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风水
1. 中山镇的古镇风土人情
1、迎恩门。明朝时期,武所中山先后筑有老城、片月城和新城三座城池,故人们将武所城简称为“三城”。一弹丸之地筑有三城,举世罕见。这是因为中山乃闽粤赣边军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设千户所,正千户的官阶比太守还高一级。这里不受县署管辖,好比独立王国,故有如此规模。历经“大跃进”和“文革”,中山城池被毁,现仅剩一座“迎恩门”,巍然屹立,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据考证,明抗倭名将俞大猷在迎恩城门上筑有“读易轩”,日教士子读书击剑。只可惜“读易轩”后毁于战现在城门之上仅遗偌大一个遗址。
2、古街。从迎恩门延伸而出的700米古街,100多间店铺,是当年武所中山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的明证。古街本身就是武所中山古城一部浓缩的历史。老屋夹道的古街,难掩其昔日风华,在她身上依稀残存的铅华,依旧散发着远古而诱人的清香。与古街相连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门及读易轩,更衬映出古街的古典与悠远。流连于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风,挨家挨户门上查看姓氏门联,人们的思绪早已神游于千年往事之中,别有一番感受与情趣。
3、永安桥。此桥为一王姓老夫人乐善好施,嘱其子孙将为其做寿设宴的钱用于在此建一座大桥,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10年)建成。清末著名保台抗日志士、爱国诗人丘逢甲题写“永安桥”和“母命继志”石匾镶嵌于桥的八拱上方。1930年6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和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胜利会师,然后分头向武平其他地方进发,武平革命斗争从此更加如火如荼。2006年此桥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相公塔,又名溃尾塔(当地军家话和客家话),位于中山新城外相公寨上,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塔有七层,呈八角形,高14.7米。相传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相邀到此登山赏景、吟诗作赋,故名相公塔。据说当年的风水先生称,距武所中山城东北部(即今武平县城一带)的地形为下山老虎形,这下山老虎正朝武所中山方向而来。为阻止猛虎南侵,须建七座镇虎塔,称为“七鞭打虎”。如今物换星移,历经岁月沧桑,七座塔中仅相公塔硕果遗存。相公塔外形壮观,犹如屹立在相公寨上的一位历史巨人。
5、十里峡谷画廊: 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4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6、“汀州首富”、“东南钱王”舒经墓。舒经为明朝正德年间武所中山富商,传有“东南钱王”之美誉,当时汀州知府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汀州首富”。舒经在世时建有8座坟墓,建筑材料考究,结构精致,规模较为宏大,可惜在“文革”期间大多毁损较为严重,但遗址犹存。现存中山城郊西山岗等地舒经墓较为完整,探寻游览舒经墓,可使游人对明朝时期武平乃至汀州的社会。
7、长安岽:长安岽在闽粤赣边的闽西武平,在武夷山脉南端,在“客家百姓镇”西北约5公里处。按当地客家习俗,高山的顶峰,称作“岽”。长安岽,既高且险。地方资料显示,此地海拔1260米,在武平境内,高度仅次于武夷山脉南端最高峰梁野山(海拔1538米)。
8、树德桥:据《南靖县志》记载,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迁居于此的吴氏先民,为方便村民及来往行人,利用溪岸的天然巨石作为桥基,建造成单孔石拱桥,孔高9米,桥长30米,宽3.5米;桥面用卵石铺平,左右两端有石板梯;桥上建造桥亭,为木结构青砖红瓦小屋,左右两边敞门可供通行;小屋墙内有一面开小窗,窗下横放一条2米长的石板凳,以便行人休息。
2. 被称为风水第一城的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为何至今不收门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历史画卷让许多老外叹为观止,尤其是对于美国人来说,在历史底蕴这一方面,永远是让他们望尘莫及的。时光转瞬即逝,唯有老物件永垂不朽,它让所有的岁月跃然纸上,这也是为何中国的古城如此脍炙人口。
3. 张飞曾经镇守的风水古镇为啥鲜有人知
说到取名字,这在我国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讲究的事情,既不能太大众化也不能太过于生僻,好听还要附有好的寓意,人名是这样,城市的名称其实也一样,可以说是大到地区省会小到街道村庄。在四川就有一个古镇,它是我国第一风水镇,张飞曾在这里镇守此地长达7年,这里经典的特色也是张飞文化,但是这么一个不错的古镇,却因名字里有个生僻字而少有人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4. 古镇是一个承载了历史的地方,为什么是一段段说不完的沧桑往事呢
古镇,一个隐匿在岁月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闲适在慢时光里,波澜不惊,静待旅人的发现。
我想,或许大部分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情怀,粉墙青瓦,翘角飞檐,小桥流水,远山清秀......
又是一年十一黄金周,如果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静谧,那么,古镇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走在镇远古城的每一块青石板上,你可以体会到每一块青砖都记录着千年古城的曾经风华,舞阳河水蜿蜒而来,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原府城,南岸为原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这也是镇远太极古城美誉的由来。
5. 阆中古城风水怎样有没有很专业的描述
我国古代风水理论对理想的城镇地形是这样描述的:北面高山耸立,西、南、东面绿水相绕,水外西、南、东三面皆有山护佑,城镇就在山水之间。今阆中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则与此完全吻合。
“龙凤呈祥”与“四灵”地貌
根据古代风水学理论来看,阆中是“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古代风水术师所谓的龙就是“龙脉”,山脉的走向即为龙脉走向,如果山势能够连接上龙脉,有来龙去脉,那就是吉地。
而阆中所处的龙脉属于中支秦岭山脉的分支,从大巴山出帐,由北向南岭岭相联,绵延逶迤,途经广元大黑山,苍溪的烟峰楼(山名),再与大蟠龙山与小蟠龙山一脉贯通,阆中城就建在小蟠龙山脚下平坦的扇型冲积滩上,仿佛真龙从昆仑山奔涌而来,紧紧衔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阆中的凤在何处呢?熟悉阆中的人便知,阆中有大小凤凰山两座,大凤凰山在城市西北,位于该市石子乡境内,小凤凰山位于城中西南角(山已被削平),上面建有凤凰楼(已被毁)。如果我们站的位置恰当,确可见大凤凰山山头似鸟首,山湾似雀颈,整个山似凤凰腾飞。
有大小蟠龙山和大小凤凰山,便如双凤朝阳,双龙奔海,而且龙东南随水(嘉陵江)游,凤西北居山岭,龙前凤后,凤随龙走,如此便形成了阆中龙凤呈祥的“大吉”地形。
《礼记·曲礼上》中有“朱雀”、“玄武”、“苍龙”(也称青龙)、“白虎”之说,《三国志》中便将其用做风水中的“四灵”,用来比喻作为城镇、住宅前后左右屏障的山,通常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阆中古城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究竟在哪里呢?风水学家说,城南的锦屏山即“前朱雀”,城北所依靠的蟠龙山即“后玄武”,城东的梁山即“左青龙”,城西的玉台山即“右白虎”。根据“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的风水学理论要求,阆中大小蟠龙山尽管来势遒劲,高大苍莽,但到达城市所在之穴却不再粗犷野蛮,而是舒缓而下,似龙头低垂细心呵护明珠似的城池;锦屏山峰峦起伏跌宕,动感非常,就像一只大鸟腾舞于蓝天白云之间;东面的梁山随江水走势曲曲折折,仿佛一条青龙巡游于碧波之上;西面的玉台山尽管山势雄伟,但毫无凶逼之相,而是体现几多温驯。
耐人寻味的古街院落
城市建设应权衡四周山水而择定城市中心,以此中心确定纵横轴线,纵轴线应前向案山,后对来龙。阆中古城的城市格局是严格按照此要求来建造的。纵轴线是北大街和双栅子街,北大街正对蟠龙山的龙脉,清代的道台衙门就建在北大街尽头偏右的学道街;双栅子街正对酷似宝案或笔架的锦屏山。横轴线是西大街和东大街。在纵横轴线交叉的地点叫做“天心十道”,古时建有中天楼,现在的阆中市政府决定恢复中天楼,以此标志古城的中心。
古城其余街道均以中天楼所处的位置为核心,分东西、南北展开。东西向和南北向均是九条街,九纵九横构成八十一个小方块。风水学中还把城市中的房屋、街道比作乡村中的山和水,一排房屋就是一条山,一条街道就是一道水,山关系人的兴旺,水代表财富的运势。由于衙门在北,那么南北走向的街道容易将财富流走,因此,阆中许多南北走向的街道都不直通江边,而是直抵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的街心,然后在旁边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通往江边;或者是北宽南窄,有的还在南端建楼镇财。
事实上,阆中南街确实没有直通江边,而是直抵下新街的街心,沿着上新街往左拐,才有条小巷通往江边。大东街(南北走向)北边宽敞,多年来一直是阆中繁华的商业地段,然而越往南走越是狭窄,经过华光楼(古称镇江楼)后下面一段叫上华街和下华街。
在纵横交错的街道形成的小方块中,又有多种形状被隔成一个个小四合院,每家四合院都有风水讲究。
6. 有么的关于上里古镇风水的资料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知道,我去过上里古镇,那里很漂亮是个写生的好地方
7. 阆中为什么能成为风水古城
阆中有很悠久的历史,张飞曾经在阆中镇守七年,阆中也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8. 古镇风水怎么理解呢
一个古镇的风水不是那么容易调理好的,你不提供资料别人也回答不了你什么的
9. 广东中山古镇楼房7楼的风水怎么样
广东中山古镇楼房7楼的风水不错
其实一般来说6-14层的从各方面来说,都还是不错的。万一停电,上下也方便
只要心中有信仰,风水自然好
10. 我国第一风水古镇在哪里那里有哪些历史人物来过
说到取名字,这在我国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讲究的事情,既不能太大众化也不能太过于生僻,好听还要附有好的寓意,人名是这样,城市的名称其实也一样,可以说是大到地区省会小到街道村庄。在四川就有一个古镇,它是我国第一风水镇,张飞曾在这里镇守此地长达7年,这里经典的特色也是张飞文化,但是这么一个不错的古镇,却因名字里有个生僻字而少有人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