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壹』 安徽地质旅游事业应如何发展
安徽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世界一流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自然资源,又有佛教、道教、徽文化、中原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培育开发了多彩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与旅游新业态。
安徽省打造黄山、合肥、芜湖“三个旅游中心城市”,构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旅游区“四大旅游板块”,形成强有力的旅游发展格局。
目前,全省4A级以上景区达到133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分别为:同时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黄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景区以及历史悠久的绩溪龙川景区。
全省四星级以上饭店139家,其中五星级22家,均居中国中部第一。
全省旅行社总数达到1124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38家,赴台游组团社4家,黄山市中国旅行社、安徽中国青年旅行社是全国百强旅行社。
2012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331.46万人次,同比增长26.1%;旅游外汇收入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5%;接待国内游客2.92亿人次,同比增长30.2%,国内旅游收入2519.08亿元,同比增长38.79%;旅游总收入2617.79亿元,同比增长38.55%。我省旅游指标增幅均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增幅居全国第一,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均位居全国第二。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旅游业整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努力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中部领先,全国前十的旅游强省目标,提升对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旅游业的贡献度。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将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安徽”的主题,着重抓好七个主题年活动:一是实施落实旅游规划推进年;二是实施旅游文化生态一体化发展突破年;三是实施旅游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四是实施旅游商品研发创新年;五是实施改革试点工作攻坚年;六是实施客源市场外联自组拓展年;七是实施职能与作风转变年。
今年全省旅游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已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将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美好安徽”先行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区和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我们旅游行业应主动作为,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安徽”多作贡献。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贰』 黄山的经济
截止2012年年底(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77亿元。农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157.6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上工业企业达441家,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50亿元。全市九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45.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年均增长44%。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接待游客达3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60万人次、旅游创汇4.8亿美元。黄山风景区荣获全球旅游目的地管理奖,黄山旅游集团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跻身中国旅游集团20强。
全省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获批,争取到国家和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34亿元,152个服务业“135”工程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31亿元。屯溪老街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徽韵”入选国家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名录,徽州府衙、秀里影视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服务业增加值达175亿元。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争取成功并全面实施,累计到位补偿资金6.6亿元,新安江流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绿色提升全面展开,沿线村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建成,99个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即将出台,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进入国家战略规划。积极推进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非遗普查,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新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16个村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写进国务院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若干意见,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十大工程”,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强力推进“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百佳摄影点、“智慧黄山”建设和“四大整治”活动,83个古村落、1065幢古民居得到保护利用,建成922个绿色质量提升点、123个百佳摄影点,旅游干线、交通干道两旁和重点景区、景点周围村庄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6.8%。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黄塔桃高速公路、绩黄高速公路、黄山机场4D改造(一期)等一大批项目建成运营,黄祁高速公路路基全线贯通,京福高铁黄山段加快建设,黄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评估,100%乡镇、99.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中心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49.2亿元,是前五年的3.8倍。新安江公园、齐云大道、屯光大道、花山大桥、“智慧黄山”旅游调度指挥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使用;市游泳馆、市全民健身馆、杨业功纪念馆建成开放;新建改造世纪广场、昱中花园等城市公园广场9座,新增绿化面积131.4万平方米;实施小街小区小巷综合改造项目100多个。徽州文化与生态长廊建设全面展开,高铁新区启动建设。全市区县城和建制镇累计完成投资686.5亿元。屯溪区江南新城、徽州区新四军军部旧址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黄山区城市外环路、歙县徽州古城整治工程、休宁县横江公园、黟县城南新区、祁门县新城区等一批重点城镇项目基本建成,区县城功能明显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97个行政村达到市级“十有”标准。
『叁』 芜湖市在哪里,芜湖市在哪个省,芜湖属于哪个市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8度21分、北纬31度20分。芜湖市是安徽省的地级市。
芜湖市南倚皖南山系,北接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
芜湖市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经济总量居安徽省第二位。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芜湖地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天门山、鸠兹古镇、大白鲨海洋公园、丫山风景区、马仁奇峰、赭山公园、雕塑公园等景区。
(3)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扩展阅读
截至2016年,芜湖市辖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4个市辖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无为县4个县。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区县:
1、镜湖区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东经118°20'6"--118°29'37",北纬31°8'51"--31°23'25"之间,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全区由中心城区和荆方地区两部分组成。
2、鸠江区是安徽省芜湖市市辖区,成立于1990年,由原裕溪口区、四褐山区、郊区3个区合并而成,沿用芜湖古称“鸠兹”、“长江”之意而得名。
3、繁昌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带,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介于北纬30°57′—31°17′东经117°58′—118°22′之间,纵横36至38千米,总面积630平方千米。
『肆』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意义
宣城与黄山、池州等地同属皖南地区,同受徽文化影响,自然人文景观一脉相承,符合打造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条件。示范区建成后,将可整合各市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包括加快实施“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强徽文化保护开发,开发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节庆旅游三大旅游品牌等。新的“旅游文化示范区”将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促进皖南大开放。示范区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芜湖、马鞍山、铜陵,辖34个县(市、区),总面积38220平方公里,总人口1069.6万。
【范围】7市入选示范区 面积共5.7万平方公里据了解,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7市、4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山市的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池州市的贵池区、青阳县、石台县、东至县,以及宣城市的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和安庆市的潜山、太湖、岳西县为核心区。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纲要》提出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三大战略定位。
【布局】打造“一圈两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纲要》指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今后将着力打造“一圈两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一圈”是指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充分展示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商文化、文房四宝、徽菜、徽茶等历史文化魅力,保持徽州文化的完整性,推动徽州文化与青山秀水、美好乡村联动,形成以黄山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山水文化旅游圈,不断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把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圈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典范。
两带是指:“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太平湖、升金湖、花亭湖为节点,将皖南高品质的山水风光连为一线,充分展示精、奇、清、秀的特色,联动开发观光、文化与度假组合型旅游产品,联手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打造一批重点旅游区,培育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带;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旅游通道作用,突出都市休闲、生态旅游、工业旅游、游轮观光、主题公园体验、健康运动养生等,串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皖江城市及重要景区,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
【目标】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千亿,接待游客超46000万人次
围绕三大战略定位,《纲要》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保质量保持领先、文化旅游产业显著发展、文化旅游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五大目标。
到2020年,示范区的绿色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将基本形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90%,森林覆盖率达到51%,核心区的空气优良率将达80%。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000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培育5—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示范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突破70000元和28000元。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平台,交通能力、能源保障能力、应急救援能力显著增强。
【政策】设立投资基金支持申报品牌赛事
建设示范区,必须有一批重大政策支持。《纲要》结合示范区建设需求,提出了一批需要国家支持的重大政策。
《纲要》鼓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支持设立以文化、旅游、生态为主要内容的股权产权交易机构,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有实力的央企在示范区围绕文化旅游、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设立大型产业基金,研究设立旅游文化特色分支机构,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在土地政策方面,《纲要》支持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流转试点,支持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项目采用约定用途、控制使用条件,并给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的方式取得土地。
此外,《纲要》允许示范区结合资源特色,规范建设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支持示范区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项目和体育品牌赛事。支持孔子学院设立徽文化课
程。支持申报举办中国(黄山)国际文化旅游高层论坛,打造示范区国际合作平台。
【交通】打造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新建多个机场
打造具有国际范的旅游新名片,交通是关键环节。《纲要》提出,要加快区域内城际铁路、普通铁路、省道、旅游干线、农村公路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和景区连接线建设。实现快速铁路联结所有省辖市,普通铁路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镇,所有县城通达高等级公路,重点旅游乡镇基本实现四级及以上公路连接。
《纲要》提出将新建芜湖(宣城)机场,研究迁建安庆机场,推进黄山机场改造,新建马鞍山、岳西、宁国、泾县、无为、芜湖县、九华山等通用机场。
『伍』 皖南到底包括哪几个市啊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安庆并不在皖南管辖区域内。
皖南地势以皖南山区和皖南沿江平原组成,有九华山、黄山2个山系纵横其间。皖南地名起源于唐代江南道,雏形于宋代江南东路,成型于元代江东建康道与清代皖南道,定型于民国皖南行政署。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截至2017年底,皖南包括共计15个区,16个县,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889.09万。2017年,皖南地区生产总值8216.68亿元,第一产业总值525.03亿元,第二产业4334.01亿元,第三产业3357.63亿元。
(5)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扩展阅读:
皖南包含的区域:
1、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6年末,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万人。
2、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两市,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本省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
宣城地处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3、铜陵,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介于北纬30°45′—31°09′、东经117°35′—118°09′之间,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4、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 ,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
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常住总人口137.37万人。2015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比2014年增长6.1%。
5、马鞍山,简称“马”,是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东部、苏皖交汇地区,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门户城市;辖3区3县,总面积4049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233.7万人。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诗歌之城等殊荣。
6、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双核城市、长三角大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69.6万人。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芜湖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皖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池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宣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铜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鞍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芜湖
『陆』 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有哪些能不能具体说说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古镇、查济等五大旅游景点。
1、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