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宜的名胜古迹

一、太华山海拔679米,位于东镇街道庄垌村的南部,是东镇街道与池垌镇的界山。这里苍松森森、重峦叠翠,群山连绵不断,众峰拱护着主峰。山上有一座太尉庙,所以当地人也称这山为太尉堡。山上有三座庙殿,灵神异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据说在这里拜佛求签很灵,为此拜神求签者,纷至沓来。但更多的是来这里游览观光的。
寺庙南侧有古井,水清质优,汨汨不绝,是鉴江的源头之一。寺庙两边,两座小山丘对峙,一座如钟,一座似鼓。风景区管理处分别把这两个地方有形态逼真的钟山和鼓坪,鼓坪上放着“天下第一鼓”和“南国第一钟”。
二、大仁山又名云岫山,位于信宜市东镇镇与池洞镇接壤处,海拔720米,离市区仅2公里。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在此山英勇牺牲,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山因此得名;此山由三主峰相连而成,极似恬然而睡巨人,因而也有“大人山”之说法。
山“险峻雄伟,高矗天际,有泉百道,从烟雾中飞舞而出,下流成涧。中有云涧庵。”长期以来,它吸引着骚人墨客盘桓,吟咏其间。清顺治年间信宜知县徐鸣佩诗云:“涧水遥从天上来,溪云簇簇覆荒台。中峰石静蟠龙吼,百道泉流过雁回。旱魃无愁逢泽国。
丰年有象到春台。恹恹每抱忧民病,憩此轩渠笑口开”。大仁山在民间有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铁拐李、吕洞滨、何仙姑等七仙曾陪伴何国舅在此修行,因而留下了许多胜迹,左马右狮,脚踏龟蛇,其中“马岭超骧”,又是信宜旧八景之一。与传说有关胜景还有:金鸡窿、崖鹰鼻、二座岭、进宝岭、仙人泉、仙人灶、仙泉洞、仙磨石、仙人脚印、石狗岭、三脚灶、龙牙耸翠、小瑶池、何仙姑井、地龙庙等。因此,当地人又称此山为仙人岭,并建八仙庙以祀奉。
登上大仁山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胸怀为之广阔,眼界豁然开朗。东览国道207线,象玉带铺在大地上,又象黄龙在奔驰;南望楼宇林立的东镇城,感受到信宜正在迈步前进;俯瞰四周,茂林修竹,山花灿烂,使人产生无限快慰!山上林木幽森,怪石奇布,涧水清洌,云雾缭绕。到处生长着当归、荆芥、银花、金钱草、细辛等丰富的药材。传说大人山上的山豆,是何仙姑撒下的种子,可治水痘,清热解毒。又传说,清顺治年间,凡登山、喝了仙人泉水的,都免于当时盛行的鼠疫。现在建有旅店,并有斋吃,提供人们过几天出家为道的情趣。
三、玉都公园位于信宜市区迎宾大道西侧,主体是山色秀丽的牛牯岗,主要有全国最大的玉雕雕塑“仙鹤献玉”,还有“以忠阁”、龙泉庙,上山公路、牌坊、凉亭、长廊、阶梯、二级瀑布、绿化草坪、花坛、信宜历史名人雕像长廊、儿童游乐项目等。这项工程集市政广场、旅游商业城于一体。
登上一百多级石阶,便可见半山腰处的凉亭。松涛阵阵,凉风习习,稍歇片刻,又向山顶进发吧。玉都远眺,远山素素,天高地回,信宜就像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的串串珍珠,怎不叫人为之心动。山坡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亲临其境,便如同与美景融为一体,心胸也豁然开朗。
四、淘金湾广场的绿毡上、花圃畔、人行道边、湖岸的大理石栏杆旁,游人如织,或圈坐谈心,或挽臂吐情,或徐步浏览,伴随着五光十色的灯彩,迎着清风,踏着乐曲,好不惬意。不管你有多疲乏,多烦恼,到了这里,都会感到怡情悦性,气畅体舒。广场东面是绿水粼粼、波光荡漾的金湖。白天,游艇如梭,有祖父母带着孙子的、年轻夫妇携抱着孩子的或情侣借艇倾心的,坐着游艇,饱览水上风光。更有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钓叟,手握长长的钓竿,全神贯注着湖面,那耐性会使你发生钦羡的赞叹。到了晚上,两岸华灯璀璨,倒影湖中,漪澜潋滟,风光旖旎,正如一位教师在诗中写的:“高楼栉比参霄汉,激水浮光舞玉龙。”!陶金湾最亮丽的景点要数玉雕十二生肖,因被国内某知名影视公司拍中国长寿之乡——信宜的外景而出名。
五 、文湖晴波是“信宜新八景”之一,它是广东一座中型水库——尚文水库。尚文水库在信宜市区西去4公里东镇尚文村,属于鉴江上游主干——东江的支流绿雅河中游,因坝址坐落在为纪念革命烈士梁尚文而命名的尚文村而得名。1958年秋动工,1963年春建成,主坝为反滤体为垫式棱柱体,高28.1米,全库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水库面积2.4平方公里,最大库容417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9200亩。

六、梅江公园位于市区中心,毗邻信宜市第三小学和信宜市第二中学,有两个山系,一个叫梅柳岗岭,一个叫五楞岭,梅岗公园就是沿着这两个山系兴建的一座园林公园。只要一进入园区,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即便是烈日当空的夏季,你也能感受到由浓密丛林中透出的丝丝凉意。园林美景,如诗如画人陶醉绿树成荫,炎炎夏日好乘凉,烈士陵园,时时不忘爱国志,百步天梯,步步攀登身体棒。
七、东镇街道旺同村依托村内小河两岸畔延绵数公里的竹林美景,开始修建一条以竹文化为主题、全长约五公里的竹林绿道,称为“十里竹道”。自竹道修建以来,它就以竹林清幽、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景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户外骑行者和摄影爱好者欣然前往运动采风。近日,十里竹道的建设进展加快,虽然尚未完全建成,但已崭露出迷人的风姿,诱人前往。雨后的傍晚,怀着对十里竹道的向往与好奇,我们前往一探究竟,果然,十里竹道让人尽赏十里好风光。
十里竹道如此多姿彩,多欢乐,如果你仅满足于此就错了,竹林绿道沿线还将建设农作物种植体验区、花卉观赏区、莲花池、桃花林、农产品交易区、竹器工艺品展示区等配套功能区,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是旺同村民乃至城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每一次来到十里竹道,它都会给你新的美景,新的享受!
八、高城水库是信宜市仅次于尚文水库的第二大水库,在信宜市城东偏北9公里。因建在高城村得名。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38.7米,最大坝高26.5米,集雨面积27.5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140万立方米。
高城水库周围绿树成荫,果木成行,景色宜人,现已辟为旅游区,建起小宾馆、小酒家。是人们休闲、度假、垂钓、采摘的好去处。
九、白坡文昌庙位于白坡王客村的山上,供文昌帝君,因为当地的民族是客家与俚的结合形成的汉族,宗教信仰比较包容,庙内既供文昌帝君同时还供有冼太、地母、关帝、观音及三位太尉官,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及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观音旦、鬼节、中秋、重阳、冬至、小年晚、除夕等民间节日烧香的人络奕不绝,信宜市区也有很多市民来这里拜神,香火十分兴旺。
文昌庙原在现信宜红砖厂,初建于清朝,后移王客村山上。 一、天马山生态旅游区将建设九大项目,包括服务中心、自然山水区、山泉浴场区、苗瑶山寨区、生态休闲度假区、万寿宫区、世界名将区、草原游牧区、粤西乡土文化生态博物馆等游览区,倾力打造广东生态旅游的精品。到2009年已开发的有苗族山寨区、自然山水区及服务中心区三大区,而服务中心区是茂名地区最大的木建筑群。一条两岸青山合围而成的小溪贯穿整个景区,溪水清澈见底,一个个天然浴池遍布溪流上下,一个个天然瀑布蔚为奇观。小溪中部突出一组大石,其中一石成了两省、三县(市)的交界石。山涧溪水蓄成的天湖,墨绿如镜,青山倒影,沙鸥翔集,美不胜收。景区生长着许多珍稀的树种,其中不乏珍贵的药材,还栖息着许多鸟类和野兽,构成了一个生物资源的宝库。同时有苗族迎宾歌舞、竹竿舞、踏脚舞,多耶舞、斗马等娱乐项目。
二、西江温泉在唐初就是窦州古八景之一,名为“温泉吐玉”,据传杨玉环曾在此洗浴而凝脂。“泉如鼎沸,四时不竭,水烟如轻纱笼罩,人处其间,似居琼楼玉宇。”是西江温泉1000多年前的写照。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优贡林湘源在《温泉赋》中说:“思遗事于天宝兮,亦华清之屡易,疗疾其若神兮,且荡邪之莫比”说明了西江温泉造福一方。
西江温泉依山旁水,且处在华南三大板块的断裂带上,特殊的地理气候、地质构造及水文条件,孕育了高品质的温泉水。 一、镇隆城建于公元621年,从那时起到1952年,它一直是信宜县城的所在地,在唐贞观到宋熙宁的430多年中,它还作过窦州州府。虽然它的辉煌时期己经过去,现在的它只是一条村——信宜镇隆镇八坊村。不过,它却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文明门(红楼)、学宫、书院群、祠堂群等,成为吸引中外旅客的好去处。
二、太安村位于池洞镇政府东隔锦江河对面的207国道旁,为俚僚文化遗址,公元502年南北朝梁朝在此设梁德(后改怀德、信义、信宜)县冶,历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宋,972年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前后共470年。现太安村北面有土城墙,东面有东廓,西面西村,南面有怀德街,北面有俚文化遗址, 离太安村不远的北面是信宜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景点仙人石,但现信宜政府部门没有任何保护,太安村有信宜最大的观光草莓园。
三、铜鼓岭在南北朝至唐初时期,是岭南土著僚人聚居的村寨,铜鼓村壮族村寨的遗址离梁德古城遗址不远,是当时岭南梁德羁糜县的扶寮,聚居着僚人的都老(酋长)。有冼太庙、铜鼓河瀑布等景点。
四、小瀛洲
明谪尉程文德1534年在翔凤台开辟小瀛洲在镇隆天后街古属南厢。 一、杨国威纪念馆原址是杨国威公故居,后来成了【国威杨公祠】它建造于清康熙末年,土木建筑,熟砖包皮(即青砖包住屋子的外表,像我们今天的瓷砖),雕梁画栋等等,但不幸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革认为是四旧把所有的木材、石、砖一块不剩的拆掉了,拿去建粮所。
重建于一九九三年润三月十五日在合水街背土屏山脚,楼子村,坐壬向丙,名:世德堂。
二、中坳风电场位于合水镇中坳山,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风电场控制面积为12平方公里,首期投资4.5亿元人民币,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之后逐渐扩大至10万千瓦名信宜中坳山风能发电场,全部采用中国内地生产制造的先进设备,首期安装单机容量1500百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33台,轮毂度在40米至100米之间。信宜中坳山风电场建成发电后,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未来的风电场,将有两个卖点。一是欣赏独特的山地风电场雄姿,二就是登顶俯览合水境内的青山绿水,到那里可以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身处中坳风力风电场可以尽览风电场风车林立、浆叶劲舞,风车随风飘动,与蓝天碧野交相辉映形成雄伟壮观的景色。这里还有纯朴的农民、原生态的绿色食品,将成为南粤地区最淳朴、最绿色的旅游基地。
三、马安竹海 在林垌墟镇西去10多公里的银岩山下,有马安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下辖10个村民小组,人口约1000人。这里群山连绵,峰峦叠嶂,竹林连片,苍翠欲滴,全区有毛竹3万多亩,山连山,峰接峰,一片绿色毛竹海洋。站在山上,举目远眺,万顷竹波滔滔,满目苍绿,风吹竹涌,竹涛阵阵,气势蔚为壮观。为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的山区绿色风景区。
四、石印飞瀑 在林垌村河口峡谷中,一个状如印玺大石挡住河流,石上有一座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的“石印祖庙”。庙周围怪石嶙峋,左藏燕子窝,右开一线天,下有长年清澈的清水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潭,还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河水从石下暗河流过,潺潺有声,经庙背深潭后跌崖而落,沿着一级级弯曲而倾斜的河床飞泻下,深潭个个,瀑布飞溅,满空烟雨,奔腾喧吼流过一道峡谷。石印两岸是高耸的山峰,左边是狮子山,巍峨挺立,威风凛凛。右边是象山,身躯庞然,健壮有力,妙趣横生。
五、秋风根梯田,位于贵子镇秋风根村,真实的人间仙景。 一、美丽的洪冠
洪冠镇位于云开大山深处,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镇歌《山水韵,洪冠情》是对洪冠真实写照。镇内景点众多,蓝村有文昌庙、黄华江文漂、特色农业旅游发展示范区 ,翻南有十丈水库遗址,翻稿有睇牛岭,中燕有中宫风景区、佛教圣地大觉宫、凌十八祖坟、中宫石锁,洪上有响水庙,洪冠有客家山圩、怀乡起义情报站旧址、金沙玉矿口蛤乸坑,洪胜有盘古庙、飞瀑倒照,扶曹有越秀路,垌头有风场,楼垌有瑶民采铁遗址,垌尾有扶曹水库,锦衣有冼太庙,云丽有龙玄欢乐峡漂流,大樟有金沙玉铺、竹编工场、何家祠。
信宜李花节最佳观赏李花践路是:钱排圩——北内村——扶曹村——勃垌圩——茶山圩,其中最美景就是北内至扶曹的越秀路。
二、鸭兜山
简介:位于贵子镇,紧连龙湾生态旅游区,海拔1281米。那山即高且陡,山顶纵横约3公里,由无数个小山头和一个个盘地组成,因四面的山坑都朝向鸭兜塘。好似喂鸭的兜而得名,山上产鸭兜茶。
清朝以前,该山为瑶民居住之所,有明、清时期“过山瑶”村落遗址。悬崖石洞有古代瑶族墓葬。1982年广西瑶族胞派人前来山上寻取祖先遗骨,在悬崖石洞中找到古代瑶族古埕和遗骨。鸭兜山下平民村有古代瑶家石屋寨遗址,平民炉堂下村有牛洞古代瑶人炼炉遗址。山上有大面积连片天然草场,有公社时期留下的山茶场和鸭兜大水塘。
景点介绍: 鸭兜山大土丘,一望无垠,远远地只能看见与天相接的云。上山途中,到村都是松林,参天耸立.风景秀丽,山峻林密,还有多种不同的植被形态。山上有草原,如果运气好,还能看见成群的黄牛在山上吃草嬉戏。山塘旁边是千丈的峭壁,对面山上有野山梨,季节不同表现的景色也不同,进入你眼帘的是一种阔然开朗的感觉,优美自然的自然环境,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风光、优雅清新的深山空气,风电站的建成增添了景色,使人流连忘返。
三、大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西南部,毗邻广西,地跨信宜、高州两市。大雾岭属云开山脉,其地貌类型为中山山地,境内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其主峰大田顶海拔1703.8米,为粤西最高峰。大雾岭因其经常云雾弥漫而闻名遐迩。据调查统计,大雾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53种(包括变种、亚种),分隶于195科703属。有珍稀濒危植物23种,占广东珍稀濒危植物77种的29.9%。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二级保护植物8种,三级保护植物11种,省级保护植物3种。此外,有40种植物在现有文献记载中广东其他地方未见分布;还有14种植物迄今为止世界上其他地方尚未发现分布的新种。2005年,茂名市北部山区信宜大田顶罕见地下了一场大雪,积雪最厚达10厘米。据悉,这是粤西地区50多年来下的惟一一场雪。当地人称,信宜县志记载,这是该地1500年来的首次降雪,11年后的2016年1月24日又下雪。
坐落在1570米海拔的大田顶水库宛如“天湖”,清澈如镜,像一块晶莹闪烁的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林之中。每当云起之时,云腾雾涌,峰峦沉浮,景色万千,叹为观止。初春,山梅吐艳,杜鹃争春,姹紫嫣红;盛夏,乔木葱郁,野藤婆娑,苔藓低伏;深秋,红叶如火,野果遍地,清香飘逸;隆冬,群峰迭岩,苍翠依然。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如春。人们漫步林间小径,观赏森林奇观,大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大雾岭是粤西得天独厚的避暑、疗养、旅游胜地,是信宜的新八景之一:顶峰锦秀。
四、石根山位于信宜市北部朱砂镇石根村,属粤西云开山脉山峰。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石根山花岗岩质的火成岩变质而形成片麻岩石质,由于构造变形分解和风化改造而成,是“云开古陆”核部地质层,已建成1000多米悬空栈道。

B. 信宜最出名风景区是

信宜旅游景点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

大田顶

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程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

天马山

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

西江温泉

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信宜古城

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大仁山

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

太华山

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虎跳峡

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

石印飞瀑

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

C. 信宜有什么风景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 20年代的东镇墟
大田顶 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度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 天马山 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 西江温泉 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信宜古城 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大仁山 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 太华山 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虎跳峡 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 石印飞瀑 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这里一道峡谷,左为狮山,右为象山,中间宽数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杂树。河中有一个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庙”。庙侧有小石径、燕窝洞,有长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缸(潭),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庙后为深潭、瀑布,颇为壮观。 半月岩 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长13米,高3米,成弧状,形似半边月亮而得名。岩石底部为一弧形石,壁上分别篆刻有“振日台”和“钓鱼台”。此外,还有“中央台”、“ 东岩”等10多处石刻。石下有一石室,内有石床一张“仙人床”。东侧是山口瀑布,水光山色,分外迷人。 尚文水库 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 龙泉谷 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这里与大成镇成洞、双乐以及高州大潮镇宝岭接壤,这里的高涧深沟,长约3公里,共分为9个弯曲,故又名“九曲沟”, 两岸高山巍峨,峻岭陡峭,两岸青山相对,一条深沟清溪,狭窄如“一线天”。相对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狭着一条九曲回廊似的深沟,山雄水秀,颇为壮观。在沟的两岸,很难见到松林杉树。这一奇特峰峦溪谷,奇树异花密布,野藤铺天盖地,山蕉野果随处可见。集雄、奇、古、秀、幽于一身,揽锦水飞泉于一体。 丽垌老松林 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这片老树林有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树干挺拔,魏魏苍劲,树皮粗糙如老龙鳞,最大有一株树高约27米,胸径3.15米。据丽垌村居民说,他的祖上约在明未清代(约公元1646年)由外地迁到大雾岭下的丽垌村时,那几松林就已经存在。丽垌老松林,景美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探秘,进入此地,不仅可以观赏高大松树,也犹如走进一个植物园,古松林下不愧为一个“绿色的植物园”啊! 石硖天梯 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大水岭海拔近千米,坡度较陡,并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岗。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竹帽盖过田”的故事。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因山势不同而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山溪漂流 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龙玄欢乐峡漂流位于洪冠镇境内的云丽电站水陂到云丽樟木湾河道,全程约4公里。河道狭长,以幽、深、奇、秀、险而出名。甲门峡漂流位于池洞镇东安闸,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风光如长廊画卷,领略“激情穿越、仙境畅游”的独特神韵。

D. 信宜市镇隆镇古书院群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是什么

镇隆镇古书院群:
镇隆古城历代都是粤西南地区的治学中心,各地学子云集,历内代名人辈出,极容大地促进了粤西南地区的政治和文化教育发展。古书院群以学宫为中心,分布四周,错落有至,井然有序,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书院、公祠有十三家之多。如起凤书院,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为生童治学之所,并设有廊庑号会,作考试取士之地,称之“考栅”;陇西书院,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广东省勤商学院迁此办学,开设会计、银行、工商管理三个学系;黎照书院,相传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伯深夜阅读书籍,油尽灯枯之际,有老者点燃黎木拐杖照明因而命名“黎照书院”,其意深远,激励后人;顾廷枢公祠,为纪念清朝知县李建枢清康严明、大治信宜而建,引出路不拾遗“三升米地”感人的民间故事。等等。

E. 信宜古城遗址的历史沿革

镇隆处于发源于东镇庄垌虎豹坑的东江河和发源于金垌大人山的西江河的汇合处,此河往南流至高州曹江口称窦江,往下流称鉴江。据《清一统志》记载:“信宜县南,二川合流处罗窦洞,水中石简耸起,形如水舸。”因此称“圳隆”,后因之谐音演化成“镇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治所设镇隆。并在信义县(今镇隆镇)设南扶州管辖怀德、特亮三个县。后因僚人造反,高州总管冯盎率兵攻打罗窦洞,平定叛乱,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南扶州因为有罗窦洞、窦江而改为“窦州”,为唐朝岑南节度使流辖下的十七州之一。从公元634始至1071年废,历时437年。
镇隆古县城,迄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古城的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具体位置在今镇隆镇八坊村,东江、西江交汇处。大应岭耸峙其前,登高山屹立其后,左凤岗,右榜岭,远挹山光,近吞水色。
宋元时,城墙是用土夯筑的,周围185步。明正统五年(440年)始筑砖城,周围255丈(当时度计,下同)。高1丈8尺,凿濠池,周围414丈6尺(今城东、西、南三面俱环窦江,无濠堑)天顺三年(1459年)创串楼548个。正德五年(1510年)筑子城。嘉靖十三年(1534年)设敌楼13所,四十五年增窝铺、包腮墙。明末清初,战争频繁,城垣被毁。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修复,砌以砖石,周围525丈,高2丈6尺。厚2丈3尺;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上建四角楼;又建窝铺43间,雉堞526个,城的规模定型下来。嘉庆十八年(1813年)移建南门于学官前正南位,改称文明门,同时将旧南门封闭。光绪十二年(1886年)添建四门炮台。民国时期改建文明门,仿宫殿楼台式,两层,底层为瓮城;中开拱门,高4.73米,宽4.4米,深10.55米,建筑体宽24米,深14米,高30多米;装修式样属“庶殿顶”的楼台结构;大屋顶,高台基;鼓磴式柱础,抬梁式屋架,屋檐下有莲花托拱头,衬以红墙绿瓦,群众称为“红楼”,为茂名市重点保护文物。
民国28年(1939年)城墙全部拆除,只保留北门和文明门,城基改建为环城公路;东北角的校场曾辟为运动场,现为东江中学;城外的东岳庙、金花庙等均已拆除;城内原有八座牌坊(故称八坊村)也早已拆掉,惟文明门(红楼)、学宫(部分)清代初期建的起凤书院、黎照书院等保存较完整,多数街道及古民居仍具古城风貌。

F. 信宜的古称是什么有几年历史了

信宜古城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信宜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晋永和七年(公元346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南朝梁(公元502)始在信宜地置梁德郡及梁德县。隶属泷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梁德县改为怀德县。唐武德四年(621)析怀德地置信义、谭峨两县。并在信义县(今镇隆)设南扶州管辖这三个县。武德五年又析怀德地置特亮、扶莱(今广西北流市大仑镇、白马镇)两县,也属南扶州,唐贞观八年(634)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唐乾封二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宋开宝五年(972)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隶属窦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宋熙宁四年(1071)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明万历五年(1577)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新乐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朝廷批准,定康、信丰、感化、从善四都重归信宜管辖。沿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清朝信宜隶属广东省高州府。民国(1912)之后 信宜先后属高州军政府、高州绥靖处、高雷道、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八属”善后督办公署、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10月22日,信宜县解放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高雷地区、湛江地区管辖。1958年11月15日,信宜、茂名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县治高州城。1961年4月1日,信宜县从高州县分出重设,治所住东镇,原信宜县的古丁公社(含古丁、马贵、深镇3个镇)划归高州县管辖,1983年7月起,信宜隶属茂名市,1995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辖东镇、镇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铜、径口、丁堡、池洞、朱砂、安莪、贵子、旺沙、洪冠、茶山、怀乡、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等23个镇。2004年将径口并入金垌镇,高坡并入北界镇,安莪、旺沙并入朱砂镇。2005年东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现在全市18个镇及1个街道办,下辖370个村委会及8个居委会!

G. 广东省信宜市有哪些旅游景点

1、镇隆古,迄今已来有一千二百多源年历史。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民国时所建成的古民居多分布在与镇隆古城一河之隔的镇隆古街上。这些古建筑物的风格颇为别致,有中国传统的,也有中西合壁的,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

2、茂名天马山,是近几年才开辟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特点的新旅游景区。并以湖光山色、古树老藤、溪流飞瀑、怪石奇立、高山草原、苗寨遗址之景点吸引游客。

3、西江温泉,西江温泉故此得名,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西江温泉度假村粤西新兴的集温泉理疗、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4、书香八坊文化旅游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3条自然村,有1035户3000多人。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隆古城座落该村,建于唐武德四年,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称“窦州”,是粤西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村落之一。

5、石硖梯田,海拔1045米,前夷后竣。此岭常降大雨,山水相依,得天独厚。梯田总面积350多亩,有万块之多,如练似带,从山脚盘至山顶,绵延起伏。此岭常降大雨,山水相依,得天独厚。

H. 信宜历史

唐虞时代(前21世纪),信宜地属南交。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信宜地属扬州南裔。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信宜地属南越。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信宜地属南海。周灵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被熊商打败的越人逃散到江南海上各地居住,是为百粤(越),信宜地属百粤。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设置南海郡,信宜是南海郡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嚣和赵佗奉命平定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信宜地属桂林郡。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派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信宜地属南越。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平定南越,设置南海、苍梧等7个郡,开始设置端溪县(辖现在的德庆、郁南、罗定、云浮、信宜5县市及高州县的马贵、古丁、深镇),隶属交州刺史部苍梧郡。信宜是端溪县地,相沿了613年。

南朝梁(502—557年),析端溪县地置梁德县(意在显示梁朝德政)及梁德郡,梁德县是信宜县前身,县治在今池洞镇太安围底街,辖地包括现在信宜全市,高州县的马贵、古丁、深镇以及罗定县的蕾滨、新乐、都门、扶合、加益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废梁德郡,保留梁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梁德县名为怀德县,意取感怀隋王朝之德,县辖地不变。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以南近信山(在今镇隆镇沉冲村南面)、北接招义山即雷公岭(池洞镇与径口镇界山)得名,即取信山的信字与招义山的义字,成信义县名,县址在今镇隆镇八坊村,信义(信宜)置县始此;潭峨县(以潭峨江得名,县址在旧县村)。同时,设南扶州,辖怀德、信义、潭峨3县(即辖原梁德县地),州治迁到信义县治。武德五年(622年),析怀德县地置特亮县(以特亮山即牛弼山得名,县治在今径口镇木威村),隶属南扶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南扶州改名窦州(以镇隆东江、西江汇合处的罗窦洞得名。据说,原来有巨长石横贯江的两岸,秋冬潦尽,江水仅从石下的窦洞流出去,为便于通舟楫,后把该洞炸掉),辖怀德、信义、潭峨、特亮4县。称信义为窦州,始此。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怀德、潭峨、特亮3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属窦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 信义县改名信宜县。信宜县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未变过。

http://tieba..com/f?kz=241749197

历史事件

凌十八起义 公元1850—1852年,信宜暴发一场农民起义,当时轰动整个粤西地区。起义首领叫“凌十八”。故历史上叫做“凌十八起义”。凌十八(1819—1852)名锦才,因排行十八称为凌十八,是信宜钱排人。1849年前往广西金田村参加洪秀全的“拜上帝会”,第二年春回到信宜钱排大寮组织拜上帝会,聚众宣讲,进行拜旗起义。起义军发展到三千多人。知县宫步霄知道后,亲自率队前往“征剿”,镇压拜上帝会。凌十八奋起反攻,取得胜利。1851年1月,凌十八率军四千人进取广西,攻入玉林州城,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已北进,起义军北进受阻,战斗很激烈。7月10日,凌十八率兵转移到信宜与罗州交界的罗镜圩安顿下来,继续筹粮扩军,加筑工事,抗击清军。广东巡抚叶名琛前来督剿。由于起义军受困,粮断弹尽。6月12日,清军分三层十五队进攻罗镜圩,凌军奋起还击,无法抵挡,最后全部壮烈牺牲,凌十八也跳井就义。
大洪国起义 继凌十八起义之后,又一场农民革命风暴席卷了信宜大地。这场斗争的领导者,就是广东天地会的首领之一,农民政权“大洪国”的建立者陈金缸。1857年,陈金缸在广东怀集称南兴王,建立“大洪”政权。1861年,陈金缸率部绕道广西岑溪进入信宜,一路打破清军和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直扑信宜县城(当时的县城在镇隆)。县城守军和大小官员望风而逃,起义军不战而攻下镇隆。陈金缸在信宜仍称南兴王,建立“大洪国”,将学宫作为皇宫府。其势力拓展到茂名、化州、电白以及廉江的许多地方。1864年9月,大洪国的重要将领郑金叛变,诱杀陈金缸,献城投降。轰轰烈烈的大洪国起义遂告失败。
怀乡起义 1927年12月16日,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和信宜县委领导200多名信宜农军,为配合广州起义发动了怀乡起义。当天中午,起义军司令部在怀乡大营地召开庆祝大会,朱也赤代表革命政府宣布:建立怀乡区苏维埃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并处决反动区长周植盛。12月18日,广州起义失败,国民党信宜县府将派大批兵力前来“围剿”。为避敌锋芒,12月23日起义军安全冲出重围,转移到洪冠,留下17名骨干在洪冠坚持斗争,其余分散隐蔽。
桄榔武装起义 1945年2月2日,信宜特派员陈志辉领导武装起义。当晚,起义队伍四十多人分为两队,一队攻打桄榔(今镇隆)东乡公所的20多人,由林骥、练松林率领,半夜12时,由内应林仲豪开门接应,不发一枪即攻下桄榔东乡公所,缴枪十多支,接着拉队往龙登冲收缴地主林佐光的枪支和开仓夺粮;另一队攻打桄榔西乡公所的20多人,由甘耀楷、林寿祥率领。由于内应林俊耀、林俊昌事先被敌发觉,他们已被监视,当我军到达乡公所时被敌开枪扫射而撤退。起义次天,敌军100多人赶来清乡扫荡。我队伍被迫化整为零,起义遂告失败。游击队员林俊昌、党员林俊耀被敌押解回县城后,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忠贞不屈。于同月10日,在镇隆圩尾英勇就义。
信宜解放 1949年10月22日,中共高州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五支队司令员王国强令十五团从北面直攻信宜县城;令中共高州地委委员车振伦率领陈庚桃起义部队(原保九团)从东面柴口向信宜进攻;令打入国民党信宜县自卫总队任副总队长的共产党员陈达增策动该队副总队长兼第一大队长麦国起义,麦国见到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同意起义,由陈达增指挥官兵400余人起义。国民党县长陆祖光仓惶出逃,信宜县宣告解放。

I. 信宜的风景有那些

信宜旅游景点
信宜市属于山区市,旅游以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多,不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资源也有不少。主要景点:

大田顶

在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附近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数十座.主峰西南侧有一“天湖”,高程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与四周的3000多亩原始森林相映成趣。1973年开通山脚至山顶公路,广东省电视台在山顶建起差转台,竖起一根高达55米的电视塔。站在峰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那里看日出、望云海、观古树古藤别有一番情趣。

大雾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大成镇东部,大田顶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我国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其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充沛,生物种类丰富,为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结点,1996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雾岭有野生维管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拥有特有植物38种;珍稀濒危植物23种;还有少穗竹、锦香草等14种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植物。同时,有药用植物有五百余种,生物数十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进行生物种类考察的好去处。

天马山

在北界镇旺将村西南边,距城40多公里,被人称为是信宜“香格里拉”。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乡村。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一片大草原,山下一条长狭谷,四周是蓊郁的森林,有桫椤、鸡毛松、红花荷、人头蕨等珍稀树种。中间一条幽深溪河,形态各异的瀑布、鬼斧神工的怪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马山曾是苗人聚居之地,留下石砌梯田、石屋遗址和大片茶树、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拥有十万个负氧离子,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置身其中,给人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该景区为近年投资开发,现成为信宜市最热门景区。

西江温泉

位于北界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面积400亩。温泉是世界珍稀温泉——氟泉,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46种之多。水质品居广东第一,水温高达摄氏80度以上,露天泉涌100多处,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新兴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业饮食、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信宜古城

在镇隆镇八坊村,古称“窦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县并治之地。古城中的古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显得十分古典而大气。古城还有十三所古书院、七间公祠,两家公馆,以及文明门(红楼)、学宫(大洪国王府旧址)、冼太庙(大洪国招贤馆)、中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

大仁山

又名云岫山,在东镇北逻村与池洞镇接壤处,距县城约5公里,海拔726米。相传古时有个仲大仁,为救民而在此山英勇牺牲,山因此得名,群众在山上建仲大仁庙以祀之。古时被列为“信宜八景”之一,有“高源云涧”之称。近年群众修复二座寺庙,一间道教“三清观”,并建有宾馆、门楼、情人廊、观星台、观景亭等。

太华山

信宜八景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垌村之南,是东镇镇与池洞镇的界山的太华山,海拔679米,山上有太尉庙。山的周围,松涛林海。山顶西侧有一个小盆地,中间有一个天池,池边有两座古寺:太尉庙。太华寺(又称观音寺)入寺庙的对面两边各有一小山丘,如钟似鼓。钟鼓之间为池口,水从池口直泻而下,像倒挂的银练。寺侧有一口古井,水清质优,是鉴江源头之一。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心旷神怡。

虎跳峡

位于怀乡镇的黄华江上,长约5公里。中间湍水淙流,两面石壁如削,江面狭窄,有“小三峡”之称。狭口处高出水面数尺的黑色的花岗岩上,有斑驳白纹酷似猛虎,跃跃欲跳,故名虎跳。江左有仙人桥,是仿效四川栈道凿石开成的行人道,上为突出的岩石遮盖,下临深渊,中有“大王洞”,曾为当地瑶民首领肉翼大王所居。虎跳境地还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象、插剑台等名胜。山上遍生杜鹃花,每年二三月一片花海,红艳欲滴,有“一湾湍水绿,数里杜鹃红”的诗景。

石印飞瀑

在平塘镇林垌河口处有一条狭谷,为信宜八景之一的“石印飞瀑”。这里一道峡谷,左为狮山,右为象山,中间宽数十丈,全是怪石、深潭芳草、杂树。河中有一个形似大印的大石,上有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公元I792年)“石印祖庙”。庙侧有小石径、燕窝洞,有长年清澈的清水缸(潭)和长年浑浊的浑水缸(潭),有只闻响声而不见流水的暗潭(地下河),有见流水入而不只把水出的水桶潭。庙后为深潭、瀑布,颇为壮观。

半月岩

位于北界镇汕口村,因主体是一块弧形巨石,长13米,高3米,成弧状,形似半边月亮而得名。岩石底部为一弧形石,壁上分别篆刻有“振日台”和“钓鱼台”。此外,还有“中央台”、“ 东岩”等10多处石刻。石下有一石室,内有石床一张“仙人床”。东侧是山口瀑布,水光山色,分外迷人。

尚文水库

信宜八景称为文湖晴波,在东镇尚文村黎冲口,距城5公里。集雨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3016万立方米。山丘环抱,竹木苍翠,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百果岛,花果满园,人流如梭的渡口上,樵子挑云摆渡,碧波荡漾的湖里,渔人欢歌唱晚,湖滨疗养院更是一个寂静清幽的休养胜地。

龙泉谷

在丁堡镇墟镇约去12公里的岭脚村。这里与大成镇成洞、双乐以及高州大潮镇宝岭接壤,这里的高涧深沟,长约3公里,共分为9个弯曲,故又名“九曲沟”, 两岸高山巍峨,峻岭陡峭,两岸青山相对,一条深沟清溪,狭窄如“一线天”。相对高度近千米的高山,狭着一条九曲回廊似的深沟,山雄水秀,颇为壮观。在沟的两岸,很难见到松林杉树。这一奇特峰峦溪谷,奇树异花密布,野藤铺天盖地,山蕉野果随处可见。集雄、奇、古、秀、幽于一身,揽锦水飞泉于一体。

丽垌老松林

在白石镇丽垌村的丽垌口,有一片生长了二三百多年的老松树。这片老树林有马尾松500有多株。都十分高大,树干挺拔,魏魏苍劲,树皮粗糙如老龙鳞,最大有一株树高约27米,胸径3.15米。据丽垌村居民说,他的祖上约在明未清代(约公元1646年)由外地迁到大雾岭下的丽垌村时,那几松林就已经存在。丽垌老松林,景美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去探秘,进入此地,不仅可以观赏高大松树,也犹如走进一个植物园,古松林下不愧为一个“绿色的植物园”啊!

石硖天梯

在合水镇石峡村大水岭,距县城40多公里。大水岭海拔近千米,坡度较陡,并且是一坑一垠,一山一岗。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竹帽盖过田”的故事。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因山势不同而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山溪漂流

信宜近两年利用山溪河道建起两个漂流区。龙玄欢乐峡漂流位于洪冠镇境内的云丽电站水陂到云丽樟木湾河道,全程约4公里。河道狭长,以幽、深、奇、秀、险而出名。甲门峡漂流位于池洞镇东安闸,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风光如长廊画卷,领略“激情穿越、仙境畅游”的独特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