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枇杷文化旅游节
A. 枇杷在每年的什么季节成熟
一般情况下,枇杷是在每年3月至6月成熟,这个时候的枇杷有大有黄,味道也很好,很适合食用。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枇杷喜阳,对土壤没特别要求,在南方温暖地区都能快速生长,果实在春天至初夏成熟,采摘期比其它水果都要早,是早熟的水果之一。
品种不同,枇杷的成熟期也各有差异。
比较有名的枇杷成熟期有:三月份的云南省的蒙自枇杷、福建省的云霄枇杷,四川省的攀枝花枇杷和米易枇杷。
4月份进入成熟的品种有:四川省的龙泉枇杷、安徽省的徽州枇杷、福建省的莆田枇杷和一都枇杷。
5月份进入成熟的品种最多,有:上海青浦枇杷、安徽省的三潭枇杷、湖北省的隐水枇杷、云南省的大可枇杷、贵州省的开阳枇杷和革一枇杷、江苏省的洞庭枇杷和东山枇杷、浙江省的塘栖枇杷和黄岩枇杷以及象山枇杷、四川省的双流枇杷、石棉枇杷、文宫枇杷、三元枇杷、天仙垌枇、资中枇杷以及新桥枇杷。
6月以后成熟的品种有广东的云浮枇杷、博罗枇杷、惠州枇杷和广州枇杷,广东的枇杷算是最晚成熟的品种。
浙江的塘栖和黄岩、安徽省歙县、福建省莆田和漳州市云霄县、江苏吴县是我国六大枇杷产区,2004年5月18日,塘栖枇杷获得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现在不止十种枇杷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枇杷喜阳,成熟的枇杷营养,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胡萝卜素含量比各水果要高。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用干叶熬制而成的枇杷露和枇杷膏化痰止咳,枇杷全身是宝。
(1)福建莆田枇杷文化旅游节扩展阅读: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
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食用价值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
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吃枇杷时要剥皮。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枇杷不论是叶、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
药用价值
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
但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
B. 福建莆田的枇杷产区在哪里
枇杷之乡有两个:
一个是仙游县的书峰乡,一上书峰乡书峰村书峰街,满街都是买卖枇杷的,有礼品装的,有蓝装的,跟安溪感德茶街差不多,在这个枇杷成交季节;
二是莆田的常太镇。
联系方式,略。
C. 莆田特大枇杷浙江能种植吗
有些只有特定的区域能种植,浙江目前不适合种
D. 莆田枇杷和善山枇杷那个好吃
这两种枇杷的口感都各有所长,但是都比不上广东韶关的枇杷。韶关的枇杷非常好吃,甘甜多汁,让人回味无穷。
E. 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ρ酒=0.9×103kg/m3)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
已知ρ酒=0.9×103kg/m3,酒的体积V=500mL=500cm3=500×10-6m3,
则瓶中所装酒的质专量m=ρv=0.9×103kg/m3×500×10-6m3=0.45kg.
故答案为:属0.45.
F. 莆田的特产有哪些
(1)四复大名果:兴化桂元
莆田制龙眼因其栽培地域独特,孕育了众多品种和优良品质。全市现有品种80多个,为全国最多。由于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糖分为主)的积累,所以兴化桂元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并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2)四大名果:枇杷
莆田枇杷品种达100多种,主要有“解放钟”、“长红3号 ”、“莆选1号”、“早钟6号”、“白梨”等,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栽培技术最先进,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全市现有面积1.1万公顷,投产面积0.5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以上。销往全国 各大中城市。
G. 以“这方热土”为话题写有关福建莆田文化,人物,发展 600字左右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 荔城、城厢、涵江、秀屿四区。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人口302万人,常年有5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 ;莆田籍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5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旅居在外的侨胞70万 人左右,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莆田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鲜花争艳,四季佳果飘香。山海俱得,风光旖旎,有壮观奇特的高山,有一马平川的平原,有波光粼粼的海湾,春九鲤,夏湄洲,秋白塘,荔乡情韵,壶山雨景,兰溪流水,菜溪 、麦斜、永兴三大名岩的风光,广化寺的千年钟声,南少林的武术渊源……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文坛泰斗郭沫若先生当年游览莆田, 由衷地赞颂: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
别具一格的人文地理,形成了莆田的众多优势和特色。区位优势明显,位居闽东南沿海中部要冲,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并与厦门相近,是建设海峡西岸 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湄洲湾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不冻不淤,1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可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具有建设大型港口的优越条件 。妈祖文化独特,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是四海共仰的妈祖文化发源地,岛上的妈祖祖庙被誉为东方“麦加”,历来以一种独特的信仰牵系着海峡两岸同胞,是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莆田建市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市二十年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5.4倍。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建成了一大批水利 、电力、通讯、路网等项目,开通了高速公路,开辟了国家一类对外口岸湄洲湾秀屿港,构建了以湄洲湾火电厂、福建LNG工程秀屿接收站、 燃气电厂、福建抽水蓄能电站、南日石城风力发电场等为代表的能源供应中心雏形。今明两年将开工建设福厦铁路莆田段、仙游金钟水利枢纽工程、湄洲湾多用途码头等总投资180多亿元的95个重大项目。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田径之乡、篮球城市、戏曲之乡、绘画之乡、摄影之乡等荣誉称号。
气候特征
莆田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是本市气候的一大特征。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又是本市气候的一大特点。季风明显,滨海风大也是本市气候的一个特征。主要的方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
特产资源
莆田市地理环境优越,特产资源丰富,诸如“四大”名果、兴化米粉、松花皮蛋、风味名菜等等名优稀特产品,构成了莆田独有的特产资源。
“四大”名果指龙眼、荔枝、枇杷、蜜柚。龙眼学名桂元,品种繁多,以“水南”为最,其果肉洁白如冰,纯甜无酸,系“果中之王”;“白核龙眼”亦称“无核龙眼”,其色乳白,质地柔软,鲜嫩爽口,味甜如蜜,亦是世上稀有良种。龙眼除鲜食外,还可整粒焙制成“桂元干”,成为滋补佳品。明代宋珏赋诗赞龙眼:“外裹黄金色,中怀白玉肤,壁破皆走盘,颗颗夜明珠”。兴化荔枝曾作为贡品,誉满华夏,其中“陈紫”荔枝皮呈鲜紫,肉淡黄色,细脆多汁,味道香甜,焦核(小核)率达95%,是荔枝品种中之良品。荔枝不但鲜食,还可整粒焙制成荔枝干,鲜味犹存,远销海内外。兴化枇杷与江苏、浙江等地所产之枇杷齐名,驰誉全国。枇杷品种品系及单株多达50多种,尤以常太镇的“解放钟”为最,其果形如古钟而得名,果皮黄里透红,果肉脆嫩,汁多味甜。还有“白梨”枇杷,其果皮薄色白,肉质细嫩,入口融化无渣,味道清甜,也是枇杷中之精品。蜜柚又名“文旦柚”,产于仙游县度尾镇。此柚是经过150多年的存优汰劣精心培育而成的良种,具有树势壮茂,生长快速,适应性强等特点,每年中秋后成熟。果重一般在500克-1500克左右,果肉细嫩无籽,香甜适口,生津止渴,又称无籽蜜柚,1983年被认定为省级优良品种之一。兴化米粉自北宋以来,一直成为莆田的著名特产,誉满华夏。兴化米粉采用特等大米精制而成,现有银丝米粉、快熟米粉、细米粉和粗米粉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条细如丝,洁白如银,富于韧性,质佳味美,煮、炒、炸皆可,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该产品耐储藏,便于携带,是馈赠亲友和宴请宾客的珍品,畅销海内外。“白鹭”牌兴化银丝米粉,曾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奖”。
松花皮蛋以仙游县大济为最,具有弹性好、松花多、香味浓、色泽光滑、含铅量少、无苦无辣之特点,并有降低血压、促进消化等作用。大济松花皮蛋质量上乘,好蛋率达99.4%,被评为全国第一,荣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奖,同时被评为优秀出口产品,誉满香港、美国等海外市场。
地方特色
莆田市的风味名菜与悠久的历史相承,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且品种繁多,主要的有久负盛名的炒米粉、“荔枝肉”、焖豆腐、跳鱼穿豆腐、干咩(焖)羊肉、蛋白扁食等等。这些风味名菜质优物美,在色、香、味、形、器等方面均有考究,尤重于“味”,故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谚。许多风味名菜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为特色,又以清鲜淡雅、略带甜味见长。各种菜肴还讲究题目、内容和含义。每道风味名菜,往往都带有一个吉祥的寓意或美妙的故事,令人品味无穷。在烹调技术上,炸、蒸、烧、卤、炒等技艺精湛独到。各种技艺菜和拼盘,巧夺天工,运用堆、摆、刻、雕、塑等艺术手法,以食物的天然色彩进行美化制作,各种花样,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情趣盎然,深受四方食客的欢迎。近年来,为纪念海神妈祖圣迹,莆田市烹调技师王文基根据古老的生活习惯和妈祖的传说,利用本地丰富的菜肴原料,别出心裁精心制作出色、香、味、形具佳,并带有宫廷菜系神秘色彩的十二道“妈祖宴菜”,于1987年妈祖升天一千周年纪念日活动时正式定名开宴,备受海内外佳宾的赞誉。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概况
这里,不仅有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有令人魂牵梦萦的人文景观。南宋著名文学家刘克庄曾吟诗道:“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湄洲岛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妈祖林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终生未嫁。生前她兰心慧质,聪明好学,懂医术,识气象,通航海,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后人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屿峰上为她建祠立庙,这便是妈祖信仰的由来。站在湄洲祖庙山巅,秀峰奇石、幽洞静林衬托下的妈祖祖庙巍峨壮观;那巍然屹立的妈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恒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征。妈祖精魂,古今外中无处不在。妈祖信仰在台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台湾妈祖宫庙有1500多座,信众达1600多万人。九十年代以来,湄洲岛每年接待境内外香客游人多达百万人次,其中台胞近10万人次,是祖国大陆吸引台胞最多、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每年妈祖诞辰和妈祖升天节日期间,朝圣旅游活动盛况空前,正所谓“宋代坤灵播,湄洲圣迹彰;至今沧海上,无处不馨香”。
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1988年6月,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4月,设立台胞专项旅游落地签证,同年10月,设立国家旅游度假区。从此,台胞朝圣络绎不绝,旅游度假方兴未艾。十多年来,湄洲岛的开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现已建成妈祖祖庙、鹅尾山、黄金沙滩、莲池沙滩、日纹石景等景区,贯岛环岛公路、轮渡码头、3000吨级对台客运码头、跨海供电供水、通信、绿化等50多项基础设施以及可提供接待床位1600多个的星级酒店、宾馆和商场、娱乐中心等服务接待设施,使湄洲岛日益成为著名的妈祖文化朝圣中心和东南沿海旅游度假胜地。这里风景优美,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绿化百佳县区、福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全省十佳环境优美县区;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来此可扮妈祖妆、吃妈祖宴、品妈祖圣水,可观澜日出、渔舟唱晚,祈一帆风顺;这里盛产海鲜,可尽享海边垂钓、海鲜美食、海滨度假之乐趣。
新世纪的妈祖故里——湄洲岛,海峡西岸一颗正在崛起的海上明珠
H. 莆田白枇杷在当地一斤卖多少
周末2天的作业:
1.根据录音听写20个单词
2.看微信群里的《短诗三首》《绿》教学视频➕学习链接,补充笔记
3.字帖4张
4.完成下图阅读(题目不用抄)
I. 莆田十大特产有哪些
1、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历史悠久,其源可溯至宋代,是我国最版早的快权餐食品之一。它选用上等大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成品条细如丝,洁白透明,匀韧不碎,质地优良。
2、文旦柚
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文旦柚为优良柚类品种,同时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究所确认为是柚类中的佳品。
3、桂圆(龙眼)
由于木兰溪两岸气候温和,雨露湿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质适宜,所产的龙眼质味冠神州。成为我国桂圆的佼佼者。
4、荔枝
福建的荔枝以色味具佳名闻天下,而这其中,又以莆田荔枝为最。
5、紫菜
南日紫菜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莆田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南日紫菜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福建省唯一出镜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