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城墙
㈠ 福建霞浦的古城墙是什么时间拆除的
解放了就拆了
㈡ 中国有古城墙的城市
中国有古城墙的城市有很多,例如陕西西安,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河南洛阳、河南开封、河北邯郸,此外还有山西平遥、山西大同、湖北襄阳、湖北荆州、辽宁兴城、云南大理、浙江台州、浙江衢州、安徽歙县、安徽凤阳、江西赣州、重庆奉节、湖南岳阳、湖南凤凰、贵州隆里、贵州青岩、山东曲阜、新疆喀什等。
(2)福建古城墙扩展阅读:
中国现存的十大古城墙:
1、北京内城,东南角楼,明代为了加强城垣的防卫,于北京内城四角城台上均建箭楼一座、其正式名称应是城角箭楼,简称角楼。北京内城四座角楼唯一保存下来的是东南角楼,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角楼。
2、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
3、西安城墙,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中心。
4、荆州城墙,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荆州,依巴蜀之险,据江湖之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灭楚后为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
5、襄阳城墙,襄阳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地处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据汉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6、平遥城墙,平遥城墙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7、开封城墙,即清代开封府城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墙。
8、曲阜城墙,曲阜明故城墙 位于曲阜市区,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的城垣式建筑。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978年被拆除,只部分保留了南门、北门和东南、东北两个城角。
9、洛阳城墙,城址在河南省洛阳市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西周初营建洛邑,在此筑城,称成周。因城在洛水之北,战国时称洛阳。
10、苏州城墙,苏州城墙位于江苏省,是农业社会统治者进行政治控制和军事防御重要的屏障。
㈢ 中国七大古城墙都是哪些
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城墙是明朝洪武三年到洪武十一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南京城墙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荆州城墙
即湖北省荆州古城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
襄阳城墙
位于湖北小襄阳县。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城高8米,周长6公里,四面六门,四角都有角楼。登小北门城楼可北眺汉水南望岘山,凭吊古战场。
兴城城墙
即宁远卫城城墙,位于辽宁兴城。城墙保存完好,属明代建筑,南北和东西各长800多米,高10米,上宽4.5米,现存西、南两座城门楼。城墙内至今还有许多明清时的铺面和街道,整个城市像一座明代建筑博物馆。
平遥城墙
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周长6公里,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墙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砖,白灰包砌。环城辟城门6道,门外筑瓮城。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称于世。现北、东、南三面城墙及东西隅的魁星楼,经修整而更加完好。
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
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
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
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
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
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㈣ 福建有哪些名胜古迹
您好!
1
闽西北(三明、南平一带)有各种山水风光
包括
武夷山、大金湖、玉华洞等等
2
闽东专北(宁德一带属)有白水洋、太姥山等等
3
闽西(龙岩一带)有永定土楼(本人觉得这个没有去旅游的必要
还不如看看图片)
4
闽东(福州一带)有福州、平潭、东山等沿海城市值得游览
5
闽南(厦漳泉一带)有鼓浪屿、崇武古城、湄洲岛、清元寺等等
祝您旅途愉快
㈤ 长汀古城的历史介绍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州治初设新罗旧邑址,长汀县附郭,县治在九龙水源长汀村(即今上杭县城北7.5公里处九州乡)。约唐上元元年(760年),汀州治所迁东坊口大丘头(今长汀县北郊),长汀县治随迁距州治1公里许的县基岭,仍为附郭。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将州治迁到白石村(今长汀城内),“筑土城卧龙山阳,西北负山,东濒汀江河,南踞卧龙山麓”,范围较小。县治随州迁至离州治约200步(今长汀城内,宋时叫衣锦乡),仍为附郭。州治背山面水,向阳开阔,从此历代因袭,范围逐步扩大。唐大中初年(859年),刺史刘歧始建敌楼179间,筑子城,修拓陈剑所迁壁垒,称“雄镇”。
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州城,所筑土城周长达5里254步,城墙基宽3丈,厚1丈,高1丈8尺;又开挖城壕引西溪水东流,州城扩展范围,东至朝天门,南至广储门,西至西城门,北至卧龙山襟(见图示“宋元土城”)。长汀县治仍附于州城外(即城壕南)。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府杨世芳及长汀知县王邈,筑土为县城,总长619丈9尺,堞2180多个。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墙,外圈为长汀县城墙(见图示“明清古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郡守沈应奎倡议拆除府城墙,使州、县合并。明崇祯九年(1636年),增修城墙670丈,同年十月告竣。府城墙全部拆除,州、县合一。这时城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围到卧龙山襟。现在长汀人称之为城内。
自宋至清初,外地商人、工匠来者日多,作坊、商店逐年增加,城市人口剧增,城内容纳不下,因而府城范围逐步扩展到城外(即水东市外大片地区)。至清朝中晚期,在城外形成营背街、桥下坝街以及其他众多街巷。至此,汀州城基本定型,成为闽西最大城市。
汀州古城墙,位于位于福建长汀县汀州镇,依山傍水,环抱全城,形状宛如“观音挂珠”。它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犹如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观音挂珠”美誉。
汀州古城墙是汀州古城的外包装,它把汀州城隍庙、文庙、天后宫等古建筑,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央苏区红军医院——福音医院、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所在地——云骧阁、红四军入闽时司令部、政治部所在地辛耕别墅等红色景点和明清古街,古居宅群,古寺庙群等包裹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密集型人文景观。
㈥ 福建省的名胜古迹
1、汀州古城墙
汀州古城墙,址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
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现在保存完好的城墙近3000米,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1996年汀州城墙被列为第四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岛东南海岬突出部,毗邻厦门大学园区,三面环海,景区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4A级旅游景区。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炮台结构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
3、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又称为福建土楼,拥有福建南靖土楼国家森林公园,南靖土楼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朝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模式。
4、临水宫
临水宫坐落在古田大桥镇中村,距县城39公里。临水宫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水宫所在地大桥镇是闽东著名侨乡,位居景色秀丽的古田翠屏湖畔,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柿丸、柰干、银耳、香菇、竹荪等名优特产品闻名于世,畅销海内外。另有柘荣县双城镇临水宫以及游戏《山海英雄》中的同名门派。
5、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崇武古城、净峰莲城卫城和净峰寺(3A级景区)同属惠安县革委会1979年公布的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㈦ 中国古代城墙还保留有多少
1、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2、南京城墙
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3、荆州城墙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4、襄阳城墙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
5、兴城城墙
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6、平遥城墙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
7、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
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
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
10、大理城墙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
11、歙县城墙
安徽省歙县的古城,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12、潮州城墙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
13、凤凰城墙
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
14、汀州城墙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
15、建水城墙
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
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17、寿县城墙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
18、夔州城墙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
19、榆次城墙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
20、隆里城墙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
21、青岩城墙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
22、曲阜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23、盘橐城墙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
24、巍山城墙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
25、凤阳城墙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
26、归德城墙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
27、洛阳城墙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28、广府城墙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
29、苏州城墙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30、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㈧ 有没有研究中国特色古建筑及其建造方法(比如古城墙,地坑,四合院,福建围楼,江南庭院等)的书籍
有关中国古建筑的书籍:
入门级: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清华大学出版社)
历史方面内:
《中国建筑史容》(梁思成),《中国古代建筑史》(傅熹年)
技术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设计构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傅熹年),《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马炳坚),《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
望采纳
㈨ 福建长汀旅游之后,分享中国最美的古城,能感受到宁静和安逸吗
还有丁屋岭,据说是一个没有蚊子的村寨。离长汀县城近一小时车程,走进丁屋岭,看到的是错落有序成片的黑瓦房。整个山村古朴,自然仿佛像是镶嵌青山之间,早已与大自然融成一体了。
村山高林密,空气新鲜,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态。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间的老古井,是这个村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㈩ 谁能告诉我汀州古城墙的历史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闽西老促会会长、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涂通今将军撰写了《中国汀州古城墙修复记》。
长汀美哉,最亮丽之处在它那一朵客家历史文化奇葩——始建于唐代的汀州古城墙,全长4119米,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
记载: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后拓建至5里余、浚濠池、开6门;明嘉靖四十年
(公元1561年)后筑县城,开7门;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拓城毕,撤府城,府县城合一,留10门,全长8里余。汀州古城墙继
承了北方中原的城墙的基本格调,又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的特色,北方古城墙大多建于广阔的平川,四四方方,恢宏壮观;而汀州古城墙则顺
山势而建,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环抱全城,交汇汀江河畔,犹如虎踞龙蟠,恰似“观音挂珠”,诚为天下罕见的人文景观
。青山、绿水、城墙融为一体。“观音挂珠”,观音指的是城中最高处的卧龙山,山上树木茂密,松涛阵阵,曲径幽幽。这是汀州“名山”,
至今每年春节正月,来自汀州八县的群众,成群结对来到卧龙山顶的金沙寺朝拜、祭祀,真是“巍巍卧龙山,浓浓客家情”。抗战期间,国际
友人路易·艾黎在长汀县多次登卧龙山,环游古城墙,漫步汀江畔,感慨地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个是湖南凤凰,一个是福建长汀
。”
汀州古城墙美则美矣,无奈历经千年,烽火岁月,有的城段已经废毁、荒芜,只能发出历史的吟唱。然而可喜的是,2002年12月,退休
老干部游炳章联络了39位离退休老同志,胸怀壮志,乐于奉献,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倡议发挥民间力量,修复汀州古城墙,成立
了“汀州古城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他们不顾年事已高,广泛发动群众,奔走呼喊,募集资金,并得到杨成武、涂通今等汀籍老将军和海内
外志士仁人的鼎力支持。汀州古城墙的修复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从2003年10月18日城墙修复工程开始启动,历时四年,耗资25
1万元,共修复了古城墙1551米、朝天门城楼、涌金城门、东翘舒啸和西倚听松两座烽火台,并开辟了龙潭公园;连同1993年县政府
斥资百万,修复了五通桥至龙潭段古城墙369米和五通城楼、丽春、龙潭烽火台及2002年林春华先生等6人募集善款修复的卧龙山金沙
寺东侧古城墙103米,总共修复了古城墙2023米。
“东翘舒啸”烽火台巍然屹立于卧龙山东侧岭头。它并非今人的杜撰,查清乾隆十七年修的《汀州府志》“卷之首汀州府图”,可知此台原名
“东阁”,元末毁于战火;明郡守唐世涵重修,题以“舒啸”,清代汀州知府王廷抡又重建,取晋陶渊明“登东皋而舒啸”之意,改题额为“
东翘舒啸”,可见年代久远矣。古人名之,大概是站在此台上“大悲大喜,仰天长啸”之意。
沿“东翘舒啸”而下,则是唐代大历年间陈剑刺史迁州时建成的古城门,明洪武四年扩建城楼——朝天门,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楼主体建
立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蔚为壮观。但因历史原因,城楼损毁严重。2006年5月开始,修复协会启动修复,历时近一年
,修葺一新。登上古城楼,俯瞰四周,只见朝天门城楼斜依卧龙山近榜汀江,左与“东翘舒啸”相连,右与“云骧阁”相接,成为古城汀州东
面三个相连相倚的景点,日可纵览半城市井,夜可一睹万家灯火。朝天门1000多年,如此久远的古城门,无论在闽西、在福建、在江南也
不多见。沿着朝天门,再过去就是云骧阁,是古汀州著名的八景之一,城阁合一,阁楼屹立于汀江之滨的龙潭公园上,这里奇石、幽洞、深潭
、古树,云集成景,建有纪念南宋时期长汀县令宋慈(曾任大宋提刑官)的“宋慈亭”,纪念清代名画家上官周的“上官周亭”,还有始建于
清康熙年间奉祀大儒朱熹的“紫阳祠”,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令游客流连忘返。
与“东翘舒啸”相对应,在卧龙山西侧的山脊上,在天津经商的乡贤兰玉魁昆仲五人捐资5万元,重修烽火台,名曰“西倚听松”。与“东翘
舒啸”一东一西,一动一静,一放一隐,谐映成趣,此则为明郡守唐世涵之雅属也。登斯台,不但听到松涛阵阵,而且可眺望对面西山下的建
筑瑰丽的长汀火车站,条条巨龙翻山越岭,奔弛来回,还可看到宽阔壮观的龙长高速公路连接线,同样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修复中的汀州古城墙,确实美丽壮观,游客们到此一游,不虚此行。难怪长汀县能跻身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县城旅游网等单位组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