,有六个部落,分布在台湾岛东部的兰屿岛上,是台湾惟一居住在海洋岛屿上的原住民。
赛夏族,现有人口约3000人,分布在台湾北部的新竹及苗栗县山区。
邵族,现有人口仅数百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少的一支,分布在台湾中部的南投县东南湖畔的德化社。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其中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钩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靠近大陆的金门与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为中国的“多岛之省”。台湾本岛南北长而东西狭。南北最长达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呈纺锤形。

台湾另一个著名的名称又叫福尔摩沙,是从葡萄牙语的Formosa音译而来,意思是“美
丽(之岛)”。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瀛洲”、“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美丽富绕的台湾岛,自然资源丰富,有“祖国宝岛”之称。

宝岛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其余占全岛2/3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号称“台湾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为台湾秀丽俊美风光之象征。

台湾海峡为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远东海上走廊。她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称。

重要数据和景观

简称:台

位置: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面积: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2228万

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区划:台北、高雄二个“院辖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义五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十六个县。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摩闷教、回教、印度教等。

景观: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c/2003-10-29/15402026873.shtml

『伍』 调查报告——台湾

台湾本来就已经在祖国的怀抱了
只是跟你不同国

『陆』 关于旅游的考察报告

突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加快崆峒古镇建设步伐
——赴西安、晋中、天水等地学习旅游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2006年11月1日至7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晓宇带领区旅游局、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山旅游集团、区建筑设计院负责人,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西安市的大唐芙蓉园、新桃花源,晋中市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天水市的南郭寺、伏羲庙、玉泉观、胡宅,清水县的轩辕黄帝塑像,甘谷县的脊兽生产场等旅游景点。通过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收获颇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西安等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尤其在仿古建筑保护、建设、利用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于建设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推动我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地旅游景观景点建筑和开发保护管理特色
(一)建筑风格各异
1、仿唐建筑雍容华贵。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全园12个景观区域分别演绎着12个文化主题,融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于一体 ,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博大气势和繁荣尊贵。特别是以紫云楼为核心的具有皇家气派的园林建筑群雍容华贵,和300亩水面的湖光景色相互交融,足以使游人有“梦回大唐”之感。唐诗峡则是以表现唐代文化之精粹--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将精选的唐诗,由著名的书法大家书写、镌刻于诗峡摩崖之上,又辅之以相关大唐榜书、中国印、瓦档图案等多种文化形式补白,和诗峡的山势奇峻完美结合,形成精神内涵丰富、人文与自然景观情景交融的独特境地,足以使游人在悠闲自在里怡然于唐诗风韵之中。
2、仿明建筑宏大雄伟。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的伏羲庙是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布局严谨规则,一条主轴线贯穿南北,坊、亭、庑、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宏阔幽深,富丽堂皇。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3、民宅民居古朴纯真。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与淳朴的民俗陈列浑然一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宛若汉字中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外观威严高大,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垛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内视富丽堂皇,状若画舫,斗拱飞檐、石刻砖雕、牙版楼、彩绘金装随处可见,工艺精湛,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4、脊兽艺术巧夺天工。脊兽多是装饰在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材料,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及鸱吻,由民间传统手工艺制成。古建筑运用脊兽装饰,一为房屋美观漂亮,二为驱邪除魔保平安,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甘谷脊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制作题材广泛,从民间传统到神话典故,从鱼虫鸟兽到花草树木,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采用当地红壤土纯手工制作,既有现代的简练厚重,又有清代的繁缛华丽。
5、平遥古城巍峨壮观。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古城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偏东15度,整座城池恰如龟形,城楼、角楼、敌楼、垛口防卫设施一应俱全,城上的点将台、魁星楼、上下城墙的马道等布局合理。古城内部,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蜒巷主次分明,从空中望去,犹如龟背纹图,构成了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交通网络。宫观、庙宇、商号、镖局、店铺错落有致,一处处四合院星罗棋布,一条条街巷车水马龙,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城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中国金融史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的唐代道观清虚观,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等,在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二)文化底蕴深厚
1、仿古建筑寓意笃深。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且在建城思想上突出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礼”序标准,仿古建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十分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利用古建筑群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保护开发利用古城、古民居为特色,大力开发独具魅力的旅游业,再现了中国汉民族璀璨绚丽的历史文化。
2、民宅民居地域特色突出。山西省悠久的历史、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造就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一批著名宅院。乔家大院集中表现了精湛的建筑艺术,还汲取了许多宫廷式建筑特点,有鸱吻、筒瓦、滴水、排山等构件,显得气势非凡。乔家大院为了让游客便于记忆,把南面3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定为一院、二院、三院;把北面的3个大院,从西往东依次定为四院、五院、六院。大院的设计精巧,建筑考究,规范而富有变化,既有整体美感,在局部建筑上又各具特色。这是集北方民居建筑精华之大成的艺术品。从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过庭院;从屋顶造型看,有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以及平房顶;从门的结构看,有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角门、抚拦半出檐门、硬山顶单出檐门、砖雕式侧跨门等;从窗的格式看,有仿明式条栅型窗、通天隔棂型窗、雕花型窗、双开扇型窗和挑启型窗。形成各异,变化多端。而王家大院这一民间建筑群,代表了清中叶中层官僚士大夫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其所处的文化层次。建筑的构建布局,实属少见,充分显示了汉民族文化的精湛技艺,不仅有绝妙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
3、新旧景区文化内涵隽永。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内民俗陈列室多达上百个,展出民俗器物、文物珍品5000余件,民俗陈列以人生礼仪、衣食住行、岁时节令、农事风俗、经商习俗、票号经营、武行镖局等为主题,分设各院、居之中。乔家大院“谦益堂”陈列的“乔家三宝”(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堪称稀世之宝。王家大院以民俗文化为题材,将岁寒三友、四季花卉、二十四孝等分别雕饰在石、木、砖上,形成精美的“三雕”艺术,基本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民俗文化的至高境界。平遥古城内更是民俗商品店铺林立,民间装饰物、挂件、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遐接。丰富的民俗文化加上浓重的地方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是“一城二院”古而不衰的灵魂所在,其各类陈列馆中展示的无穷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更是研究历史、艺术、政治、经济的知识殿堂。
(三)保护与开发并举
西安、晋中、天水等地在景点、民居、古城和仿唐、仿明、仿清古建筑方面,坚持发掘保护为主,开发利用并举。
1、布局考究的古建筑规划。以平遥古城为代表的中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很好地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在仿古式建筑物的建设中,真正做到了“精、美”。平遥古城的建设、保护和修复,完整地体现了17-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从古城初建时,就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同时也着重体现了中国汉民族在古城建设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风范,成为明清时期的杰作。
2、保存完整的古城民宅。修旧如古,复古如初,古而不旧,旧而不俗是平遥古城建设、保护、维修的宗旨。迄今为止,平遥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传统色彩非常浓厚,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其建筑特点:一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山构筑,依山重叠,随形生变,依势而曲,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二是堡墙高筑,四门俱全,由四道封闭圈组成,沿袭了西周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多进庭院建筑,丰富了封闭的空间层次,增强了安全防范机能。主体建筑严格按照封建典章制度规定的等级品位建造,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差别及士大夫的意念和理想。三是气势雄伟,功能齐全,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型,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厅堂楼阁,因地制宜,书院、花院、厨院、围院成龙配套;石雕、砖雕、木雕题材繁多,内容丰富,刀法娴熟,技艺精湛,集民俗民艺于一体,为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风格的典范。
3、以史为鉴的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其特点在于:一是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二是平遥古城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距今已有100多年时间,在中国近代商业史和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三是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3797处传统民居,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高,地方风貌独特。集中体现了公元14-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和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三地旅游产业开发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与西安、晋中、天水旅游业发展相比,我们尽管在旅游景观景点开发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区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以崆峒山景区和崆峒武术为主的旅游业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区委第二次党代会和区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的做大做强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设全省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是正确的,正在建设中的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也是富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决策,完全符合我区旅游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持续实施,发展“假日旅游”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借鉴外地经验,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携手共促旅游业发展。政府要围绕全区“十一五”规划,大手笔、大气魄,高起点、前瞻性地抓紧制定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好崆峒山、太统山、南山生态公园、十万沟-大阴山等重点旅游景区的详规编制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规范旅游市场管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抓好旅游宣传推介,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搞好宏观调控,加强组织领导,监督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共同培育和壮大旅游支柱产业。
二是深入挖掘崆峒文化内涵,捕捉旅游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黄帝问道”这个主题,坚持“仿古风格,文化嵌入,山镇合一,旅商并举”的原则,加快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建设步伐。通过建设崆峒文化名城、修建名人故里、树立标志性群雕,深入挖掘崆峒文化资源,利用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崆峒文化论坛、崆峒武术表演和创办崆峒文化特色产业公司、创作崆峒文化艺术精品,弘扬崆峒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赋予景区“活”的灵魂,努力打造“道源圣地--崆峒山”旅游黄金品牌。
三是采取务实灵活的宣传推介方式,提升崆峒旅游品牌知名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营造大旅游氛围,巩固客源市场。在中央、省级新闻媒体上对我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连续性集中宣传推介,提高我区旅游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宣传促销活动,广泛传播“崆峒旅游”信息,拓展客源市场。积极与省内外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点)合作,实现旅游市场对接、客源互动;积极组织景区(点)、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节会,举办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崆峒旅游”促销团,在各大中城市进行宣传推介,从而拓展国内及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同时,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拓宽宣传崆峒旅游的途径和方式,出版一批介绍崆峒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的书籍、影像作品,打造一批影视、歌曲、舞蹈等文艺精品。充分借鉴乔家大院依托电影、电视剧制播,平遥古城建立“全国摄影基地”、“影视制作基地”等多种开放性活动的做法,请名人名家谱写歌曲,拍摄影视剧;举办国家级大型演唱会和文化节会,建立开放型的对外交流基地,面向全国、全世界扩展客源市场。
四是全面加强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培育良好的旅游市场。通过成立崆峒旅游培训中心,建立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将院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对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尽快做到所有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深入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共同塑造和维护城市良好的旅游形象,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氛围。
三、对建设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的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外地成功经验,现就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建设以及今后的经营运作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崆峒地域特色。一是突出古镇文化内涵。古镇建设要于细微之处体现崆峒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古镇整体布局和建筑物表面石雕、木雕、砖雕、彩绘、装饰等,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点的同时,要有区别于其他建筑的地域特色。在古镇中心广场,设计建造能体现崆峒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轩辕黄帝雕像,供游人参观和祭拜。修建“三教合一”的宫殿,辅之以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注入佛、道、儒文化,供游人焚香祭拜,祈佑安康。绘制《崆峒道教八十一画》、《平凉八景》、《黄帝问道》等大型浮雕和壁画,提升古镇的文化内涵。二是恢复平凉民宅民居。聘请平凉民间、民俗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按照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恢复平凉名人古居,如紫禁城、韩王府,柳湖书院、峻谷山庄等。通过协商,整体搬迁和改造白家大院、吴家大院、举人家园等“平凉大户人家”私宅,规划建设成客栈式的民居,使其成为平凉民宅民居的代表,供游人参观居住。三是院内置景要相互融合。湖面沿岸曲线设计既要与整体建筑风格、古镇整体道路设计相协调,又要营造出泉水叮咚、溪流潺潺的动感效果,动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古镇内外的绿化工作也要突出地方特色,街道及道路两旁以“左公柳”为主,民居院落以桃树为主,庙宇殿堂以松柏为主,楼侧湖畔路边以草坪为主,形成大景见全绿,小景有特色的格局。区间道路应注重生态性,有砖不显砖,有草不显草,依景随势,蜿蜒通幽,绿树掩映,静谧神往。四是开展特色餐饮服务。古镇餐饮要突出崆峒特色,要将平凉罐罐蒸馍、锅盔、烧鸡、羊肉泡馍、酥馍、酿皮、炉齿馍、黏糜子、搅团等知名小吃进行精细加工和重新包装推出,挖掘崆峒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设计、包装、推介“崆峒风情宴”,弘扬悠久的崆峒饮食文化,动员平凉一些“老字号”率先入驻古镇,如春华楼、百兴园、祥盛园等,既要让他们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又要突出其菜肴特色。五是开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利用每年的崆峒旅游节、崆峒武术节、崆峒山“四月八”庙会及端午、中秋、元宵等传统节日,举办秦腔大赛、春官赛诗会、高芯子表演、佛事道场等特色民俗宗教文化活动。
2、坚持市场化开发经营。一是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在规划已定的情况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古镇建设。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积极招徕全国全省知名的大型旅行社、特色餐饮、旅游企业入驻古镇,设立分店,开展旅游特色服务活动。二是古镇建成后,邀请全国知名服饰公司,设计出适合崆峒古镇整体风格的、能够体现崆峒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的服饰,由古镇管理人员、门店经营与服务人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分别穿着,聚集人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古镇融入人文、生活气息,既象繁华的集市,又象安逸的家园,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三是邀请名人名家题写古镇街区、道路、公益性建筑名称、楹联,以及经营门店店名、匾牌、对联等,并悬挂独具特点的花边招牌锦旗。四是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省内外、区内外地域、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组成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咨询委员会,指导并参与古镇建设,确保古镇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力将崆峒古镇打造成为游客满意的精品工程。
3、建筑装潢科学精美。崆峒古镇建设要科学合理选用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辅以木材等其他建筑材料,一方面是钢筋混凝土价格低廉,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容易腐变、风化,保存期长,同时可以减少雷电、风雨、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从“三市”仿古建筑的工艺来看,水泥材料运用得当,做工精细,仿石如石,仿木如木,能雕能塑,宜彩宜绘,足可以假乱真。在崆峒古镇装饰装潢上要求精求美,电缆线全部埋入地下,建成后绝对无任何明灯明线,电表盘、灯具、音响等很恰当地用古物做装饰。灯笼、彩灯、街灯、角灯、台灯也应该以仿古为前提,与多功能区的文化主题相协调、相吻合。尤其室内装饰要突出精美,以雕刻、壁画为主,适当悬挂一些仿古字画和民间手工艺品,充分营造出和谐美观与内外统一的明清文化氛围。
4、深度开发崆峒武术资源。在古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崆峒武术学校,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培训基地,可以让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既增加崆峒山的人气,又有利于游客参观,同时配套建设一座大型演武场做表演之用。在崆峒武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崆峒功夫艺术团”,在古镇、崆峒山景区,乃至国内外巡回表演崆峒派武术。积极承办、主办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推出以崆峒“禅”、“武”和崆峒“道”、武”为特色的武术文化旅游线路,以武术比赛、武术表演为载体,吸引中外客商来崆峒山观光旅游,领略崆峒武术故里的真功夫。加大挖掘、整理、普及崆峒武术的工作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对传统的崆峒武术套路进行挖掘整理,使一些濒临失传的崆峒武术得以传承。整理、出版具有代表性的崆峒武术套路书籍,在全市中小学体育课中普及学习。设计、制作、销售具有崆峒武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崆峒飞龙剑”、“玄鹤刀”、“镰枷棍”、“崆峒武术扑克牌”等。
5、创作崆峒影视作品。联合省、市、区艺术团体,组建崆峒歌舞团,成立崆峒文化演艺公司,邀请全国名家创作以崆峒派武术、黄帝问道、泾河系列传说、明代韩王逸事、平凉劫盟、秦皇汉武巡幸崆峒山、崆峒山五百僧大战西夏军等为素材的小说、影视剧本、歌曲、舞蹈等文艺精品,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与影视、演艺公司合作,改编拍摄影视剧、编排舞台剧及大型歌舞。邀请影视制作公司在古镇拍摄电影和电视剧,提高古镇知名度。同时,在古镇规划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演义大厅,可用于电影放映、舞台剧演出、举办节会等。建成后的崆峒古镇既是独具道源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又是西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完全可以作为西部影视城,吸引国内外众多名家来此拍摄制作影视剧。
6、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成立崆峒旅游纪念品开发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省内外旅游纪念品厂商合作开发纸织画、皮影、木雕、根雕、剪纸、刺绣、香包、玄武印章、轩辕铜镜、竹简、葫芦画、戏剧头饰、脸谱、烙画、瓷盘画、挂毯等具有崆峒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古镇旅游纪念品销售门店提供充足的货源,并积极拓展销售市场,使其成为崆峒旅游发展的有力补充。

『柒』 论文:台湾旅游业发展

从发展的过程看,国际旅游业对台湾国际收支的影响可分为三个有回所不同的阶段。第一,答平衡国际收支结构阶段(1956年至1983年前后)。1949年后,台湾经济重建面临的一个极大问题就是外汇,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诸如发展进口替代工作、保护关税等措施,以限制进口,防止外汇流失。从1951年起,台湾开始接受美国的“军援”和“经援”,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公布的数字,1951一1965年间,台湾接受“经援”和“军援”金额累计达14.8亿美元,“美援”成为刺激台湾经济复苏、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主要力量。由于台湾国际旅游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创汇能力有限,1956—1964年间,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累计达2.925万美元。但是,到六十年代中期后,随着“美援”的终止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能力的增强,国际旅游接待业逐步发挥了平衡国际收支结构的积极作用。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台国际旅游接待业弥补外汇逆差的积极作用是相当明显的。1965--1969年间,国际旅游接待业创汇对外贸逆差的弥补率分别为17.2%、35.3%、25.3%、46.7%和34.3%。

『捌』 评析台湾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并简述大陆赴台旅游的兴起给台湾带来的积极意义(地理问题)

1楼回答的是个啥么。。。
意义。。我就说两个吧:
1.推动台湾经济发展
2.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玖』 台湾文化产业概况

台湾把文化产业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台湾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经过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社会经济面临全面转型,为了适应电子制造业向大陆转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观点,期待以文化创意来提升整个台湾的制造业,推进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台湾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总体营造”计划非常值得关注。可以说,正是这个计划奠定了台湾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所谓“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即通过社区自主提案,实施文化设施基础调查,了解社区文化历史脉络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和设计,并由政府给予相应的资助和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获得了生长空间,形成了自下而上、民间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脉。与此相关的另一特点是,利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项目进行保护和开发,使其成为文化消费和文化产品加工的基地,比如在考察中所见的彰化县董坐石砚艺术馆、台北县木雕工艺坊和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其基本模式都是利用本土化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虽然它们中的个别有官方补贴,但主导者一般都以民间为主。以台北市龙山华夏文化区为例,该区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这是一个利用历史古建,通过对台湾街区场景的再造而开发的集艺术、旅游、休闲和餐饮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消费场所,它以怀旧的主题,实现了产业化的升级改造。由此可见,无论是园区还是基地,其内容建设都离不开创新性的创意设计,否则就是空壳。另外,还需具有“复制的真实”,而非虚假的真实,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更不能忽略细节的营造。这些,正是目前肇庆端砚文化产业需要关注和思考之处。

宽容尊重,展示多彩文化。台湾社会开放,为各种文化形态留存和生长提供了沃土,文化现象丰富多彩,经过整合包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本土文化观光产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台湾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划定相对独立的的居住区,鼓励保留并协助挖掘、发扬台湾少数民族特有的饮食、服饰、语言、耕作方式、建筑风格、歌舞形式,甚至开辟了台湾少数民族电视台。同时,给予相当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台湾少数民族居住区面向游客开放,形成了十多个异彩纷呈的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既避免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中流失湮灭,也有效地解决了台湾少数民族的就业收入;二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台湾当局将荷兰殖民时期、清朝统治时期、日治时期、蒋氏治理时期等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领事场馆、陵园纪念堂稍加修复,原样保存,配以解说系统和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面向居民和社会开放,形成了点多量广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点,让历史记录真实地保存与再现,也极大地增强了台湾人文景观的吸引力;三是宗教文化,台湾宗教信仰自由,尤其是佛教十分盛行。各财团法人、家族兴建和信徒捐建的寺庙遍布全岛,有“庙比人多”之称。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造筑精美,投资巨大,且都有较好的地方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支撑,免费向游客开放,使之成为台湾文化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为探视台湾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

台湾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不少成功之处,但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有的文化部门过度的商业化色彩对文化本身有侵蚀;有的文化产业整体规划不到位;私人占有的文化遗址缺乏合理的社会机制推动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