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美古镇的古镇风情

扬美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庙、古宅、古树、古闸门、古码头、文武塔、烽火台,古色古香,韵味无穷。入得镇来,只见清代临江古闸如同威武的将军,镇守着古镇的大门。其侧的芙蓉古树,枝蔓参天,历经风雨沧桑,见证着古镇的古今。沿着光洁如洗的青石板路,两旁300多米尽是青砖黑瓦、砖木结构的清代店铺,这就是建于1832年的“临江街”。这里曾是一条繁华的街道,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飞檐屋脊、陈砖旧瓦、柱础石雕,向世人诉说着往日的荣耀。这里虽早已归于宁静,但古朴中却蕴含着生机,陈旧中正孕育着希望,行走在这条清明古街上,融进这韵味悠远的环境里,绵长的思绪不仅会追寻逝去的年代,也会飞向往后的岁月,思考古镇的重光、文明的延续。
走进古镇,明清古宅鳞次栉比,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七柱屋、举人屋、进士第、慕义门、禁约碑、黄氏庄园……无不造工精美,细腻秀丽,古色古香,典雅宜人。更有扬美古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弹奏的乐器有扬琴、秦琴、大弦琴、胡琴、笛子、锁呐、喉管等。座座古宅如同泊在岸边的船只,依偎在古镇。夜幕低垂,丝竹之声从古镇深处悠悠地传出,经柔柔的晚风吹送到江上,更使扬美古镇声名远播。古老的街巷,陈旧的宅院,古旧的窗棂,幽深的庭院,刻龙雕花的飞檐,布满青苔的墙脚,弥漫着平淡与安宁。这就是古镇居民祖祖辈辈恋恋不舍的家园,也是人们涤去心头浮尘、消除精神疲惫的好去处。每到节假日,便有成百上千的城里人来这里游览、休闲,远离开城市的喧嚣,享受平和与宁静。

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文意思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作者小传】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内容】:这是辛弃疾的一首田野山水名作。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清新爽朗的风格,使我们不仅看到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画。而且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开头“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然后,笔锋一转,由上瞧而下视,田野上稻香朴鼻,蛙声悦耳,既有嗅觉所感,又有听觉所闻。仅仅二十五个字,作者就把田野上、下的景致绘声绘色地勾勒出来了,很有立体感。层次分明,静中有动,鲜明对比,真切感人。进一步说明眼前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在下半阕前两句中,“七八个”、“两三点”这几个数词的巧妙运用,道出了“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 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 ”,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这首词描写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秀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景。它只不过是人们常见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我们从这首词中却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唤起我们对田野风光的热爱。

3. 查济古镇玩几天

那看你怎么玩了,可以走马观花,也可细细品味这里的古建筑,山水风景,美食,空气好
被风景迷住的你可能有种想定居在这美丽的古镇。我就是查济的

4. 艾瑞泽5自驾千年古镇,最美丽的西塘,足以濯涤尘嚣之气

身为千年古镇,西塘素有“吴根越角”之称,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清光绪《重修嘉善县志》中说:“斜塘镇在县北二十里,西北诸水皆汇流于此,一名西塘,又名平川。正统十二年徙陶庄税课于此,后废。民居稠密,水乡贸易者萃焉。”又《吴中水利全书》中说:“平川一名西塘,在嘉善县北,西承烂溪诸水,东北流至澱湖三泖,入青浦华亭二县界。”

方向盘挺大的

5.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的杏花村指的是哪个地方好玩么有什么古镇的特色么

缥缈的“杏花村”,原本只在诗人的心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在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同时,也留给后人一个深深的疑问,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现有争议的关于“杏花村”归属地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山西汾阳、安徽贵池、以及江苏丰县)。

翻遍历史学家缪钺编著的《杜牧年谱》,都没有找到杜牧到过山西的足迹。杜牧在池州待了两年,作为地方最高长官,还不至于冒雨跑到荒郊野外找酒喝。如果此诗作于杜牧从湖北黄州转任安徽池州的路上,即会昌四年的九月份,则在时间上与“清明时节”不符。杜牧曾三次经过江苏丰县,但丰县一带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张杏村”,且向来不产酒。

三处呼声较高的“杏花村”,都因证据不足纷纷落榜。那么,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实是虚?在翻阅唐诗宋词过程中,似乎找到了答案。“杏花村”是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字眼。如唐诗中有“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雨干杨柳渡,山热杏花村”、“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宋词中有“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罗浮梦觉,步芳影、如宿杏花村”等等。其中的“杏花村”,均泛指杏花盛开的村庄。

类似于“杏花村”的白描手法,比较常见的还有“黄叶村”、“绿杨村”、“菊花村”、“苇花村”、“夕阳村”等等。细细品味,这些村名的意境并不比“杏花村”差,但因杜牧名气太大,且诗中有“酒”字,所以关于“杏花村”商标、归属地的问题才会引起激烈争论。

古人作诗填词时,贵含蓄、忌直白,尤其是在涉及村名、地名的时候,往往以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甚至自己的某种意境来替代。所以,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应该是诗人看到或想像中的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庄。《四库全书·杏花村志》中则点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泛言风景之词,必以一村以实之,则话句反为滞相矣!”

杜牧的诗,既豪放旷达,又深沉悲慨;既风华流美,又神韵疏朗。这种独特的诗文风貌,既彰显了诗人不凡的功底,也反映了诗人矛盾的一生。杜牧胸怀抱负,自诩有“济世之才”,但仕途上的不得志,却让他感到悲凉无奈。《清明》一诗,表象写景,实则抒情。“雨纷纷”、“断魂”和“酒家”,道出了诗人一直不被重用的愁绪和低靡;用“杏花”收尾,却反映了诗人对政治春天的憧憬和期待。“遥指”二字极其传神,点明那个理想的、缥缈的“杏花村”,原本只在诗人的心中。

6. 杭州周边的古镇哪个最值得一去

城隍阁,看西湖风景最好的地方,位置是西湖东南最高点,南至雷峰塔,北及保淑塔,大片湖水,粼粼水色,群山为底,洽似长轴的山水画。这还是前天才发现。 西湖博物馆,南山路头。杭州的博物馆很多,这一个算很全面的一家,科普及人文,我的感觉科普的非常值得看,而且有一个西湖景区的模型,极为直观。 胡雪岩故居,可以说是建筑方面的极品,以胡氏多年经营、敌国巨资而作,华丽至极。 韩美林美术馆,在植物园内。此人是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馆内有雕塑,画作,紫砂壶,釉质品。画风推崇用圆,趋于抽象,不是我的口味。不过雕塑很喜欢,特别是佛像,铜质,惟妙惟肖。 此外,都锦生故居的丝织品。他以画和摄影作品为模织锦,给人焕然一新的味道。几年前和郝瑞耀在秦皇岛时,买过一张周恩来的头像织品,也是都锦生的制品。 黄宾虹的画。故居在栖霞岭下,岳庙后面,清净小楼。画藏浙江美术馆,在孤山路上。从前并不觉得国画多么栩栩如生,看过他的画,有所改变,画能静心。黄生于乱世,主张画要浑然深厚,要隐现民族的精魂。可惜眼拙,对画一无所知。 李叔同纪念堂,在虎跑寺深处,虎跑泉水上行十数步可及,很是僻静。自虎跑门往上的百十米路都是可入画之地。李叔同是一个奇才,精通音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一首《送别》自三十年代来极为风行。中年后剃度入佛门,法号弘一,对梳理律宗贡献良多。纪念堂在中式建筑内嵌西式布置,侧厢为其住处。曾在雨淋时坐在客房椅子上,檐下滴水续续,水色弥漫,绿树相拥,息心忘返。难怪弘一大师选在此静修。 太子湾公园的瀑。公园在西湖南,出苏堤左侧就是,每每天清气朗,拍婚纱照的杭州人多不可数,但只有瀑布值得一去。西湖几年前开始换水,从钱塘江用水泵引水进,在少年宫那边引出,每个月可以换走全部的水。这个瀑布就是引水形成的,我以为可以找到源头,就爬上后面的九曜山去找,结果,水是在山里面打了水道过来。高也仅仅三四十米而止。不过在杭州能见到瀑布,只有这里和转塘的白龙潭,后者偏远,前者还可以在瀑下下水玩,很不错。公园东就是章太炎和张苍水墓,萎宝拜过的。 郭庄,在西湖西线,西里湖边。民国之前的私人庄园,不太大,极为别致。外面就是西湖,有两个水边的台子,一为茶馆,人多;另一只有两个石桌,平台又大,观景是绝好的地方。何然庆跑到这里居然想睡觉,太浪费风景了。 植物园,学校南门就到,傍晚或者早晨散步会很爽,特别有丛林的感觉。 栖霞岭上,从北山路的江南文学馆上去可以到。知道的人少,只有附近的人经常爬,有一块大石头,看西湖全貌甚好。 法喜寺,在灵隐寺往上,对我而言是吃斋的好地方,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十分,赶过去吃晚饭。晚上可以住在里面,早上沿小道左可以下到九龙八塔,永福寺,灵隐,右可以及中天竺、下天竺,三生石。 贵人阁,西南的山里,在虎跑寺上面,视野很开阔,远可以到西湖,钱塘江,北高峰,翁家山,下面是红花坞和珍珠坞的茶园。 另外,杭州的山上还有西南三台山上的三台阁和东南凤凰岭上的凤凰亭位置绝好。特别是三台阁,你从西湖西望时,一定可以看到它。山势沿绵之际,有一小点突出,细看为一阁楼。在苏堤上拍过天黑之前西向的照片,天球上一颗星挂在山头,三台阁的飞檐在山脊线上别有风味。 其实杭州的山才是可以千变而不会看腻的。山上的小道走的挺自在,不远之地定有可观之处,身心都很受用。十里琅当,马儿山岗极为平坦,玉皇山西侧下午去会有平林漠漠之味,以前两个人走过。 也有节假日爆满的几个地方,导游都很喜欢带过去,可实际上看到的最多的是人,没意思。首推岳庙,因为在西湖苏堤和孤山北入口,附近又有停车场,人流量大,导游非常愿意带过来,里面是值得看,岳飞墓,秦桧四丑跪象,不过不能在节日去。雷峰塔,西湖南线,同样靠停车场,人多的要命。灵隐寺,来杭州旅游时,推荐的一定是西湖和灵隐,虽然灵隐寺的确值得去,里面有飞来峰,古刹名为东南第一刹,最高的释迦摩尼檀木象,等等,不过同样的,节假日去会挤死

7. 中国最美丽的古镇在哪里有哪些地方很复古的给我推荐下谢谢!!

中国最美十大古镇第一位:丹巴藏寨第二位:黄姚古镇第三位:婺源古镇第四位:乌镇第五位:周庄第六位:同里镇第七位:西塘古镇第八位:赤坎古镇第九位:长汀县第十位:喀纳斯湖畔古村落

8. 三河古镇小吃

  1. 三河小炒

    更可谓遐迩闻名的地方风味。每一家饭庄的三河小炒都有不同的配料和特色,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有七种材料,分别呈不同颜色。因此,三河小炒也称为七彩小炒。

  2. 汪丫鱼烧豆腐

    是徽菜中的一道名菜,虽不是三河所独有,却是百味园的招牌菜,以三河的水豆腐做主料,味道与众不同。汪丫鱼是长江水域特有的淡水鱼,无鳞,生有独特鱼刺,广东人也叫它黄骨鱼。百味园烧汪丫鱼,用的佐料全部是粉质,因此菜品上桌后,只见豆腐和鱼,不见任何配料。鱼汤油重色红,味微辣略酸,鱼和豆腐鲜嫩滑溜,入口便下肚,让人赞不绝口。

  3. 三河的米粉排骨

    也很出名,是取上好的排骨切成一寸见方,裹以三河特有的米粉面,在太阳下暴晒风干,吃时上笼蒸制。由于排骨只能晒上一天,必须要有好阳光照射,其肉质的原味才不尽失,这道菜并不是时时可见。而我们来得凑巧,饱了口福。当主人家端上桌时,一阵香气四溢,让人不觉食欲大增。捡一块入口,只觉肉质有韧性,味微咸,而米粉香甜,别是一番滋味。

  4. 毛圆汤。

    只见绿叶漂浮,豆腐细嫩,肉圆散漫,非常清爽。入口时稍觉淡,问主人家,才知道这是一道醒酒汤。三河菜属徽菜,味偏咸,而这最后一道汤便是什么调料也不放,只取材质本身的纯味。对我们这般只为尝菜之人,似无太大作用。但对于那些举杯交斛之人,便是正好的味道。听到如此解说,不禁莞尔一笑,有此心为客人,又岂愁不高朋满座?

9. 冬天南方的哪个古镇比较值得去游玩

有人说,丽江是上帝留给这个世上唯一的一块人间仙境。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我们来到被称作为“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双水车,一大一小子母水车被水流带动咿咿呀呀,晶莹的水花洒落,既是美景,也是生活。清澈的河水里,红色的鱼儿逆游而上,被水流冲成的整齐的列队,加上小桥垂柳,诗画已现。
这里虽然叫城,但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古时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这是一座开放的古城,也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千百年来,古城人民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清澈的玉泉水从城头分成三岔穿街过巷,流遍千家万户,据说到一定时间人们会把水闸关闭,让河水涨出河道,用来冲洗街道,可惜这一盛景我们游人是不能亲眼所见了。走在被当地人称为五花石的石板路上,乍一看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起,其实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经过几百年的人行马踏,已磨得光滑透亮,花纹毕现,原来脚下也有诗意。
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我们来到古城的中心广场——四方街。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从古到今担负着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皮毛、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贸易往来重任,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早先是露天集市,现如今,店铺林立,形成了酒吧街、小吃街,购物街等。听完导游的路线指示以后,大家便各奔所好,不用担心迷路,这里小巷四通八达,随处可见指路标识。
看不尽的飞花滴翠、品不尽的书香风景!更兼时有葫芦丝吹奏的唐宋之声绕梁而起,那样的文化氛围,真是别有境界。几个纳西族老人怀抱着小孙子,正悠闲地坐在廊下,仰头看云,午后高原的日光泻在他们身上,使他们黝黑的脸庞看起来也好象跳跃着圣洁的光芒。“丽君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特别多的时间,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却单纯只有两个字“勤劳”,纳西女人从早到晚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放牛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个个像下凡的仙女,所以说这里是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
走累了,随意走进一家茶铺,品着高原玫瑰茶,闻着鸡豆凉粉的清香,店内独特的茶具,奇怪的装饰,都可以让人研究半天。看着过往的游人,潺潺的流水声耳边不绝,干净的空气弥漫着自在,真想让时间就此定格。
坐在厚实的原木桌前,享受穿着古老服饰酒保的周到服务,听着嘈杂人声里的纳西古语,河水在我们脚下静静地流淌,星星点点的莲花灯带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顺水而下,丝丝垂柳在丽江的晚风里摇曳,我细细寻思:这水、这杨柳,流过、摇过久远的岁月,来到了现代的灯红酒绿里,它们,到底见证了多少的繁华如梦,迎来送往了几多向往与离愁……他日若再来,希望你古朴依旧,清致依旧,繁华依旧;你的阳光依旧,风雨依旧,人依旧。 难忘这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这里动人的传说,这里的勤劳质朴的人们,只有聆听柔情的倾诉,只有凝视人与自然的那种相处的和谐,只有感悟那种深深的眷恋. 每个人心中,总会有自己那份,对梦想的执着,对生活的追求。
放下过去的一切,从遥远的北方,远道而来,扎根于此。这便是他们的选择。

烟雨阳光,是每位有缘到此的人,梦里的归所。
来了丽江欢迎你住我们的院子哦--7080客栈,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加我们一三八八八一七一三和一四七四一三四零九或者浏览我俩空间,我们会尽力帮你解答的。回复满意请予采纳,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