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丽江古城得传说和故事有哪些


你好: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年。历代均为滇西的政治军事重镇和纳西汉藏等族经济文化交往的枢纽。元初,忽必烈南征进入丽江,曾在大研一带驻军整训,至今仍留下许多遗迹。元初大研居民已有千余户。明初大研建设和集市贸易初具规模,至明末已呈繁荣景象。大旅行家徐霞客记述大研“居庐骈集,荣坡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大研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镇。由于大研处于滇川康藏交通要冲,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自清初以来,商旅云集,各路马帮往来不断,大研古镇成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周边客商汇集于此,交换各种土特产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为内地通达印度的重要集镇。因丽江世袭土司为木姓,木字若加框则成“困”字,木府便因忌讳而在大研镇不设城墙。
如今的大研古朴、典雅、幽静。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清溪,排排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数不清的小巷纵横交错,弯弯曲曲,晃若迷宫。大街小巷中店铺林立,各式商品引着众多的游客
虎跳峡是金沙江中的一段峡谷。金沙江夹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穿峡而过,有7道瀑坎,18处险滩,水声如龙吟虎啸,此段峡谷即令人神往的虎跳峡。虎跳峡长约20公里,落差213米,江面与玉龙雪山高差3900米,峡谷最窄处仅30多米,一入峡中,天如缝,江如龙,浪飞溅,涛如雷,令人胆颤心惊。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爱发怒,二姐澜沧江爱着急,三妹金沙江沉稳娴静。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约两个姐姐往南逃去。来到丽江石鼓镇,两个姐姐执意继续南游,金沙江姑娘却立志去太阳升起的东方,就告别姐姐,毅然转身东去,于是形成了“长江第一湾”(图:俯视长江第一湾)。父母派玉龙、哈巴两兄弟追截出逃的三姐妹。两兄弟来到丽江白沙,面对面坐着挡住去东方的路。两人跑累了,约定轮流守候,谁放走姐妹就按家法问斩。轮到哈巴守候的时候,玉龙睡着了。金沙江姑娘见状,就放轻脚步,唱起了优美的催眠歌。她一连唱了十八支,哈巴听着听着也睡着了。金沙江姑娘乘机从他们的脚掌间溜了过去。玉龙醒来,见金沙江姑娘早跑到东方去了,而哈巴还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去痛哭。两兄弟从此化成了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头变成一块巨石落在江中,形成了虎跳峡,而金沙姑娘唱的十八支歌变成了虎跳峡的十八滩。

其实丽江古城的传说很多!你可以在丽江的光放网站上,和各大旅游网站上找到很具体的!
丽江滇行户外祝你生活愉快!

Ⅱ 丽江古城的有关知识有哪些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2017年2月25日,经国家旅游局局长办公会审议,全国旅资委决定给予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严重警告,限期6个月整改。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纪后期),由丽江木氏先 丽江古城 祖将统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至现狮子山 ,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

古城名称来源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蒙古军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驻军于此。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

Ⅲ 丽江古城的特点是什么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著名景点推荐:


1、大研古城

丽江古城距大理200公里,昆明544公里,海拔2416米。在古城内,任何交通工具都不能行使,所以只能步行。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它被视为纳西族神话传说中的“玉龙第三国”的入口处。在这里,雄伟的玉龙雪山近在咫尺,千年冰川清晰可见,除了观赏玉龙雪山,分领略原始森林额的奇异和幽静,还可以欣赏到纳西等少数民族的歌舞。

Ⅳ 关于丽江古城的资料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景点。[2]丽江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丽江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纳西古乐、东巴仪式、占卜文化、古镇酒吧以及纳西族火把节等,别具一格。丽江古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4)丽江古城有关扩展阅读:

建筑布局

丽江古城作为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

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以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经络设置有着曲、幽、窄、达的风格。丽江古城的格局是自发性的形成坐西北朝东南的朝向形式。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桥梁密集是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

在外部造型与结构上,古城民居揉合了中原建筑和藏族、白族建筑的技艺,形成了向上收分土石墙、迭落式屋顶、小青瓦、木构架等建筑手法,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Ⅳ 丽江古城的历史

丽江古城经由历代木氏先祖主持建设。追朔“丽江人”的建筑史,从古代的洞穴居、树巢居、井干式的木楞房发展到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点是以院子为中心,内向的庭院组合,厦子(外廊)是纳西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1254年丽江木氏先祖归附元世祖忽必烈,在古城设三赕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公元1276年,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公元1382 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封为世袭知府。丽江古城、丽江军民府(木家院),其建设别具一格,气势恢弘,亦是当时木氏家族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丽江游记中写道“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栉比”。就是对当年丽江古城之繁盛景观的真实写照纳西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民族,由于丽江处在南丝绸之路的口岸及茶马古道上。是滇藏贸易的集散地。从公元 1253年,忽必烈驻军丽江带进了外来文化,后期受中原文化影响,如藏传佛教、道教,直到20世纪初,又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加上纳西民族古老的东巴教、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绘画及被称为元人遗音的纳西洞经古乐等。凡此种种,都能兼收并蓄,共存发展。这些文化影响更增添了丽江古城的内涵。

古城之美还在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自然与和协,古城西北方30公里处是海拔5596米,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玉龙雪山及第四世冰川遗迹。玉泉水分西、中、东三大主流,流入古城区分成若干支渠,使水网与五花石铺就的道路网相互交织,真有“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扬入画图”之妙。引得许多中外建筑学家赞叹,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一直以来,无数海内外游客被古城、雪山所吸引,纷至沓来,在古朴自然、幽雅宁静的古城中流连忘返。

Ⅵ 关于丽江古城的诗词

1,《丽江古城雪景》清代 牛焘

山城二月春正寒,香雾濛濛露未干。东风酿雨还酿雪,落皑满地玉栏杆。

译文:二月春初的丽江城中正是寒冷的时候,雾蒙蒙的露水一直未干。东风刮着酝酿着雨雪,满地皑皑白雪,雪映衬的栏杆跟玉似的。

2,《丽江雪山》 明代 程本立

玉龙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云气寒。

译文:丽江玉龙峰有九千尺那么高,阳光暗淡云雾笼罩,寒气逼人。

3,《送舒侍御》 明代 程通

东风收积雨,旭日丽江城。青丝系玉壶,送客上神京。

译文:东风里夹杂着积雨,丽江城内阳光普照。玉制的酒壶上系着青色带子,送你去京城上任。

4,《栖霞春游见怀次吴自湖韵》明代 黄佐

风和鸟语合,日丽江烟分。

译文:风和日丽鸟语声声和鸣,丽江上的阳光与雾气分开,景色宜人。

5,《丽江游》当代 傅义

滇西丽江乃古城,世界文化之遗产。虽云古城实全新,虽今犹古无须辨。

译文:云南丽江是一座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虽说古城其实是全新的,但从古至今无需争辩。

Ⅶ 丽江古城有哪些美称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字为“谷本”,意思是仓廪云集之地。它的汉语本名叫“大研镇”,由于古镇的形状酷似一方硕大的石砚,所以“研”字一般解释为“砚”。大研古镇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城镇。城内街道密如蛛网,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古城以“三山为屏”,背靠狮子山,西北及东北依象山和金虹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屏风,挡住了来自玉龙雪山凛冽的寒风,形成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小气候。古城又以三河穿城,获得了“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来自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在城内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入墙过屋,形成“家家泉水,处处垂柳”的高原水乡风貌。

Ⅷ 到丽江古城首先有关去哪儿

丽江是中国有名的旅游圣地,当地的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多的,所以名胜古迹/民族风俗极其丰富,而且电视/电影等采景拍片丽江经常可以看见,出去游玩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来丽江古城我有两个建议,一个就是不要跟团,一个就是不要住酒店,因为你是来旅游而不是休养,你是来体验纳西特色,而非上海某个高级酒店。 而且很多新婚的情侣都会去丽江的古城/雪山等风景独特的地点拍摄自己的婚纱照,想想人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风景秀丽、洁白无暇的雪山上留下自己的倩影一生难忘。 丽江附近有很好的影楼你只需要到了当地打听下就能找到,毕竟亲自去看下情况更好。楼主可以先到丽江古城客栈住下来,再来详细的计划自己的行程,而且一般你有什么问题你质询客栈的店员就可以轻松知道答案,他们也可以告诉你当地有什么值得去的景点,这样旅行就一点烦恼也没了。 丽江周边主要的景区有被喻为冰川公园的玉龙雪山,无拘无束美丽原始的泸沽湖,湿地候鸟群聚的拉市海,穿越原始森林的茶马古道,空旷草原的香格里拉,未被征服的神山梅里雪山,丹霞地貌的千龟山,丰富植被生态的老君山,三江并流的虎跳峡,祖祖辈辈生活在一块巨石的石头村等等。 丽江的文艺演出主要有丽水金沙和纳西古乐,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 国内古城之中,丽江算是最有特色的了,古典与时尚在这里完美融合,这是一米阳光的古城,这是纳西净地的古城,古城建筑经历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会了各个民族的特色而声名远扬。云南的少数民族也是最多的,有纳西、汉、白、傈僳、普米、彝、藏、苗等民族,本人最喜欢白族的MM,漂亮,偶的心愿就是找一个白族的MM做老婆,而且摩梭族是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确立的一个民族,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这也是艳遇之都古城丽江。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丽江这个季节比较适合去梅里雪山、拉市海、泸沽湖不错. 丽江吃喝玩乐可以搜索【丽江葵花宝典】,丽江自助游攻略可以搜索【丽江旅游知识问答】 住宿的话推荐【纳西净地客栈】是我偶遇到的一家客栈,非常有感觉,名字取自一首风靡古城的纳西语歌曲---纳西净地。 吃饭的话推荐五一街的【食破天江湖菜馆】,尤其是他家的五香鸡翅、鱼香茄子、铁板豆腐、辣子鸡很好,还有红烧猪脚更是好入味啊。食破天旁边还有一家名叫第8号的饰品店,价钱比外面卖的便宜实惠很多。 丽江比较出名的歌曲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

Ⅸ 关于丽江古城古代的传说

1、远古的时候,长江第一湾一带居住着纳西族的禾、梅两个部落,首领之间你争我夺,互不服输,连年发生残酷的械斗,人畜伤亡,村寨败落,冤魂哭喊,大江泛滥,天神目不忍睹,夜里派神丁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玉龙山顶北下一面能敲响的石鼓,来调解械斗,超度冤魂。

老妇人走一段路,敲一下鼓,两个部落的战士听到鼓声,不由自主地停下武器,携手言和,死者的冤魂也得到安慰,恶浪也平息下去。当她把古鼓背到冲江河边,歇下来敲了三下,忽然报晓鸡叫起来,神丁急急回去,石鼓就永远留在了那里。

在石鼓冲江河与金沙江合口处,有一尊高约十米的砥柱,人们叫它“将军断头台石”背后山上还有大禹停船处,也有一段传说。远古时候,金沙江流到石鼓一带,四皆山,没有出口、江水日日上涨,百姓眼看难以活命。

恰七大禹治水来到这里,他把船停在望江山顶,察看山势,见东北角有两座大雪山,没有人居住,决定从那里疏浚,派随身最勇敢的将军前去凿山。将军去了多时,不见动静,大禹亲自督察,原来将军日夜帮助大禹治水,劳累过度,在半睡着了,贻误了大事。

大禹大怒,要把他斩首。将军悔恨万分,又慨然请命,愿以头颅去撞开雪山。大禹不忍,却又不得不允其所请,把宝剑一举,将军头像一团火球滚进江中。

冲散江水,冲开淤泥,猛砸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的峭壁上,顿时雷鸣电闪,两座雪山间撞开了一条通道,江水汹涌而去,成千上万的百姓转危为安。将军变成了石身。大禹为纪念他,做了个头颅状的圆石嵌接在石身上。

2、关于新年的来历,丽江金沙江边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古时候,有师徒俩修成正果,出去治理人世。到一座山下,老师明日佛见树上投井下挂块破布,叫徒弟吉日亮拣来,吉日亮说:"做皇帝用破布做什么?"

老师自己拣进篮里。走一会,见路边有根绳子,老师又叫徒弟拣,吉日亮说:"去当皇帝用不着绳子。"老师自己拣进蓝子里。到山顶,见树上挂着一个猎人用的茶壶,徒弟不愿拣,老师又自己拣进篮里。两人走累了便就地打野煨茶。

老师找柴烧火,叫徒弟找水,吉日亮一滴水也没找到,老师在塘边挖了个坑,水就冒上来。刚煨上茶,忽然下起大雨,老师把拣来的茶壶用拣来的绳子吊在树上,自己变作苍蝇躲进壶里。吉日亮无处躲,变个兔子挤进壶来,躲了头就露了尾,一夜被雨淋,脚也被撞伤。

次日,徒弟脚痛难行,师傅用拣来的破布替他包扎。明日佛见徒弟既没有大本事,又懒,只想坐享皇帝的福,就说:"我们还没有治世的本事,回去吧。"吉日亮不甘心,说:"谁的茶碗开朵茶花,谁去人间做皇吧。"

两人烧好茶坐等,师傅碗里开出一朵茶花,吉日亮悄悄摘自己碗里,忙说:"我去做皇帝了!"明日佛知道徒弟心术不正,又不好明说,只嘱咐道:"你去当皇帝,强盗贼人会多,要好好治理……每年头十五天我先给你做个样子,十五天后由你自己治理吧。"

于是,正月初一到十五,由明日佛管理人间,以后让吉日亮管。吉日亮功德不足,人间富的富,穷的穷,日子过不安生。挨到正月,由贤明的明日佛管理,人们才天天吃大肉,穿新衣,过上快乐日子,这十五称为过新年。

3、传说,在拉市坝的蒙世大山上,长着一棵像伞盖一样撑开着枝叶的山楂树,这棵山楂树长得很古怪,两个合抱不拢它粗大的树身,好像老人的腰杆一样佝偻着,撑展的枝干像爬向四方的虬龙,它的荫凉面积方圆有九十多平方米。

在这棵长得神奇古怪的山楂树上,每年吊脖子殉情死的纳西族青年有十几对,它是棵远近闻的情死树。

很古的时候,爱神尤祖阿注在吃山楂果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树。后来,这棵山楂树长到有碗口粗的时候,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悄悄相爱恋。

但是他们的婚姻受到了父母亲的阻挠,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在婚姻上遇上了阻挠的关口,他俩受到了爱神尤祖阿注的蛊惑,相约着去找天国,他俩双双在这棵山楂树上吊脖子殉情死了。

从这以后,村寨里的青年男女,他们一遇到男女婚姻上的不遂心的事情,就怀着生时不能同烧一座火塘火,死后也要埋一坑的宿愿,双双咬破指头,把血珠滴落在一起,发了死不回头的盟誓,双双偷偷地逃出家门,来到这棵山楂树下。

仿着祖古羽勒和开美久命的样子,双双吊脖子死在这棵山楂树上。这样殉情的青年男女,每年都有着十多对情人。

蒙世村有个孤老头子,这个孤老头子的婆娘在月子里因流血过多而弃世了,火塘边却丢下了一个小猫大的奶娃。孤老头子当爹又当娘,把奶娃拉扯大了。

孤老头子的儿子长大了,儿子长得不仅英俊,他还会唱能够挑翻姑娘们心的箩多情歌,弄得山里姑娘的笑声,整天追受奖着他的影子飞翔。

孤老头子听着姑娘们的甜蜜笑声,弄得皱紧了眉头。纳西族的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可结婚得由父母拍板定案,这无拘无束的笑声,是否会在儿子和父亲的心中,吹起不可弥补的缝隙呢?儿子会不会丢下父亲,跟着女人的笑声去殉情?孤老头子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他想:没有拴系线绳的鸡蛋胡乱滚动,滚落地下的鸡蛋能不粉碎才怪呢。不能拖延时间了,早些给这个鸡蛋网上绳索!

这一天,孤老头子和儿子环坐在火塘边煨着早茶,孤老头子颤着声音说:“儿呵,你看阿爸的两鬓扑白雪了,你也是试飞天空的雀鸟,阿爸思谋着给你娶媳妇,还是尽快抹了额头油吧。”

“阿爸,娶媳妇可以,可是你得依儿子一件事情。”

“可以,可以,依十件也行。”

“阿爸,你指腹定婚姻的姑妈家的表妹,我不愿意娶她。”

“什么,什么?”父亲惊惶失措地叫道。

“阿爸,娶媳妇只能娶意中人,不娶意中人,我就当一辈子的光棍汉。”

阿爸不顾儿子的反对,准备在腊八给儿子举行婚礼。而儿子在自由爱恋中,自己谈上了意中人,姑娘的肚子里有了爱情的结晶,阿爸逼着催婚,怎么办呢?儿子悄悄地去找姑娘,父命难违,包办婚姻,是条勒脖索子,他俩相约着情死。

时间很快的到了腊月初七,明天阿爸逼着儿子要抹额头油,屋里杀了肥猪、泡了米、酿了酒、洗了菜,亲戚朋友奔忙着明天的喜事,忙得像热锅头上的蚂蚁。就在这天晚上,儿子约了意中人,双双逃出村,在情死树上吊脖子殉情死了。

太阳刚从东山露脸的时候,孤老头翻爬起来,催着儿子快些起床。但是阿爸的喊声过去了,内室没有回应的声音,孤老头认为儿子是在生他的气。

他走进屋里,往床上一摸,床上冷冰冰的,不知道独生子到哪里去了,孤老头浑身冒了一身冷汗,莫不是他他……他殉情了。孤老头歪歪倒倒地摸出内室,哭丧哭泣音地呼喊着:“哎哟喂,我的独生子中了,他去情死了。”

孤老头的捶胸跺足的哭泣嚎,使村里人受人了惊动,纷纷跑了出来,当大家听清楚孤老头的儿子出逃了,人们都不约而同的预感到:他的儿子殉情了。人们找寻到情死树下,发现孤老头的儿子与情人,勒着脖子,僵直地吊死在山楂树上了。

哎,喜事倒变成了丧事,孤老头看见自己的独儿子殉情死了,他像喝醉了酒的酒疯子似的,他诅咒着情死树上的冤鬼把他的儿子牵走了,他怀着满腹的怨气从家里提了一把斧子,跑到勾走他的儿子魂魄的山楂树下,叉开双脚,挥起斧头,冲着山楂树一斧头砍去。

孤老头子倏的发现一抹电光般的亮气从树上飞起,顿时山转地摇,大地颠簸起来,冥冥中隐隐传来嘤嘤的哭嚎声。

当人们稳住神情的时候,山楂树上的斧口沁出一滴滴的血珠,又从斧口卷起一股呛人的烟雾,烟雾里传来了阵阵撕心的哭泣声。人们惊骇得面面相觑。突然,人群里发出一声惊恐喊声:“喂哟,孤老头昏厥了。”

等人们从喊声里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孤老头口吐白沫,昏厥在地上。入夜了,孤老头的房屋四周,悠悠晃晃地忽闪着绿森森的鬼火,鬼火时而散开了,时而又兜着房屋转起圈子,还隐隐的传来了冷森的冤鬼的哭泣声。

这时候,孤老头在火塘边挣扎着爬起来,眼睛发着混浊的冷森的光,惊恐地把手指着门外叫道:“喂来了,来了,我的儿子来了。”

孤老头痛苦的痉挛了一下,又僵直地躺倒下去了,他翻瞪着白眼,口唾着白沫,浑身瑟瑟地抖着,迷迷糊糊里断续地说:“来了,来了,我的儿子来了……”

半夜里,孤老头恐怖地惨叫一声,双脚蹭蹬着,咽气了。人们发现孤老头的脖子上留下了五环青紫的印迹,村上人传讲是老倌砍了情死树,冒犯了情死鬼(传说在山楂树上情死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背上背着这棵树,砍树,等于砍它的魂),他才被情死鬼们掐死了。

从这以后,人们再也不敢砍这棵山楂树了,有人还传讲,假若晚上路过情死树边,冥冥中会发现树下烧燃着大火,一群青年男女环围着山楂树跳“阿蒙达”歌舞,是情死鬼们守护着他们的替身情死树哩。情死树变成了神树,它越长越茂盛了。

4、传说自明洪武帝赐姓纳西族首领阿得为木姓后,木氏土司时常向朝廷进贡,看到京城内外城墙巍峨壮观,就萌生了在丽江修筑城墙之念。

此令一传开,丽江百姓叫苦连天,因连年受灾,吃饭都成了问题,还要受此劳役摊派,可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江边一文人听闻后,连夜赶往木王府,禀见后第一句就问:“难道老爷要自取灭亡吗?”

木天王一时愕住,回过神来后大加叱喝:“何方狂徒,竟出如此妄语?给你一个自我解释的机会,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就有进无回了!”文人不急不慌地说:“木公主政丽江,居于城中,皆为木之所属也;如若筑城以围之,岂不成一‘困’字乎?

此自取其困,受困久也,必自亡也!望公三思。”木氏转念一想,觉得这是个理儿,就重赏了文人,并聘为幕僚。丽江的百姓亦逃过一劫,无不交口称赞。

而实际上,丽江古城不筑城墙的原因与丽江的地理、军事、经济息息相关。丽江土司深得朝廷赏识,可以安心称雄一方,且与邻近的吐蕃、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能够和睦相处,没有战乱之忧;丽江古城周边山川相缪,本身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在古城中心留有方形广场,称“四方街”,几百年来,四方街是滇西北最大的贸易集市。据乾隆《丽江府志略》记载:“商贾之贩中甸者,必止于此,以便雇脚转运”。可见四方街在当时是最主要的经济枢纽。

在纳西民众的观念中,丽江古城是一个开放的村庄集镇,它与每一个纳西族人的生活密切相连,一道道街巷仿佛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聚拢在一起,一条条河流孕育着这个城镇最古朴的文化。

行走在丽江古城沉淀千年的青石板路上,花坛边的碎泥土随着黄昏的余晖慢慢落下,照映了整个大地后,便在大石桥下,潺潺流动。看久了古老祖先梦里最美的风景,可能偶尔也会迷路,而这座没有城墙的古镇,走着走着,就像童年里的那段光华,指引着,总会找到方向。

5、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夹江而起,构成了峡深三、四千米,长达十二公里的大峡谷,金沙江穿峡而过,形成七道瀑坎,十八险滩,水声如龙吟虎啸,这就是著名的虎跳峡。关于它的传说,却出乎意料,像一首柔秀的抒情诗;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玉龙山、哈巴山,原是五兄妹。

三姐妹长大了,相约外出择婿,父母又急又气,命玉龙、哈巴去追赶。玉龙带十三柄剑,哈巴挎十二张弓,抄小路来到丽江,面对面坐着轮流守候,并约下法章;谁放过三姐妹,要被砍头。轮到哈巴看守时,玉龙刚睡着,金沙江姑娘就来了。

她见两个哥哥挡住去路,便低头细想,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忽然心头一亮,她唱起了婉转动人的歌,唱得守关的哈巴神魂迷醉,渐渐睡着了。她边唱边走,一连虽了十八支,终于从两个哥哥的肢边穿过去,一出关口,也高兴得大声欢笑着奔跑而去。

玉龙醒来见这情景,又气又悲,气的是金沙姑娘已经走远,悲的是哈巴兄弟要被砍头。他不能违反约法,慢慢抽出长剑砍下熟睡中的哈巴的头,随即转过背痛哭,两股泪水化成了白水和黑水,哈巴的十二张弓变成了虎跳峡两岸的二十四道弯,哈巴的头落到江中变成了虎跳石。

又有一个传说:金沙江上游有个大金矿,天神派一个神工去挖金子,挖子一年又一年,神工思念母亲,请求天神准他回去探望,可天神不许,说:“挖的金子还不够人世间用,等挖够了才能去。”挖金神工很生气,自言自语说:“让世间要用金子的人去江里捞吧。”

说完便把挖好的金子全撒下江去。金沙江里的人去江里捞吧。”说完便把挖好的金子全撒下江去。金沙江里有了金子,不让人们淘金,玉龙汉子找魔王评理,魔王蛮横地说,“谁慑往江边迈一步,我就吃掉准!”

弟兄俩大怒,挥动宝剑与魔王拚杀,不幸哈收兄弟的头被魔王削掉了,玉龙和魔王大战三天三夜,一喧哗砍缺了十三柄剑,终于把魔王赶走了。

从此哈巴兄弟变成了无头的哈巴雪山,玉龙汉子为了防范敌人,日夜高举着十三柄宝剑,后来也变成了十三座雪峰,而他那战斗的汗水化为不竭的黑水、白水和三思水。