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哈喇汉朝文化发展介绍(历史、疆域)

840年西迁的回鹘十五部西奔葛逻禄。当时葛逻禄已“徒居碎叶川(今中亚楚河河谷)”,“尽有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诸城”。葛逻禄在唐代曾是回纥(鹘)“十一部落”之一;双方有较密切的联系。西迁的这一部分回鹘人,和葛逻禄、样磨等突厥语民族一起,建立了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奠基者是毗伽阙·卡迪尔汗,他在八拉沙衮(位于今古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东10公里处)建立政权。他死后,长子巴兹尔仍在八拉沙衮进行统治,以狮子汗为称号。次子奥古尔恰克驻怛罗斯。公元893年,怛罗斯城被萨曼王朝攻破。奥古尔恰克迁往喀什噶尔。他的称号为公驼汗。巴兹尔的次子萨图克称布格拉汗(942—956)。《喀迷尔乌脱泰瓦力克》一书称之为“撒吐克喀拉汗”,说他是黑汗王朝的“始祖”,崇奉伊斯兰教。⑤他统一黑汗王朝全境,以喀什噶尔为都城,他死后葬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境内。
萨图克的长子巴依塔什(木萨)继位,称阿尔斯兰汗(956—971)。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使黑汗王朝成为历史上突厥语民族中第一个伊斯兰国家。他向当时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的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市一带)发动“圣战”,但作战失利。
971年(宋开宝四年),于阗僧人吉祥送其国王的书信给宋太祖说:“破疏勒国(喀什噶尔)得舞象一”⑥。由于在这场“圣战”中,双方都得到附近同教国家的支持,所以战争前后经过三十多年,直到11世纪初才以于阗国被黑汗王朝征服而告终。征服于阗的是玉素甫·喀迪尔汗。
10世纪末,黑汗王朝的邻国萨曼王朝,因为南受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的侵略,北遭黑汗王朝袭击,加之内乱,已经摇摇欲坠。
999年,黑汗王朝军攻占其首都布哈拉,萨曼王朝亡。从此,黑汗王朝占有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
这时,黑汗王朝的疆域扩大为:东面包括今伊犁河流域,东南包括今新疆和田地区,西南抵今阿姆河中游北岸,西北包括昔格纳黑(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尤缅阿雷克北)、讹打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尔克斯坦南)等地,北抵今巴尔喀什湖。以八刺沙衮为首都。喀什噶尔曾是该国的第二都城⑧。黑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西部王朝以撒马尔罕为中心,东部王朝仍以八拉沙衮、喀什噶尔为中心。
在黑汗王朝征服于阗以后,《宋史》上开始出现“黑汗”一名,这是该王朝的自称。起初作“黑韩”,它是中外史籍中最早出现的黑汗王朝的名称,也是最早的汉译名。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其国(于阗)黑韩王遣回鹘罗厮温等以方物来贡”。于阗已于1001年左右被黑汗王朝占领,所以新王自称“黑韩王”。1063年(宋嘉佑八年)八月,宋仁宗赵祯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鳞黑韩王”。这是由于来使“罗撤温言其王乞赐此号也”,即这一包括“黑韩”名称在内的封号是由黑汗王朝下属的于阗王自己提出来的。黑韩即黑汗。1081年(宋元丰四年),于阗王在给宋神宗赵顼的表文中,自称“于阗国偻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
在黑汗王朝时期的巨著《突厥语大辞典》(1072—1074年成书)中,作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黑汗王朝贵族知识分子)将黑汗王朝称为“可汗王朝”。稍后,在依宾爱尔阿梯儿(1160—1233)的《喀迷尔乌脱泰瓦力克》一书中,称黑汗王朝为伊儿克诸汗或突厥斯但诸汗,③即伊儿克汗朝或突厥斯但汗朝之意。在近代西方历史著作中,才开始将黑汗王朝称之为哈刺汗朝。④“各瑞勾瑞夫教授在《俄国考古学会研究报告》(1874年第17期)中刊印有关这一朝(指伊儿克诸汗)的论文,他称之为哈喇汗朝”。此外,我国学者王日蔚曾于1935年提出“葱岭西回鹘”一名,用以指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有些汗在其称号中冠有“桃花石”一词,如“桃花石·布格拉汗”。《突厥语大辞典》说:桃花石是摩秦的名称。秦本来分为三部:上秦在东,即桃花石;中秦为契丹;下秦为八儿罕,即喀什噶尔(令新疆喀什市)。1221年,长春真人丘处机在阿里马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阿尔泰古城)听说“桃花石”一名,他记载道:“桃花石谓汉人也。”黑汗王朝的汗王们加“桃花石”一词于其称号中,是为了表示他们是中国王朝之君主。伊卜拉欣·伊本·纳赛尔汗甚至在其钱币表面铸上“东方与中国之王”的称号。
1008年,黑汗王朝军在巴里黑(今阿富汗巴尔赫)附近,被哥疾宁王朝军打败,中止了向阿姆河以南扩张的军事行动,并引起黑汗王朝内部产生派系,即以萨图克汗长子木萨之子阿里为第一代的阿里系和以萨图克汗幼子苏莱曼之子哈桑为首的哈桑系。阿里系为西支,其中心在讹迹邗(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乌支根)、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哈桑系为东支,仍以八拉沙衮、喀什噶尔为中心。
1041年,在东支哈桑系、西支阿里系的基础上,黑汗王朝终于正式分裂成东、西两个王朝,二者之间以忽章河(今锡尔河中游)为界。阿里系的阿里甫特勤在讹迹邪自立为桃花石汗(1041—1052)。他死后,其弟贝里特勤继位,称校花石·布格拉汗(1052—1068),迁都撒麻耳干。
西部的黑汗王朝在1089年被突厥塞尔柱王朝攻破都城,成为塞尔柱的附庸。1141年九月,西辽在撒麻耳干北面的卡特万大会战中获胜,塞尔柱王朝的势力退出阿姆河以北地区,西部黑汗王朝转为西辽的附庸。
1212年,花拉子模攻占撒麻耳干,西黑汗王朝最后灭亡。
1134年初,西辽占领东黑汗王朝的七河地区,将喀什噶尔与和阗一带留给东黑汗王朝,并使之成为附庸。王朝的伊卜拉欣汗被取消汗号,降为伊利克一伊·土库曼。1211年,东黑汗王朝最后的一位君主被杀,王朝亡。东黑汗王朝统治地区的回鹘人民是现代维吾尔族的先人。西黑汗王朝境内的突厥语诸族,后来逐渐融合于中亚乌兹别克人中。

② 阿塞拜疆总统在人民大学

1219年秋,成吉思汗攻克花刺子模新旧都城撒马尔罕、玉龙杰赤(今乌兹别克的乌尔根
齐),追逐花刺子模国王摩诃末至里海,迫其子札兰丁逃窜印度。尔后,成吉思汗班师回漠
北,派大将速不台、哲别继续进攻阿塞拜疆、谷儿只(今格鲁吉亚),跨越高加索山脉,12
23年击溃俄罗斯、钦察(里海、黑海以北之突厥语部族)联军,然后班师回朝。 此后,札兰
丁返回旧地波斯,重建花刺子模国,把中心移至阿塞拜疆。窝阔台派大将绰儿马罕率军于
1231年再灭花刺子模,并留在该地镇守。这就是蒙古第一次西征。
1235年,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窝阔台的皇子贵由、皇侄蒙哥为副帅,速不台
为前锋,分路进攻俄罗斯。1236年速不台先克伏尔加河中游的不里阿耳国,蒙哥攻取钦察
。拔都深入俄罗斯,连破莫斯科、罗斯托夫等城市。1241年,分兵攻入波兰和匈牙利,并
进军西里西亚。其中一部在进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时,被奥地利和波希米亚联军击退
。1242年,拔都闻得大汗窝阔台死讯,随即率诸军东还,回到伏尔加河下游营地。后来,
拔都留在那里建立起钦察汗国,以萨莱城(今伏尔加河入里海处)为首都。这是蒙古第二次
西征。
1253年,蒙哥汗之弟旭烈兀为统帅,开始蒙古第三次西征。1256年,灭亡了木刺夷国
(在今里海南岸)。1258年,攻陷报达城(今巴格达),灭亡了阿拔斯王朝。1259年,攻入叙
利亚,连克阿勒波、大马士革等城,并追擒其国王。随后,旭烈兀得蒙哥汗死讯,便班师
回到波斯,但留下大将怯的不花领兵2万继续进行征伐。1260年,怯的不花军被密昔儿(埃
及)军队击败,西征至此结束。
蒙古帝国对属地进行了分封:长子术赤大儿子斡儿答成立白帐汗国,统治今锡尔河以北
哈萨克大部、术赤二儿子拔都成立金帐汗国、术赤四儿子昔班封地在乌拉尔河东南;次子
察合台分封在中亚,首都在伊犁;三子窝阔台分封在额敏河流域和额尔齐斯河流域上游;孙
子旭烈兀成立伊尔汗国,统治伊朗和两河流域;弟弟哈撒儿的封地在额尔古纳河附近;弟弟
铁木哥的封地在今吉林省内原女真国。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死。次年,察合台也死了,遗命其长子莫图根的儿子黑旭烈兀
即位。1246年,窝阔台之子贵由即大汗位,将黑旭烈兀废黜,命察合台次子也速蒙哥取而
代之。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严厉惩处贵由一党,命黑旭烈兀复位并命他将也速蒙哥处
死。黑旭烈兀死于返国途中,其妻沃哈娜则继续完成他的使命,杀死了也速蒙哥。1256至
1261年,察合台汗国处于沃哈娜的统治之下。
蒙哥于1259年去世,其弟阿里不哥在蒙古本土自称大汗。他命察合台三子拜答儿之子
阿鲁忽为察合台汗。 阿鲁忽从沃哈娜手中取得政权,阿里不哥派员到此收取财赋,阿鲁忽
起而反抗,两军交战,阿里不哥战败,遂派沃哈娜与其大臣牙拉瓦赤代表他与阿鲁忽讲和
。不料阿鲁忽却和沃哈娜结为夫妻。 1266年,阿鲁忽死,沃哈娜立她与黑旭烈兀之子木八
剌沙为汗,木八剌沙是汗国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君主。但此时忽必烈已击败其弟阿里不
哥夺得大汗之位,他立莫图根的另一个孙子八剌为察合台汗。八剌奉命俘获其堂兄木八拉
沙,夺得汗位。忽必烈派儿子那木罕驻阿力麻里(霍城),建阿力麻里省,统辖伊犁地区;
1281年,在别失八里省之下设置了别失八里(吉木萨尔)、哈喇火州(吐鲁番)、斡端三个路
,统管南、北疆的政务;新疆成了元帝国的一部分。
贵由汗去世后,拔都支持蒙哥夺取大汗位,打击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势力,乘机占有
河中地区。1257年拔都死,其弟别儿哥继位,因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无力东顾,
河中地区被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占领,别儿哥便支持窝阔台之孙海都对阿鲁忽作战,帮助海 都崛起。 1266年,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继位。1282年脱脱蒙哥继位。1302年,脱脱汗协助
元朝攻打察合台汗笃哇、窝阔台汗察八儿,被元武宗册封为为宁肃王。 1313年月即伯继位
(1313-1341),元仁宗遣使册封。

察合台汗八剌与窝阔台汗海都发生冲突,被击败,他成为海都的附属,中亚遂在海都
统治下成为与忽必烈对抗的一个大帝国。 海都在与忽必烈征战的同时,也与忽必烈之弟伊
儿汗国旭烈兀作战。他命八剌率木八拉沙和不里等察合台子孙出征波斯,进攻旭烈兀之子
阿八哈汗(成吉思汗曾孙),但被击败。 八剌向宗主国海都求救,海都率二万蒙古兵杀到,
恨其战败,将其消灭。八剌死后,其四个儿子连合阿鲁忽二子与海都交战,但被击败。海
都最后立八剌的儿子都哇为察合台汗。都哇对海都忠心耿耿,追随他与元帝国作战,此时
元帝国已是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在位了。元成宗和八剌都是成吉思汗的重孙辈,海都是曾
孙辈。1301年,海都被元成宗击败而死,其子察八儿即位为窝阔台汗。都哇趁势击败察八
儿,恢复了察合台汗国的旧土。1306年都哇死,长子宽阇即位,不到一年半也死了。为夺
汗位,察合台汗国陷入混战,窝阔台汗察八儿趁机反攻,再遭惨败,他只得投奔元帝国,
窝阔台汗国亡。 最后,都哇的幼子怯别继察合台汗位,但他把汗位让给了北京的哥哥也先
不花。1320年,也先不花死,怯别重新掌权。察合台汗国最终独立。 察合台汗国独立后,
立即开始对外扩张,但其东北西都是蒙古国家,都很强大,惹不起,察合台汗国只能将矛
头南下。先后攻占了阿富汗东部的喀布尔和加兹尼,洗劫了旁遮普
ビ《鹊牡吕锼盏す淮蛲恕5笔痹诎⒏缓刮鞑渴强硕厝说陌⒏缓构哦醭υ
诓ㄋ沟淖谥魅ㄏ隆?东阿富汗被察合台汗分封给都哇的另外一个儿子忽都鲁-火者,忽都鲁
死后,儿子达乌德火者继承了他的统治。1313年,其西邻伊儿汗完泽都(阿八哈的孙子)将
其击败,达乌德向其叔父也先不花求救。也先不花击败伊儿汗国的军队,但伊儿汗国的兄
弟之国元帝国元仁宗派出的大军从后面杀来,击败察合台军,察合台汗国因之大乱数十年
,几乎亡国。怯别的兄弟塔儿麻失里继位。塔儿麻失里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使河中居民满
意,但却引起了东察合台牧民的反对。东察合台爆发了反塔儿麻失里的叛乱,选举都哇之
孙靖克失为新汗。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蒙兀儿斯坦)和西察合台汗国(突厥斯坦
)。1343年河中突厥贵族拥立察合台宗王牙撒吾儿的儿子哈赞汗为西察合台可汗,都城在卡
尔施。1347年河中突厥贵族的首领迦慈罕反叛哈赞并杀死了他,然后把西察合台的傀儡王
位给了窝阔台后裔答失蛮察,后来又选都哇之孙巴颜合里取代答失蛮察。迦慈罕迫使赫拉
特的克尔特人(伊朗族)王国臣服。1357年迦慈罕被暗杀,1358年他的儿子米尔咱-阿布达
拉赫垂涎于巴颜合里汗之妻,把巴颜合里汗暗杀掉。这引起了河中封建
主们的不满尤其是帖木儿的叔叔巴鲁刺思部哈吉的仇恨,他们把阿布达拉赫驱逐。迦兹罕
的一个孙子迷里忽辛在阿富汗东北为自己辟了一块领地,包括巴里黑、昆都士、巴达克山
、喀布尔。1360年蒙兀儿斯坦可汗也先不花之子秃黑铁木尔攻入突厥斯坦。突厥人巴鲁刺
思部哈吉率军抵抗,战败而逃。 帖木儿向强大的秃黑铁木尔投降,被封为他们巴鲁剌思部
落的首领,取代其叔之位。 秃黑铁木尔征服了突厥斯坦,回师东方,留下他一个儿子伊勒
牙斯火者任总督驻守突厥斯坦。 帖木儿见强大汗王已走,很快与伊勒牙思火者开战,136
3年,伊勒牙思火者战败逃回伊犁。 帖木儿找到都哇的一个曾孙喀不勒沙立为西察合台汗
。1370年,帖木尔称国王,1388年,帖木儿称速丹,建立帖木尔帝国,他杀死反抗的喀不
勒沙,另立效忠于他的成吉思汗宗王锁咬儿哈的米失取代之。锁咬儿哈的米失作为河中帖
木儿王朝可汗从1370年一直统治到1388年。他死之后,帖木儿提名他的儿子继位,是马合
谋汗(1388-1402年在位)。西察合台汗国名存实亡。

回鹘古城,即回鹘建牙之地。见于《辽史·地理志》 者有三: (1)云内州“有古可敦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北阴山北麓。唐天宝中于此置横塞军,并移安北都护府治此。(2)镇州“本古可敦城”。在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辽史·圣宗纪》:统和二十二年(1004),“六月戊午, 以可敦城为镇州,军曰建安”。又《萧图玉传》:开泰元年(1012),“阻卜复叛,围图玉于可敦城,势甚张,图玉使诸军齐射却之,屯于窝鲁朵城”。(3)“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在今蒙古国乔巴山市西。 中国古代西辽国都,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楚河州托克马克境内的布拉纳城.“斡耳朵”即为“宫帐”之意。 1122年,辽王室贵族耶律达石率众西撤,打算向阿拉伯借兵复国。1123年,耶律达石率4万帐契丹军队兵分两路进入西域;为数不多的一支兵力南下喀什噶尔,准备打通帕米尔通道西进,结果遭到东部喀喇汗王朝的有力抵抗而告失败;而由耶律达石亲自率领的北路军在穿过伊犁河谷后,却受到八拉沙衮一带早年已居此地的同宗的热烈欢迎,再加上这一带康里人与葛逻禄人大规模起义的配合,耶律达石在北线的军事行动,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1124年,耶律达石改八拉沙衮为虎思斡耳朵,之后挥兵西进,顺利攻占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这一年,38岁的耶律达石在中亚起尔漫城(在乌孜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与撒玛尔罕之间)宣布建立喀喇契丹王朝。

③ 请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的历史沿革拜托了各位 谢谢

依兰县 依兰县面积4672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邮编:。代码:230123。区号:0451。拼音:Yilan Xian。 依兰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之间,20世纪80年代属于佳木斯市,在九十年代为了给哈尔滨市提供煤气,而被划归哈尔滨市。依兰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地方!也是一座古城。当年,宋代皇帝宋钦宗和宋徽宗两个皇帝就是在依兰镇五国城这个地方,被囚禁的,也就是著名的“坐井观天”。 在依兰镇的西边、北边、东边有三条江围绕,分别是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这三条河在这里汇合流入黑龙江。 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76公里,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2.6-3.1摄氏度,无霜期13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适于水稻和大豆生长。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依兰全县有可耕地17l万亩,土壤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猪、黑熊、狍子、野鸡、蕨菜、蘑菇、猴头、木耳等,有13科63种鱼类;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吨,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 依兰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巴兰河漂流被誉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五国城”、“土城子”、“靖边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依兰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3.8亿元、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6:2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9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收入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48元,农民人均收入2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7.8%,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经济作物、食品、生猪、山产品和奶牛6个产业链。工业行业中,机械、纺织、亚麻、电力、浸油、食糖等具有一定优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日渐成为产业支柱。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区划网站 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为“依兰哈喇”(即: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三姓志》载:清初,松花江中游胡尔哈河(今牡丹江)口、汤旺河口、汤旺河口顺流而下玛那哈地方及胡尔哈河正东倭和地方分别有赫哲人数十户或百余户居住。天聪年间,挑选胡尔哈河一带赫哲1000人,前往山东征剿。于顺治二年(1645年),对未出“天花”赫哲人等由军营全行撤回,“因为出力,将此赫哲人等一并作为新满洲,国语依册(伊彻)满洲。随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又据伪满《依兰纪略》记载, “嗣以胡氏徙居宁古塔,只余卢、葛、舒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简称“依兰”。依兰,古为肃慎地,唐属渤海、黑水都督府分辖,辽为女真五国部地(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越里吉”居于五国最西之三姓为“五国头城”,亦称“五国城 ”,为历代军事重镇。金设胡里改路,初设万户府,后改设节度使。元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设奴儿干都司忽儿海卫。清初,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筑城,始设三姓协领衙门。 1731年12月(清雍正九年十一月)批准,添设三姓地方副都统,管理旗务,镇守地方。翌年 3月12日(清雍正十年二月十六日),委任二等侍卫觉罗七十五为副都统。所辖疆域包括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中下游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等地。三姓向为重镇,又是松花江水路干线的中继要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获准,设置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知府于同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启用依兰府关防。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于依兰府城设置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1914年6月,将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依兰县隶属依兰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依兰道,由吉林省直辖。全县总人口16.4万人,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隶属合江省管辖。1947年春,将土龙山、宏克力一带划出,于土龙山设置依东县;将双河一带划出,于双河区设置双河县;将刁翎、三道通一带划出,于刁翎区设置刁翎县。原依兰全境“一分为四”。1948年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北部宏克力一带划归依兰县,将其南部土龙山一带划归桦南县。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依兰县改隶松江省管辖。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1.7万人,为丁等县。1954年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划入合江专区。1985年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改由佳木斯市领导。从1991年4月1日起,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1992年,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县城座落在牡丹江、倭肯河注入松花江的汇合处,三面环水。西与方正县、通河县、铁力市接壤,北与伊春市、汤原县、佳木斯市为邻,东与桦南县、勃利县毗连,南与林口县相接。全县总面积4658平方公里。全县共辖7镇、13乡。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3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万人;满、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2万人,占总人口的5.3%。县政府驻地依兰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文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姓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依兰”为“三”,“哈喇”为“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虞夏商为肃慎地;汉晋为挹娄地;南北朝时属安骨部的属境;隋为靺鞨;唐属忽汗州;金属胡尔哈路;元为海兰府顾达勒达(指生女真而言)路地;明为胡尔哈部;清初,努儿哈赤征服东海萨哈连部时,把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迁居于此。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筑城,设协领,此城原名是和屯葛珊(汉文叫古城屯),被王姓所据后,改名依兰哈喇(汉文三姓)。雍正十年(1732年)设三姓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三姓副都统归吉林将军管辖,光绪八年(1882年)设三姓厅,三十二年(1906年)设依兰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依兰县,三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依兰隶属吉林省,为二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依兰县仍属吉林省,为甲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为十四省,依兰划属三江省所辖,在此后历次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管辖。直至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依兰划属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将依兰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2000年,依兰县辖7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力镇、德裕镇、土城子乡、演武基乡、长岗乡、护林乡、平原乡、团山子乡、涌泉乡、愚公乡、蛛山乡、红星乡、迎兰朝鲜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410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依兰镇 73430 达连河镇 37522 宏克力镇 13885 道台桥镇 20037 三道岗镇 22319 德裕镇 15231 江湾镇 10748 演武基乡 14959 珠山乡 10406 涌泉乡 14185 愚公乡 17144 团山子乡 18596 平原乡 19566 护林乡 18405 长岗乡 16109 土城子乡 9717 红星乡 13961 迎兰朝鲜族乡 17888

④ 维吾尔族的习俗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
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⑤ 佤族女子称为什么

阿佤姑娘。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民族简介:
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缅甸的主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缅甸边境两侧的群山之中,中国一侧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缅甸一侧在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及周边地区。
古代,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被视为同一个民族,先后被史书记载为“望人”、“望蛮”、“望苴子”、“外喻”等名称。
唐代,“濮人”、“望人”分布在东自景东、巍山,西至腾冲、梁河,南自镇康,北至永平的镇西地区。“濮人”可能是对居住在这一带的讲佤崩语的各族先民的总称。“望人”可能主要是佤族先民。历史文献中,与如今佤族的自称“佤”基本相同或十分相近。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阿卧”、“阿佤莱”、“勒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62年定名为“佤族”。
佤族文化(语言、经济、衣食):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分“巴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旧时的佤文是英国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的,比较粗糙。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为其创造了新文字。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住房以两层竹楼为主。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佤族信仰:以原始宗教为主。少数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新米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竹文化独具特色。沧源崖画享誉海内外。
佤族民间舞蹈:“木鼓舞”、“甩发舞”都是佤族的民间舞蹈,“木鼓舞”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奖。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分布:
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三县,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昌宁、勐海等县也有分布。由于佤族主要分布区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山脉南段展开地带,山峦起伏,平坝极少,又称阿佤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佤族人口数为429709(2010年)[2] 。使用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分为巴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分若干土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前,英、美传教士为传播基督教而编制了一种佤文,很粗糙,使用范围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派语言工作者对佤语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1957年设计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

⑥ 黑龙江省依兰县平原乡李家村村委会电话号

依兰县 依兰县面积4672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依兰镇,邮编:154800。代码:230123。区号:0451。拼音:Yilan Xian。 依兰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佳木斯市之间,20世纪80年代属于佳木斯市,在九十年代为了给哈尔滨市提供煤气,而被划归哈尔滨市。依兰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美的地方!也是一座古城。当年,宋代皇帝宋钦宗和宋徽宗两个皇帝就是在依兰镇五国城这个地方,被囚禁的,也就是著名的“坐井观天”。 在依兰镇的西边、北边、东边有三条江围绕,分别是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这三条河在这里汇合流入黑龙江。 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76公里,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2.6-3.1摄氏度,无霜期13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适于水稻和大豆生长。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依兰全县有可耕地17l万亩,土壤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猪、黑熊、狍子、野鸡、蕨菜、蘑菇、猴头、木耳等,有13科63种鱼类;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吨,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 依兰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巴兰河漂流被誉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五国城”、“土城子”、“靖边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依兰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3.8亿元、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6:2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9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收入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48元,农民人均收入2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7.8%,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经济作物、食品、生猪、山产品和奶牛6个产业链。工业行业中,机械、纺织、亚麻、电力、浸油、食糖等具有一定优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日渐成为产业支柱。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XZQH·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区划网站 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为“依兰哈喇”(即: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三姓志》载:清初,松花江中游胡尔哈河(今牡丹江)口、汤旺河口、汤旺河口顺流而下玛那哈地方及胡尔哈河正东倭和地方分别有赫哲人数十户或百余户居住。天聪年间,挑选胡尔哈河一带赫哲1000人,前往山东征剿。于顺治二年(1645年),对未出“天花”赫哲人等由军营全行撤回,“因为出力,将此赫哲人等一并作为新满洲,国语依册(伊彻)满洲。随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又据伪满《依兰纪略》记载, “嗣以胡氏徙居宁古塔,只余卢、葛、舒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简称“依兰”。依兰,古为肃慎地,唐属渤海、黑水都督府分辖,辽为女真五国部地(即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越里吉”居于五国最西之三姓为“五国头城”,亦称“五国城 ”,为历代军事重镇。金设胡里改路,初设万户府,后改设节度使。元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设奴儿干都司忽儿海卫。清初,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筑城,始设三姓协领衙门。 1731年12月(清雍正九年十一月)批准,添设三姓地方副都统,管理旗务,镇守地方。翌年 3月12日(清雍正十年二月十六日),委任二等侍卫觉罗七十五为副都统。所辖疆域包括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中下游与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海滨和库页岛等地。三姓向为重镇,又是松花江水路干线的中继要港。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获准,设置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知府于同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启用依兰府关防。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于依兰府城设置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1914年6月,将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依兰县隶属依兰道管辖。1929年2月,撤销依兰道,由吉林省直辖。全县总人口16.4万人,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隶属合江省管辖。1947年春,将土龙山、宏克力一带划出,于土龙山设置依东县;将双河一带划出,于双河区设置双河县;将刁翎、三道通一带划出,于刁翎区设置刁翎县。原依兰全境“一分为四”。1948年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北部宏克力一带划归依兰县,将其南部土龙山一带划归桦南县。1949年5月,撤销合江省,依兰县改隶松江省管辖。1953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1.7万人,为丁等县。1954年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划入合江专区。1985年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改由佳木斯市领导。从1991年4月1日起,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1992年,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县城座落在牡丹江、倭肯河注入松花江的汇合处,三面环水。西与方正县、通河县、铁力市接壤,北与伊春市、汤原县、佳木斯市为邻,东与桦南县、勃利县毗连,南与林口县相接。全县总面积4658平方公里。全县共辖7镇、13乡。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3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5万人;满、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2万人,占总人口的5.3%。县政府驻地依兰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文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姓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依兰”为“三”,“哈喇”为“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虞夏商为肃慎地;汉晋为挹娄地;南北朝时属安骨部的属境;隋为靺鞨;唐属忽汗州;金属胡尔哈路;元为海兰府顾达勒达(指生女真而言)路地;明为胡尔哈部;清初,努儿哈赤征服东海萨哈连部时,把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迁居于此。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筑城,设协领,此城原名是和屯葛珊(汉文叫古城屯),被王姓所据后,改名依兰哈喇(汉文三姓)。雍正十年(1732年)设三姓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黑龙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三姓副都统归吉林将军管辖,光绪八年(1882年)设三姓厅,三十二年(1906年)设依兰府,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依兰县,三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依兰隶属吉林省,为二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依兰县仍属吉林省,为甲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将东北划为十四省,依兰划属三江省所辖,在此后历次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管辖。直至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依兰划属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将依兰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2000年,依兰县辖7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力镇、德裕镇、土城子乡、演武基乡、长岗乡、护林乡、平原乡、团山子乡、涌泉乡、愚公乡、蛛山乡、红星乡、迎兰朝鲜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6410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依兰镇 73430 达连河镇 37522 宏克力镇 13885 道台桥镇 20037 三道岗镇 22319 德裕镇 15231 江湾镇 10748 演武基乡 14959 珠山乡 10406 涌泉乡 14185 愚公乡 17144 团山子乡 18596 平原乡 19566 护林乡 18405 长岗乡 16109 土城子乡 9717 红星乡 13961 迎兰朝鲜族乡 17888

⑦ 高昌古国的汉人到哪里去了

高昌分汉人高昌 和后来的回鹘高昌 两个高昌 名字一样 主体民族不同 从公元460年—640年的181年间,以今新疆吐鲁番市为中心的地区曾建立过一个高昌王国 4代国王阚氏、张氏、马氏、麴氏都是汉人。以麴氏立国时间最长,达139年 境内多汉魏以来屯戍西域的汉人后裔,语言、风俗、官制、政令、文化略同内地。居民务农、养蚕、植棉,亦从事畜牧。王国的统治者为汉人,被统治者多数为汉人,少数为柔然、高车、突厥、及匈奴人,故与中原联系密切。国小,世代臣服于北邻游牧民族柔然、高车、突厥及中原王朝。
光武王鞠文泰(623—640在位):可是《旧唐书·高昌传》载:“唐武德二年(619)伯雅死,子文泰嗣,遣使来告哀。”七年(624)文泰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开始。累遣使朝贡。贞观中入朝,后渐不驯。稍壅绝西域诸国来朝贡者,又与西突厥击焉耆,焉耆来诉。太宗征之入朝,竟不至。贞观十四年(640)太宗命侯君集往征,及临碛(音气,沙漠)口,文泰慌骇无计,发病死,子智盛立。侯君集攻田地城,拔之,虏七千余人。攻其都交河城,智盛降。分兵略定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八千、口三万七千七百,马四千三百匹。高昌亡。徙高昌豪杰于中国。唐在其地置西州及安西都护府。贞元六年(790)陷于吐蕃。唐末咸通七年(866)西迁的回鹘首领仆固俊占领西州,另建立高昌回鹘国。

⑧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新疆的有

都在新疆。 A楼兰古城 :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B高昌古城 :高昌(维吾尔语:Qara-hoja),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C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D北庭古城:北庭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以北约10公里处,是唐代设立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也是目前天山以北遗址之一,1988年 2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⑨ 求高昌古城的相关资料,要详细的!回答好的我给分。

高昌(维吾尔语:Qara-hoja),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偏南(约27公里)哈喇和卓(Karakhoja)之三堡乡和二堡乡之间(312国道火焰山风景区南4公里),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历史文献,有《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27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曾经有一位考古学家这样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时光已逝千年,但当时的繁盛仍依稀可见。 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进入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编辑本段历史
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初学记》卷八引顾野三《舆地志》)。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奏、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率领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周书。高昌传》)。
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一百四十余年(499-640)。 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麴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朝觐,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 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三万七千。 八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 九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并下嫁公主。
衰败
十三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坚持“仍旧要生活在草原上,不能到城市地区去”,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属于元朝的回鹘高昌国,1275年一次出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达半年之久,后来亦都护(高昌王号)火赤哈尔的斤终于战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这场战火延续四十余年之久,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
元延佑三年至五年(1316-1318),受元仁宗册封继承高王位的火赤哈尔的斤的儿子纽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池”(《元史•巴而术阿尔忒的斤传》)。由于高昌城在战火中毁坏过甚,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旧址,而在原高昌城西(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统治瓦解后,火洲部割据处称“地面”,故《明史》称:“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
现状
登高眺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 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五公里,占地面二百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约12米,高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地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一“马面”建筑。 高昌故城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其建筑年代约在公元六世纪。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13世纪)的建筑。
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 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整个墓群从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占地十平方公里左右。本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实地考察,证之文献资料,高昌郡时期高昌城已经有了现存的内城。外城墙是麴氏高昌时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文书中有“北坊中城”、“东南坊”、“西南坊”等记载,说明当时此城已经有中、外之分,东、南、西、北之别。见于文书中的城门有青阳门、建阳门、玄德门、武城门、金章门、金福门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西州图经》中记:“圣人塔,在子城东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宫城在今“可汗堡”内。麴氏高昌时期随着外城的修建,宫城遂迁移到北部,南面而王,与隋唐时长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鹘高昌时期宫城内又曾大兴土木。
历史价值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唐代佛教高僧玄奘,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不畏杀身之祸,于公元629年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纪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

⑩ 契丹的兴起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很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属于东胡族系,论起源则是源自东胡的一个支系:鲜卑。而鲜卑中又有一个宇文部,契丹就是这个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这个名称最早在我国史书中出现是在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在当时分布在辽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一带,过着渔猎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在北魏后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间互不管辖,也没有什么联系。各部独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着朝贡关系。到了隋朝,由于突厥势力扩张,对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为防卫突厥,开始互相联系,互相支援,后来形成了初期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其体制是在八部酋长中共同选举一人为首领,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选,但大贺氏的人有世选的特权,这时的首领,已经有了管理权力。契丹首领后来率部归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对首领权威的承认。唐朝又在契丹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唐玄宗时期,大贺氏部落联盟瓦解之后,重建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在被回纥统治一段时期后,又趁回纥内乱之机重新归附唐朝,而唐朝后期的衰落又给契丹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良机。

遥辇氏联盟后期,由于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战,使得北方汉族人纷纷逃入契丹地区,躲避战乱。汉族的先进生产及其他技术对契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离中原较近,所以发展最快,势力超过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离堇(即部落的酋长或联盟的军事首长)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袭担任,这个家族从阿保机的八世祖耶律雅里重新整顿契丹部落联盟,担任夷离堇之后,就进入了契丹社会的上层,而且从七世祖开始就掌握了联盟的军权,地位仅次于联盟首领。到了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时,本部落已有了发达的牧业和农业,势力强大,社会的发展也很快,开始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的国家过渡。

到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关于契丹第一次改称辽的时间,说法不一,今从《辽史·太宗记》,947年改契丹为辽,983年辽复称契丹,1066年又称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