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名胜古迹
Ⅰ 开州旅游 开州景点 开州哪里好耍
1: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西四门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滨湖中路1107号附近
2:汉丰湖保护区
地址:重庆市开县滨湖中路附近
3:天主堂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帅乡路2号
4:清真寺
地址:重庆市开州区滨湖中路571号
Ⅱ 开县汉丰湖是地名还是景点
汉丰湖就是一个湖,湖边是公园、文峰塔景点和游乐场。
Ⅲ 请问开县有那些旅游景点
开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巴渝新十二景——开县新城;城区自然景观——月潭公园,明镜石公园,举子广场,凤凰山文化长廊,南山森林公园及休闲山庄(待建中);城区休闲,亲水长廊——三峡移民广场,30公里滨湖景观长廊(美化中);城区红色旅游圣地,全国十大精品红色旅游线之一,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乡镇红色旅游圣地,全国十大精品红色旅游线之一,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刘伯承故居;乡镇自然景观——温泉仙女洞,温泉七里潭,满月雪宝山,谭家花仙沟,南雅大佛寺,白鹤白云观,温泉溶洞群。。。
Ⅳ 重庆开县有些什么名胜古迹
万寿泉、温泉仙女洞、刘伯承纪念馆、刘伯承故居
Ⅳ 重庆市开州区大德乡有什么玩的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于1992年12月4日建成对外开放。座落在开州城区北的凤凰山麓,门额上“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八字馏金大字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中央军委赠送的刘伯承青铜像高6米,耸立在纪念馆大门的右侧。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重点打造的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三峡库区内唯一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伯承故居位于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占地20亩,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刘伯承故居及辅助陈列室、刘帅陵园、石碾盘、竹林水塘、黄桷古道、父母坟地、观景平台 、铜像广场等 。
南雅大佛寺
南雅大佛寺位于开州区南雅镇。寺内大佛为唐末石刻雕塑,依山而立,就岩凿成,称为重庆市第一大坐佛。
花仙峡
花仙峡又名花仙沟、花线沟,位于谭家镇,是一处以峡谷幽壑景观为主、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神奇峡谷 。
七里潭廊桥
七里潭廊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重修于道光七年,以石为墩,全木架构,是重庆市内为数不多的古廊桥之一,现为县级文保单位 。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
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开州区北部,总面积18408公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50种,而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2种。是一个生态多样、特色突出的复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于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汉丰湖
汉丰湖东西跨度12.51 公里,南北跨度5.86公里,汉丰湖因三峡工程而生,由境内两江汇成,常年蓄水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开州区城区坐落在此湖畔,构成“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汉丰湖风景区于2012年10月荣膺“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2014年12月,汉丰湖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级风景名胜区 [23] 。2015年12月,汉丰湖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 。
Ⅵ 广东肇庆市丰开县有何好玩的景点
封开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县境内贺江以东部分区域,占地143.2平方公里,由花岗岩、石灰岩、沙页岩三种不同地质地貌构成,拥巨石、奇峰、幽洞、林海、秀水等地质奇观,和古人类及动物化石遗址、金矿开采遗址等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石、千层峰林、龙山溶岩、莲都画廊、贺江曲流。
广信塔
杨池古村
位于罗董镇,距县城28公里。始建于明未,已有380多年历史,有60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屋,清一色砖石木结构,是典型的明清岭南建筑风格,有“岭南第一村”之誉。历代出了60多名科举文人(进士2名)、12名七品或县处级以上官员。解放后,先后有35人考入高校,是广东特有的“文化之乡”。
封开县北回归线标志塔建成于1984年6月21日。整座标志塔坐北向南,塔高15米。塔身从8.4米、15米处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四边棱分别向外飘出两块羽翼,从不同角度观看,都显示出“北”字形象,是“北回归线”的含意。
Ⅶ 开县附近有那些旅游景点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镇东)和故居(赵家),仙女洞(温泉),七里潭(谭家),雪宝山,调节坝(中吉)……
Ⅷ 重庆开县有哪些名胜古迹
红色之旅:刘帅故居 | 纪念馆 | 帅乡牌
蓝色之旅:汉丰湖 | 澎溪河湿地
绿色之旅:雪宝山 | 花仙峡 | 仙女洞
Ⅸ 说明文作文600字写开县的一处名胜古迹
宝带桥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著名的景点.它又名长桥,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我国十大名桥.
它横卧在距苏州三公里的古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它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是驰名中外的多孔石拱桥.
它
的建造同我国历史上的漕运关系十分密切.众所周知,江、浙一带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历代帝王无不以此作为征敛财赋重地.大业年间,隋炀帝开凿江南大运河,将
江浙粮食和珍宝通过船运往京都.唐代漕运已空前繁忙,但以苏州到嘉兴一段运河载满皇粮的漕船,秋冬季节要顶西北风行进,不背纤很困难.可纤道在澹台湖与运
河交接处却有宽约三百米的缺口,需填土作堤;但这样做会切断诸湖经吴淞江入海的通路,且堤坝也会被水冲决.因而苏州刺史王仲舒决定广驳纤道,建桥湖上,并
捐自己的玉质宝带充桥资,宝带桥因此得名.
宝带桥桥面宽廓平坦,下由五十三孔联缀,孔长249.8米.全长317米,宽4.1米.桥堍成喇叭形,
下端宽6.1米.桥两端各有一对威武的青石狮,北端还有四处碑亭和五级八面石塔.整座宝带桥狭长如带,多孔联翩,倒映水中,虚实交映,有如苍龙浮水,又似
鳌背连云;不仅为行人纤夫提供方便,还为江南水乡增添旖旎景色.工程技术上它使用的是柔性墩,可防多桥孔连锁倒塌.它的砌拱法采用“多绞拱”,这在古代建
桥史上极罕见.
元代僧人善住对它描述道:“借得他山石,还摒石作梁.直从堤上去,横跨水中央.白鹭下秋色,苍龙浮夕阳.涛声当夜起,并入榜声长.”从中看出,远在元代,它不仅一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石拱桥,而且还肩负繁忙的运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