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南山森林公园
⑴ 太谷的南山火情如何
先前发生火,情的时候死了吧?好多人。包括消防员
⑵ 太谷南山旅游区在那里
在梅苑山庄,范村镇,郭堡水库。
⑶ 太谷南山旅游路什么时候开工
县长实地调研公路建设 南山旅游路项目启动
6月16日,太谷县委副书记县长就重点公路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副县长、县交通运输局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榆次—太谷快速路连接线、园区连接线等项目现场,调研组听取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情况汇报,询问道路规划与建设进度,并要求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在南山旅游公路项目建设启动现场,调研组通过实地了解,查看道路设计图纸,强调道路工程建设对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民生改善、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南山旅游路的建设实施将完善“一线六乡旅游点”接待功能的整合旅游资源,增强景点吸引力,对太谷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起到推动作用,推动“山西农谷”5个园区建设,引领全省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时改善区域生产、生活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沿线贫困村脱贫提供交通保障,同时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按照建设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倒排工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安全和质量管理各项制度,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⑷ 山西太谷梅苑南山滑雪场。六个人。要在里面住一个晚上。求房价!!大约1.20号去!!快快快!
准备上三千吧,连吃喝玩乐
⑸ 山西太谷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孔祥熙故居AAA
安禅寺安禅寺(第六批国保)时代:宋至明地址:太谷县旧城内西南隅安禅寺巷太师附小院内寺院创建年代不详,宋咸平四年(1001年)再建,元延祐三年(1317年)重修,清光绪年间再次修葺。现仅存藏经殿、后殿。藏经殿为北宋早期建筑,后殿为清代建筑。藏经殿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24平方米,坡度平缓,出檐较深,栏额至角柱不出头。斗栱四铺作内外出华栱。各组斗栱均为隐刻栱,之上再置隐刻栱一斗三升,上为压槽枋。殿内无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脊槫下有“大宋咸平四季······”题记。
⑹ 太谷有什么好玩的
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迁于此,之后筑土为城,周围5公里,高6米,四周掘护城池。明正德九年(1514),太谷城墙增高到8.3米,以砖砌门,上建重楼,城墙四角建角楼。明万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砖城。城基垒石1.67米,自基至堞砌砖,基宽14米,高12.5 米,东、北、南为瓮城,西门为重门,瓮城上各建楼3间,角楼重加修饰,周围建警铺56座,以砖砌堞道,里侧加回垣。清代,古城虽时有修缮,但其规模与建筑基本还是明代样子。直到1930年,太谷城墙、瓮城完好,西、南、北护城河依旧。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点是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有标致性建筑,雄距古城中心,不仅蕴含有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而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古城的两座标致性建筑古楼与白塔依然如故。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以砖为基,开四门,面向县衙,贯通东、南、西三条大街,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塔身为楼阁式空心制,塔顶为莲座瓶式喇嘛刹,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旧貌犹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楼,燕子环飞,令人心驰神往。
独具特色的园林
说起历史上的"金太谷",还有一点闻名遐迩,那就是太谷的园林建筑。清代晋商几百年的经济繁荣,促成了文化的发达,也形成了太谷独特的民居和园林风格。太谷的园林其特点主要是:静穆、庄重、古朴、大方。它没有北京皇家园林的富丽,也没有江南园林的秀丽,更没有广东园林的轻盈,可在黄土塬上,建起古朴的亭台楼阁,点缀着北国的花草树木,加上小巧的假山,点滴的流水,别有一番情趣。太谷的园林根据其风格可分为:庭院、庭园、宅园;别墅山庄;公署花园;寺庙园林;公共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六类。
太谷旧四合院
太谷地处北方,无霜期仅150多天,加以四合院面积窄小,并多以方砖铺地。所以,一般庭院中多砌筑花栏墙,上置盆栽花木,如夹竹桃、花石榴、腊梅、海棠、菊花等,个别大户或大商店还培植一些名贵的桂花、铁树等。此外,庭院中还常在花墙前置大鱼缸一、二个,有的专为养鱼,有的仅为储水浇花,还有的则在缸内栽植荷花或睡莲。太谷城内福寿巷5号康宅,宅院已建有百余年,布局严谨,尚保存清式旧貌,是太谷有代表性的庭院之一。宅门位于四合院东南角,门设木质垂花门楼,迎门南轩东山墙设影壁,影壁下设须弥座上斜贴"磨砖对缝"的方砖,极为美观。院心有一花坛,中植枸杞一丛,据说已生长一百余年,树高丈许,荫庇大半个院落。九月初,满树繁花,郁郁葱葱,使满院生趣盎然。此外,过去,太谷的四合院除主人居住的正院外,根据家庭的富裕程度,还建有偏院、后院、小园或车马院、厨房院、磨坊院、长工院等等。为了显示主人的修养或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主人把偏院、小园的门多筑成各种造型,并在其门楣上题写匾额,少数人家就是盖厕所也不忘在小门上方题一寓意含蓄的款额。如城内北砖道巷布秉全先生老式四合院的厕所上书"活泼地"三字,看了不觉让人捧腹一笑。
孔宅四明厅
晋商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豪商大贾,在太谷城乡衣锦还乡的富人们,起房盖屋不仅考虑到了光宗耀祖,防贼防盗,彰显儒雅;而且把苏、杭一带,以及全国各地的造园思想、技术带回老家,筑起了一座座兼具南北风格,又有独特魅力的花园、别墅。如城内的孟家、武家、赵家、孙家,城外阳邑里美庄郭家、要家花园,阳邑村杜家花园;小白乡上庄村王家花园,东里村乔家花园;白燕村张家花园;以及南席村武家花园,任村贾家花园;沟子村员家花园和范村的东西花园,这些花园从几亩到几十亩地不等,风格透视着北方的粗犷与大气,又偶或有苏杭园林的灵巧与秀丽。这些私人宅园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太谷城南武家花园尚是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如今只有城内孔祥熙宅园基本保留了下来。与此同时,为了避暑或避乱,这些大户还在太谷山区建有避暑山庄,如北汪曹家的青龙寨;孙家的大涧寨;员家的四棱寨;以及不知其详的如意庄、延寿庄、赤伍庄等。这些山庄都建在山峁上,内造重院,外围高墙,当大暑之日,户主领着妻妾童婢乘着大轿、小轿进庄,小住一、两个月后回城。如今这些山庄别墅大多已成废墟,有的也只剩下残垣断壁,地处太谷南山范家岭的青龙寨,也叫迁善庄,规模虽不算最大,但庄建在山峁上,依势建墙,墙将整个山峁全部包住,外墙高三丈到五丈,墙底厚五尺,呈梯形垒起顶宽三尺,石墙上以大砖加砌垛口,远观俨然一座石城堡,墙下石壁仞立,可谓"固若金汤"。
太谷青龙寨迁善庄
庄南低处围以外墙,形似瓮城,庄门石券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上嵌石匾"迁善庄"。门外是一条数米宽的深沟,想出入庄内必须经过吊桥。桥边的石栏杆栏板上还雕以各种长寿、如意图案。进入庄内,先是小天井,石板路,再进内寨门,寨门上书"紫燕"小石匾。门外是外院,有龙王庙、磨房、坊碾,和饲养牲口的地方。门内是正庄院,有大小五个院子,院内有假山、住宅、小轩、下棋亭等建筑,院内的石磴,石阶尺度虽小,但依石势,石纹而筑,很是精巧。由于整个院落依山势而建,前后错落,别有洞天。近年来,一位香港的先生下正计划在此重新修葺,开发旅游,
历史上的太谷城乡风景名胜还很多,如公署园林有分防厅东书房花园、小河阳,有公共园林西园、东寺园,有酎泉、凤山、龙泉寺、天宁寺、关帝庙、观音庙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中,太谷就有净信寺、光化寺、真圣寺等六处被列为国保单位。
⑺ 2010年山西太谷梅苑南山滑雪场首滑时间
11月20日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