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案例
❶ 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案例有哪些
案例:生活中排放大量的“三废”
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
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等
这些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
案例:火山喷发
海啸
地震
属于自然因素造成的
❷ 外出旅游时你发现旅游者的哪些行为对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
我发现有很多旅游者喜欢到出用笔去写上到此一游,这样是不好的行为,会试试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❸ 求因为没有很好进行旅游开发而遭到荒废的传统文化遗产或是因为有效的旅游开发而得到保护的文化遗产的例子
圆明园 和 三亚
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遭到的破坏。
近年来,关于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破坏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起码可以证明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了。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要求。实践证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可以相互依托的,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展的道路也是可行的,文化遗产完全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文化旅游使大量的文化遗产直接面对民众,这还有利于普及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但是,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对文化遗产内涵的歪曲和滥用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前提首先就是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并力求进一步保护它。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要,利用它开发市场。反过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做好民族旅游产业开发,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开发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加强人员之间的往来,增强交流和信息之间的沟通,还可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好地统筹。
举例说明:新疆的喀什可以说是维吾尔文化的发祥地,维吾尔文化在那里保留很完整,积淀最深。高台民居是维吾尔族聚居区,这么多年来,其他地方发展了,这里还是落后景象。后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从尊重民族文化、抗震、保护民族习俗角度,政府决定将高台民居修旧如旧,现在,高台民居正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加固。这个安居工程让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同时也照顾了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另外,通过整体打造,凸显了维吾尔人原始、质朴的生活习惯,现在这个区域变成了旅游者参观的区域。这样,既方便旅游者了解和感受少数民族风情和西域文化,又使当地做小生意的居民通过售卖自产的纪念品增加了收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非常和谐。
把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❺ 中国现代破坏传统文化遗产的具体事例
一,常州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毁坏古代文明,偷梁换柱拆文物,移花接木造假古董,已在全回国闻名
二,成都答柏条河开发引争议 被指破坏都江堰文化遗产
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曾经有一面城墙倒塌,与旅游公司只懂盲目开发不去保护有关
四,故宫大修破坏故宫百年历史格局
五,日本暴徒蓄意破坏兵马俑(1983年) 1983年11月23日,日本大阪21世纪协会专务理事加藤良雄代表该会会长松下幸之助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对在大阪展出的一件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被损坏一事向中国方面道歉
六,释永信的种种事端就是对千年禅宗祖庭的严重破坏
七,西安古城墙中竟然开网吧,说什么城墙应该发挥商业作用,古今合璧,没什么不好,这就是破坏
❻ 目前,我国珍贵文化遗产有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你还能再举出一例吗
在中国就没有保护很好的文化遗产,
一,常州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毁坏古代文明,偷梁换柱拆文物,移花接木造假古董,已在全国闻名
二,成都柏条河开发引争议 被指破坏都江堰文化遗产
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曾经有一面城墙倒塌,与旅游公司只懂盲目开发不去保护有关
四,故宫大修破坏故宫百年历史格局
五,日本暴徒蓄意破坏兵马俑(1983年) 1983年11月23日,日本大阪21世纪协会专务理事加藤良雄代表该会会长松下幸之助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对在大阪展出的一件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被损坏一事向中国方面道歉
六,释永信的种种事端就是对千年禅宗祖庭的严重破坏
七,西安古城墙中竟然开网吧,说什么城墙应该发挥商业作用,古今合璧,没什么不好,这就是破坏
来个转帖
文革”中被破坏的珍贵文物清单如下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
10、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中被平毁无遗。
11、古城太原的新任市委书记三把火,第一把是砸庙宇,全市一百九十处庙宇古迹,除十几处可保留外,通通毁掉。他一声令下,一百多处古迹在一天之内全部毁掉。山西省博物馆馆长闻讯赶到芳林寺,只捡回一包泥塑人头。
12、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
13、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的“千古人龙”、“汉昭烈皇帝三顾处”、“文韬武略”三道石坊及人物塑像、祠存明成化年间塑造的十八尊琉璃罗汉全部被捣毁,殿宇饰物被砸掉,珍藏的清康熙《龙岗志》、《忠武志》木刻文版被焚烧。
14、汉中勉县“古定军山”石碑,也因诸葛亮是个“地主分子”而被砸毁。
15、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被毁,只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
16、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
17、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
18、河南汤阴县中学生将岳飞等人的塑像、铜像,秦桧等“五奸党”的铁跪像,连同历代传下的碑刻“横扫”殆尽。
19、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
20、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了个稀烂。
21、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
22、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明代名臣海瑞的坟被砸掉,一代清官的遗骨被挖出游街示众。
23、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的墓被红卫兵砸毁。焚骨。
24、北京城内的袁崇焕的坟被夷成了平地。
25、黎平故里安葬的是明末名臣何腾蛟,他的祠堂中的佛像被扫了个一干二净,而且把黎平人最引以为荣的何腾蛟的墓给挖了。
26、吴承恩的故居在江苏淮安县河下镇打铜巷。他的故居不大,三进院落,南为客厅,中为书斋,北为卧室。几百年来,曾有无数景仰他的人来此凭吊此故居和他的墓。可是“文革”时《西游记》成为“封、资、修”(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里的“封”,吴氏故居也就“被毁为一片废墟”。
27、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28、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29、山东冠县中学红卫兵在老师带领下,砸开千古义丐武训的墓。掘出其遗骨,抬去游街,当众批判后焚烧成灰。
30、张之洞的坟被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张氏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直到被狗吃掉。
31、北京郊区的恩济庄埋有同治、光绪两朝的宫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墓,凿开的墓穴里,只有头骨,不见尸骸,衣袍内满是珠宝,后不知所踪。
32、河南安阳县明赵简王朱高燧的墓被挖毁。
33、黑龙江黑河县有座“将军坟”,因为属于“帝王将相”,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34、宋代诗人林和靖(967-1028)的墓也在被毁之列。
35、清末章太炎、徐锡麟、秋瑾,乃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中的杨乃武的墓,都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声中做了牺牲品。
36、一位年轻的中学老师领着一帮初中生以“让保皇派头子出来示众”为由,刨开康氏墓,将他的遗骨拴上绳子拖着游街示众。革命小将们一边拖着骨头游街一边还鞭挞那骨头,好像相信康氏灵魂附着在骨头上似的。游完街,康氏的头颅被送进“青岛市造反有理展览会”,标签上写道:“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康有为的狗头”。
37、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介石旧居,蒋氏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开,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
38、南漳县为抗日名将张自忠建造的张公祠、张氏衣冠冢和三个纪念亭均被破坏。
39、杨虎城将军,虽被国民党处决,仍是红卫兵眼中的“国民党反动派”,墓及墓碑都砸毁。
40、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上的千佛洞的壁画,曾被俄、英、德等贪婪商人盗割,卖到西方。但那运到国外的壁画毕竟被博物馆珍藏,并未毁掉。而中国人自己干的“破四旧”却重在一个“破”字:将剩下的壁画中的人物的眼睛挖空,或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存心让那些壁画成为废物。
41、山西运城博物馆原是关帝庙。因运城是关羽的出生地,历代修葺保养得特别完好。门前那对高达六米的石狮子可能是全国最大的。“文革”时那对狮子被砸得肢体断裂,面目全非;母狮身上的五只幼狮都砸成了碎石块。
42、安徽霍邱县文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龙、虎、狮、象、鳌等粉彩浮雕皆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房饰浮雕在“文革”中统被砸毁。“文革”后省、县拨款数万修葺,“尚未完全复原”。山东莱阳文庙,大成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雄伟……“文革”期间,大成殿被拆除。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的吉林市文庙,“破四旧”中严重受损,荒废多年,“文革”后历时五年方修复。
43、唐代高僧褒禅结芦安徽含山县花山,死后弟子改山名为褒禅山。宋王安石游览此山,作《游褒禅山记》后,褒禅山遂名扬四海。因是“四旧”,褒禅山大小二塔被炸毁。
44、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观被毁。
45、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经另一宋代大家苏东坡手书,刻石立碑于安徽滁县琅王牙山脚当初欧阳修作文的醉翁亭,存世已近千年,前去革命的小将不仅将碑砸倒,还认真地将碑上的苏氏字迹凿去了近一半。醉翁亭旁堂内珍藏的历代名家字画更被搜劫一空,从此无人知其下落。
除了有计划的毁灭古迹,文物古董毁坏的更多.
❼ 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遭受了破坏(至少10个)
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进行世界遗产监测时对于当地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尖锐批评。
2001年4月,前总理朱镕基视察张家界时对当地自然境观的问题关注,并指示要加快武陵源风景区的建筑物清拆及还耕还林的部份以加强绿化力度。
2002年5月1日,张家界百龙旅游电梯试运营。该电梯被国内外媒体认为是破坏了自然风景。
2002年11月23日下午,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截流。该工程的姊妹工程——杨柳湖工程,距离都江堰仅1300米。2003年8月,杨柳湖工程被紧急叫停。
2003年1月19日晚,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主殿发生大火。该火灾的责任在于武当山文物管理部门。有关部门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遇真宫使用权转让给一家私立武术学校,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2003年年中,针对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的一项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的13级电站规划正式提出。2004年年初该规划被搁置。
2004年2月10日晚,大足石刻石门山一尊石刻和一尊泥塑头像被砍掉盗走。
2005年10月17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30分,山西平遥古城的南城门一段城墙发生坍塌。
山东泰山在近20年来,由于开发不善而导致建筑过多,植被被破坏等现象。截至2005年4月,泰山景区内已拆除违章建筑164处、违法别墅21栋,清除商业经营性广告400余块,修建标准公厕53处、污水处理池29处,维修古盘道4200米,并建立起泰山景区森林防火视频检测系统,基本完成古建筑主体大修工程和岱顶绿化工程。
2006年,澳门特区政府取消对东望洋山东麓建筑的高度限制,被指破坏东望洋灯塔的历史性。
2006年1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因保护和管理不善,致使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世界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三江并流并筑坝问题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警告,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丽江古城以及布达拉宫被要求整改。
❽ 中国文化遗产破坏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被破坏、流失,这就好比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总是让人有些沮丧”张得勤说,中国文物流失的源头是在国内,治本之策是切断国内的文物盗掘、走私渠道,但目前“治本”尚看不到希望。申请“禁令”实际上是求助于国外的监管,多少也是无奈之举。
根据文物界人士的介绍,如果将中国文物非法流失的路径分为几个段落,盗掘应该是出发地,是源头。中国海关是第二个环节,香港是中转站(部分文物不经过香港),欧美国家是最后的目的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环节在监管上均有难度。
虽然近十多年来,中国打击文物盗掘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在外界看来,打击时松时紧,经常反弹。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去年一年,我国共发生36起馆藏文物、寺庙文物以及田野石刻被盗案件,共丢失各级文物223件。案件发生率比前年上涨了近8成。
而海关能查获的文物也只是外流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根据公开的数字,2002年全国海关文物走私案是260多起,收缴禁止出口的文物8000多件。这些仅仅是从所有出口货物的5%中抽查到的。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主任张永年说,文物走私是自古有之的,连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条通道都是畅通的。
国际上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文物走私通道,要完全斩断简直难于上青天。减少文物外流的另一渠道是从海外追索,这一“亡羊补牢”的方式在现实操作中也有很大难度。
目前追索海外文物的最成功案例是王处直墓彩色武士石雕的回归。石雕1994年被盗,2000年,国家文物局得知石雕出现在纽约将要举行的拍卖会上,向美国紧急提出停止拍卖、返还文物。而后历经一年,这块石雕方得以回国。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且不论追索文物耗时耗力的巨大成本,目前我国能够追索的文物也只是实际流失的文物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国际公约,走私出境的文物返还所在国家,前提是该国必须提供充分的合法拥有证明,但由于我国的文物档案并不完备,很多文物无法索回。
“从目前来看,如果能通过‘禁令’来管住终端市场,从而切断一条流失的通道,对中国文物来说,也是好事”。
但该协议对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能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文物界并不乐观。“很难期望一纸协议会对现状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这么多年建立的走私渠道太畅通了”。张永年说。“这样的一份外交协议,需要很强的法律步骤,对于普遍存在的文物盗掘和走私,也许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发生国宝级文物等重大纠纷,双方就可以依照此协议做出决定。”国家文物局一名官员说。
报道称,美国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主义者和古董交易商、博物馆就此协议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前者赞成通过进口“禁令”以消除对文物考古现场的破坏,后者则担心会对自己的收藏和买卖产生影响。
“我当时的感觉是内心一阵窃喜”,北京的收藏家任雅武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如果美国政府同意中国的提议,那好的东西出土后流不出去,只能在国内消化,价格势必会下降,这对国内的收藏家来说,肯定是好事。”任雅武说。
围绕“禁令”的争议并不仅限于此。美国一些古董经销商和收藏家提出,国际间的文物贸易是有利于研究和保护中国文物的。
这种观点在国内的一些古董经销商和收藏家中也有赞同者。马未都认为,美国收藏家愿意出高价收中国文物,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们对中国艺术品和中国文化的尊重。
马未都说,金钱是现代人对古代艺术品表示尊重的惟一表现。国度不同,但金钱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本国的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能有高价。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外人买走,是好事。相反,如果限制外流,国人可能会看不到本国文物的价值,因此造成对文物的不尊重或破坏。
要想从根本上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就要鼓励更多人喜欢这些艺术品、去收藏、去研究,去自愿捐献国家。单纯的管、卡、压只会触发更多的暗流滋生。他提出了两条解决思路:通过赎买、鼓励交流等疏导措施使文物的交流正常化,同时确认私人交流的合法地位。
“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应强调的是保护而不是开发。”谢辰生说。据谢辰生讲,文物保护和开发的争论,从改革开放至今几乎不曾间断。2002年,在新文物法制订中,各界人士就曾经为文物可否上市交易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法律允许私人家传的一些文物上市交易。
“现实已经证明,同意一定范围内的交流是一种进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主任张永年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但是保护文物,还是应该在原地保存,这样才有生命力。“
❾ 一些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案例,分析它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的
破坏旅游资源的因素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又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
1,突发性破坏:自然界的某些突发性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泥石流等。
2,缓慢性破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溶蚀作用、侵蚀作用、氧化作用、风蚀作用、流水切割作用、地球板块移动、温度变化和潮湿以生物的生命规律等,都会对旅游资源产生影响。,
(二)人为因素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大大超过了自然风化的破坏程度。按破坏的根源可分为战争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开发经营性破坏和旅游者的破坏。
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主要可采取的措施:
(1)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应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对于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如室内展览馆、隔离装置等。因条件限制不宜采取类似措施的,则应经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和修缮。
(3)为了防止由于旅游者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
①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环境容量饱和给旅游资源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②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供游人观赏的珍稀动植物等,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人触摸攀爬。
③对于违反有关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乃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4)对于旅游者以外的其他人为原因,如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等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外,还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实际上,宣传和立法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要分派和落实有关执法和保护工作的责任。
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的例子
如某些地方语言`地方戏曲舞蹈和祖传绝技逐渐失传,后继无人.昆曲,东巴文等都已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