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名胜古迹作文100字数
Ⅰ 赣州建筑物作文150字
一条清澈的赣江水穿城而过,一座座挺拔的峰山拥抱着城池,一座座木船浮桥,一幢幢古色古香的骑楼建筑,一道道历经风雨的宋代古城墙,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水墨丹青卷,这就是美丽的赣州—我们的家。
今日的赣州,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到处霓虹闪烁的商城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无不展示着赣州现代化大都市的繁荣;绿油油的草地,枝繁叶茂的树木和一丛丛五颜六色,争芳斗艳的鲜花,彰显着赣州生态宜居的本色。到了晚上,四处闪耀的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还有章江两岸灯光在江中的倒影,像一支支生日蜡烛在江中熠熠生辉,展现着赣州优美迷人的景色。美丽的赣州像一头沉睡多年的雄狮突然醒来,随着“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的实施,赣州正在快速成为一个“四省通衢”、“宜居和谐”、“平安幸福”的大都市。
如今的赣州,是一个生机勃勃,青春靓丽且保留着珍贵历史印迹的亦古亦新的城市,勤劳的人民用双手耕耘着这片土地,高楼大厦映入眼帘,人们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居住在这美丽的地方,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我只有以不断的努力和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建设五个赣州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Ⅱ 描写赣州古浮桥的作文100字
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建春门浮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
望采纳
Ⅲ 写江西风景的作文不起100字
不知是天上哪一位仙女偷下凡尘,回去时不小心,把挂在颈项上的一条银色项链,丢失在家乡村子的田野上,让那些光着屁股的孩子们抛来抛去,尽情嬉戏,玩出了水的乐趣。
水
清醇、明澈、凉爽、甘甜。一泓泉眼,供着村寨祖祖辈辈人的吃喝。那时,农户家里几乎都不烧开水,渴了,舀一瓢或捧上几捧泉水,往嘴里一送,咕嘟嘟的,便满足地揩一把嘴巴,感觉到的是:甜而爽。如今,当我坐在冷饮厅里舔着冰淇淋或在茶吧品茗龙井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路
曲曲弯弯,逶逶迤迤,在草丛中蜿蜒,是丈量脚板的一根长绳。多少先辈,一生都没量出自己的脚到底有多长,便在唉声叹气中走进那长满野草的土地里,歇息了。只有几个小时候爱玩弹弓的捣蛋鬼,在读书时打烂了张大爷窗户上的纸,跑出去,回来时开着四个轱辘的车,把这条路修直修宽。
桥
Ⅳ 江西是个好地方作文100字
街上就车水马龙。
江西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点、
树叶穿上了透明的冰壳,
分不清那儿是星星,可好吃了,
树枝,像南丰蜜桔。
庐山不但夏天美,
庐山和井冈山就是。
Ⅳ 写江西风景的作文100字
街上就车水马龙。 江西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点、树叶穿上了透明的冰壳,分不清那儿是星星,可好吃了,树枝,像南丰蜜桔。庐山不但夏天美,庐山和井冈山就是国家级著名..
Ⅵ 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100字,
1、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极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2、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八达岭位于北京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4、司马台位于北京密云县内,由戚继光督建,是我国唯一一处保留明代原貌的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共有敌台20座,至今保存完好。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的山海关是长城东端起点,建于公元1381年(明洪武年间),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城高14米,厚7米,防御体系相当完整。登上城楼,可以看到碧波万顷的大海和蜿蜒的长城,景色雄伟。
5、明代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建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则是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
城关以内城为主,由黄土夯筑而成,外面包以城砖,坚固雄伟。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
Ⅶ 赣州的名胜古迹
赣州市名胜古迹甚多:堪称江西石窟艺术宝库的通天岩建于唐末,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石窟寺,198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耸立在章贡两江合流处的胜景八境台始建于北宋,现为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挺拔,巍然壮观。位于贺兰山上的郁孤台是最引人景仰的去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一曲《菩萨蛮》使赣州名闻遐迩。还有巍峨的慈云塔,形若游龙的古浮桥,规模宏大的七里镇古瓷窑,全省首屈一指的文庙,苏阳长谈的夜话亭,客家风情浓郁的民居建筑群,一处处古迹,一座座名胜,犹如群星,把赣州装点得绚丽璀灿。
Ⅷ 赣州九曲巷的作文100字
赣州的变化真大呀!以前以前因为地处陆地腹地,交通阻塞,信息不畅,所以在这儿创业很难,大家的生活都很困难,可现在有了政府的帮助,铁路公路都修好了,经济逐渐变好了,这里的人大部分都建起了高楼大厦,很多人在这里创业,连有的外国人都在这里创业呢!
现在,有很越来越多的人在建房子,因为这里好创业,所以他们认为很适合在这里居住。我们这里的生态可好了!这里养的牛很强壮,有很大的力气,猪也养地肥肥胖胖。这里这还种了好些果树呢!有桃树、芭蕉树、脐橙树、杏树等等。说到脐橙,他可是我们的特产呢!它没有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快成熟的时候是一半青、一半黄的,当它完全成熟了的时候是全金黄色的,远远望去,小脐橙仿佛是一个个金黄色的小金球,可漂亮了呢?熟了的脐橙摘下来了后,剥去皮,吃一瓣,易股难以言变的橙香直习胸怀,十分舒畅,而且脐橙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营养丰富,运销海内外。
赣州,我们的家,我们永远的家,希望以后这里和其它地方永远幸福,永远和平!
Ⅸ 关于赣州兴国古迹的作文
《驴妈妈旅游攻略,绝对实用》赣州兴国县景点介绍,推荐赣州最著名的古迹遗址其他景... 更多关于:马鞍山 赣州 赣州是江西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名胜古迹.
Ⅹ 赣州哪些名胜古迹的历史最久远。
1、文庙
赣州文庙位于赣州老城区的东南部,厚德路东段的北侧。这一带自宋代以来就是赣州古城的宗教文化区,至今仍然是赣州城保存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地方。
文庙的东侧是慈云寺(今为厚德路小学)及其附属建筑舍利塔,西侧是武庙。与文庙隔街相望的原来还有光孝寺、濂泉、夜话亭和濂溪书院,现为赣州第一中学。
在古代,每个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一座文庙。这座文庙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作为祭祀孔圣人的场所,所以也称孔庙;二是作为赣县(原赣州属赣县)县学的学堂。即供本地学生读书之用。
全省现共有5个较大规模的文庙,赣州文庙规模、等级、保存最完好。赣州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现占地约7000平方米(包括广场)。文庙不论规模大小,等级高低,它的平面布局都是一样的。
2、八境台
八境台位于赣州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台高三层28米,建于宋代古城墙之上,登台可眺赣州八景。台下的龟角尾之处,章、贡二水汇入赣江,向北奔流。
据说江西省的简称“赣”字,就取自于章水和贡水的组合。宋代古城墙有藏兵洞十余孔,至今保存完好,颇似南京明代建造的中华门。台内设有赣州博物馆,台下辟为八境公园。苏东坡、文天祥等名人都在八境台题过诗。
离八境台不远,有一处蒋经国住过的别墅,也是一个景点。贡江是赣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武夷山南段。贡江原来没有桥,要过河只有用船摆渡。直到南宋乾道年间,当时的赣州知州洪迈主持在贡江上建起了第一座浮桥,给两岸百姓带来便利。
3、慈云塔
赣州慈云塔又名舍利塔,位于赣州城东,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层楼阁式砖塔,为赣南古塔中的佳作。是古代慈云寺的附属建筑。该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塔原高42米,现高49.9米,塔身平面呈六角形,共9级,塔中心空。
据考证,该塔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距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该塔原来位于慈云寺内,故名“慈云塔”。此塔原来有登临远眺的功能:木构件及出檐回廊每层用平座挑出塔身以外,便于人们伫立和行走,形成回廊,供游人登塔赏景。
清光绪23年(1906年),廊檐木板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留下孤塔一座。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将“慈云塔”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赣州市政府拨款对慈云塔进行了维修复原。
4、阳明书院
“明正德间,南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巡抚赣南。他在镇压农民起义(即他自称"破中山贼")后,聚众宣讲"致良知"学说,教化民风而创建了“阳明书院”。明崇祯十三年(1640)赣县知县陈履忠,将阳明书院改名廉泉书院,迁于光孝寺左。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府王藩,倡捐于郁孤台原址重建书院。订立规制,课文校艺,祀王守仁,以何廷仁、黄宏纲配祀。次年王藩再次扩建,并自为记。清同治间知府刘瀛又修建,重订章程。清同治十二年(1873)巡抚刘坤一赠书籍,书院生童正附课将近200名。
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府查恩绶改书院为赣州府中学堂(现赣州一中)。”可能是遭遇几次损毁,解放后一直未曾见书院历史遗迹。就连赣州一中内的“廉泉书院”也无踪迹,唯独保留了民国建筑赣州一中内的青砖瓦楼“阳明院”。
5、光孝寺
位于赣州市第一中学校内的光孝寺曾被誉为“赣南首刹”,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与文庙和慈云塔隔街相望。民间有“先有赣州光孝寺,后有韶关南华寺”之说。只可惜,现在已经变得残破不堪。
广州民谚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广州光孝寺是羊城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佛教名刹。光孝寺坐落于光孝路,是广州市四大丛林 (光孝、六榕、海幢、华林寺)之一,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