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南阳河观光车
❶ 青州宋城 范公亭公园 偶园 云门山这些景点有没有集中停放电动车的地方若有,具体位置在哪里
去那咨询管理人员或保安
❷ 青州市南阳河湿地公园在哪个位置
就是宋城南边,青云桥下边,南阳河两岸这些地方啊~~
❸ 青州市南阳桥
南阳河上的桥梁呗 因为以前青州城共分三部分——东阳城、南阳城、广固城、南阳桥所在的位置应属于南阳城。
❹ 青州有哪些景区啊,我元旦想去求景区各种收费情况,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啊!
青州范抄公亭公园,公园门袭票15元(含李清照纪念祠、三贤祠门票)
青州王府游乐园,门票20元。
青州偶园,门票10元。
云驼峰景区,门票80元(含云门山、驼山)云门山单独门票40元。
泰和山风景区,门票110元(含黄花溪、天缘谷)黄花溪单独门票80元。
仰天山风景区,门票110元,灵泽洞门票30元。
井塘古村风景区,门票40元。
青州花博园,门票40元。
青州驼山滑雪场,门票30元。
青州神秘山寨门票20元。(含逄山风景区免费)
以上收费景区,从网上或者团购订票会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青州九龙峪风景区,免费。
青州清风寨风景区,免费。
青州弥河生态园及风景区,免费。
青州市博物馆,免费。
青州市东关古街及真教寺、天主教堂等,免费。
青州南阳河公园,免费。
青州其他景点,暂无统计。
❺ 带老人孩子去青州玩,请问吧友有什么推荐的地方么
青州博物馆,范公亭公园(李清照纪念祠、三贤祠)、青州古街,南阳河公园+宋城,井塘古村,云门山等主要景区
❻ 你好,我想问问青州有哪些免费玩的地方
挺多的,不考虑自驾停车费,纯免门票的地方的话,城区以南阳河沿河公园,范版公亭公园,西门水库[南阳湖权],古街众多小景点,东夷广场,植物园等等……
郊外的话,柿子沟,胡林谷,黄鹿井,北薛,王家辇……不一而举,挺多的
❼ 保护青州母亲河—南阳河作文
俗语说,有河就有城,河流往往能够孕育一座城市。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城,都会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古城青州,也有这么一条穿城而过的河——南阳河。
说起南阳河,不得不提她的文化和历史。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井塘古村的南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为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15.3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
南阳河,不但是青州市的母亲河,还是一条人文景观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说,是南阳河浇灌了青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2013年,她还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河的渊源
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的井塘村,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青州西南15公里处。井塘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片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便是南阳河的源头,丰水季节可以追溯到玲珑山白驹谷的“龙王鼻子”处。
南阳河北源发源于青州市大阴山,二水相汇后由南向北流经驼山西麓,一路接纳山泉水,在楼楼山北面,接纳她的一条重要支流瀑水涧。后西南东北流向,经过青州南阳城西门岱宗门外的永济桥,接纳由“醴泉”之水汇集而成的洋溪,流经南阳城与东阳城之间,穿过万年桥,到达滚水桥,接纳南阳城东护城河(荷花湾)之水,此河由“黑虎泉”、“刘家泉”、“大泉”、“小泉”等泉汇集而成。再向下流经曹家园、高家园,此处形成一湾,称“龙湾”,再向北转,东流过丁家店、草庙等村,在张家河村调头向东南流去,转弯处为南阳河最北端,俗名“南坝梃子”,再流经魏家河、崔家河、纪家河、李家河,此五村统称“一绺五河”。经坝沟,在小贯店村接纳其第二大支流阴阳河,过大吴、小吴二村中间,在尚家庄接纳其最大支流建德河(俗称七里河),在东阳河村注入弥河。
南阳河从源头到瀑水涧入河口为上游,瀑水涧入河口至东护城河入河口滚水桥处为中游,滚水桥至入弥河口为下游。
沿岸曾有的历史古城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称南阳河为“阳水”,后称为“长沙水”。其原来的流向是在丁家店村附近北转,与北阳河交汇,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阳河水急沟深,是建造城池的理想场所,青州历史上的四座古城都是在南阳河附近建造的。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4年,派将军韩信击败齐王田横,青州归西汉管辖,设置广县城,这是青州的第一座州城,原址在今天王府街道办事处下圈村一带,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南到楼楼山,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占地约20万平方米。
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前赵刘聪派王弥的部将曹嶷攻打青州,破城后曹嶷为青州刺史。因广县城遭到严重的破坏,曹嶷在尧王山南1.5公里处建新城,史称广固城。广县城遗址1990年成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固城位于南阳城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处,西临北阳河,东南临南阳河,四周有绝涧环绕,岨水深隍,城址南北宽约600米,东西长约800米。从面积上看,应为广固城之内城,即小城。《元和郡县志》载:“有涧甚广,因以为固,易守难攻,故曰广固”。
曹嶷建成广固城后,他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移来广固城。据《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载:历史上曾出土过“三印”,即晋殿中司马印、晋安北将军长史印、晋别屯司马印。据考证,“以上三印并于郇、杜二村出土”。“二村”为原普通镇的大郇、小郇村和杜家庄,三村庄皆坐落于北阳水西岸。在全国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位于大郇村附近的砖窑厂出土过两晋时期的铜器,因此确定此处为广固城旧址。
太宁元年,后赵石勒派石虎领兵出击广固城时,一次就坑杀广固城军民三万余众,仅留男女700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率兵四十万,攻打广固城,辟闾浑驱赶士民8000余家入广固城固守。慕容德杀死东晋守将,占领广固城后,建立了南燕国,即位当了皇帝。他广农积粮,富国强兵,发展并建立起步兵37万、车1700乘、铁骑5.3万匹的强大军队。所以从仅存的50万平方米的城址来看,是很难容得下这么多的军队,因此断定,外城一定要比内城大的多。
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统兵攻击南燕广固城,血战10月有余。因久攻不下,遍求良策,后河间人元文向刘裕献策。刘裕破城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杀鲜卑贵族以下3000余人,留1万多名妇女儿童,当做战利品赏给军士。让羊穆之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另筑新城,称东阳城。
东阳城在今北关一带,东起今市立医院东侧的晓东门,西至北西关东侧岱宗门,全长2500米,南濒南阳河北关街南端的南天门,北到西大街北端的车辕门(又名武曲门)外的东店,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另外西北设镇青门(马驿门),门外接西店街。
东阳城曾于神宗熙宁十年,修州城,建楼橹,南岸置吊桥。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陷州城,杀代理知州魏某,焚城而去,在南宋与金、元及农民起义不断交战中,东阳城频遭战火。因南阳城在修建应战中不断完善,至明洪武三年,南阳城经过大规模的修筑后,州府的统治中心迁入南阳城井塘古村,东阳城至清代逐渐被废弃。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在东阳城故址修复土城,不久被废,仅西北有城门残存,残墙高20米,长27米,门洞宽14米,夯筑而成。
东阳城北城墙设城门两处,东曰武曲门(车辕门),西曰镇青门(马驿门);西城墙设泰山门,东城墙设晓东门。今仅存镇青门,地上保留部分门洞及洞两侧的城墙。此处为明清两代的官吏驿站,换乘车马的地方,所以又叫马驿门。1990年被公布为青州市级保护单位。
南阳城以在阳水之南而得名,因城内某些地物似牛首、牛角、牛耳、牛涎、牛眼、牛腹、牛脐、牛溺、牛背、牛蹄等名,广为流传,所以俗称“卧牛城”。
河上有座千年古桥
在南阳河上,有一座千年的古桥,它叫万年桥,是一座七孔石桥,位于古南阳城北门外,始建于宋仁宗明道年间。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迄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
万年桥俗名北大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造就了我国第一座木结构虹桥。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就是以青州南阳河上的虹桥为蓝本的。
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改建成为石质联拱结构的七孔桥,“石崖天设”,“铁柱钉连”,改称“万年桥”。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被冲毁,继而重修,至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完善。桥长86米,宽9.4米,高9米。
现为七孔石桥,长65.3米,面宽8米,高7.9米,拱跨度宽5.4米。桥两端各有较宽的引桥面,东西两面有栏杆,并衬有石狮、宝瓶各16对。栏杆上有明朝的浮雕《二十四孝图》和缠枝牡丹。西面应水的六个桥墩上端,刻有一米见方大的龙头,人们叫它龙吞口。
寿光县安致远在修桥碑记中说:“北门锁匙,晨关乍起,邦人士女,衽接肩摩,南北交错,河桥成市……”可见当时桥上交通畅达,行人熙攘的繁华景象。青州万年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它雄伟壮观,坚固耐久。
万年桥历经风雨,饱尝沧桑。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过它;国民党的军用飞机轰炸过它……近年来,青州市经过整修、加固,给这座千年古桥增添了新的光彩。
在南阳河上,桥还有很多座,但其中有一座与众不同,它是用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沈星桥”。2012年5月13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沈星在青州南阳河勇救落水少年,不幸牺牲。当年6月15日,青州市将南阳河上的一座桥命名为“沈星桥”,以缅怀救人英雄沈星。
南阳河,这条古老的河流600多年来就一直这样静静地流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如今,它一切如故,却因为救人英雄沈星的壮举再次牵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南阳河边,英雄沈星的铜像高高伫立在他救人牺牲的地方,已与青州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精神象征。
❽ 青州的身份证太和山风景区要门票吗
青州市本地居民凭身份证可免费游览(五一国庆春节假期除外):云门山驼山西门弥河湿地公园偶园井塘九龙峪南阳河景区青州博物馆这些景点。除此之外都收门票。
❾ 南阳河的山东省青州市南阳河
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的井塘村,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青州西南15公里处。井塘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片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井,村名便由此而来。此泉便是南阳河的源头,丰水季节可以追溯到玲珑山白驹谷的“龙王鼻子”处。北源发源于青州市大阴山,二水相汇后由南向北流经驼山西麓,一路接纳山泉水,在楼楼山北面,接纳她的一条重要的支流瀑水涧。后西南东北流向,经过青州南阳城西门岱宗门外的永济桥,接纳由“醴泉”之水汇集而成的洋溪,流经南阳城与东阳城之间,穿过万年桥,到达滚水桥,接纳南阳城东护城河(荷花湾)之水,此河由“黑虎泉”、“刘家泉”、“大泉”、“小泉”等泉汇集而成。再向下流经曹家园、高家园,此处形成一湾,称“龙湾”,再向北转,东流过丁家店、草庙等村,在张家河村调头向东南流去,转弯处为南阳河最北端,俗名“南坝梃子”,再流经魏家河、崔家河、纪家河、李家河,此五村,统称“一绺五河”。经坝沟,在小贯店村接纳其第二大支流阴阳河,过大吴、小吴二村中间,在尚家庄接纳其最大支流建德河(俗称七里河),在东阳河村注入弥河。
南阳河从源头到瀑水涧入河口为上游,瀑水涧入河口至东护城河入河口滚水桥处为中游,滚水桥至入弥河口为下游。 南阳河是青州历史上的重要河流,被称为青州人民的母亲河,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当中称其为“阳水”,后称为“长沙水”。其原来的流向是在丁家店村附近北转,与北阳河交汇,北流注入巨淀湖。
南阳河水急沟深,是建造城池的理想场所,青州历史上的四座古城都是在南阳河附近建造的。
广县城,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4年,派将军韩信击败齐王田横,青州归西汉管辖,设置广县城,这是青州的第一座州城,原址在今天王府街道办事处下圈村一带,西濒南阳河,东临瀑水涧,南到楼楼山,南北约400米,东西约500米,占地约200000平方米。遗址地势高突,地表土层厚1.5米左右,地面有少量的汉代陶片暴露。但在1.5米以下的文化层中有大量的汉代陶片和砖瓦,该文化层厚达1米左右。在汉代文化层下,叠压着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层。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刘聪派王弥的部将曹嶷攻打青州,破城后曹嶷为青州刺史。因广县城遭到严重的破坏,曹嶷在尧王山南1.5公里处建新城,史称广固城。《水经注》记载:“阳水,经广县故城西,旧青州刺史治”。《齐乘》亦云:“汉置青州刺史,不常所理,郦氏所说非也”。《通典》载:“汉刺史乘驿巡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几月循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广县城遗址1990年公布为青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固城位于南阳城西北4公里,尧王山南1.5公里处,西临北阳河,东南临南阳河,四周有绝涧环绕,岨水深隍,城址南北宽约600米,东西长约800米。从面积上看,应为广固城之内城,即小城。《元和郡县志》载:“有涧甚广,因以为固,易守难攻,故曰广固”。
前赵任命曹嶷为青州刺史,攻陷广县城后,另筑新城于尧王山前,因地就势以涧为池,涧水深广,故名为广固城。该城始建于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建成广固城后,他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移来广固城。据《益都县图志·金石志》载:历史上曾出土过“三印”,即 “晋殿中司马印、晋安北将军长史印、晋别屯司马印 。据考证,“以上三印并于郇、杜二村出土”。此三村为原普通镇的大郇、小郇村和杜家庄,三村庄皆坐落于北阳水西岸。另在全国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位于大郇村附近的砖窑厂出土过两晋时期的铜器,因此确定此处为广固城旧址。
太宁元年,后赵石勒派石虎领兵出击广固城时,一次就坑杀广固城军民三万余众,仅留男女700人。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率兵四十万,攻打广固城,辟闾浑驱赶士民8000余家入广固城固守。慕容德杀死东晋守将,占领广固城后,建立了南燕国,即位当了皇帝。他广农积粮,富国强兵,发展并建立起步兵37万、车1700乘。铁骑5万3千匹的强大军队。所以从仅存的五十万平方米的城址来看,是很难容得下这么多的军队,因此断定:外城一定要比内城大的多。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统兵攻击南燕广固城,血战10月有余。因久攻不下,遍求良策。河间人元文向刘裕献策说:“昔,赵攻曹嶷,望气者以为渑水带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龙口,城必当陷。石虎从之,嶷请降。降后五日,大雨雷电震开。后慕容属之攻段龛,十旬不拔,塞口而龛降。降后无几,又震开,旧迹犹存,直试修筑。裕听其言,遂塞之,超及城中男女皆患脚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为晋所擒也。”刘裕破城后,将广固城夷为平地。杀鲜卑贵族以下3000余人,留1万多名妇女儿童,当作战例品赏给军士。让羊穆之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另筑新城,称东阳城。
东阳城,东晋义熙六年(410年),东晋灭南燕,夷广固,羊穆之在南阳河以北,北阳河以东,另筑新城称为东阳城。东阳城在今北关一带,东起今市立医院东侧的晓东门,西至北西关东侧岱宗门,全长2500米,南濒南阳河北关街南端的南天门,北到西大街北端的车辕门(又名武曲门)外的东店,南北宽约10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另外西北设镇青门(马驿门),门外接西店街。东阳城曾于神宗熙宁十年,修州城,建楼橹,南岸置吊桥。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再陷州城,杀代理知州魏某,焚城而去,在南宋与金、元及农民起义不断交战中,东阳城频遭战火。因南阳城在修建应战中不断完善,至明洪武三年,南阳城经过大规模的修筑后,州府的统治中心迁入南阳城,东阳城至清代逐渐被废弃。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在东阳城故址修复土城,不久被废,仅西北有城门残存,残墙高20米,长27米,门洞宽14米,夯筑而成。
东阳城北城墙设城门两处,东曰武曲门(车辕门),西曰的镇青门(马驿门);西城墙设泰山门,东城墙设晓东门。今仅存镇青门,地上保留部分有门洞及洞两侧的城墙。此处为明清两代的官吏驿站,换乘车马的地方,所以又叫马驿门。1990年被公布为青州市级保护单位。
南阳城,南阳城以在阳水之南而得名,因城内某些地物似牛首、牛角、牛耳、牛涎、牛眼、牛腹、牛脐、牛溺、牛背、牛蹄等名,广为流传,所以俗称“卧牛城”。 瀑水涧,为南阳河接纳的第一条重要支流,也是青州历史上的著名文化河流,又名石子涧,古名石井水。汉代所建的广固城就是在瀑水涧西侧。下游原有一瀑布,便是青州十景当中的“石瀑冰帘”,她发源于青州西南山麓,流经黄峪、寨子、十字、朱家、寇家河村、傅家、角楼等地,在七一水库(南阳湖)与南阳河交汇,是一条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郦道元,苏轼,黄庶等人均有记述。青州汉代广县城,宋代三贤祠等位于她的河畔上。
东护城河,入河处有滚水桥,也称汇流桥,现为步行便桥。
阴阳河,原为南阳河第二大支流,全长十五公里,与七里河平行,已不存。此河发源于趴牯山东麓,将军山北麓,流经南营、徐桥,经过昭德街与柳行街交叉口的断魂桥,因此得名。穿越东关,进入小杨家庄,过苏桥,穿越昭德路,转入夏新村,在村东圣水祠前,接纳五条沟壑汇流之水,称五凤朝阳,俗名凤凰嘴,并形成一湾,接纳马踏泉、圣水泉之水,继续东北流去,经魏嵋故居后,穿东圣水村东,过三府桥(村民多称河北有三府衙门,建国后仍有石狮子等物件),至小贯店村入南阳河。20世纪末,昭德路与仙客来路整修之前,下游河段仍有水,后海岱小区建成,公路通车,河道废弃,夏新村、东圣水村内仍存有断断续续的河道,海岱小区遗留的白杨树原是阴阳河沿岸的树木。
建德河,南阳河最大支流,又名七里河,云峡河,古名建德水,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城南,为南阳河最大的支流,弥河的一条二级支流。她发源于青州城南磨脐山云台峰北麓的山泉,即今青州市委党校院内,自南向北流经响水崖,穿云门山东麓的大花林疃和小花林疃,经郭家桥转弯东去,流经卧蟾山和将军山之间的峡谷,这段峡谷延伸很长,称七里涧,经云峡河村接纳邳泉(云峡河老泉)之水,过扈家庙,经七里河接纳濆泉(马刨泉)之水,再向东流接纳南来的龙渊泉(石王老泉)之水,过西牟、东牟、玉皇阁、新冯、西建德、中建德、东建德,在东建德村东北北转南北流向。经杨姑桥、尚家庄,在尚家庄东北携手南阳河,一起注入弥河,全长约十七公里。 南阳河下游的规划结构,采用“一轴多点”串珠式的形式。即自东向西以青州历史大的时序为轴线,分区段展示青州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形成滩林生态风貌区、史前图腾文化区、生态风景林区、东夷文化风貌区,古“青社”风貌区、古城遗址风貌区、人文与自然生态过渡区、碑刻文化展示区、传统商业服务区、山水园林区、古城遗址风貌区、民俗文化活动区、“花”文化展示区、历史先贤纪念区、特色宾馆服务区等15个功能区。最终形成包含“南阳河十二景”的完整的“生态画廊、历史长卷”风光带,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河、商业之河、生态之河、特色突出的青州之河。
❿ 美丽的青州南阳湖作文
俗语说,有河就有城,河流往往能够孕育一座城市。每一个生机勃勃的古城,都会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在古城青州,也有这么一条穿城而过的河——南阳河。 说起南阳河,不得不提她的文化和历史。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井塘古村的南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为弥河的一条支流,全长15.3公里,总面积7.65平方千米。 南阳河,不但是青州市的母亲河,还是一条人文景观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说,是南阳河浇灌了青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2013年,她还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河的渊源 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玲珑山下的井塘村,井塘古村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青州西南15公里处。井塘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片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