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安有哪些名胜古迹

六安八大景,皋陶墓,这个六安网络上全部都有

⑵ 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是什么

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这里一直是道家、农家和儒家学派研究和教育活跃的地区。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管状兵器的始祖。明末喻本元、喻本亨兄弟的《元亨疗马集》,被后世称为兽医学的“本草纲目”伴随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而产生的红军文化热情高亢,形式活泼,独树一帜。皖西文化艺术门类丰富,民歌、民舞、曲艺、剪纸、灯会和民间剧目种类繁多,折射出江淮地区和大别山区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
皋陶文化: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孔子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从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到楚穆王灭六,皋陶后裔在“六”这个地方立国长达约15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方国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古圣皋陶]

古圣皋陶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即“ 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最后阶段,正处于文明时代的门槛。皋陶对联盟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那时,部落林立,号称“万国”,信仰、习俗不一。他倡导并施行的“五教”、“五礼”、“五刑”、“九德”、“九族”,对于加强部落、部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融合,促进国家的产生,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法兽獬豸(xiè zhì)]

法兽獬豸(xiè zhì)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纪念皋陶,后人修建了皋陶墓和皋陶祠。皋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六安城东,顶有黄栗树一株,形若伞盖,前有石碑一方,上有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古皋陶墓”。唐代诗人皮日休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苏轼等曾为皋陶墓赋诗、撰文。皋陶祠位于墓北35米,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光绪年间重建。为了进一步弘扬皋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目前正在兴建中华皋陶文化园。
寿春楚文化:我国先秦时期的楚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楚文化是古中原文化与楚蛮(今江汉一带)区域性土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丰富多彩,基本要素是:青铜冶铸工艺、纺织和刺绣工艺、老庄哲学、屈原诗歌和庄子散文、美术音乐舞蹈等。
寿春楚文化是淮夷文化与楚文化互相影响、渗透、融合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古文化。其繁荣鼎盛时期,是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这时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是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段时期,楚王室经历国势衰败及其“逃跑主义”的动荡过程,贵族随同动迁所携物品一次比一次贵重、精细,最终形成一种聚积。从目前考古情况来看,寿县是一座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楚大鼎、鄂君启金节、郢爰等。楚文化以其底蕴深厚、遗存丰富、特色鲜明而名闻遐迩,影响后世。
六安汉文化:六安是吴楚文化和北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安徽汉文化的集中地。西汉六安国体现了西汉诸侯王国家形态已发展到较高和完美的程度。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出土文物与墓葬形式规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西汉历史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六安王陵位于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双墩村,因南北向并列的两座突出地面的“土墩”而得名。2006年初,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所受省文物局的委托,例行考古勘探,发现沉睡千年的“双墩”其实是并列的两座西汉时期大墓。
虽然这座汉墓在唐代就曾被盗掘,但墓室周围仍清理出大量遗物。完美精湛的“黄肠题凑”王室墓制构造,出土的部分漆木器残片、玉器、金银箔、玛瑙及22件青铜器、300余件木俑、木车、木马等,仍让我们感受了2000多年前汉家王朝的辉煌和荣耀,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汉中晚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状况,对研究中国西汉时代工艺美术、葬俗、葬制、服饰、雕塑、制玉、冶炼工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双墩一号汉墓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还为我们揭开了汉代六安国王陵的神秘面纱。
《史记》和《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汉武帝设六安国,封胶东康王刘寄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而来。刘庆和他的继承者镇守的六安国,从此国泰民安130余年。但史书记载的六安国是什么样子,王陵和都城在何处,一直是千古之谜。现在六安双墩一号汉墓部分出土的文物上有了六安国或六安王有关文字。考古专家根据该地地望、规制、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记载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墓主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双墩一带大大小小20余个墩子,即为西汉六安王建置的国王陵墓区。它们和北面位于开发区内的东古城也就是六安国王都所在地遥相呼应。据专家初步勘探,在六安双墩一号、二号汉墓四周,还有3对封土巨大、左右并列的连体双墩,大致可以判断是其他3任国王和王后的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汉时期、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诸侯王王室墓葬群,核心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左右。六安国王陵保留下来的文物与蕴涵的信息是我国罕见的珍贵文化遗产。
红军文化:皖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是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六安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炼就了一大批英雄杰出人物。仅在幸存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中,就走出了108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并拥有金寨(59名)、裕安(32名)两个将军县和“一镇17将”的独山镇。
皖西苏区的红军文化,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生动地展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教育、宣传广大红军官兵和苏区人民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皖西苏区文化史》中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包含了皖西苏区军民斗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旧社会的苦》、《反国民党歌》、《送郎当红军》、《党是我的亲爹娘》、《红军都是英雄汉》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新编的,演出形式活泼多样,或以话剧,或以地方戏,或以活报剧,或载歌载舞,不受剧种限制,都为时装剧,设备简单。皖西苏区的绘画,多见于画报、报刊插图、大型宣传画、漫画、壁画、小型木牌画等。赞同0|评论

⑶ 六安在古代属于哪个州

历史地理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 尧舜禹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 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称皋城。 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 皖西地区
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六安之“六”,古字是“录”, 还有学者考证古通“陆”,是“高平地”、“大土山”意,与数字“六”无涉,六安应读Lù’ān)。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两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 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 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 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 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继属北朝魏、齐。 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 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 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 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 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 明朝,分属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分属凤阳府、颖州府和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 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今全区辖境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境内和西南边区相继成立多处县级革命政权。民国19年(1930年)4月成立首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0年,成立二届霍山县苏维埃政府和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以及舒(城)桐(城)庐(江)边区、英(山)霍(山)边区,五县(六安、霍山、商城、罗田、英山)边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1年,改霍邱县苏维埃政府为红城县苏维埃政府;合并英霍、五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五星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3年成立赤城县和赤南县苏维埃政府。民国24年,成立舒(城)霍(山)潜(山)边区苏维埃政府。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专区辖境未变。 1952年 2月 4日,增领肥西县。4月12日,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六安专署隶属安徽省。 1958年 6月21日,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12日增领庐江县。 1961年 4月13日,肥西县复由合肥市划入六安专区管辖。 1965年 7月14日,庐江县划归巢湖专区。 1971年 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辖境未变。 1978年 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隶属六安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 6月 7日,肥西县划入合肥市管辖。六安行署领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县、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 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 1999年 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 2000年 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⑷ 古城六安

六安简介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88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64.9万人。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80.6亿元,其中一产64.8亿元、二产57.2亿元、三产 58.6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目,“六安”之名沿袭至今。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元末,始设六安州。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网站中有详细情形
www.luan.gov.cn

六字读作"lu' 四声

⑸ 六安城区古迹有北门塔,南边还有什么塔

有南门锥,也叫南门塔。这两个是相对应的,两个都有寺庙。现在都进行了维修,建南门塔公园。
六安八景之一:“双塔摩青” 。
六安古城南北各有一塔,造型精巧,气势巍峨,被人誉为“双塔摩青”,意为双塔接触青天了。它是古城六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城历史、文化的见证。面对它们的高耸、精美,古人由衷赞道:“双塔何年建,孤城玉柱标。云移沙岸近,风带梵宫摇。小鸟栖巢稳,飞鼯聚穴骄。箕南与北斗,呼吸可通宵”。“双塔何年建”呢?过去六安史志说法不一。现在,经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张驭寰教授等人鉴定:南塔建于明代(1368—1644),清嘉庆庚午年(1810年)大修;北塔建于北宋(960—1127)。两塔均具唐代建筑风格。南塔原名浮屠寺塔,又名舍利宫,六棱圆锥体,9级,高27米,直径82米。基层为空心石室,南面有拱形塔门,顶呈穹窿形,内无通道,上为实心结构。基层六面壁体,均有砖雕图案。站在塔外仰视,第二层、第三层每面都有形象的砖雕、假窗、假门,若开,若闭,造型精巧。第三层每面还嵌有粉瓷横匾,白底上书有蓝字梵语:其西北方的书曰“示回高台”,其西面的书曰“得三界缘”,其北面的书曰“了五净因”,其东面和东南面的损毁无存,其西南面的书曰“不二宏指”。从第四层至第八层,均嵌有彩瓷佛像和匾额,交错排列,别具匠心。塔顶上原覆盖着高约1米、底直径两米左右的铜帽,帽上装有一个棕色的“亚腰葫芦”的铜顶。1946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此帽被大风吹落。北塔原有9级,现存7级,高约22米,六方多边形;每层都砌有斗拱,花门花窗,精制砖雕。塔内有宽08米的穿心螺旋形的砖梯通道,可盘旋而上,直通塔顶。站在顶端,俯瞰古城,一览无余。旧时,文人墨客来六安游览,对“双塔摩青”情有独钟,题赞的诗文不胜牧举。明人黄珂赞曰:“砌凿神工一样齐,时时留住白云栖。共凌斗极风难撼,对峙郊城雾岂迷。西俯淠滩回去浪,南标古寺拂长霓。漫言一柱擎天稳,二岳亭亭惬品题”。清人王所善咏曰:“福地浮屠竞九霄,衙南衙北仰高标。棱棱出自红尘土,抑雾回风镇俗嚣。”尤其是辛亥革命时,淮上军统领权道涵光复皖西,率领其部驻六期间曾亲游双塔,所赋赞诗颇显豪壮:“佛地浮屠近地遥,城南城北耸高标。凛然深信出尘远,峙也常看带雾飘。仙路迢迢迷幻影,灵光隐隐锁重霄。挥师淠上肃清道,戎马倥偬壮志豪”。如今,南北双塔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巨资对北塔进行了修缮。虽是“修旧如旧”,但这古城的高标正重放异彩。

⑹ 六安有什么景点

六安景点有天堂寨风景区、皖西大裂谷、白马尖、万佛湖、万佛山等。

1、天堂寨风景区:需要门票(100元/人)

天堂寨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与湖北省罗田县交界的地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堂寨古称“多云山”,最高峰海拔1729.13米,为大别山主峰之一,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景区内有大小瀑布108道,其中落差达50米以上的18道。

2、皖西大裂谷:需要门票(70元/人)

皖西大裂谷集峡谷地貌和洞穴景观于一体,裂谷长约1500米,宽数十米、高十余米,谷坡陡峭,多在80度左右,最陡处四座直立,谷深数十米、高百余米,为一陡立的“V”字形谷,大别山区所罕见。裂谷是由流水沿断裂构造长期侵蚀下切所形成的,其西侧洞穴也是因流水沿岩石构造软弱部位选择性溶蚀所致。

3、白马尖:需要门票(旺季:白马尖110元/人,白马尖55元/人)

白马尖形似天马飞腾,一峰独秀,群山俯首。山上清泉激流,交响成韵;古木参天,婆娑多姿,原始生态保存完好。信步山间,看潺潺溪水,听清脆鸟鸣,嗅扑鼻花香,闻阵阵松涛,令人心旷神怡,大有返朴归真之感。天高云淡之际,登顶远眺,极目四周,一览众山小。

4、万佛湖:需要门票(80~120元/人(含船票))

万佛湖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万佛湖镇境内,是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99平方千米,湖面50平方千米,湖岸周边205千米,库容9.03亿立方米。地理坐标:东经116°78′,北纬31°30′。

5、万佛山:需要门票(50元/人,军人学生半票)

万佛山位于安徽省舒城县西南,舒城、潜山、岳西三县交汇处,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万佛湖景区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为舒(城)、桐(城)、潜(山)众山之祖,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

⑺ 六安起源

六安位于安徽西部边陲,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毗邻中原,通称“皖西”。是我省西部和大别山主区中心城市。辖五县四区。古诗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处江淮四面雄。”
六安历史悠久。上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主要为偃姓族群聚居地。据《史记》等史书记载,夏商周(无年限可查)为“六”(主要城池为今六安郊区西北古城遗址),泛指“六”地这一方区域。“六”意即地势向阳高而平坦的地方。后因大禹封皋陶后裔(主要为偃姓人群等)于“六”,而名为六国。同时,缘于皋陶圣名(上古四圣之一),也称皋城。《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 说起皋城由来,则引出一段佳话。皋陶部落原居山东,由皋陶率领迁到六(今六安),从事农耕。皋陶是尧舜禹时期华夏联盟领导集团的重要人物,他制定了各种刑罚,被誉为中国司法鼻祖。她和禹共同辅佐舜政,又帮助禹治水成功,并积极宣扬禹的美德,要人们处处已禹为学习楷模,受到上下左右的称赞。由于皋陶有功于禹禹据其功劳和品行,征得各部落首领同意,举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政于他进行实际煅炼,可惜皋陶先禹而逝未能继任。 皋陶逝世后禹极为悲痛,为彪记其功德,禹便把“六”一带封给了皋陶的后裔子孙,于是六安便有了高城之称。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皋族封地六国析置为六县,治所任设今六安(城北遗址)。楚汉战争时期,项羽封六县(今刘安)人英布为九江王,也设都六(今刘安城北遗址)。后来英布叛楚归汉,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刘邦改封他为淮南王,仍设都于今六安。公元前196年英布举兵反汉,战败被杀后,刘邦将其长子刘长封为淮南王,都所从六迁至六安寿春,六复为刘县但仍为重要城池。公元前174年汉文帝认为刘长企图谋反将其流放,之后(164年)将淮南国医分为三,封刘长三子刘安、刘勃、刘赐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今六安北为淮南国,六安西南为衡山国,六安东南为庐江国,六安再为六县隶衡山国。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汉武帝废淮南国、衡山国并于次年(公元前121年)即元狩元年改置“六”为“六安国”,封刘安之子刘庆为六安王。“六安”系武帝取原衡山国内六县、安丰等县首字而构成,意即“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六安”之名自此诞生而延续至今。三国两晋时,六安常常处于中国历史上最长封建割据时期的各路政权割据的战略对峙交界线上,是各家皆争的战略要地,战火不断,但某一政权攻下六安均未对六安之名作改变。南北朝时期,六安先属南朝,后属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隋文帝于公元588年派杨广(后来的隋炀帝)进驻六安的寿春镇,并以寿春为基地统一了中国。六安市首府六安古城所在地隋开皇元年置淠水县;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置六安县;重和元年(1118年)升县为六安军;元28年(1291年)升军为六安州;明、清仍置为六安州。明朝建立后,废行省设三司,六安分属风阳府和庐州府,六安州属庐州府隶领。清朝初期实行省府县三级管理体制,六安州属江南行省左布政使司领辖。1667年,清政府将江南行省一分为二成立江苏省和安徽省,六安州复为庐州府领辖,1724年六安州脱离庐州府成为直隶州。民国38年(1949年6月)六安改建专区;1978年5月改称六安专区为六安地区;1999年9月经国务院国函[1999]109号文件批准,同意撤销六安地区和县级六安市设立地级六安市,同时设立市辖金安区和裕安区,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金安区人民路;2000年2月正式撤地改市成立省辖六安市。
六安是安徽的西大门,位居省会跨越中原的结合部,势若咽喉,经济社会之战略地位显赫。六安地名和疆域设置由来已久,虽几经变化但核心治所基本上一直延续于六安老城左右,从上古“六”、“六国”到“六安国”、六安县,再到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和原县级六安市、今省辖六安市,五千年脉承不断,充分说明其区位的重要性,是不可小目虚 的战略要地。也是安徽开发崛起皖西,重振安徽西大门雄风的主攻阵地。有待摆上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⑻ 中国安徽省六安市有哪些历史文化的古迹

天堂寨,大裂谷,江北小黄山铜锣寨,九公寨,寿县古城、寿县博物馆,独山机场、烈士林园,等都是历史古迹。
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AAAAA级景区,位于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西南角,距六安市区136公里。天堂寨景区属2.4万公顷的天(堂寨)-马(鬃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素有“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圣水的故乡”之誉。
舒城县万佛湖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舒城县城西南,距省会合肥不足80公里。以龙河口水库为主体,南有万佛名山,东有万佛温泉(西汤池温泉),被誉为“省城后花园”。

皖西大裂谷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六安市南25公里处,是一处国内罕见的山裂奇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克六安后曾在此屯兵隐藏,凭险而拒。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窄处仅容一人置脚,宽处可藏千万精兵。两侧峭壁直立,高数十丈;有的山体呈负面倾斜,非常壮观。景区生态原始,有远古的自然韵味。
大别山主峰景区,AAAA级景区,以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为中心,整个景区涵盖四大景点:白马尖、龙井峡、四望山、别山湖,以及坐落于白马尖山腰,海拔950米大别山庄度假村

霍山县佛子岭风景区,AAAA级景区,距霍山县城15公里。其主要景点有佛子岭大坝、佛子岭人工湖、卧大佛、睡美人、度假村、跑马场、东淠河漂流等。

舒城县万佛山风景区,AAAA级景区,位于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距舒城万佛湖景区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为舒(城)、桐(城)、潜(山)众山之祖,南与天柱山(1485米)遥相对峙。[24]

皖西北特委等党组织先后创办了《红旗报》、《火花》半月刊、《红旗》三日刊、《苏维埃》周报等。1932年2月在金寨南溪出版的《红日报》,为日刊,报头“红日”二字套红,共设四版,影响甚大。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团主要有宣传队、俱乐部和新剧团。从1930年春到1932年秋,皖西苏区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地苏维埃政府都建立了新剧团。影响较大的有红日剧团、金家寨剧团等。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安籍将军(1955-1964年授衔,108位,占全省85%)将军县

望采纳,谢谢

⑼ 六安的历史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尧舜禹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夏属皋陶后裔封地——英(今金寨、霍邱境)、六(今六安市北) 故六安城又称皋城。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属英、六、舒蓼、舒鸠、舒庸等侯国。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先后隶属吴、楚。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都寿春(今寿县城),称郢,后亡于秦。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为九江王,都六(今六安市北西古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英布叛楚投汉。西汉行郡国制,初属衡山国和淮南国。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徒都寿春。今地区辖地,先属九江国,后屈淮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封刘安、刘勃、刘赐等三人为淮南、衡山、庐江王。今寿县和六安北属淮南国,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舒城县属庐江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元狩二年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六安之名由此始。以后郢国交错,迭经兴废。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六安地区统属扬州刺史部,今六安市和六安、霍邱、金寨属六安国,析置六县、蓼县、安风、安丰、阳泉等县,国都六县(今六安市北);霍山、舒城属庐江郢,置潜县、龙舒二县,郡治舒县(庐江县西南);寿县和六安县南部部分地区属九江郡,置寿春、博乡、成德三县,郡治寿春。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九江郡置寿春、成德二县,庐江郡置六安、潜县、安风、阳泉、安丰、云娄、龙舒等县,统归扬州刺史部管辖。三国时期,分属魏淮南郡、庐江郡、安丰郡。淮南郡,置寿春、成德二县,郡治合肥;庐江郡置六安、博安、阳泉县,郡治六安;安丰郡置安风、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河口附近)。西晋时期,今寿县和六安县北部部分地区属淮南郡,置寿春、成德县,郡治寿春,州治先在寿春(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后迁建邺(晋武帝太康三年);今六安、霍山、舒城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东部的淠河两岸,属扬州庐江郡,置六县、潜县、阳泉、舒县、龙舒五县,郡治舒县(今舒城);今霍邱、金寨属豫州安丰郡,置安风、松滋、蓼、安丰、云娄等县,郡治安风(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东晋十六国时期,今辖地属东晋,寿县属淮南郡,郡治寿春,六安、舒城、霍山以及寿县安丰塘西部和霍邱县城东湖以东淠河两岸,属庐江郡,郡治舒县(今舒城),两郡统属扬州,州治建康(今南京市);霍邱、金寨属豫州义阳郡,郡治弋阳(今光州)。南北朝时,今六安地区先属南朝宋,宋大明八年(464年)属南豫州,州治当涂。继属南朝齐,齐建武四年(497年)寿县、霍邱、金寨以及六安县北部地区属豫州,析置开化、蒙县、雍丘,安丰、北樵、小黄、松滋七县,舒城、霍山、六安市和六安县的南部地区属南豫州,置潜县、舒县、州治当涂。再属南朝梁,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寿县属豫州,州治梁郡(寿县城),霍山、舒城、六安市和金寨,六安的大部地区属新置霍州,州治岳安郡(今霍山县城)。霍邱县属安丰州,州治安丰郡(今霍邱县河口附近)。继属北朝魏、齐。隋朝,开皇初年(581年)改岳安县为霍山县,十九年置霍邱县,分束淮南郡、庐江郡,淮南郡析寿春、安丰、霍邱县,郡治寿春;庐江郡置六安、舒城、霍山、淠水、开化五县,郡治合肥。唐朝,分属庐州和寿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置舒城县。二十七年新置盛唐县,治在驺虞城(今六安市)。舒城县属庐州。寿州置寿春,霍邱、盛唐、安丰等县。五代十国,先属吴国,继属南唐,后属后周。北宋分属淮南西路寿州和庐州。寿州领寿春、安丰、六安、霍邱等县,州治下蔡(今风台县城)。庐州领舒城县,州治合肥。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降六安军为县,升安丰县为安丰军,领原寿州境地,治所寿春。舒城县属庐州。端平元年(1234年)废六安县;景定五年(1264年)恢复六安县、升设六安军,直属淮西路。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安丰路,领寿春、安丰、霍邱3县,治所寿春。庐州路领六安州、六安、霍山和舒城县,治所合肥。明朝,分属南直隶下的凤阳府和庐州府。凤阳府,领寿州和霍邱县。庐州府领六安州(六安县入六安州)和霍山、舒城县。清朝,满清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原南直隶的管辖范围设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安徽省,分属庐州府、凤阳府和颖州府。六安州、霍山县和舒城县属庐州府,寿州属凤阳府,霍邱县属颖州府。雍正二年(1724年)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民国3年至17年(1914~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随后,取消道的设置。民国21年(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境的55个保设立煌县,初属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次年3月划归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7月,寿县、霍邱由第四行政督察区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今全区辖境统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7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驻地六安,辖区未变。解放战争期间,民国36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创建皖西根据地,今地区辖地分属第二、第三两专区。同年9月划六安县西南部成立独山县,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0月,以户胡为中心成立霍固县。11月,以毛坦厂为中心成立舒六县,下旬将金寨县划为金西、金东两个县和金北办事处。12月,成立寿六合霍县。民国37年1月,划六安东南乡成立六合县,划霍山、英山、岳西三县结合部,以太平畈为中心成立太平县。12月,划六安双河以东,合肥巢湖以西地区成立肥西县,与此同时,撤销舒六、独山、太平三个县。民国38年1月22日,皖西行署第三专署移驻六安城,相应成立六安市。4月,第三专署改称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政公署,辖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六南、六北、六安市。不久,六南、六北与六安市合并为六安县。建国前夕,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安专区辖境未变。1952年 2月 4日,增领肥西县。4月12日,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六安专署隶属安徽省。1958年 6月21日,肥西县划归合肥市,7月12日增领庐江县。1961年 4月13日,肥西县复由合肥市划入六安专区管辖。1965年 7月14日,庐江县划归巢湖专区。1971年 3月29日,改专区为地区,辖境未变。1978年 9月23日,成立六安市,隶属六安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 6月 7日,肥西县划入合肥市管辖。六安行署领一市(六安市)六县(六安县、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延至1985年底。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 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 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