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丽江古镇历史传说

瓦、藏族的绘画、白族的雕刻四个民族的特点,被誉为“民居的博物馆”。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灵装饰在古朴的六合门、窗上,使之有了鲜活的生命,纳西语称“四季博古”,汉语为“福包四季”之意。
古城倚玉龙雪山雪水、黑龙潭潺潺清泉而建,依山傍势,环绕古城的三大水系从玉龙桥穿街过巷,入院穿墙,流布全城,形成“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江南景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的姑苏”,既有山城之容,又有水城之貌。水是古城的灵魂,建筑就是古城肌肤,而密布古城大大小小的354座古石桥、木石桥,又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从而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批受全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古城还有纳西人滴滴汗水渗透的五彩石路,它向世人述说着这座茶马古道上重镇驿站的漫长历史。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古城里还有以宣科先生为首的古老乐队,那古老洞经音乐的传承融合了纳西音乐的结晶。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队,使你在欣赏中产生一种梦入天国的幻想。
古曲《白沙细乐》是纳西先民以民间古典故事为主题材、《龙女树》乐章为主的乐舞,它是源于纳西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舞。纳西族《白沙细乐》是玉龙雪山赋予的灵性,是东巴文化培植的慧根。它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是纳西人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界产生的亲切呐喊,被誉为“音乐活化石”。如今建立《白沙细乐》传承研究基地,并成立纳西古乐院,集聚了以《白沙细乐》第八代传人为首的丽江所有乐师把它完整地展现给人们,它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增添了亮丽的民族之花,它给你——远方来的尊贵客人,在夜游古城时带走对纳西人的又一依恋。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网络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以上这些被誉为稀世三宝,这些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这古老的名城中深深融合于这古老的民族和这方水土中。所以中国丽江古城不仅属于丽江人、中国人,而且它属于全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