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贵州古镇有哪些,哪些比较推荐

贵州古镇有:土城古镇、青岩古镇、丙安古镇、天龙古镇、大同古镇、施洞古镇、洛龙古镇、隆里古镇、镇远古镇、茅台古镇、肇兴古镇、寨英古镇等,推荐如下:

1、青岩古镇

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始建于明朝。

距离天龙古镇1.5公里有个天台山,在一个孤立的山上建有400多年历史的伍龙寺,那里的石雕非常精美。寺里还保存着吴三桂的朝服、腰刀等珍贵物件

② 贵阳的青岩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我来说一下,首先不推荐周末去,人山人海,很挤很挤~ 线路一:平桥水坝烧烤 早上八点出门,建议在河滨公园坐车,一是可以坐201(1.7元),二是可以坐89路中班车(2元)。在花溪公园门口下车后,如果是坐车,坐那种绿色的面包车(满街窜的那种), 10元钱叫他送你到水坝,如果是骑自行车,就在大巴车站下车旁边就有租自行车的,家喻开的一家,非周末的话10块钱左右差不多了,顺着公园右边的路一直到平桥,黄金大道, 再到水坝上的烧烤场,,现在由于两湖一库的保护,水坝顶上的烧烤场已经被取缔,坐车在水坝顶上下的话,从水坝左边的楼梯下去,就到了水坝中部到底部的烧烤场,随便找一 家,如果是自己买好烧烤食品,不超过50元他会给你提供炭火、油等,也可以唱歌,打麻将(机麻另付费),如果没带烧烤食品,烧烤场也有的,根据物价情况自己和老板讲价吧~ 一般搞完烧烤,都是下午2 3点左右,骑车、走路都是原路走黄金大道返回,照相、看风景,回到平桥~ 接着可以在坐个车或者骑车到小吃城,小吃城在贵筑路,也就是过平桥直走,过了溪山酒店后左走那条路,小吃估计这个时候吃不下,建议去来碗小保冰浆或冰粉,相当的舒坦哦 ~ 弄完估计5点左右,骑车回车站原路返回或者就在小吃城对门坐109路 89路中巴回城吧~ 线路二:青岩行或天河潭 同上坐车至花溪公园,公园对门的车站坐到青岩的车(三元),如果想骑车也可以,来回28KM,公路没有自行车隔离带,有点危险~ 到了青岩就随逛吧,中午可以吃卤猪脚~糕耙稀饭,原路返回~ 天河潭也一样在车站坐车,午饭可以尝尝当地的农家饭, 楼主主要是问烧烤,青岩天河潭我就省讲点了~ 最后两点:1、骑车注意安全,烧烤场的可以讲价,多和当地人讲讲能便宜不少,注意环保哦,水库始终是贵阳母亲河的源头~呵呵 2、平均每人花费50-80元左右,要看玩的多少和烧烤吃得多少~
. V -的感言
谢谢你,.........呵呵

您觉得这个答案

③ 凤凰古城与青岩古镇的比较

凤凰古镇会好一些,一个是名气大一些,在一个就是配套设施要好,景色的话和青岩古镇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④ 是在哪个省份的城楼城楼上的两个字是什么字

你图片上的地方是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那两个字叫做青岩,那个岩字是繁体字,你如果写过毛笔字《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的字帖里有这个字,这两个字念作青岩。

⑤ 游览青岩古镇的作文3200字

今年暑假,我和比如世界的哥哥姐姐们坐飞机来到了贵阳市的青岩古镇。这天清晨,我们坐上大巴一路上欢歌笑语不断,很快,就不知不觉到达了目的地。

下了车,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灰色城楼,城楼的表面上有许许多多白色的斑点,显然已经是很古老了,我居然还发现在缝隙间还窜出一棵小草,在风中摆动,很是可爱。走进去,我抬眼看到了一面奇怪的墙,墙上“贴”着像石雕一样花朵,那些花朵婀娜多姿地绽放着,很是美丽。耳边听到导游阿姨说:“那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形态像百合花一样,距今已有2.3亿年,他的名字就叫做海百合,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化石。”原来它是海底的生物啊,我以为它是陆地的花呢,真是奇怪呀!

接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来到了一个街巷。街巷两边都是特色小铺,小铺的房屋都是仿古的灰色砖瓦建造的。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店铺:有卖“臭豆腐”的、有卖“鸡辣角”的,大家一定没吃过吧,我闻了一下,味道怪怪的。玫瑰麦芽糖,看着就很香甜。还有很多的小吃都是放了很多辣椒做的,我可不敢吃。状元饼我一定要吃,据说吃了能当状元呢。卖“吉娃娃”的也很多(这可不是狗,是一种娃娃),银质的工艺品也很多……

我们边走边看,就来到了一个府邸,上面写着镶金大字“文魁”。听导游说,这是光绪年间文状元赵以炯的住处。走进去,来到了一个大厅,里边挂着他们的画像和字画,整体房间有一种古朴的感觉。继续往里走,里面居然有两口井,一个叫“状元井”、一个叫“聪明井”。怪不得他们家人都聪明,原来是喝这口井长大的呀。我们出了府门,又逛了周总理他爸爸的住处,也是很朴素的住宅。听导游阿姨讲这座青岩古镇住过许多多的老一辈革命家呢!

最后,我们登上了后城城楼,看到太阳都快要下山了,落日的余辉映在城墙上好像穿上了黄色的纱裙;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使我们脸上印满了落日的齿痕。这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

⑥ 青岩古镇街道的墙壁是用什么石块砌成的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花溪南12公里处的213国道旁。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600年前的军事古镇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古巷里住过名人、出过状元青岩靠山,整个青岩镇是用石头砌成,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青岩很大,象“迷魂阵”一样的石巷遍布全镇,在这些青石巷子之间有无数的门脸,门脸上的风格以主人的品味而定。门脸上贴着的年画具有浓郁的贵州特色。青岩人为之自豪的是历史上为出现过“伟人”,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的“赵状元府第”,已成为观光点。一镇四教,各念各的经外来的文化也是通过小路悄悄地进入古镇的。宗教的影响尤为典型,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的“四教合一”的风景了。在青岩,佛教和道教寺庙的香火也很旺。佛教寺庙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出庙门不远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讲解《圣经》。还有道教的宫观,在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历史在古牌坊下走过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在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狮护柱。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空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圣旨立匾。贞节牌坊下不知走过了多少女性,如今在牌坊下的游客,也许并不知道将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怎样的代价,人们赞美的,只是那古坊的宏伟壮观。

⑦ 青岩有什么好玩的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花溪南12公里处的213国道旁。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 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
古巷里住过名人、出过状元
青岩靠山,整个青岩镇是用石头砌成,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青岩很大,象“迷魂阵”一样的石巷遍布全镇,在这些青石巷子之间有无数的门脸,门脸上的风格以主人的品味而定。门脸上贴着的年画具有浓郁的贵州特色。
青岩人为之自豪的是历史上为出现过“伟人”,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的“赵状元府第”,已成为观光点。
一镇四教,各念各的经
外来的文化也是通过小路悄悄地进入古镇的。宗教的影响尤为典型,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的“四教合一”的风景了。在青岩,佛教和道教寺庙的香火也很旺。佛教寺庙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出庙门不远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讲解《圣经》。还有道教的宫观,在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
历史在古牌坊下走过
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在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狮护柱。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空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圣旨立匾。贞节牌坊下不知走过了多少女性,如今在牌坊下的游客,也许并不知道将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怎样的代价,人们赞美的,只是那古坊的宏伟壮观。

⑧ 中国古代城墙还保留有多少

1、西安城墙
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2、南京城墙
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3、荆州城墙
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4、襄阳城墙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
5、兴城城墙
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6、平遥城墙
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
7、北京城墙
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
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
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
10、大理城墙
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
11、歙县城墙
安徽省歙县的古城,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12、潮州城墙
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
13、凤凰城墙
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
14、汀州城墙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
15、建水城墙
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
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17、寿县城墙
安徽寿县,古称寿春,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
18、夔州城墙
重庆市奉节县的夔州古城墙,“夔州古城墙”属三峡库区地面文物迁建工程中最长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
19、榆次城墙
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榆次老城位于榆次城区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
20、隆里城墙
贵州省锦屏县的隆里古城墙,是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
21、青岩城墙
贵州省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
22、曲阜城墙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墙,始建于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墙。曲阜明故城是为护卫孔庙而建。“移城卫庙”,这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也极为罕见。故城墙高约9米,底部宽约8米,城周长约4.8公里。故城墙内为曲阜老城区,面积约平方公里。城外护城河宽、深约3.3米,城与河之间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门,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历史原因大部拆除,仅留正南门、北门和西北、东北两处城角。
23、盘橐城墙
新疆喀什市的盘橐城,又名班超纪念公园,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公元74至91年间,是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年之久的城堡遗址。
24、巍山城墙
云南省大理州南部巍山县的巍山古城墙,始建于元代,明洪武23年(公元1390年)扩建。
25、凤阳城墙
安徽省凤阳县的明中都皇故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后来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享有“东方巴比伦”之称。
26、归德城墙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的明归德府古城墙,始建于唐代,睢阳城在明弘治15年(1502)时被淹,次年筑土围城。正德6年(1511)在旧城北重筑新城,以元代城墙为南城墙。嘉靖37年(1558)包砖建成。
27、洛阳城墙
河南省洛阳市的洛阳故城有二: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十八里今洛阳市区。洛阳是我国7大古都之一,以三个最而著名。一是建都最早,二是历史最长,三是朝代最多。据说在这建都的先后有13个王朝,100多个帝王,延续1600多年。
28、广府城墙
广府古城墙,位于邯郸永年,四周环水,处于永年洼地的中央,又有滏阳河绕城而过,素有“双水绕城”之说。
29、苏州城墙
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古城墙,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30、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⑨ 贵州青岩古镇的历史

青岩古镇始抄建于明朝洪武十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这里只是一个小山坡,明朝的时候因屯兵的需要而建造城镇。

明朝洪武十三年,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朱元璋抽调北方的大军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平复了叛乱,此件事件发生之后,朱元璋意识到西南稳定的重要性,派三十万大军驻下屯田,青岩古镇就是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后来,布依族土司在青岩建造了土城,占据西南地区的要塞位置,经过数百年多次扩建,土城垣改成了石砌的城墙,现在呈现在世界游客面前的城门也是石头砌造的。

(9)青岩古镇城楼扩展阅读

古镇虽然建在山坡上,不过街道并不陡峭,只是在个别位置建有台阶,往上一级是另一个高度,同一个高度相对平坦。

因为地处云贵高原的盆地山谷之中,青岩古镇和贵州其他地方一样,一年四季潮湿多雨,这种天气给植物带来良好的生长条件。环顾古镇内外,到处绿意悠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⑩ 青岩古镇是一个建筑吗

青岩古镇不是一个建筑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编辑本段]2.简介
小镇,名青岩,位于贵阳花溪南12公里处,城门上大书“定广门”三个字。城门左右两边有逶迤城墙,上筑敌楼、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块巨石筑就,一派青灰苍黑。
小镇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古镇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经数百年历史沧桑,经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错综之石城。
贵阳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层层岩石堆垒,异军突起处,即为山。山多石就多,石又厚厚薄薄,逐一分层,使用极为方便。因此,贵阳城郊民居多以石片当瓦、石块垒墙。大石屋连着小石屋,青苍苍一片,是当地山乡特别的一道风景。青岩镇依山傍岭,城门城墙全用石头建造成也就顺理成章了。是的,古镇的盎然古意首先来自苍然青石。
古镇的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合理,石雕、木雕工艺精湛,蕴含着许多神话传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令人叹为观止。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信步走进一条叫做“背街”的小巷,立即感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和空间的莫大距离,青石板铺的路、青石板垒的墙,仿佛是一条石板制成的时空隧道。
还有令人称奇的,小小古镇居然同时有古老的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被人称为“三教并存”。站在定广门上远远望去,尖顶的教堂与巍然的百岁坊遥遥相对,东西方文化矛盾而又统一地在小镇上合理地存在着。初一、十五,寺庙里香火不断,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络绎不绝。偏远的地方多宗教场所并不足为奇,奇的是,镇民与生俱来的、对外来事物的宽容与大度,使本不属于这方天地的宗教信仰也在此生生不息。
站在青岩镇的城楼上远眺,尖顶的教堂和肃穆巍然的贞女牌坊遥遥相对,你不觉得它们之间的突兀,反倒感觉出一种参差文化的不对称美,就像那镂空花窗、玻璃青瓦和五颜六色的现代商品,流露出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扯不断、理还乱。
青岩最好的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淳朴民风。累了,镇民会挪出自己的椅子让你歇歇脚;渴了,会端上一碗清凉的苦丁茶,还要为你说上一段青岩的典故,让你的精神也解解乏。这一切,是可以随意享受的,如果你执意要给钱,一句“随便拿一点就行”的话语更让你从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小镇。
[编辑本段]3.历史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初,在青岩设屯堡。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青岩古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
该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市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多民族聚居。全镇总人口中,汉族占总人口数的61%,少数民族占总口数的39%。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绝大多数。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以磷化工、建材、保健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发展快速。2003年,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3063万元。依托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区域优势,旅游经济收入上升趋势明显,与乡镇企业互为补充,行成该镇两大经济支柱。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花溪南12公里处的213国道旁。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 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
[编辑本段]4.位置与区划
地理位置
青岩镇位于贵阳市南郊29公里,是花溪区南郊中心集散地,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古镇。地处东经106°37′—106°44′、北纬26°17′—26°23′,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总面积为92.3平方公里,东接黔陶乡、西与燕楼、马铃相连,南与惠水县接壤。地势东、西、北部较高,中部、南部较低,属丘陵河谷盆地,海拔1100——1300米,最高峰大苗山海拔1330米,最低处思潜村官塘河入惠水处1010米,镇政府驻地海拔1100米左右。
镇域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桐木岭分水地带南侧,属珠江水系,河流源远流细,洪枯涨落幅度大,境内有属珠江水系的青岩河、杨眉河、赵司河,平均径流613毫米,水能开发利用前景可观。
气候及土壤
青岩镇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相对湿度为81%,年平均日照数为1200—1300小时,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273—280天,年平均风力2至3级,夏季主导风向偏南,冬季偏北。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石灰土、水稻土,土壤显中性、微酸性。
行政建制及交通
镇辖区为17个行政村: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歪脚村、山王庙村、摆托村、杨眉村、摆早村、新哨村、思潜村、达夯村、谷通村、新楼村、二关村、大坝村、龙井村、新关村,131个村民组,5个居委会,19个居民组。全镇有106个自然村寨,镇辖区内有中小学17所,其中:完小8所、初小8所,区属中学1所,幼儿园 2所。2000年初全镇总人口29108人,其中集镇中心人口8187人,2810户,非农业人 口314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
主要公路有210国道贯穿南北,青高、青燕、青马线与主干道横跨东西,公路等级为2—3级,全镇17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106个自然寨也基本通公路。
土地资源
全镇总耕地面积为19357亩,其中水田12690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有宜牧荒山7160亩,有适宜发展渔业生产的水面2025亩,有山塘水库6个,有效灌溉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0%。有林地面积16170亩,宜林荒山17584亩,森林覆盖率达13.29%,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华山松,还的世界稀贵树种青岩油杉、古银杏树等,以松树为主的树种占用材林面积的75%。
[编辑本段]5.特色建筑
牌坊与教堂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也就是说,小镇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样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无法得知这样的“三教并存”现象是如何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但据镇上人说,每每到了初一、十五、寺庙里的香火是不会断的,而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而除了寺庙、教堂,镇上最有文化代表性的东西可能就是保存完好的古代牌坊,据说古镇原来是有8座石牌坊的,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只留下三座了,它们分别是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南门内的“赵伦理百岁坊”和靠近定广门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其中以节孝坊的建造最为大气,坊的上方甚至还镶嵌着圣旨立匾。更为戏剧化的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就建在象征东方传统思想的节孝坊对面,高高尖顶屹立了百年之久,这种参差交错的不对称美以一种强烈的反差,被渲染到整个文化气氛中,所以在这里看似激烈的文化宗教冲突,却空前地融合起来,让人不得不感叹此弹丸之地内的文化包容性是多么神奇。
[编辑本段]6.文化
古巷里住过名人、出过状元
青岩靠山,整个青岩镇是用石头砌成,石板房、石头墙、石坊、石街和石巷。青岩很大,象“迷魂阵”一样的石巷遍布全镇,在这些青石巷子之间有无数的门脸,门脸上的风格以主人的品味而定。门脸上贴着的年画具有浓郁的贵州特色。
青岩人为之自豪的是历史上为出现过“伟人”,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的“赵状元府第”,已成为观光点。
一镇四教,各念各的经
外来的文化也是通过小路悄悄地进入古镇的。宗教的影响尤为典型,在中国的古镇中已很难再有青岩这样的“四教合一”的风景了。在青岩,佛教和道教寺庙的香火也很旺。佛教寺庙虽然谈不上规模宏大,但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出庙门不远是基督教堂,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讲解《圣经》。还有道教的宫观,在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
历史在古牌坊下走过
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在仅存三座。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岁坊”、定门外的“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均是南北向,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阿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或狮护柱。节孝坊的正中横梁上刻有空雕“二龙抢宝”、“五龙图”,雕刻十分精美,中间还嵌圣旨立匾。贞节牌坊下不知走过了多少女性,如今在牌坊下的游客,也许并不知道将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怎样的代价,人们赞美的,只是那古坊的宏伟壮观。
[编辑本段]7.青岩集萃
青岩与其他的古镇不同,进镇没有门票,镇内只有寺庙和状元府象征性收取2到5元门票(人多还能讲价)。
状元府
贵阳状元府赵以炯的故居,坐落在小镇北街,其房屋的布局和庭院的布局以及房屋门窗精湛的雕刻工艺仍然保持着100多年前的风格。
赵以炯字鹤林,生于1857年,1906年逝世,1886年中文状元,在此前云贵地区还从未有过人在科举考试中夺魁。而正由于其不寻常的经历,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其中有一个,说是其幼年某日在一棵大树下读书,忽然一条巨大的蟒蛇将其盘绕起来,但他书读得投入,竟浑然不觉。几个时辰过去了,蟒蛇见其并无任何动作,便怀疑自己是缠住了一块石头,索然离去。撇开故事的不科学成分不提,小镇宁静却并不寂寞,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参观了赵以炯生前的宅邸,大院门前是一副简单的对联,却显出了鹤林先生一生的志愿“琴鹤谱志,论语传家”。状元府里的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三进三出,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一派书香风范。原先的客房里并没有太多的摆设,现今陈列了主人生前的些许字画作品。其中有一幅书法竟在一卷上用各种字体连书近百个“寿”字,这是不是也正暗示着青岩镇的环境宜人,可成养生长寿之地呢?也许只有竖立在镇外的“百岁坊”才能知道其中的答案吧。
赵理伦百岁坊
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阿顶牌坊,上有文字多幅,耐人细读。著名电影《寻枪》在青岩拍摄,影片中多次出现百岁坊的境头,画面极美。
另有迎祥寺,万寿宫等多处文物景点。
蜜泉
青岩名人“黄老伯”家,此行的目的是看看那口传说中的井——蜜泉。黄家就靠着这口井里的水做出了闻名贵州的“黄记玫瑰糖”。黄家院子里有两口井,一口地势较低,那里面的水一般是作洗涤之用的,而另一口井地势就相对高一点,“蜜泉”两字刻在井口的石碑上,特别惹眼。浅尝一口,水质特别甘洌,清爽无比。不禁一口气把整碗都喝了下去。青岩在周边地区以玫瑰糖闻名,而这玫瑰糖就以黄家的卖得最好,原来好就好在这一口井上了,用这水做出的玫瑰糖能不香甜吗?
[编辑本段]8.风土人情与节祭
每年正月间的舞龙、跳花灯、正月初九至二十的苗族跳场,正月十五的龙、灯活动,还有农历五月初五的“游百病”,农历二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会等等,场面都十分热闹。
[编辑本段]9.美食特产
豆腐果、泡豆腐、豆腐皮、状元蹄、状元膀、鸡辣角等,营养丰富、食法多样、是青岩的著名小吃。
小小青岩给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当地的美食了。青岩可能是所有古镇中特色小吃最多的一个了吧。也许是局限于当地的物产,小镇的传统特色小吃所用的原料其实并不复杂而特殊,仅仅是一些家常的五谷杂粮、荤腥畜肉而已。但在镇内巧妇的精妙手艺加工下,一盘盘极有特色的小吃就摆上了桌面。
豆腐圆子是用豆腐捏成圆球状,再裹上面粉做成的。在油锅里微微一炸,出锅的时候黄灿灿的。趁热蘸点贵州特有的沾水,再整个儿放入嘴里,外脆内软,甜中带辣,确是极品的美味。
糕粑稀饭,早餐的首选,藕粉做底,上面放上一个煮熟了的米糕团,看上去煞是可爱诱人,一般吃前先撒上些瓜子、芝麻、花生仁、蜜饯之类的配料,然后用勺子把米糕捣碎,和在藕粉里一勺勺吃,口味甜糯,细滑无比。米豆腐想必几乎西南的每一个小镇里都有,可到了青岩这米豆腐也不同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米豆腐,用绿豆粉和各种蔬菜调和在一起,色泽嫩绿,这样的配方可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哦。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当地还盛产各种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是极具特色哦。
青岩还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老贵阳"们对它颇为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