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logo设计
Ⅰ 平遥古城和古民居的设计布局体现了什么文化内涵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当人们爬上城墙,看到美丽的城楼,绿色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好像碧绿色的玉。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吸引无数人慕名前来观赏,让人赞不绝口。
Ⅱ 想到平遥古城,会想到里面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标志性的东西可以形容。
平遥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且城。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由于县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肌体中然生成。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平遥县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 一座城城墙。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城墙上原有料敌台楼九 十西座,城门上原建城楼,四角处还有角楼,已大多残坏,唯城墙依然如故。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还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 的实物资料。位于太原市西南的平遥县是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该景点完整无损,并于墙内建筑浑于一体,具有旅游和鉴赏价值。古城南与介休市 接壤,北于祁县相邻,是大运公路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古城内各种服务齐备,各种名吃、店铺独具特色,城外宾馆、酒家、商场一应具全。 平遥牛肉以其纯、真、鲜美名扬神洲。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以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Ⅲ 平遥古城是刘伯温主持建造的吗
平遥古城并不是刘伯温主持建造的。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至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内期,为西周容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明朝初年只是进行了重筑扩修。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为防御外族南扰,明朝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PS:至于平遥古城是刘伯温设计建造的只是一种传说。
Ⅳ 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各有什么特色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乔家大院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总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个院落是城堡式建筑,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所以也非常的有特色。
Ⅳ 山西平遥古城为什么称为龟城
因为从高空往下看,平遥古城完全就是一只大龟的形状,所以才会称为龟城。平遥古城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一共有六个门,两个在东,两个在西,其余的两个是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如果把这个形状比作动物,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乌龟。如果乌龟在南北方向一动不动地躺着,平遥古城的南北大门就像是乌龟的头和尾巴。东西大门则是乌龟的四条腿。
从明朝初年到上世纪中叶,600年来,世界一直都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许多城市都被战争摧毁了。幸运的是,平遥古城躲过了各种战争。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平遥古城,也就是明初重建时的模样,比如平遥古城的城墙。当我们站在城墙下,仿佛可以感觉到时光的倒退。平遥古城现如今已经是山西境内最为知名的景区之一了,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游玩。如果大家还没有去过的话,可以去那里转一转。
Ⅵ 聊聊家乡的标志性建筑物
我家乡的标志性建筑是平遥古城,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
Ⅶ 平遥古城的有着怎样的构造分布
当我们走进平遥古城,会感到置身于一座巨型的历史博物馆,这座城市以市楼为中心,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更是向世人展示着传统文明的痕迹。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千米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这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鸟瞰平遥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城墙平面呈严格的方形,六座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如果把整个城市比喻为龟的话,那么南门就像是龟的头部,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则是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积水大多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四个城门就像是龟的四爪,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惟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20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影射了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龟乃长寿之物,在古人心中象征着延年益寿,还暗示着希冀借神龟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000个,传说它是孔子3000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有4条大街、8条小街及72条小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传统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3797处,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00余处。这些传统民居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多为清砖灰瓦的二进四合院和三进四合院,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配以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达到使用功能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
Ⅷ 平遥古城最标志性的建筑物是什么
市楼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位于古城的南大街,与城东清虚观专、大成殿等高大建筑,属遥相呼应。因为楼层东南脚下有水井一口,传说“井内水色如金”,故又名“金井楼”。可以在平遥古城内步行或乘坐电瓶车前往。古市楼内有四层,高十几米,下为通道,东西连接民宅,在楼东南侧有砖阶术梯可登上第二层楼面,但需要注意的是,楼梯非常窄,又比较陡,建议如果光线不足时,最好带一个小手电筒登楼,还有上楼的时候一定要猫着腰,否则十有八九会碰到上面的横梁。参观市楼是需要另外付费的,费用是五元一人。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视野开阔,可以在市楼上看到平遥古城的全貌,尤其是夜晚华灯初上之时,这里更是灯火璀璨,因此成为最佳的欣赏和拍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