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雪景画,是不是有个姓周的画家

你也可以参考一下大家攻略~\r\n2010新版北京自助旅游攻略 算是比较不错的攻略,都是使用旅游者的眼光书写的!

❷ 旅游环境问题及建议

看完我的回答你一定满意 《对改善海南旅游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阳光、海浪、沙滩;珊瑚、椰树、黎寨民俗。海南岛的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2007年12月24日到28日,我参加广西“C17S-S20071224hN”旅游团到海南,先后游览了玉带滩、黎村苗寨、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门山园等景点,参加了万泉河竹排漂流。海南的山光水色、民俗、海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但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海南混乱的旅游环境、价格高昂的旅游购物点、以钱为本的导游、千方百计诱人入陷井的商家。如果不对之严加整治,海南的旅游业前景将不容乐观。
一、存在问题
1、首先是收费混乱。
4月25日上午6时,我们乘船从北海到达海南。接待我们的是海南中国旅行社的导游小周。上午8时,我们26位散客在海口新港码头的街旁登上了“琼A07685”号旅游车。上车后才知道,全团26位游客收费大相径庭。我与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签的合同是“海南双船五日游”,往返二等舱,收费是一人580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马姓游客在北海向另一旅行社交了430元,从北海坐3等仓,到海口后当地导游竟要他再交400元才准他登车。而在海口上车的游客交费情况也不一样,他们的“两夜三日游”,有每人交180元的,有交120元的,有交100元的。全团最高的一人交了830元,最低的只交100元。乘车、食宿、门票、导游服务全部一样,收费却相差四、五倍。相比起来,我向广西国旅交的费用算低的了,一路也无麻烦。有的游客不同,交完费以后,还被导游追交所谓住宿、乘车费外的“政府调节基金”每人60元。真是闻所未闻。
2、其次是购物太多、价格太贵。
到海南旅游三天,旅游景点只有博鳌论坛会址外景、万泉河、玉带滩、门山园、黎村苗寨、珊瑚礁海湾、天涯海角、亚龙湾海滩、台湾民俗区等九个景点,而且博鳌论坛外景只是远望并不能入内。“天涯海角”也只能坐艇在海上眺望而不能登陆。九个景点加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约九个小时。匆匆而来,匆匆游览,匆匆而走。大家形容象“鬼赶的一样”。而三天中,竟被带到九个购物点购物,它们分别是:咖啡产品店;椰果制品店;茶叶馆;鹿制品店;珍珠店;钻石店;玉石店;海产品店;水果店。所花的时间比景点还多。而且店内商品价格奇高。以咖啡、椰子、水果等产品为例,400克罐装的碳烧咖啡每罐32元,400克的罐装椰奶咖啡每罐32元,500克一袋的椰子糖每袋14元。而同样品牌、同样规格、同样包装、同样厂家的商品在当地超市的价格是:碳烧咖啡每罐18元,罐装椰奶咖啡每罐18元,椰子糖每袋8元。水果贵得更是离谱,在旅游景点,杨桃每斤3.5元、橙子每斤3.5元,而在当地市场上,杨桃每斤1.3元,橙子每斤1元。
3、就餐食品太差,游客称为“减肥餐”。
在海南旅游,旅游餐饮是游客抱怨较多的一件事。正餐中所谓“八菜一汤”,“八菜”中八样菜是名符其实的“菜”,每餐几乎都是豆腐、豆芽、茄子、南瓜、节瓜、大白菜、蒸蛋等素菜,一碗清蒸“罗非鱼”尽管被大家笑称为“袖珍鱼”,但也算“奢侈品”了,很难见到猪肉、牛肉等晕菜。吃的饭被大家称为“陈化粮”,没有粘性,大米饭好象豆腐渣,十分难吃。这还不算,我们有两次还被带到大排档就餐,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在这里,导游说了算。
4、导游千方百计诱逼游客购物,十分烦人。
我们的导游是周姓男子,安徽人,三十一、二岁。他一路上都在给车上的游客施加压力,说他带的台湾团购物多,新加坡团购物多,桂林市公安局团购物多,就是我们这个团购物少。反复对我们说,导游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生活。千方百计诱使我们买东西、看表演。我们26人中,有十一人看了“红艺人”表演(门票每人150元),有五人到外海参加了海底潜水项目(每人交费380元),游客还购买了大批咖啡、椰子、珍珍等商品。海南三天游,他获得的回扣不下数千元,他还不满足,一上车就絮絮叨叨,话不离钱,令人生厌。
综观一路上导游敛钱的方式,大致是“三要三不要”:“要生不要熟,要外不要内,要小不要大。”
“要生不要熟”:生面孔放心要钱、大胆要钱,熟面孔小心要钱、谨慎要钱。因为生面孔不会带来麻烦,熟面孔可能引来后患。
“要外不要内”:黑龙江佳木斯的马先生,上车后被导游小周索要补交200元,而在海口常住的山西杨先生只交了100元,并在合同中注明“只交此款,其余概不交费”。在海南二夜三日游中,导游也不敢再向他收一分钱。
“要小不要大”。所谓小,是小旅行社,所谓大,是大旅行社。小旅行社合同不规范,有的还是用圆珠笔复写的合同,有很多漏洞可钻。而大旅行社签的是国家制订的标准合同,双方权利、责任、义务十分明确,导游很难从中渔利。同时,导游不怕小旅行社。小旅行社客源少,得罪了,也无碍大局。大旅行社,客源多,导游不敢得罪,这是他们长远利益所在。由于我签合同的旅行社是广西国旅,是大旅行社,虽交费不多,但一路却相安无事。
许多游客被导游敲诈后,非常生气但又无奈,半真半假地开玩笑说:“海南山好、水好,就是导游不好!”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由零团费、低团费导致。
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有一段时间肆意用零团费招徕游客。经过政府整治,现在“零团费”已不多见了,但以低团费吸引游客现象仍十分普遍。以从广西南宁市到海南“双船五日游”、往返二等仓为例。最低成本也要580元。分别是:
①南宁往返北海车费60元;
②北海往返海口二等仓船费180元;(实际上,单程二等仓船票即需180元,往返需360元。但旅游团体票可打五折,才是这么低价格)
③海南环岛游车费120元;
④海南二夜住宿60元;(标准间对外80元,打折后60元)
⑤海南三天3早5正餐130元;
⑥门票30元(门票对外50元,团体打折后30元)。
我向广西国旅交费580元,算来已是成本价,旅行社已无利可图了。而且这里还不包括飘流、导游费等费用。由于低团费没有利润,旅行社交给导游的费用入不敷出,导游只好从购物、潜水、观看红艺人表演、降低餐饮标准和拿“回扣”来弥补了。对此,旅行社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是纵容导游拿回扣。
2、由导游的零工资、低工资导致。
许多旅行社给导游的工资很低,有的基本工资只有一千元,八百元。有的甚至是零工资。导游为了生活,为了赚钱,只好从游客身上想办法,拼命诱导游客购物,拼命向游客推销自费项目,甚至拼命压低餐费,减少旅游景点,增加购物项目。导致游客与导游矛盾不断、纠纷不断。一些有良心的导游不愿扩大这种矛盾,但又会遭到同行排挤与讥笑。西谚云:“三好夹一坏,坏可变好;三坏夹一好,好可变坏。”长此以往,导游的良知就会逐渐泯灭。
3、政府管理不到位
不少地方政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通盘考虑,整治旅游环境,而是象消防队一样,那里起火就到那里扑火,政府有关部门忙得团团转,结果仍然是“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游客不满意,旅行社及旅游从业人员也不满意。
三、对海南旅游工作的建议
海南是个穷省,工业薄弱,2007年财政收入只有150亿元,仅相当于广西南宁市一个市的收入(2007年该市财政收入150.03亿元)。旅游收入是海南经济的一大支柱,净化旅游环境是海南当务之急。为此,我建议:
1、坚决消灭“零团费”、“低团费”现象。
凡是低于成本的团费都是“低团费”,凡以这样收费来吸引游客的旅行社,旅游局都应给予黄牌警告,三次黄牌仍不改正的,旅游局在年审时应坚决不予其通过年审,并在报纸公示注销其营业执照。据我所知,海南省已多次治理过“零团费”、“负团费”,但收效甚微。看来还要多“较真”几次才行。
2、坚决消除导游“零工资”、“低工资”的现象。
导游的基本工资不应低于当地“社保人员”退休后的最低工资。工资太高,旅行社付不起;工资太低,又造成导游拼命在游客身上敛钱,旅行社增加利润是建立在高质量服务的基础上。不讲良心,在游客身上敛钱,只能是“饮鸩止渴”,最后只会导致海南旅游市场萎缩。受害的最后还是海南旅游业和海南经济。
3、提倡“纯玩团”、“纯游团”。
“纯玩团”就是只有旅游景点而没有购物项目的旅游团,这种团收费可高一些,但应确保无购物项目,使旅行社和游客在游览上“双满意”,在经济上“双赢”。
4、与国际旅游接轨,明码实价收小费。
在国际上,无论欧洲还是美洲,旅行社与游客签合同时,都要游客给导游交“小费”。到台湾,也要交小费。我2005年夏天到台湾旅游,导游很敬业,购物项目很少,即使有,也不强求游客购买。旅游气氛很合谐,游客都很满意。不象这次到海南旅游,双方剑拔弓张,随时都会暴发“冲突”,没有一点和谐气氛。而且明码实价收了小费,导游、司机收入相对稳定,就不敢于明目张胆地公开敛财了。
5、亮牌经营。
在这点上,海南乃至全国旅游业很值得向台湾旅游业学习。到台湾旅游,最大一个亮点就是司机、导游亮牌经营。在台湾,所有出租车司机的名字都被喷注在车门上,既醒目又方便游客监督。所有旅游大巴车司机的名字都被喷注在大巴尾部的车身上。所有导游的名字都十分醒目地标注在导游证牌上。所有旅游大巴、出租车的车身上都喷注有“台湾交通部”、“台湾观光局”的监督电话,游客有问题可随时拨打,任何时候都有人接听,有人管事,而且及时到位。这样许多问题都可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致引起大的纠纷。
有人会说,司机、导游的名字是隐私,不应公开,但在台湾,大众并不这样认为,旅游行业的司机、导游是为大众服务的,他们必须接受大众的监督。你不愿公开名字当然可以,前提就是你不要吃旅游这碗饭。
6、旅游购物点的物价不能失控。
旅游购物点的商品利润可稍高于市场上的普通商店,但利润应在物价部门的控制之下。既有区别于普通商店,但又不可暴利,更不能物价失控。从某种意义上说,失控就是失掉游客。
7、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
海南的自然景观奇特、美丽。但海南的人文景观也很突出。这次我到海南旅游,游览的多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只有黎村苗寨风情和门山园等。但有名的“五公祠”、“海瑞墓”、“宋氏祖居”并未列在其中,令人遗憾。应把自然景观与上述人文景观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知道海南与大陆的历史渊源,知道海南精英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岂不更妙。

2010年5月6日

❸ 怎样让红色“景点”变成“经典”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逗三个代表地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三、原则;1、体现特色;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2、休闲体验;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3、就地取材;开发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乡,距城关28公里,坐落于闽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与逗世界矾都地浙江苍南矾山镇接壤,东北与苍南马站镇为邻。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于此而得名,系闽浙边界千年历史文化名村,素有逗进士村、秀才村地、逗边界延安地、边界逗红色堡垒地、逗南国牡丹之乡地等美誉,是逗福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逗中国小记者福鼎实践基地地。
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景区距县城车程28公里,交通较为便利,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是福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先开发项目,是福鼎市环太姥山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逗三个代表地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方针,贯彻休闲度假与观光相结合的规划理念,通过对景点的整理修缮和重新设计以及旅游活动项目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周佳山,体验牡丹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获得愉悦身心的旅游体验,把周山乡村游打造成为闽浙交界地区的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同时,充分考虑投资方企业经营的机会和风险,以费用——效益理念为基点,让投资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帮助政府达到招商引资的目标,促进周山乡村游迅速启动,快速发展。
三、原则
1、体现特色
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出逗乡村旅游地的个性特色。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概括性、艺术性的手法,加工提炼牡丹特色文化,再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创造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化乡村窗口的形象。
2、休闲体验
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设施配置中,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融入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项目的体验。
3、就地取材
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建材,不求华丽,不求排场,但求质朴、韵味、自然。广场、园路、坡坎的铺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则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开发,滚动发展。
4、美化环境
坚持绿化先行,加强自然生态、水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依山就势进行景观设计。同时,重点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环境整理,把旅游区建成一个旅游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旅游村。
四、范围与期限
1、范围
工作范围集中于近期开发目标中的逗周佳山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和西坑古村落生态休闲区地,具体为周山行政村管辖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辖范围,面积约31.04公顷。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远期2019-2020年。
五、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福鼎市旅游发展规划》、《福鼎市城市总体规划》、《周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和其它有关规划等。
六、目标
规划区以逗历史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地为灵魂,实施旅游扶贫战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完善逗吃、住、行、游、购、娱地功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把周山乡村旅游区建设成环太姥山旅游带上的一颗新星、在闽浙边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逗红、绿、古地相融合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3A级旅游区。近期2015年游客量达到8万人次,远期2020年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

基础概况
一、文物古迹
周山千年的岁月积淀,呈现出周族的荣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乾隆皇帝、宰相蔡新、刑部尚书孙希旦、四库全书编撰者陈科捷、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大理寺卿蓝应元题匾、温州知府张慎和、福宁府郡守李拔等重要题匾。乾隆皇帝御赐逗牡丹地、精巧的逗木雕、石雕、砖雕地、明清逗书法、诗词、绘画地 、清代石狮栏杆、明清古墓等。
传统建筑有周氏宗祠、明清古戏台、古戏台、土地宫、明清古民居、古代水渠等。
二、生态环境
周山的祖先注重风水,也注重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在周氏家谱逗族训规则地中规定:逗??周围树木,原以培护阖族风水,如敢盗砍强伐者,虽一枝之微,必从重惩治地。所以,使得现在的周山绿树成荫,古树名木众多。周山的古树主要有:千年古樟树、西坑古树群、后门山枫树林等。
四、革命传统
周山是闽浙边界红土地,鼎平革命的发祥地。20世纪三十年代,闽东革命迅速发展。1933起,在本村周建生、周钦明、周广达、周招党等进步青年的推动下,周山也融进了革命浪潮中。为进一步开展闽浙边革命斗争,闽东特委于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县委(辖今福鼎、平阳、苍南一带),周建生担任委员。同年,上东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挺进鼎平地区,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慑于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八十师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长期驻扎清剿,共有87户人家113间民房先后被烧毁,周山根据地人民惨遭严重摧残。战火纷飞,周山革命先辈,继续奋战在闽浙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伟大贡献。

❹ 做梦梦到去某个知名的景点,去了才发现,山上供奉周钥儿和周氏几个人的石碑,想不起来是哪个景点了

梦境是大脑细胞,把留在记忆中的片断,安排到一起组成了一个不现实的故事而已。

❺ 白沙村的纪念地、风景点、名胜古迹

1655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复台,在白沙头建造国姓城。1982年,郑成功古战场遗址被晋江县人民政府定为“晋江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现尚存有“古城断墙残基”、“国姓井”、“石饮马槽”等文物,并于1997年,被中共晋江市委、市政府,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定位“‘郑成功史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宫庙:
远近闻名的镇江宫,供奉六姓王爷。龙首庵(东宫)供奉观世音佛祖,龙首庵石刻匾额系宋进仕陈播所题,至今犹存。延平府供奉郑成功,大将爷宫供奉郑成功爱将陈魁奇将军。
2、宋墓:
周绍基妻吴氏浩封五品宜人,墓葬白沙村金井房祠堂前面百米来步。
3、祠堂:
村中由周姓两座祠堂,即金铺房(大周)祠堂和金井房(小周)祠堂,曾、张、谢行内等几座小宗祠。
4、白沙头郑成功古战场
白沙头从古及今自然风景优美,曾被市、镇定为旅游景点,是郑成功古战场遗址,延平府,陈魁奇将军遇难之地----鼻头沙滩;闻名海外新、马、菲及港澳台等地,国内的厦漳泉晋南同各地的庙宇----镇江宫;对岸石井是郑成功(故居)纪念馆,山水秀丽,古迹留存,往来旅客络绎不绝,有瞻仰的,有观光旅游的,也有朝圣的,来者得意忘归。

❻ 如何提高红色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一、背景;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三、原则;1、体现特色;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2、休闲体验;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3、就地取材;开发
浅谈周山红色旅游发展经济效益
一、背景
周山,全称周佳山或周家山,位于福鼎市东北部的佳阳乡,距城关28公里,坐落于闽浙交界的天湖山下,西北与“世界矾都”浙江苍南矾山镇接壤,东北与苍南马站镇为邻。周佳山因周姓族人聚居于此而得名,系闽浙边界千年历史文化名村,素有“进士村、秀才村”、“边界延安”、边界“红色堡垒”、“南国牡丹之乡”等美誉,是“福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小记者福鼎实践基地”。
周山乡村旅游区核心区是周山村和西坑村为核心的区块。景区距县城车程28公里,交通较为便利,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是福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先开发项目,是福鼎市环太姥山旅游带的重要节点。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方针,贯彻休闲度假与观光相结合的规划理念,通过对景点的整理修缮和重新设计以及旅游活动项目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让游人多方位、多层面地接触周佳山,体验牡丹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获得愉悦身心的旅游体验,把周山乡村游打造成为闽浙交界地区的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同时,充分考虑投资方企业经营的机会和风险,以费用——效益理念为基点,让投资方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佳,帮助政府达到招商引资的目标,促进周山乡村游迅速启动,快速发展。
三、原则
1、体现特色
以保护好现存风景资源为前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的个性特色。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概括性、艺术性的手法,加工提炼牡丹特色文化,再赋予时代的新内容,创造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文化乡村窗口的形象。
2、休闲体验
景区建设紧扣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营造和服务设施配置中,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融入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项目的体验。
3、就地取材
开发中充分利用当地建材,不求华丽,不求排场,但求质朴、韵味、自然。广场、园路、坡坎的铺砌、美化亦提倡逐步完善。以地方化和低成本原则为核心,由骨至肉有序开发,滚动发展。
4、美化环境
坚持绿化先行,加强自然生态、水土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尽量依山就势进行景观设计。同时,重点做好周山村和西坑村的环境整理,把旅游区建成一个旅游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旅游村。
四、范围与期限
1、范围
工作范围集中于近期开发目标中的“周佳山古村落旅游核心区和西坑古村落生态休闲区”,具体为周山行政村管辖的周山自然村和西坑自然村所辖范围,面积约31.04公顷。
2、期限
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18年;远期2019-2020年。
五、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指导文件和法律法规。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福鼎市旅游发展规划》、《福鼎市城市总体规划》、《周山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和其它有关规划等。
六、目标
规划区以“历史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为灵魂,实施旅游扶贫战略,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把周山乡村旅游区建设成环太姥山旅游带上的一颗新星、在闽浙边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绿、古”相融合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3A级旅游区。近期2015年游客量达到8万人次,远期2020年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

基础概况
一、文物古迹
周山千年的岁月积淀,呈现出周族的荣光和生生不息的文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乾隆皇帝、宰相蔡新、刑部尚书孙希旦、四库全书编撰者陈科捷、翰林院侍读学士阿肃、大理寺卿蓝应元题匾、温州知府张慎和、福宁府郡守李拔等重要题匾。乾隆皇帝御赐“牡丹”、精巧的“木雕、石雕、砖雕”、明清“书法、诗词、绘画” 、清代石狮栏杆、明清古墓等。
传统建筑有周氏宗祠、明清古戏台、古戏台、土地宫、明清古民居、古代水渠等。
二、生态环境
周山的祖先注重风水,也注重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在周氏家谱“族训规则”中规定:“??周围树木,原以培护阖族风水,如敢盗砍强伐者,虽一枝之微,必从重惩治”。所以,使得现在的周山绿树成荫,古树名木众多。周山的古树主要有:千年古樟树、西坑古树群、后门山枫树林等。
四、革命传统
周山是闽浙边界红土地,鼎平革命的发祥地。20世纪三十年代,闽东革命迅速发展。1933起,在本村周建生、周钦明、周广达、周招党等进步青年的推动下,周山也融进了革命浪潮中。为进一步开展闽浙边革命斗争,闽东特委于1935年6月在周山成立中共鼎平县委(辖今福鼎、平阳、苍南一带),周建生担任委员。同年,上东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周山成立,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的领导下挺进鼎平地区,革命力量不断壮大。慑于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八十师曾在周山建起炮台长期驻扎清剿,共有87户人家113间民房先后被烧毁,周山根据地人民惨遭严重摧残。战火纷飞,周山革命先辈,继续奋战在闽浙边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伟大贡献。

❼ 周姓的起源在哪里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按照古代传位于长子的传统,他是应当继承古公亶父的周国国君地位的,但三弟季历是个贤人而且生有圣子姬昌,他知道古公直父欲传位给季历以及姬昌,便三让王位,以避季历。他与二弟虞仲自动离开周国,逃到吴地,自号句吴(句吴后成为地名)。他后来成为周代吴国的始祖。

季历是文王的父亲。季历所处的时代,是殷王帝乙(殷纣王的父亲)在位时,古公亶父死后,他继承国君地位,称为公季。后来他的孙子周武王又追尊他为王季。王季道德高尚,能明察是非,能分清善恶,能教诲不倦,能赏罚分明,他君临一个大国,能使诸侯依顺,能使上下相亲。

《史记·周本纪》概括王季的政绩时说,他遵循古公直父遗下的德治传统,诚实地实行仁义,周围诸侯归顺于他。

5)文王以国为氏

文王,姓姬,名昌。王季的妃子、文王的母亲叫太任。忠诚专一,端庄严肃,在怀孕时间,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生下的儿子是位圣人。《史记·周本纪》称她为“贤妇人”。王季逝世后,他继位,袭父爵为西伯。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

姬昌继位后,既遵守后稷、公刘以农耕立国的传统,又效法祖父古公、父亲公季(王季)实行仁政的传统。姬昌尊敬老人,慈爱幼小。他特别重视贤士,他招纳的贤臣,著名的有太颠,闳(h6ng宏)夭、散宜生、南宫适等“四臣”。还有鬻子,原是殷纣王的臣子,他进谏75次纣王不听,于是来到周国,姬昌亲自迎接;让他担任公卿。他招纳的贤臣中最著名的是吕尚。

姬昌在周国实行仁政,受到诸侯们的拥护,却引起了殷纣王及其臣子的猜忌。殷纣王的亲信崇侯虎谗毁姬昌,纣王于是将姬昌囚禁于(羔-灬+久)(you有)里。(羔-灬+久)里,——作牖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闳夭、散宜生等人进行营救,他们想方设法找来有莘

氏的美女,骊戎的有花纹的骏马,有熊的36匹会驾车的马,通过殷朝受宠幸的大臣费仲贡献给纣王。纣王于是赦免了姬昌。

姬昌在囚禁羡里期间,著《易经》。

❽ 河南省周口市,有哪些有名的人物,和旅游景点

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姓氏之源,龙都周口!周口镇历史悠久,1965年以前是淮阳专区管辖的下属乡镇。古时属陈楚,睡始祖都于宛丘(今淮阳),上古时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史载明清时期“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素有中国“小武汉”之盛名。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或口上,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之处。在明朝初年,它还只是附近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集镇;而到了明永乐年间,由于淮河、沙河和颍河漕运的开通,集镇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沙河南岸,为了方便物资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开辟了一个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摆渡,因而称之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 最繁盛时期的周口镇仅街道就有116条,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专门行业,如筢子街就是卖竹器的,麻线街是专门卖麻袋的,打铜街是专门做铜盆等铜器的,而且平均每两条街都要建造一个庙宇。虽然整个周口镇有116条街道,但它的商业主要还是靠转运贸易发达起来的,这些转运贸易主要在河南东部和江南之间进行,其输出的商品以陈州、开封二府所产农副产品为主,输入则以江南所产绸布、杂货为主。杨子山说,有人形容周口当时商业的繁华程度用“商旅奔驰”四个字,非常贴切。 那么当时周口商业的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杨子山说,南开大学的许檀教授曾经以周口山陕会馆道光十八年的两块碑为依据,按照修建山陕会馆从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资的原则,推算出在周口的山陕商人中仅有名号可考者,就有坐贾164家,行商320家,合计484家。 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熊廷弼经过当时的周口时,曾写过一首叫做《过周家口》的诗,其中有句云:“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样灯火通明,白天像汉口一样千帆云集。“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周家口真正的兴盛时期还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周口已经开辟16个渡口,最繁盛时本地居民达到了四五万人,而流动人口则达到了数十万人,它也赢得了“南皮都”和“小汉口”的美誉,成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这块古老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作八卦,结网罟,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淝水之战重要指挥者谢安出生在陈(今太康县);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把中华楼、长城各关按1:1的比例建设镶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圣贤一万多尊,分堂设立“长城”之内。

❾ 周姓人的始祖是谁

1、源于周昌

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2、源于姬姓

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9)周姓旅游攻略扩展阅读:

周姓是周朝王室后裔,洛阳在西周时为成周所在地,东周时是都城,因此洛阳是周姓的祖地之一。洛阳素称“九朝古都”,在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

从公元前21世纪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平舆古为挚地,周为沈子国,秦置平舆县,汉因之,隶属于汝南郡。西汉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即生活在今平舆县南部,因此平舆县是周氏的祖地兼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