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宣传泉州旅游文化拟写一句广告词。从泉州十八景选一处,写其特点。

八闽名胜无双境,十八胜景刺桐城。

B. 旅游胜地的广告语

另人陶醉的西湖,青山,秀水,使千万游客乐不思蜀.
另人神往的黄山,奇松,怪石,让多少旅人牵肠挂肚.

C. 宣传泉州旅游文化拟写一句广告词。从泉州十八景选一处,写其特点。

多元文化 古韵泉州
东南形胜地 地灵人杰
八闽鸿运城 城以泉名
这是一个以泉水命名的城市
一个面朝大海的东方古城
一个把历史写在水上,并具有海洋魂魄的故土
一个曾经在世界范围内独领航海贸易风骚
将丝绸的光泽铺设在辽阔海水上的历史名城
她---就是泉州

从泉州十八景选一处,写其特点。开元寺的东西塔和洛阳桥。
泉州民谚:“站起来要像东西塔,躺下去要像洛阳桥。”
东西二塔高达48.24米和44.6米,不说比起一般的房屋了,就是在塔的世界,也是够高的。
有一本“世界之最”的书把东西塔列为石塔的世界之最,我看当之无愧。
东西塔的地基也有塔高的深度,这一条未必人人知道,因为其看不见。它决定塔不但高,还极稳,要想推倒东西塔不容易。
明代泉州有一次大地震,相当现在的8级,摇了它好一会儿,只崩断塔顶的一条铁链,掉下两三块小石头,两座塔都安然无恙。
但人再怎么说也不可能长得像东西塔那么高大,篮球运动员姚明够高的了,也只有2.23米。
显然,这句谚语赞美的是一种有大作为的人格和气概,和人的高矮无关。
倒下去像洛阳桥也不简单,
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因采用“种蛎固基法”而经得起水急潮狂的冲击,它伫立在惊涛骇浪之中,格外的壮美!

D. 关于泉州的以一些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文化、美食)括号里面的各三个,谢谢

一、泉州自然景观

1、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千米,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千米。

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是天然胜景。清源山海拔572米,山脉绵延20千米,象形岩石,千姿百态。

2、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丰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距泉州中心市区约25千米。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积25平方千米。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3、岱仙瀑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溪水从山峰的缺口直下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飞流直下,水雾形成的虹霓霞雾,使你感到山岚袭人。

岱仙瀑布号称“华东第一瀑”,它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落差139米,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

二、泉州人文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

宋、元时代,泉州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

泉州保留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

方言

通用语言为普通话,闽南话为主要地方方言,并存莆仙话、客家话等多种地方方言[3]。泉州方言是泉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泉州方言曾是闽南方言代表。泉州当地的语言是闽南语。

三、泉州历史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

宋元时期,泉州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7年,泉州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4月,泉州入选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

四、泉州文化

1、泉州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影(剧)院59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乡镇文化站164个,公共图书馆11个。

2、图书馆藏书总量478.79万册,电子图书541.20万册。文化系统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2098场,观众118.71万人次;

3、剧场、影剧院演(映)出60万场次。年末全市有广播电视台8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9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3%;

4、电视节目12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48%。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220.82万户,实际用户139.83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总长38706.30千米

五、泉州美食

1、石花膏: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头巷尾,不乏贩卖石花膏和四果汤的摊点及店铺。润滑带着弹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类及各种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汤依旧是泉州人喜欢的甜品。

2、土笋冻:土笋冻,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它含有胶质,主要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

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食用时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

3、面线糊:面线糊是泉州人最爱的早餐之一,一碗清糊,加入大肠、醋肉、虾仁等配料,热热一碗下肚,为新的一天带来了满满的动力。

E. 求旅游 广告语

Spain西班牙: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阳光下的一切 Newyork纽约: I Love Newyork我爱纽约 Pennsylvania宾西法尼亚: America Starts Here美国从这里开始 Hershey, Pennsylvania:The Sweetest Place on Earth地球上最甜的地方 Detroit,Michigan底特律(密西根州):The Renaissance City再生的城市 Boston,Massachusetts波士顿(麻省):The Bicentennial City两百年的城市 Quebec魁北克:It Feels So Different感觉如此不同 Aruba阿鲁巴:Our Only Business Is You我们唯一的事情就是为你服务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 夏威夷:夏威夷是微笑的群岛,这里阳光灿烂 香港:魅力香港、万象之都。动感之都 泰国:Amazing Thailand神奇的泰国 新加坡:无限的新加坡,无限的旅游业;尽情享受,难以忘怀;新亚洲-新加坡新感觉 澳大利亚:令人心旷神怡的澳大利亚 佛罗里达州:佛罗里达,与众不同 宾夕法尼亚州:美国从这里开始 香港:魅力香港,万象之都;动感之都;我们是香港 上海:新上海、新感受 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平遥:华夏第一古县城 北京密云县:山水大观与首都郊野公园——北京旅游卫星城 苏州、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深圳:畅游深圳,了解中国 海南省:椰风海韵醉游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姿多彩的塞外主题公园 锦绣中华:一步跨进历史,一日畅游中国 中国民俗文化村:24个村寨,56个民族 世界之窗:世界与你共欢乐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 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 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美国好莱坞宇宙城公园:让游人进入侏罗纪时代 稿件来源:北方网

F. 为宣传泉州旅游文化拟写一则广告词、、、 各位高手帮帮忙呗~实在想不出来

十八胜景刺桐城,八闽名胜无双境。

G. 我要为我的家乡泉州的特产写一侧广告

北门街是泉州的一条旅游文化街,那里有很多泉州各地的特产,你去那去那里回看一看,一定答有你想要的。 (那里可以说是泉州的一个小小缩影)衙口花生,源和堂蜜饯,清源茶饼 ,......
http://..com/question/2965489.html?si=3

H. 旅游宣传广告词怎么写

旅游也一样可以通过宣传单的方式打广告,让更多人了解旅游的地点价格,吸引游客去旅游

古城 旅游宣传广告词:

1、山水古生态,魅力新长兴。

2、山水景,太湖情,生态韵。

3、山水聚秀,古今长兴。

4、山水人文古迹,古韵生态长兴。

5、山水人文经典,帝国佛乡长兴。

6、山水人文经典,古韵生态长兴。

7、山水镶古城,水墨画镇远。

8、山水镇远美,古城天下绝。

9、山与水相宜,古与今相融。

10、赏长兴古生态,游览天下奇观。

11、赏长兴古韵,览天下奇观。

12、赏长兴生态古韵,览地球沧海桑田。

13、赏古邑风情,游生态高邮。

14、赏年画逛古宅走进历史,进氧吧观绿柳回归自然。

15、赏远古风光,品魅力长兴。

城市宣传广告语:

  1. 青岛(帆船之都):心随帆动,驶向成功

  2. 丽江:七彩云南 ,梦幻丽江

  3. 沈阳:新沈阳,新环境

  4. 日照:黄金海岸,激情日照

  5. 佛山:和谐佛山,绿化家园

I. 著名旅游城市的广告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
临海千年府,满街文化人——临海
鲁迅故里——绍兴

J. “泉州十八景”的导游解说词及广告宣传词(简短些)

泉 州 十 八 景

清源山
开元寺
崇武古城
府文庙
西湖公园
深沪湾

牛姆林
清水岩
天后宫
五里桥
东湖公园
洛阳桥

黄金海岸
仙公山
蔡氏古民居
岱仙瀑布
郑成功史迹
涂门街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为全国四大名塔之一。东塔名“镇国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两塔为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系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其中以老君岩为代表的六处宋元时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是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园林,2001年12月获得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誉称号。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明季倭乱,这里曾经是抗倭前沿,清初为了统一祖国,施琅曾经在这里牧马练兵,现为全国著名侨乡,是海外侨亲和台港澳胞寻根谒祖的摇篮故地。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泉州天后宫是在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之际的南宋时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迹。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黄金海岸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为集行、游、吃、住、购、娱于一体,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是我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以“灵、奇、秀、险”为特色,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凡来泉州者,几乎都要到郑成功史迹走一走,默祝忠魂与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兴建。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桥长2255米,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东湖公园以闽南建筑文化为特色,中心湖为主体,环湖布置人文景观。1998年以其典雅秀丽、玲珑多姿的江南园林风格而入选百家中国名园。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相传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全长1005米,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等。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清水岩是全国惟一主殿建设呈“帝”字形结构的岩寺。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留。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