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村古镇记
Ⅰ 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
[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文/创造享受时间的沙漏永远无法停止流淌,离开小镇竟快二十个春秋!有人曾说过,对一种事物产生怀想和思念,多是因为那些事物已经逝去,或者远离,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当我不经意怀念小镇的时候,小镇昔日的景象已是淡然无存.美丽的小镇,座落在山清水秀的皖南山区。背靠绵延的黄山余脉,脚依水波碧蓝的青弋江。与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一衣带水。小镇最具特色的,是它别具一格、有着特别风味的建筑。那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的木制建筑群,基脚全是木柱式结构,人称"吊栋阁"。远远望去,那一根根、一排排的木柱像秦陵的"兵马俑"撑着一排灰色的木楼,犹如一列长长的火车正要远行。听老一辈人说,古镇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它的独特建筑曾被一位日本建筑学者在考察时誉为"江南千条腿"。"吊栋阁"是以悬空吊脚、前店后宅的形式而立,亦称"吊脚楼"。具有"开门上街,推窗见河"的特点。开了门,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南来北往的人流;打开窗,新鲜的空气、舒爽的河风便扑面而来。放眼望去,远山近水、长天闲云、空中飞鸟、江边浣妇.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隔江观楼,日有千女罗拜,夜有万家灯火,"吊脚楼"像江中游弋的巨龙,无比壮美。小镇的街不宽,一条绵延伸展的鹅卵石路,中间有一路长长的条石。据说,条石是为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木制独轮车通过而铺设的。儿时的印象中,依稀记得那独轮车被大人们一手一边抓着车两边的手把,手把之间系着的带子套在脖子上往前推着,经过石板路时,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响声,就好似在弹奏一首美妙而又古朴的乐曲。幼小的我常常背着书包在这长长的条石路上,一路走一路蹦地数着条石的块数。那时的这条街好热闹啊!一家家店铺鳞次栉比,街两旁所有店面的厚板门都敞开着,各种各样的南北货都在这里展销。那芬芳的绿茶、精细的糕点、透着土气的窑货、古色古香的民间工艺,还有那远近闻名的"章渡酱菜".人们提筐携篮,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好一幅皖南小镇别具繁华而又恬适的情调。每逢过年这里更是热闹非凡,玩龙灯、踩高跷的队伍穿街而过。孩时的我和同伴们总是乐得尾随着队伍满街乱追;而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大赛"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乡邻,小镇的街心、河边,人山人海.那时候,这里是方圆几十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时的"文化娱乐中心"就是镇中心那时看来是很大的广场,一座很古雅的戏楼,当地人叫"万年台"。每逢外地戏班来这里演古戏,四乡八村的人都赶来看。在那文化贫乏的年代,偶尔听说晚上要放电影,整个古镇都激动人心,我们小孩更是欢呼雀跃,早早地吃过晚饭便迫不及待地各自把家里的凳椅摆在广场的"最佳位置"。就在那"万年台"上,儿时擅长顶脚尖走路的我曾表演了数次的"白毛女"。诚然,在"批林批孔"的年代,也不乏表演了铿锵有力的斗争节目.小镇留给我的回忆太多太多,仅身旁的弋江河水就令我终身难忘。外乡的亲戚们来我家时,最羡慕的就是这清澈见底、滚滚东流的弋江河水。每每夏日的傍晚,镇上的女人们似乎有着约定似的,陆续地提着衣物来到河边,三三两两的一边搓洗着衣裳一边拉着家常。"叭嗒叭嗒"此起彼伏的棒槌声回响在水面的上空,给古朴、雅致的吊脚楼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远远看去,那连成一线的浣妇们宛如青弋江河边镶嵌着一条五颜六色的纽带。而此时,镇上的年轻人便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了,成帮结队地跳进河里嬉戏、畅游。那些大男人们在河岸上将全身擦过肥皂后,便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游到几十米宽的河对面。在这样的河水里游泳没有一定的水性是不行的,因为它是激流而下的活水。从小在河边长大的姑娘小伙儿,几乎个个都是游泳健将。记得我第一次游到了河对面时特兴奋--尽管我起点到终点的对角线已超过了45度的角。还记得每次河水退下时,我们这些小孩便跑到河里去"淘金"。从水下捧起一把把沙石,从中寻找可能出现的"铜钱"。然后拿到当地的收购点去卖,每次总还能卖到一毛两毛(那时的猪肉是几毛钱一斤)。据说这些铜钱是过去的一些官员所乘的船翻沉所致,从上流冲击下来的。那时我们抓鱼的方法可高明了,用一个脸盆放进大石块,还有鸡肠之类的鱼食,再用一块留有小洞的纱布将盆口封住,然后放进河底,过上几十分钟再去端回,揭开纱布,里面准有好多活蹦乱跳的三、四寸长的小鱼,记事作文《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到了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又向螃蟹发起进攻。那些小螃蟹往往都藏在水下鹅卵石的下面。月光下,我们一群孩子就像鬼子进村似的,在河边的浅水处轻手轻脚地掀起一块块石头,生怕惊动了那些螃蟹.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我,河水留给我的记忆自然道不尽说不完。而给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那是在中国极不平凡的、灾难最最深重的一九七六年。中国三位伟人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人们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中。国家的灾难,惊天地泣鬼神,感染了山川江河,感染了青弋江河畔的生灵。每每涨潮,便见数亿的虾群排着几乎见不到底的队伍缓缓地沿着河边激流而上,仿佛在表达它们对人类亡灵的哀思。镇上的人们发现了这惊人的虾群后,几乎家家户户拿着较密的竹篮子,蹲在河边将篮口朝着下游,守候着密密麻麻的小虾游进竹篮。几分钟后便提起竹篮,将成百上千的小虾倒入已备好的桶中。就这样反复着,足足两三个小时,小虾的队伍才终于到了尾部。这种情形好像持续了有一月之余,后来就从未见过。镇上的人们将装回来的吃不掉的小虾,放在烈日下晒干制成了红红的小干虾。这种虾是活脱脱的游进竹篮中的,所以没有一根草没有一粒沙。记得我们家还寄了很多给远方的外婆.这件奇怪的事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个谜。难道这些水下生物真的有了灵性,来哀悼人类的领先?如此的话,我们真不该残杀它们。····星转斗移,岁月的年轮随着时代的变迁转到了改革的年代。当身处异乡的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走进这昔日的小镇时,小镇的老街已丝毫不见往日的生机。镇旁的一排排现代化的建筑已取代了逐渐衰老的古镇,所有的"中心"已从古镇转移。时代似乎在告诉人们:古镇已经老了。我走在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只剩下部分老人的老街上,走在这曾无数次走过的镶满了鹅卵石的条石路上,心中波涛翻滚。景物依旧,但人事全非。街两边的门板严严实实,已见不到一家店铺。饱经沧桑的古镇显得格外的幽静而又凄凉.不远处,一面写有"得月轩"的小旗映入我的眼帘。原来小镇已被列为县旅游的景观之一。一些重要的有着历史印迹的景点都设立了标志。1939年春,周恩来从青弋江乘竹筏到此,曾在这古镇茶楼"得月轩"与新四军将领叶挺、项英会面。这"得月轩"便是那开篇图中"江南千条腿"的那最高的一间。而正是这间有着特别意义的"得月轩",便是伴我降生,伴我成长,给我欢乐,给我亲情,让我装满无尽回忆、有着近三十载的栖身之地!看着眼前的"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情不自禁地敲开已换了主人的门楼,走进屋中。屋内的一板一木、一窗一门,是那样的熟悉,是那样的亲切。父亲亲手做的电动压水井水池依然还在,还有那父亲创造的整个"吊脚楼"唯一的当时最先进的"空中厕所",依然还是原样.我沿着楼梯而上,当年父母离开人间时便是从这楼梯被抬下的。我触景生情,凄然泪下.就在这间楼上,父亲以他超常的智慧和独特的摄影技能,为方圆几十里的万千民众,留下了永恒的瞬间;将他那精深的摄影技艺传授给我们儿女五个。这间楼,有我兄妹姐弟儿时数不尽的欢声笑语,道不完的天真趣事;这间楼,有着父母无尽的关爱和辛勤的耕耘;这间楼,记录着我童年、青年的点点滴滴,也写实着我整整十年的摄影生涯.如今,新的主人虽然已将原来的摄影大厅改成了一个个小间,但它的每一块木板,每一根木柱,依旧牵动着我无尽的回忆。昔日的一幅幅画面早已定格在我脑海的深处,在尘封的记忆里,时而模糊,时而清晰。清晰的犹如就在昨天,模糊的又让我感觉是那么的遥远.我走近窗前,轻轻地推开窗户。一阵柔柔的河风迎面吹来,仿佛来抚慰我浓浓的乡情。河边两三个年迈的妇人,吃力地搓洗着手中的衣物,不知她们是否已感到了小镇的寂寞?那清清的河水,已不再见往日的鱼影,也更没有了昔日的汹涌波涛。然而,它依旧分秒不停地向东流着,终日伴着这古镇弹奏着时代的音符,仿佛写实着"江南千条腿"的繁华与衰老.后记:古镇老街现虽已列为县旅游的景观之一,但由于变更云岭以及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老街甚是萧条。加之青弋江河沙的乱采乱挖,已导致部分河水受阻及"吊栋阁"基脚的动摇。素以"不倒镇"的"吊栋阁"危在旦夕。建议有关部门引起重视,不要辜负我们的祖先。值得欣慰的是,当地的大画师佘先生花费他多年的心血,将七、八十年代的古镇,用特殊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硕大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古镇全景"模型。这模型能让世世代代的后人赡仰到那昔日古镇的风采。古镇全景模型当年父亲两次拍摄合成的"吊栋阁"全景()〔故乡小镇,那一抹难忘的记忆〕【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Ⅱ 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古镇奇遇记在哪拍的
北京 密云县)
Ⅲ 古村古镇,情有独钟,感受岁月的痕迹
有人钟情于自然山水,有人偏爱历史文化,我则对古村古镇情有独钟。总觉得古村古镇有一种魔力,它能让时光慢下来,也能让心静下来。建筑或许会被岁月斑驳了颜色,但透过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又分明感受得到那或典雅或大气的古风遗韵。当然,古村古镇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们背后所折射出的种种文化同样让人着迷。
Ⅳ 关于古镇的游记1500字,原创的,急用。谢谢
位于皖南的徽州是一个文化古城,它有三绝闻名于世,分别是牌坊、民居和祠堂。除此之外,徽州还有它的独门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去徽州游览一直是我的愿望,国庆长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一路上,青山环绕,树木葱茏,一条潺潺的溪流紧傍着山脚向前延伸着,一辆辆汽车沿着腰带似的公路,在群山中绕行着。
来到徽州歙县,首先去的地方是“棠樾牌坊群”。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一般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教的。“棠樾牌坊群”中共有七座牌坊,全都是延续了十八代的鲍氏家族的。牌坊按“忠、孝、义”的顺序排列,在这里的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如:鲍灿孝行坊、鲍文龄妻子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鲍象贤尚书坊、鲍逢昌孝子坊。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座慈孝里坊的故事。据说当时徽州府守将叛乱,劫匪横行。棠樾鲍宗岩被劫匪捉住,绑在松树上,当锋利的尖刀刺向鲍宗岩的脖子时,躲在草丛中的鲍宗岩的儿子一跃而起,挡在劫匪的尖刀前要代父受死。父亲吃惊之下,立即又挡在儿子的前面要救儿子。这一幕父子争死的场面,震撼了劫匪,他们最后放了鲍宗岩父子。这个故事也震撼了我。父亲因为有对儿子的慈爱才愿意替儿子死;而儿子因为有孝心,才会来为父亲挡尖刀,我理解了“慈孝里坊”的意义了。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从古到今,上慈下孝,一直都是我们要尊崇的美德啊!
看完了牌坊,我们去西递参观民居。民居是徽州三绝之一。这里的民居十分好看,全都是白墙黑瓦,房子与房子之间隔着一道马头墙。据说,这个马头墙是为了用来防火,在我看来,也是为了美观。你瞧,那一个个高高低低的马头墙和远远近近的青山绿水连成一体,互相映衬,多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呀。
我们参观了一些古代大家族的房子。我的感受是古代人的生活也太讲究了,比如:坐座位,男人要坐在左边,女人要坐在右边,左为上,这体现了“男尊女卑”;人们的居家摆设也很奇特,在每个家族的正厅房里,朝南的墙下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一般要摆三样东西:中间放一个座钟,左面放一个花瓶,右面放一面镜子,当钟声响起时,取其谐音为“终(钟)身(声)平(瓶)静(镜)”;还有人家在院子里大门的两边种上两棵柿子树,大门的门头上有一块刻着如意葫芦的砖雕,取其谐音为“事事(柿柿)如意”。
至于徽州的那独门三雕就更神奇了。许多民居的门梁上、大门上、窗子上、天花板上、墙上以及所有的家具上,都雕满了各种图案。木雕、石雕一般在房子里面,砖雕一般是在门梁上。在这些雕刻物上,雕刻着人物、花鸟、走兽,栩栩如生。
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民,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这么多珍贵的艺术品。同时,我也感到惋惜,因为在“文革”时期,有好多牌坊、祠堂都被砸掉了。
这次游览,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更激发了我要探究古代文化的兴趣。以后,我应该多多去了解、学习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Ⅳ 奔跑吧兄弟古镇奇遇记在哪拍的
1 ——4月17日 范冰冰、韩庚 成都世纪城假日酒店(四川 成都武侯区)
2—— 4月24日 黄晓明 杭州建兰中学(浙江 杭州上城区)
3 ——5月1日 欧弟、宋佳 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浙江 杭州西湖区)
4 ——5月8日 林更新、张艺兴(EXO)、叶祖新、李治廷、蒋劲夫 浙江电视台(浙江 杭州西湖区)
5 ——5月15日 吴奇隆、陈乔恩、杜淳 朱雀楼(浙江 金华横店影视城)
6 ——5月22日 姚晨、萧敬腾、信、吉克隽逸、大鹏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天河区)
7—— 5月29日 刘涛 王诗龄特别出演 广东 广州
8 ——6月5日 无嘉宾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D区(北京 顺义区)
9 ——6月12日 蔡少芬、霍思燕、李彩桦、蒋欣、江一燕 搜狐畅游大厦(北京 石景山区)
10—— 6月19日 钟汉良、白百何、井柏然 密云古北水镇(北京 密云县)
11 ——6月26日 唐嫣、柳岩(美国 塞班岛)
12 ——7月3日 唐嫣、柳岩(美国 塞班岛)
Ⅵ 漫川关古镇游记作文400字
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再长的跑道有尽头,再深的海洋有最深处。人不可能永远都在一起,而见面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某一些事情。比方说:相见的时候心里只可能会有兴奋,不可能会有悲伤,而往往分离的时候只会有悲伤不会有兴奋。我们永远都怀念那在幼儿园的时光,可是如果永远在幼儿园你能学到什么。除了画画,玩沙子,什么a, o, e永远都这样你不会觉得厌烦么?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往往会想:永远不要去小学,我不想离开我的幼儿园。而现在我会想:永远不要去中学,我不想离开我的母校。常言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其实上幼儿园是为小学打基础,上小学是为中学打基础,上中学是为大学打基础,而上大学是为走进社会打基础。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栋梁打基础。
我们今天的相聚,明天的离别,都是为了成为后天的国家建设者,时代的骄子。
其实有些不现实的事情最好不要想,否则你会越来越想做这件事情。我永远不想离开我的家园,可是,可以么?不可以,你要向外面发展。有一首歌,名字叫《别亦难》歌词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泪使干。啊!相别难。啊!别亦难。蜡炬成灰泪使干。这里很明显地说出了,唐代的大诗人李商隐和远方亲人离别的时候的感情。
Ⅶ 查济古镇游记散文片段
公路笔直向前。当地人告诉我,大部分房屋都还住着人,路边的山上是一片片茂密的竹林和挺拔的松树,妈妈带着我和阿姨,最有特色的就数半边桌了。整个村庄围着一条小河。听它的主人说,黝黑的屋瓦,犹如一个人间仙境。一路欣赏着美景,现在好多都被大水冲毁了。哥哥显得格外兴奋。我们爬上一级高约4分米的台阶,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它蜿蜒盘旋,即使河边的石头上有人在洗衣服,伸向远方,有比我还高的洗脸架,才知道什么叫”身处困境“,小河上原来有108 座桥,等全家团圆时才拼在一起用,我和哥哥像两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是一个四只脚的半圆形的桌子,它们依然悠然自得。这里的房屋鳞次栉比。我们走进一户人家,淡灰的马头墙连成一片,以前男主人出门经商,女主人在家就用半边桌,主人早已习惯,自顾自地忙着,心情特爽。屋里摆放着清一色的古朴家具;远处的山顶上云雾朦胧。我和哥哥难得有机会在老房子参观,二楼的地板是木头和土做的,可能是第一次和我一同出远门吧放暑假了,有和床差不多大的案台,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查济古民居、表哥等一同去查济玩。在去查济的路上。河里时而有几只膘肥体壮的麻鸭在水中嬉戏,每走一步都会响一下
Ⅷ 古镇是一个承载了历史的地方,为什么是一段段说不完的沧桑往事呢
古镇,一个隐匿在岁月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它闲适在慢时光里,波澜不惊,静待旅人的发现。
我想,或许大部分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情怀,粉墙青瓦,翘角飞檐,小桥流水,远山清秀......
又是一年十一黄金周,如果你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静谧,那么,古镇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走在镇远古城的每一块青石板上,你可以体会到每一块青砖都记录着千年古城的曾经风华,舞阳河水蜿蜒而来,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原府城,南岸为原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这也是镇远太极古城美誉的由来。
Ⅸ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古镇的来历
想必大家对湖北红安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军第一县所熟悉,而对紧邻红安县的新洲县(今武汉市新洲区)为湖北中华民国将军县却陌生得很。其中境内仓埠镇就出了47位将军(其中2位二级上将、5位中将、40位少将)。
仓埠为今武汉市新洲区古镇之一。仓者仓库也,埠者码头也。在相当长时期属黄冈县,1951年从黄冈析置新洲县时改属之。
仓埠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原濒武湖(1965年武湖围垦不再通长江)之滨,为著名港口,多仓库,故名。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名“骑龙镇”(今仓埠有骑龙街);唐中和二年(882年)改为中和镇。明洪武元年(1368年)朝廷利用武湖漕运,在此建贮粮所,更名为仓子埠。据族谱考证:此后共有52姓由江西饶州余干、乐平,吉安安福县和鄱阳瓦屑坝等地迁至倒水河两岸定居。明、清均为巡检司驻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筑高约2丈,长约6华里的石城墙,仓埠始有城池。光绪七年(1881年),仓子埠改名仓埠市。仓埠之名沿用至今。
及至民国时期,仓埠名人辈出,并热心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导致仓埠空前繁荣,时人称其“小汉口”。也就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民国时期,却出了两位湖北省省主席(徐源泉、万耀煌)和两位湖北省省长(夏寿康、萧耀南)。
据2009年武汉出版社出版的《仓埠街志》记载:
1913年,驻仓埠江西军士闹饷,纵火抢劫,正街十几家商号被焚掠殆尽,后获黎元洪副总统核准赔偿。
1915年,仓埠籍商人王家崇从武汉租回轮船一艘,从事客货运输,仓埠港首泊轮船。1921年6月,商人卢福田、林子俊租赁客轮2艘,建立“仓汉轮船聚义公司”,营运于仓埠至汉口航线。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仓埠人)等筹资修建长32.5千米仓(埠)水(口)窑(头)公路,并成立股份公司经营汽车运输。
1929年,徐源泉在家乡建公馆。与此同时,徐源泉在仓埠租用民房,创办仓溪小学。后改培源学校和正源中学、正源小学。
1930年,长24千米仓(埠)阳(逻)公路建成通车。
1931年,徐源泉开办的“仓汉轮船局”以客、货轮11艘运营于仓埠至汉口、汉口至宜昌之间。
1938年10月24日日军攻占仓埠。
1940年2月,汪伪黄冈县政府在仓埠成立,罗荣衮任县长。1943年8月由罗毅之接任。
1942年,汪伪黄冈县政府征调黄冈、黄陂两县民工数万人,修建仓埠飞机场。
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驻扎在仓埠的日军及汪伪人员撤往汉口。15日,国民政府进驻仓埠。9月初,国民党黄冈县县长谢自力来仓埠改编伪保安队,抓捕汉奸10余人。
1946年,正源中学复课。徐源泉邀请国民党军上将何成浚等要员参加复校庆典。
1947年10月,刘、邓野战军所部张才千旅进驻仓埠。
1949年8月1日,“革大”仓埠分校举行开学典礼,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聂洪钧等参加。12月4日,“革大”一部举行毕业典礼,湖北省委副书记刘建勋,黄冈地委书记赵辛初,“革大”副校长程坦到会讲话。
1950年正源小、中学改为仓埠小学和仓埠中学。
1951年6月21日,从黄冈县析置新洲县,属黄冈地区。1983年8月19日,新洲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86年仓埠设镇,治所从仓埠迁至周铺。1998年9月15日,新洲撤县设区。2000年3月23日,撤镇改设仓埠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